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到一边去吧,他来到这个时代,不就是为了改变历史么?

第150章 难得一聚() 
冬十月下旬,负责处理云中善后工作的赵云和田丰回城,云中郡以内,已经再无鲜卑兵力,愿意留下来的鲜卑人大多是妇孺,以敕勒川为居住地,田丰和云中太守魏举派人在此地建设城池,派兵驻守治理!

    除了留在云中的大部分缴获的战利品,还有步度根分给他们的敕勒川一半资源,云中来年的建设基本不成问题,云中城的改建只是完成了基础,规划了交易所之后,又在雁门关划出了地区,作为关内外贸易的检查点!

    十一月初至,张辽和徐晃等人率军返回,刚刚到达上党,王匡兵败的消息便传来了,就在并州军离开河东的时候,牛辅也退兵之黄河沿岸,与河南的西凉军虚张声势,迷惑王匡,而董卓用精锐部队经小平津渡河到其后方袭击,打破王匡,,消息传出的时候,王匡军已经几乎全灭,王匡也被胡母班家人所害,河内又是一片****!

    驻扎在修武的袁绍军装模作样的援助了一番,未有效果,撤到共县,并表奏野王县令张扬为河内太守,袁绍继续留在河内!

    严冬将至,秋收之后,流落各地的贼军又聚集在一起,四处都有乱贼的消息,为了过冬,这些人不得不到处抢掠,以青州管亥、东郡于毒、白绕、兖州眭固这些为主力的黄巾军再次死灰复燃,年关将近,百姓却惶惶不可终日!

    平原令刘备响应刘虞号召,率领三千兵马前往幽州共同抵御鲜卑残部,虽然对于百万人口、十几万兵力的幽州来说,刘备的这些人马可谓杯水车薪,但刘备还是打着保护家乡父老、捍卫汉室皇权的口号进入了幽州,刘虞封刘备为涿郡太守、讨逆将军,前往代郡征讨鲜卑军!

    曹操在东郡组织兵力讨伐黄巾军,打得有声有色,青州的黄巾军却十分肆虐,自从焦和死后,青州便处于无主状态,朝廷也迟迟没有在设青州刺史,黄巾军声势浩大,越来越多的百姓逃亡各地!

    孙坚自从与高顺分别之后,便带兵返回了长沙,再未与袁术、刘表发生冲突,也免去了无妄之灾,乘着治理长沙的时机,拿下了南郡零陵、桂阳、武陵,彻底占领整个南郡,用兵五万,刘表也不敢轻易招惹,还表奏孙坚为南郡太守,安抚其心!

    中原动荡,并州却十分安稳,出了于夫罗率领的匈奴部还在与鲜卑人激烈争斗之外,一个祥和的冬季正在安稳渡过,壶关及上党之地大开城门,接纳着逃难的流民,这还要多谢韩馥的“大度”,他知道并州大量安置流民,但凡逃到冀州或者经过冀州的,韩馥都派人遣送到了并州,冀州虽然富庶,但韩馥显然不想碰这个烂摊子,双方都心照不宣,各取所需!

    董卓回至长安之后,曾派遣徐荣追击曹操,却被前往相救的高顺半路劫杀,身死疆场,董卓感念徐荣老将之功,表徐荣同郡好友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安抚将士之心。

    却没想到公孙度到了辽东,诛灭郡中名豪大姓百馀家,郡中震栗,东伐高句骊,西击乌桓,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各置太守,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乘鸾路,设旄头,天高皇帝远,搞起了独立!

    董卓闻信大怒,他屡次好心都被人辜负,虎牢关之战时有许多诸侯便是董卓提拔的,没想到这一次公孙度也背叛于他,奈何天高皇帝远,便只好下旨让右北平太守公孙瓒骑兵平逆,公孙瓒接到圣旨,推辞冬日天冷,不宜出兵,董卓也是无可奈何,继续在长安作威作福!

    晋阳城内,太守府书房中做了一个两尺来高的红泥火炉,鲜红的炭火烧得正旺,满屋子里暖融融的,文人武将聚在一起品茶饮酒,十分融洽!

    高顺也难得的喝起了李氏送来的汾阳美酒,清香的酒气中有一丝淡淡的甜味,虽然这时候的酿酒技术不如后世发达,但入口却十分舒爽,除了典韦和徐晃拿着大碗喝竹叶青,其他人都是一小杯喝完,咂咂嘴,意犹未尽!

    高顺端着一个青翠欲滴的翡翠酒杯,举起来环视一周,突然吟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妙啊!当饮三杯!”就连斯文的荀彧听罢这首清新的小诗,也击节赞叹,当先喝了三杯,白皙的面庞有些微红,儒雅中带着一丝酒气,英气逼人!

    “三杯怎么够?至少也是三碗啊!”徐晃粗声大气的喊道!

    “嘿嘿,俺也同意!”典韦跟着附和,与徐晃一碰碗,一碗酒仰脖而尽!

    “往年九月不到就会飘雪,今年却一直不曾下雪,当真奇怪了!”田丰突然一阵感慨:“天不降雪,公台也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田丰与陈宫关系密切,此时大家都在,就缺了陈宫一个,高顺和于夫罗约定,降雪之时,陈宫便返回并州,好像上天相助匈奴人一样,今年的冬天愣是一场雪都没下!

    “如今匈奴与鲜卑激战正酣,非大雪不能停止,恐怕公台还一时难以回来!”郭嘉抿了一口酒,轻轻说道!

    高顺见众人都彼此牵挂,就连新来的徐庶和法正也与各位相处融洽,心中十分欣慰,大声说道:“今日欢聚,且不管公台之事,待公台回至晋阳,吾等在为他办一次酒宴便是!”

    “主公说得极是,今日相聚,便要尽欢,谁都不许跑!”一向斯文的陈群也站起身来挑衅,双目发亮!

    “长文,就你那点酒量,还怕别人先跑了?”杜袭与陈群都是同窗好友,自然对他知根知底,今日见陈群如此反常,也勾起了他的好胜之心:“我便先与你较量一番!”

    陈群俊脸微红,但却斜眼看着杜袭:“谁怕谁,放马过来!”

    “我来当酒令官!”繁钦也不怕事大,径直抱过一坛酒,走到两人中间,盯着二人说道:“有我监视,谁也不许耍赖!”

    众人一声叫好,就连徐晃这些武将也围拢过来起哄,虽然喝酒方面,这些文士远远比不上他们那么豪放,但拼酒的场面,他们还是喜欢的,尤其这个人还是平日里不苟言笑、以律克己的陈群!

    高莫在门外听见里面闹得正欢,嘴角带着幸福的笑意,示意几个侍女将做好的酒菜送了进去,所有人一年都忙忙碌碌,总算有了放松的一刻了!

    高莫正在替高顺高兴,转眼瞥见一个人从后门悄悄溜走了,看身影却是陈忠,暗道这么高兴的时刻,这家伙怎么偷偷溜了?好奇之下,悄悄跟在了身后!

第151章 一时之利() 
宿醉刚醒,还未等高顺洗漱完毕,和洽便匆匆拿着一封书信走了进来,见到高顺睡眼惺忪,迟疑了一下,还是将书信递给他:“主公,袁绍又来信了!”

    “又是袁绍?”高顺回头看了和洽一眼,言道:“这次又想干什么?”

    袁绍自从虎牢关之后便和高顺不对头,年初想要联合自己共立刘虞为帝,高顺也没有答应,送了一封空白书信,袁绍也没有下文,没想到又来找他!

    “乃是密信,属下并未拆封!”和洽答道!

    高顺擦了擦脸,示意和洽坐下,笑道:“阳士你也太过谨慎了,若是奉孝不在,所有书信由你拆视又有何妨?”

    和洽吃惊,有些迟疑:“主公,这”

    “什么这这那那的,你既是文若推荐,吾又可放心让你掌管各处机要信息,自然也是信任于你,以后奉孝不在,你便可从权处理!”高顺瞪了一眼和洽,这时候的读书人虽然老实古板,一旦认主就比较可靠,但总不太变通也让高顺头疼不已!

    和洽激动地站起来,抱拳答道:“多谢主公信任,属下定会秉公办事!”

    “行了,坐下吧!”高顺点点头,将书信取出观看,突然冷笑道:“袁公路啊袁公路,一计不成,你又想把我当枪使,看来我不做点反应,你还真以为天下人都该听你的呢!”

    和洽见高顺表情不对,急忙问道:“主公,袁绍此次来信,所为何事?”

    “哼!”高顺一声冷哼,把信递给了和洽:“他想联合吾与公孙瓒夺取冀州,三分其地!”

    和洽皱眉看了一遍书信,言道:“吾等虽与并州相邻,但向来相安无事,贸然出兵攻打,只恐落人口舌!”

    “如今天下无主,诸侯各自为战,谁也别想号令谁,哪个还会在乎这些是非?”高顺摇摇头:“袁绍此举,乃是想借他人之手拿下冀州!”

    “韩馥一年来多次供应袁绍粮草,只恐难以料到最先谋算他的却是袁绍!”和洽为韩馥惋惜不止!

    “你去派人将文若和奉孝等人请来,一同商议此事!”虽然他知道袁绍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出不出兵,还真是拿不定主意!

    和洽起身离去,高顺回身盯着墙上的三国地图发呆,如今刘备去了幽州,孙坚占领南郡,自己在并州立足,这是三国中最大的三个变数,其他人都还在自己的命运轨道里前进,即将征战天下,哪个地方作为突破口,十分重要!

    不一时荀彧、郭嘉、荀攸、田丰、徐庶几人都被和洽请来了,除了在讲武堂忙着交到将官的法正,和洽这一次可真是上心,把高顺帐下的谋士都叫齐了!

    高顺命人端上茶水,将袁绍的书信放到茶几上,对几人说道:“袁绍来信之事,想必阳士已经说与诸位,眼下当如何应对?”说完话便端起茶杯,静等各位谋士发表意见!

    “袁绍信中所言共分冀州,恐其只想独吞吧?”郭嘉看完,首先淡淡说道。热门

    徐庶也点点头,笑道:“此乃驱虎吞狼之计,韩馥暗弱,一旦听闻主公与公孙瓒共同发兵,定然恐慌,以求援助,幽州刘虞自顾尚且不暇,青州内乱、民生凋敝,附近之内,便只有袁绍了,夹击之下,就算韩馥将冀州让与袁绍,也是未料之事!”

    “元直预料与吾不差!”郭嘉笑道:“袁绍此计甚妙,只恐公孙瓒闻听此等好处,定会发兵,就算大哥按兵不动,袁绍之计亦能成**!”

    荀攸也道:“幽州苦寒,辽东之地又被公孙度占据,公孙瓒乃有勇无谋之辈,只恐早就觊觎冀州富庶,又有袁绍主动联合,定会按捺不住!”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冀州被袁绍这么拿走了?”高顺有些无奈的看着这几个人,虽然他们分析的和历史发展基本吻合,但高顺还是觉得有些不甘心:“不如我们乘着机会分一杯羹?冀州可是块大肥肉啊!”

    “袁绍图谋冀州已久,大哥又与袁绍向来不和,此次来信,只恐其已有把握,纵使大哥不出兵,其定有计策预备!”郭嘉掌管情报,自然知道袁绍近一年来并非按兵不动,早就与冀州官员频繁接触了!

    “行军布阵,吾等尚能从旁相助,这谋划全局之事,还是由文若来说吧!”徐庶见荀彧一直盯着书信没有说话,他对荀彧的本事十分佩服,便对几人言道!

    大家听徐庶这么一说,再无异议,都点点头盯着荀彧,大局观是荀彧的长项,就连一向自负的郭嘉都自叹不如!

    荀彧见大家都看着他,将书信放到一旁,对高顺言道:“主公,以彧愚见,河北虽富,实乃久战之地,主公不如放弃冀州,任他鹬蚌相争,先图他处!”

    高顺有些疑惑和不甘心:“文若的意思是不管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