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未曾有的笑容不回来,每天脸上都带着花!

    太守府内,高顺将书房改造成了一个小型的会议室,四周摆放着齐膝高的沙发,这都是用鲜卑族送来的上等牦牛皮包好的,上面铺着精致的貂绒,大月氏国送来的柔软的棉花垫在下面,坐上去十分舒服,人斜躺在里面,动都不想动!

    中间一个椭圆形的矮几,近一尺厚的红木桌面打磨的十分光滑,清晰的木纹散发着柔和的淡黄色,桌上摆满了令郎满目的水果和小吃,大月氏国送来的紫色和绿色的葡萄成串的摆在中央,鲜艳欲滴!

    这倒不是高顺如今开始挥霍了,沙发虽然是他和马钧十几天共同开发的结果,但貂绒和牛皮本来就是鲜卑人送来的,不用白不用,至于那个红木大圆桌,乃是丁原留下来的书案,虽然丁原是一员武将,但在文风盛行的当代,还是不能免俗,特意从河内运来的一块上好红木!

    荀彧每当看到这块价值千金的红木书案被高顺如此糟蹋,都要忍不住摇头叹气,埋怨高顺暴殄天物,搞得高顺实在无奈,又从府库中找出了一个不小的沉香木,做成书案送到荀彧家中,这才堵上了荀彧的嘴!

    此时高顺正斜躺在靠北的一个单人沙发当中,一只手支着脑袋,面容十分惬意,带着深深的满足,另一只手把玩着斟满艳红葡萄酒的翠玉高脚杯,红绿映衬之下,看上去十分诱人!

    高顺身后站着一位铁塔似的大汉,满面钢髯、双臂隆起的肌肉如同老松一般,看上去孔武有力,正是接了老娘回来的典韦!

    左侧坐着的荀彧、郭嘉、陈琳、杜袭、甘岐几人,右侧为首的是王烈,下首坐着陈群和陈忠,最末还有两人,一人四方国字脸,眉毛浓密,额上有一道浅浅的伤痕,但面目十分儒雅,他身旁坐着一位显得十分沉稳朴素的年轻人,厚厚的嘴唇上一撇胡须!

    这两个生面孔不是别人,正是高顺期盼已久的徐庶和石韬,眼看中原大乱,兖州和汝南突然出现了大量黄巾余孽,有识之士都往各州迁徙,自此颍川人才大量外流,再也不复当年鼎盛时期!

    徐庶感念当年高顺相救之恩,带着好友石韬来到了并州,另一位好友崔州平是荆州人士,没有一同前来,但这两人的到来,着实让高顺兴奋了两天,徐庶也知道高顺到处招揽人才,顺便说服了十余个同窗一同来到晋阳,高顺喜不自禁,每日拉着两人在典韦的护卫之下将晋阳城里里外外逛了一遍!

    徐庶早在颍川就听说了高顺一系列改革,钦佩的同时也有一些怀疑,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就连他的同窗好友石韬都赞叹不已,要知道二人术业有专攻,徐庶专修行军布阵之法,石韬却学的治国安邦之术,尤其以经济见长,他们都想不到,高顺一个闻名沙场的武将,在州事中会如此出色,就算是文臣也大大不如!

    为了报答救命之恩的徐庶在并州半月,便被彻底征服,与石韬决定以高顺为主,辅佐他重振汉室江山,并州不到三年的发展时间,由人人相谈的荒瘠之地变成了天下瞩目的地方,虽然还远远赶不上荆州、徐州等富庶之地,但到过并州的人都相信,只要有高顺在,并州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第142章 名正言顺() 
“主公,此次评选,最大的变数恐怕要出在河北甄家!”荀彧被高顺一天天的没正形潜移默化着,刚开始坐在沙发上还挺直腰板,正襟危坐,此时也靠在了后背上,轻轻说道:“甄家数代经商,又有人在朝中任职,家资十分雄厚,只恐白氏非其敌手!”

    这一次吸引的外地富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河北的甄家了,甄家自从家长甄逸死后,长子不久也病逝,次子甄俨掌家,被举孝廉,三子甄尧则从先祖经商,打理家财,这一次来并州的正是甄尧,同行的还有一位男扮女装的女子,据查,乃是甄家三女甄道,经过郭嘉等人的一番分析,甄道极有可能是甄家和高顺联姻的一个筹码,虽然高顺极力否决!

    “白氏已经派人调查过了,家资数亿,应该不会有问题吧?”高顺眉头微皱了一下,这个变数是他不想要的,毕竟这一次的炒作敛财是最主要的,但扶持白氏可是有着长远意义,至少晋阳城东的商祖祠还需要白氏来掌管,这可是将来吸引商人来并州的一大要点!

    李孚是河北人,自然对甄家更加了解,这一次和杜袭共同协助田丰负责财富榜评选之事,田丰被掉到了塞外,他二人便担起了重担,见高顺如此说,便达到:“甄氏乃河北望族,其祖上乃宰相甄邯,历代为官,又善于经营,若其一心要争这榜首之名,实难预料!”

    “就算他要争,几千万两白银,恐怕也难从河北运来,流寇和黑山军暂且不说,光是韩馥,恐怕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么多银子流入并州!”高顺不在意的摇摇手,甄家的一厢情愿,恐怕韩馥是不会答应的!

    “主公所言倒也有理,但是评选之日,若甄家据理力争,如何应付?”杜袭问道。

    “诸位意下如何?”高顺抿了一口葡萄酒,看着在座几位问道!

    “主公,以属下愚见,白氏乃商祖之后,又是并州大户,扶持白氏,对并州发展,大有裨益!”新任命为别驾的石韬在下首答道,他被任命为荀彧的副手,顶替了田丰的一大部分工作,有了这样一个人才,高顺可不想浪费,让他和荀彧共同代理州事,两人一月来倒也配合的相得益彰!

    “广元所言有理!”荀彧也点点头:“此事彧亦考虑多时,纵使多报,亦要助白氏登上榜首之位!”

    “那就这样吧!”高顺换了个比较舒服的姿势,对杜袭言道:“此事交由子绪处理,从权处理!”

    “主公放心!”杜袭听高顺这么说,心中也有了计较,并未多问!

    “元直在讲武堂,可还习惯?”高顺又转头向徐庶问道!

    徐庶闻言笑道:“主公设立讲武堂,将来行军作战,将士皆通战法、布阵要领,定能减少大量损失,可谓破天之举,庶自当尽心而为!”

    高顺满意的点点头,原来讲武堂由张辽和黄琬负责,张辽去了河东,没想到徐庶就来了,高顺最了解徐庶的本事,对于奇门遁术、行军阵法有独到之处,安排在讲武堂最适合不过了,加上有黄琬这个老手指点,不仅能让徐庶更加成熟,对派去学习的大小将官也是大有好处!

    “眼下要紧之事还是财富榜之事,诸位要多多费心,但其他州事万万不可懈怠,若是缺人,尽管告知于吾!”并州的建设已经不如正规,高顺现在等待的就是丰收,只要给他三四年的平稳时间,他相信,并州的富庶应该能赶上徐州一带,更何况徐州如今有贼军作乱,恐怕早已人心惶惶了!

    高顺又与众人商议评选当日的细节,除了王烈担当评选负责人之外,还邀请了荀爽、黄琬、卫觊以及并州的一些名人,既然要造势,这第一炮可不能不打响!

    正说着话,突然外面高莫匆匆走了进来,老远就喊道:“主公,圣旨到了!”

    “圣旨?”高顺直起了身子,一阵疑惑,如今谁都知道皇帝不过是个傀儡,就算有圣旨,也是董卓的意思,董卓这时候找他,能有什么事?

    郭嘉却轻笑道:“大哥莫非忘了讨伐鲜卑之事?”

    高顺恍然大悟,这才想起来数月前与鲜卑一战,斩了厥机、生擒素利,他听从其他人的建议把素利连同厥机的人头送往长安,虽然在大义上这是一件大事,但在****的东汉末年,诸侯各自为战,高顺也没有太重视,把这事还忘在了脑后!

    高顺站起身来对众人笑道:“随吾迎接天使!”虽然心里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但当着这么多人,尤其是荀彧等人,他的姿态还是不得不摆的端正一点!

    府院之内,有三名宦官,都穿着黄色锦服,面白无须、头戴高冠、手持拂尘,中间的一个是中年人,衣袖上各有四道深蓝色条纹,身份超然,一手拿着一道圣旨!

    “臣高顺接驾,愿吾皇万岁!”虽然这三人高顺都不认识,但见了圣旨,还是要先行君臣大礼,高顺率领诸人跪倒在院中!

    中年太监轻咳一声,对高顺如此尊重他似乎有些意外,但还是缓缓打开圣旨,尖声细语的念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高顺跪在地上听了一片赞美之词,听到最后,果然一点实际的奖励也没有,不过名义上却算是得了一些好处,他被封为并州牧、征西将军、阳曲侯,还有随同带来的节钺,虽然这些东西都没什么实际用处,但占了大义,至少要比袁绍那种自领车骑将军的强了许多!

    并州牧的官位承认了高顺在并州的地位,与原来的并州刺史不同之处在于,当了州牧,便是常驻,而刺史,则会被朝廷召回宫中,这道圣旨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高顺被封侯,从地位上再一次得到提高,阳曲侯虽说不大,但却是县侯,有邑采之地,比那些徒有虚名的亭侯要尊贵的多!

    至于其他参战的将士也被封了一些杂号将军,赵云、张辽等人都有了朝廷册封,不过高顺已经有了节钺,可自行封赏,而且好处不必朝廷的少!

    高顺与董卓数次作战,坏了董卓几次关键的大计,董卓定然怀恨在心,但高顺击败鲜卑军,乃是大功,饶是他掌控皇帝,也难当悠悠众口,捏着鼻子把封号给了高顺,但奖励什么的,也只是嘴上说说,推诿到了日后!

    高顺再次谢恩,接过圣旨,将三名宦官带进了府内,寒暄一番之后,便让陈忠负责接待,还有不到半月的时间就是揭榜之时,要忙的事情还要一大堆,做完表面工作,高顺赶紧溜了,和这种不阴不阳、捏着嗓子的人说话,高顺只觉得身上鸡皮疙瘩一层一层的往下掉!

第143章 盛世大典() 
八月十五,晴空万里,秋高气爽,晋阳城内从一早上便开始沸腾了,城门还未打开,就近郡县赶来看热闹的客商便排起了长队,四个城门之外各挂着两串大红灯笼,左右各有五个,上写“龙城财富榜”五个金色大字,龙飞凤舞,乃是黄琬手书!

    晋阳城内更是张灯结彩,喜庆非常,不仅是中秋过节的气氛,又在财富榜揭晓当日,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虽然有的文士都嗤之以鼻,但到了这一天,还是结伴来到晋阳,一观这个史无前例的盛典!

    高顺加官晋爵的消息让这次评选进入了一个新的**,无论是征北将军还是阳曲侯,都让高顺的身份带上了鲜明的光环,要知道这个时候,就连袁绍、曹操等人都还不曾封爵,这一道圣旨来得还真是时候!

    朝霞渐浓,旭日即将冒出东山,晋阳城四门缓缓打开,等候的人纷纷今日城内,不到一个时辰,晋阳便车水马龙,显得有点拥挤不堪,虽然晋阳也是并州治所,但建设并不如大都市那样宏大,一下子接纳这么多人,还是有些吃紧!

    日上三竿,人流涌动,纷纷向城西而去,晋阳北部,沿着汾水左岸,有一个十分宽阔的广场,高大的杨柳树微微有些泛黄,落叶纷飞,其中搭建了一座三丈高的台基,上面彩旗招展,鼓声震天,广场四周各有精装士兵站立,广场中早已站满了人,纷纷攘攘!

    广场最前排有五排座椅,可容五百人就座,这是为入选的商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