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乙匦卵盗贰⒆氨福墒奔湟膊欢蹋

    不一时收拾完战场,掩埋尸体之后,押着那些投降的俘虏往河岸而来,有了这股追兵,想必董卓不会再派兵马来了!

    过河之后和赵云、荀攸会齐,有了这些多余的战马,干脆挑选了一些比较孱弱的出来拉车,行程也加快了不少,俘虏当然被用来赶车了!

    虽然一路上也有一些流寇探头探脑,但看到这近万人马,和旗帜上那个大大的“高”字,谁也没有敢打歪主意,高顺的并州军在司隶一带的名声还是很响的!

    半月后终于到了上党境内,大家才算是松了口气,上党太守张时也派出了兵马来接替,高顺命人看管车辆,自己和徐晃等人先赶往晋阳!

    离开并州前后两月有余,不知道积攒了多少事务,最重要的满宠的河套开发计划进展如何,这可是关系到并州乃至高顺今后发展的基石,万万马虎不得!

    已经进入初春,大地复苏,高顺还惦记着他的煤矿呢,只要将这个大矿藏开发出来,再稍微加以推广,资金问题就能大大缓解,他知道煤老板可都是十分富有的,即使古代煤炭资源应用没有那么广泛,但也差不到哪里去吧?

    至于铁矿,他知道包头大概就在五原郡一带,包头的包钢可是很有名的,后世的钢铁城市,怎么也能挖出点东西来吧?

    除此之外,高顺决定去找刘虞谈谈,对这个历史上评价很节俭却又很正直的皇亲,高顺对他的印象还不错,至少刘虞对百姓是十分爱护的,不管他是为了自己名声还是真的爱民,但他终究是做到了!

    幽州别的东西高顺不看好,因为这个地形与塞外接壤的地方太多了,基本上就是为保护中原而设置的,但是渔阳的盐铁,却让高顺不得不动心,这是他改革兵装急需的东西!

    刘虞开发的胡市也让高顺得到不少启发,边境生意高顺当然明白其中的利润有多大,只要能将这个市场搞起来,提高信誉,光其中的赋税都是不得了的数字!

    唉,当领导还真不容易,不但要会打仗,还要会挣钱养家,还要会拉拢人心,高顺在马背上不住摇头,看着逐渐出现在眼前的晋阳城,心中泛起一阵激动,但他眉头却还是无法舒展开来,纠结的人生啊!

第70章 并州很忙() 
第二卷:攘外安内讨董联盟失败,诸侯异心,帝国倾颓,汉室无主,有志之士各选明主,纷扰乱世,看我一军独舞,笑傲群雄

    回到晋阳,除了管理政务和外事接待的陈忠以外,荀彧居然连个像样的迎接队伍都没搞,高顺和赵云、荀攸等人冷冷清清的进了城内!

    相对于他们内心的一点小失落,晋阳城内却一片热闹,初春变暖,一片欣欣向荣,消除了冬日的寒冷,每个人的目光甚是都是暖融融的!

    形形色色的民众挤满了大街,各地的口音传入耳中,让高顺心中一阵欢畅,多半年的宣传总算有了一些成效,慕名而来的人还算不少,不管能不能用,至少他们自认为还是有点本事的!

    一行人径直进了府中,高顺刚刚下马,便见田丰急匆匆的抱着几个竹简从一旁走了出来,身后两人也抱着书籍,抬头突然看到高顺,似乎吃了一惊!

    “主公回来了?”田丰愣了一下,笑着问道,准备行礼,又发现手中拿着东西,只好歉然一笑!

    “元皓先去忙吧!”高顺心中一阵感动,微笑着点点头!

    看来大家都已经忙成一片了,荀彧并未将他到来的消息告诉别人,恐怕打扰了大家的工作,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又称他为主公,想必是张辽和郭嘉已经将虎牢关的事情说过了,大家并无太大异议!

    “大哥,来的真快啊!”就在高顺对赵云和黄相视无奈发笑之际,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从书房传了出来!

    听声音自然知道就是郭嘉,只见他穿着一身灰白色的长衫,正打着哈欠伸懒腰,走出书房门,抱拳说道:“方才文若让我带人去迎接大哥,我这里刚写完一篇草稿大哥就来了?”

    “哦?奉孝也在整理文件?”高顺并不在意郭嘉去不去接他,反而对郭嘉所做的工作感了兴趣,什么事情能让这个懒散的家伙亲自动手?而且看神情也是忙了一早上了!

    “还不是大哥交代的并州人物评选之事!”郭嘉一说这个便一脸的委屈:“此事回来之后我便找文若商议,文若思考一阵之后算是答应了,毕竟他手中也很缺钱啊!”郭嘉似乎对看到荀彧吃瘪的样子很开心,笑道:“如此好的来钱之路,他怎能不答应!”

    “答应就好!”高顺和赵云等人坐下,命人端上茶水,啜了一口笑道。

    “好是好!”郭嘉也点点头,随即翻着白眼说道:“只是文若言道,晋阳目下人手不足,又无人能懂此选拔程序,便又推到了我身上!”

    “百废待兴啊!”高顺听完叹了口气,看来仅靠手上的这几个人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想到此处便问道:“自从出兵之后,晋阳可曾有士人来投?”

    “有几个吧!”郭嘉点了点头,答道:“王烈老夫子对大哥的书院十分推崇,大概是受了其师感染,已经带领其门下弟子全部来至治学堂,文若便将治学堂院长之位让与王烈!”

    “这就更好了!”高顺听罢一阵高兴,看来开馆授徒的诱惑还是不小的,就连王烈这样的高人也喜欢教化世人,且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至少在精神上给了高顺一定的帮助!

    “至于其他的么!汝南二许之一的许靖,因董卓之乱来至晋阳,其因董卓杀周毖、伍琼二人,惴惴不安,故未随董卓西行,本欲前往豫州,后听闻荀、黄二位大人来至并州,便辗转来至晋阳,如今在治学堂!”

    郭嘉简单介绍了一下许靖的来历,许靖的名头高顺还是听说过的,不管他有没有与许劭一样的本事,但在刘备手下能混到三公,连诸葛亮都要对他下拜,本事肯定不小!

    “还有一人,想必大哥听了肯定高兴!”郭嘉见高顺沉思不语,立即又道:“此人乃马钧之师,开封人郑浑!应大哥及公达之约,月初已至晋阳!”

    这么久的相处,郭嘉还是比较了解高顺的,从高顺对马钧的重视程度来看,他对器械改造十分上心,而且曾屡次询问郑浑的消息!

    “好,并州总算能在天下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了!”高顺心情变得更加舒畅了,王烈、许靖、郑浑三人的本事和影响力就不用多说了,有了这些名士坐镇,谁还敢说并州是苦寒之地?

    “主公两次颁布招贤令,天下早已尽知,只因彼时献帝尚在洛阳,局势不明,各自观望,如今却大大不同了!”黄忠闻言笑着答道。

    他久在荆州,自然对刘表拉拢士人的一套很清楚,就算他不关心时事,但耳濡目染,还是听到了不少消息,此番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说出来,倒让高顺踏实了不少,看来并不是自己的努力不够,而是时机选的不好!

    曹操颁布招贤令,一次是首倡义兵之时,有董卓这个焦点在,第二次却是迎接献帝之后,有了汉室正统的这杆大旗,稍微有些抱负的士人还不蜂拥而至?虽然他们之中有一部分并不是诚心投靠曹操的,但这不要紧,只要你好好干活就行!

    “汉升所言甚是!”郭嘉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笑道:“局势不明,有才者举目观望,待有德者辅之,以成大事,相比此类人,倒是能工巧匠、技有所长之人蜂拥而至,前有已有近百人矣!”

    “有这等好事?”高顺吃了一惊,这些人可都是后世科学家的身份啊,要是能有这么多科研人员养着,并州的发展也不用高顺整天焦头烂额了!

    想至此处,高顺开始恼恨自己当初不好好学习,对最讨厌的化学更是连课本都没翻过几页,否则的话,火药都说不定能搞出来,只可惜以他这个棒槌的本事,也只好作罢了,还是研究投石车和攻城车来得实际,他如今还对电影中蒙古军攻城时,那个大车上发射出的巨大木椎念念不忘,机械类的东西,动动脑子还是能搞一搞的!

    “不过还有一事,却未必是让大哥高兴的!”郭嘉突然神色有些古怪,苦笑着向高顺说道:“还有一人前日才来晋阳,此人虽名满天下,却并非慕名而来!”

    “谁?”高顺停下了茶杯,盯着郭嘉问道,脑海中迅速思索着三国中各个重量级的人物,一时还真猜不透!

    “卫觊!”郭嘉轻轻的说了两个字!

    “河东卫家?”高顺警惕的问道,看来蔡琰的事情还是被他们知道了,毕竟人家也是河东世家,这点消息怎么可能长久隐瞒下去,要是卫家人不闻不问,那才真是奇怪了?

    兄弟们,推荐票每天都可以投的哦,怎么大家都是投一次就结束了?拜托大家了

第71章 坐地分赃() 
/卫觊,年少早成,很早就以才学著称,文章锦绣,书法一绝,已然隐隐成为卫家新一代领军人物!

    卫觊来晋阳的目的,高顺下面的几位官员心知肚明,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蔡琰也不是一般的身份,除去蔡邕这个光环之外,蔡琰的才气和书法都在士林中首屈一指的,高顺和郭嘉相视一眼,都猜到了彼此的心思!

    “先见见卫觊!”高顺顿了一下说道:“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当面说明的好!”

    郭嘉与蔡琰的关系已经十分融洽了,尤其是加入了赵雨之后,她单纯可爱的性格倒是与郭嘉的洒脱随性相得益彰,有了这个活精灵当信使,联络更是方便了许多,两人已经心照不宣了!

    只是他们两个的儿子是不是还是历史上那个郭奕,那可就很难说了,不过以郭嘉的智力和蔡琰的才气,强强联合,应该会是个优良品种,至少不比原来的高过一层吧!

    “这么快就要见?”一向淡定的郭嘉也难得出现一丝慌乱,毕竟事关自己,他可没有高顺那么光棍!

    “怕什么!”高顺瞪着眼睛,眼神里闪动着一股流氓气,笑道:“难道他还能把人抢回去不成?”既然已经做了,他也不怕得罪卫家,卫家的影响力是很大,但也不至于影响到整个并州甚至中原吧?

    又大概问了一下并州的情况,满宠和韩浩已经在月前就去了雁门,三年免赋税还分土地的政策果然很吸引人,不仅有大批流民愿意前往,就连有的本地人也有举家前去的!

    于夫罗也于月前到了晋阳谈判,在高顺的授意下荀彧已经和他达成协议,且不管匈奴王庭内乱如何,先将并州境内的西河、上郡、朔方、九原的胡人搞定再说,汉胡杂居的传统也有几百年了,并非难以接受,又有陈宫这个谋士相助,想必时间不会太长!

    并州发展总算有了雏形,就目前来看,可谓是生机勃勃,一片兴然,比高顺预计的要好了许多,至于商人的事,守着这么大的山西,害怕没有人来做事吗?晋商在后代可是名闻天下的,不管怎么说,根基应该还是有的!

    见万事都在荀彧的统筹之下有条不紊的进行,高顺松了一口气,让赵云和荀攸几人先去休息,打发走了郭嘉之后,高顺来至后院,侍女已经准备好了洗漱之物,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一番了,高顺长出一口气!

    一觉睡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