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听甘宁又道:“就凭东吴现在水军的力量,胜负尚在两可之间,但孙权不过是守城之辈,周瑜骄纵轻狂,只待明年,我军水路并进,破东吴不过旦夕之间,吾等对东吴了若指掌,胜负高下立判,你可以不要执迷不悟!”

    徐盛昂然道:“士为知己者死,吴候于我有知遇之恩,就算战死疆场,又有何妨?”

第638章 实验成功() 
甘宁撇撇嘴,很是不屑的看着他:“就怕你的死的不值,还要背上乡亲父老的骂名。”

    这句话倒是触动了徐盛,前几日莒县一行,相亲百姓的面容依然历历在目,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一旦反过来,恐怕迎接他的就是唾骂和白眼。

    太史慈又道:“文向先不必急于一时,难道我大哥这般安排,还不算器重将军乎?士虽为知己者死,然又有言曰: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还有一物,将军见了定会动心,请随我来。”

    徐盛反正心中打定主意不会投降,既来之,则安之,便跟着太史慈上岸,甘宁并未前往,继续训练他的水军!

    背身站立在船弦上,海平面在夕阳映照线泛着金光,船桅如林,甘宁浑身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战意,两年来辛苦训练的水军即将出战,由不得他意气奋发。

    有了这么多战舰和水军准备,甘宁眼中的敌人早已不仅仅是江东的水军,当然更不是荆州,而是在大海之外的地方,高顺为他们绘制的航海图,让甘宁充满了向往,东面的倒与、南面的群岛甚至还有西面更大的陆地,他知道自己这一生或许都走不完,但他坚信附近的这些岛屿,都必须插上高军的大旗!

    没有一个水军统帅能够抗拒这样的壮举,这不仅是平定天下,而是开疆辟土,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无不向往更广泛的天空,所以要是徐盛是干大事的人,他见了那副地图,一定会心动,而要是他还执迷不悟,那就只能说明徐盛还不足以选入水军统帅,等待他的就是造船厂,反正无论如何,徐盛是不会再放回东吴去了。

    太史慈和甘宁耐住外面厮杀的诱惑,专心致志在东莱训练水军,他们的战舰现在能从东莱远航到右北平以东的蓟县,并从那里运送一批幽州的粮草过来,经历无数风浪,虽有损伤,但对士兵的锻炼无疑最好的,能在广袤的大海上远航,小小的长江水面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如履平地。

    其他人或许不知,尚且以为江东水军天下第一,但在太史慈和甘宁眼中,江中一战,不过是他们水军的试炼之战而已,高顺答应他们,击败东吴水军之后,将其合并,将会一直向东,先征服东来正东那个方向的岛屿,听说那里就是仙道蓬莱,那才是真正的水军之战!

    严从江东一路北上,过庐江到承德再到寿春,就是没有见到徐盛和阚泽,作为外交使者,各郡太守倒也没有为难他,无奈之下,他只好继续渡河北上,一直来到邺城,这已经是一个半月后的事情了,北方的严寒让他受了大罪,一场大病,躺在驿馆又是十几天,所幸田丰还算不错,派人为他医治,要不然这盘费都不够用的。

    稍微痊愈之后他赶紧带着孙权的书信去拜见高顺,并谈论接回徐盛和阚泽,但高顺的回答却让严措手不及:徐盛已经归降,而阚泽,更是在洛阳拜了蔡邕为师,正在那聆听教诲,一心学习呢,至于回不回去,就看阚泽的意思了!

    不甘心空手而回的严无奈之下离开邺城,从官渡又来到洛阳,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洛阳王都,他并未见过昔日洛阳的辉煌磅礴,也没见过董卓之后的残破败坏,现在在他眼中的洛阳,依旧气势威严,依旧繁华无比,虽然是严冬之际,但来往行人却络绎不绝。

    他有田丰的书信,所以很快就简单了阚泽,如今的阚泽气色甚至要比在建业的时候还好,大家都是聪明人,阚泽知道严的来意,但他现在正要随蔡邕学习,要只蔡邕现在可是快要年过七十的人了,万一哪天撒手人寰,阚泽都没地方后悔去,所以他现在是片刻都不离蔡邕左右。

    失望至极的严提了最后一个要求,让阚泽引荐他见了一面蔡邕,心中总算稍微平衡了一下,蔡邕也听说严是至孝之人,对他颇为赞赏,怀着亦得亦失的心情,严只能空手返回江东去了!

    年关又至,一场大雪降下,天地间银装素裹,瑞雪兆丰年,在并州,这一场大雪连下三日,足有二尺多厚,从河内到雁门关的道路全部被阻,客商不能通行,一向热闹的并州暂时安静下来。

    但在晋阳城,这里依旧热闹,尤其是六和苑的马场,就从未停止过比赛,不管多大的雪或者雨,都不会挡住好赌之人的热情,尤其是晋阳占了地理优势,大批从云中等地运送过来的战马,都要先经过晋阳,除了军马之外,许多好马其实在晋阳是过滤了一遍才到洛阳的,再加上并州民风彪悍,所以晋阳六和苑的赛马,远比洛阳和邺城等地的要热闹和激烈许多。

    这一天的赛马正进行之时,不然一道巨大的响声惊动了六和苑内外的百姓,饶是六和苑内呐喊不断,甚至还有震天的鼓声,但都被这如同闷雷般的响声给盖过了,伴随着的,还有地面的颤抖,一霎时人人震惊,不过也就片刻间的功夫,大家的注意力又被战马吸引,关乎着一身家当,现在就是天塌下来,也要等比赛完了才说!

    六和苑本是晋阳限制的一片土地被高顺开发利用起来的,当然在这些人少又平整的地方上,也方便建设军营、工坊等等,既方便训练,又不会影响百姓,而晋阳的工坊,就在六和苑背后的一座高墙大院内。

    此时的工坊早已乱成了一锅粥,整个院子里都是滚滚的黑烟,方才的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巨大的震动把几座最早搭建的房屋都震倒了,扑簌簌地还冒着灰尘。

    但大家惊慌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声响传出来的那间房屋,浓烟中看不清情况,工坊所有的人都围在这里,一脸的紧张,工坊建立这十几年,还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

    “发生了何事?”常兴急匆匆的从外面跑来,他是马钧留在晋阳的负责人,也是马钧的大徒弟,刚才去了一趟造纸坊,才走到外面,就听见了声音,赶紧冲进来,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是不是刘青还在里面?”常兴一看那间房,心中一沉,一把抓住旁边的一个伙计急声喝问。

    “好,好像是!”那个伙计吓了一跳,缩着脖子答话。

    “混账!”常兴一声怒骂,大吼道:“还不快去救人!”

    说着话常兴先冲进了浓烟之中,虽然他不知道刘青究竟是什么人,但他从师傅马钧的恭敬中就知道对方绝不是普通身份的人,而且好几次他都看到刘青跟在王烈左右,甚至连太守梁兴都对他很是恭敬。

    所以虽然刘青也是马钧的土地,但常兴却从不敢以大师兄的身份自居,而且马钧前往邺城之时,千万叮嘱他要好好照顾刘青,郑重的神情让常兴丝毫不敢大意,不料今天却出了这么大的状况。

    “找水来,快救人!”不多时常兴就从里面抱着一个黑炭模样的人跑出来,把他放在打铁的一个木凳上。

    这里是工坊,水倒是很方便,有人提着两桶水来,七手八脚的把刘青擦洗干净,不断往他脸上浇冷水,大冬天的冷水可不是一般的凉,很快刘青就有了反应。

    “成功了,成功了”刘青刚刚醒转,眼睛还没有睁开,但嘴里却不断重复着这三个字。

    “什么成功了?”常兴皱了皱眉头,再抬头看看还在冒烟的房屋,忽然一个激灵,抓着刘青的肩膀摇动:“刘青,刘青,你是不是真的把那个东西给弄出来了?”

    “你说什么?”刘青睁开眼睛,见常兴嘴巴在动,却嗡嗡的听不清声音!

    “你是不是把火药造出来了?”常兴满脸激动,再次问道。

    火药是高顺说出来的东西,自从他师傅马钧开始就一直在试验,只是多年过去,始终没有成功,后来刘青便对这个东西十分感兴趣,这几年除了学习,便天天在做实验,虽然他们准备了硫磺、木炭,但硝土却一直无法把控,从来不见效果,这一次没想到刘青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听不见,大声点!”刘青冲着常兴大喝。

    常兴一愣,想起刚才的巨响,才想到他可能是被震聋了,便大声问他,刘青兴奋地点点头,爬起来对身边的人兴奋喝道:“成功了,哈哈,我真的成功了!”

    “太好了!”常兴也很高兴,对着刘青大声道:“这下子完成主公多年的愿望,你一定会被重用的!”

    刘青忽然皱眉捂着耳朵:“喊那么大声干嘛,耳朵都吵聋了!”

    常兴不由苦笑一声,知道他耳朵恢复了,便道:“你小子可真厉害,看来这火药威力还真不小呢,得赶紧禀报主公!”

    刘青想起刚才的爆炸,也是一阵激动,主要是这些东西放在木桶之中,威力还不够大,要是真装在更小的铁罐中,恐怕他这条命就不保了,不过刚才他也是无意中才成功的,连自己都有些迷糊,还需要重新整理实验!

    “先别急,方才不过是碰巧了,等我多实验几次,成熟了再禀报主公不迟!”

    “也好!”常兴也担心下次又失败,这种事他可是司空见惯了,忽然发现刘青手臂流血,赶紧拉着他先到同仁堂去治疗伤势了。

    刘青一路上却心中澎湃,他便是刘协的遗腹子刘谨,只因喜欢这些器械制造而被马钧悉心培养,为了惹人猜疑,对外自称刘青,火药是他最喜欢的技艺,现在终于有些眉目了,一想到这东西的威力,刘谨就知道这天下的战争方式恐怕要重新改变了!

第639章 东吴备战() 
北方降下大雪,千里冰封,但在江南之地,却不过是细雨绵绵,气候稍微变得寒冷了一些而已,周瑜大病初愈,最终又出现在军营之中,虽然在扬州斗计失败,但周瑜并不认为江东再无一战之力,就算陆战不胜高顺,但水战,周瑜自信无人能是他的对手。

    柴桑的十五万水军由黄盖、程普、吕蒙训练,而在秣陵,则有二十万水军,周瑜亲自训练,除此之外,还有八万预备役,在曲阿集训,扬州尽失,高顺要想通再进兵,就必须通过长江这个天险,而江东的机会也正在于此,一旦高顺的主力葬在江中,便是他们绝地反击的好机。

    除了水军加紧训练及战船改造之外,步兵当然也不能少,除了常规的枪兵、重步兵、戟兵、弓箭兵之外,孙权也同意分拨军费打造几支强劲的特装精兵,这可比普通的精锐步兵还要厉害,除了装备加强之外,训练也别有方法,而且是从各地抽调出来的精锐,至少是百夫长以上才有资格参选!

    由于高顺大军的压力,江东人心略显不稳,所以孙权将这支五千精锐组成的士兵命名为“解烦兵”,寓意“战无不胜,能解困危”!

    这支精兵名义上由孙权直接统率,没有孙权的将令,谁也不能轻易调动,而训练则是由韩当亲自担任,副将徐祥与胡综也是能战善战的武将,各领左右两部,等这五千人训练熟悉之后,再扩建至一万!

    解烦兵不仅身经百战、装备精良,更主要的是水陆两面都能胜任,一旦战场上哪里出现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