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

    虞翻还没说完,就见周瑜再次喷出一股鲜血,趴到了床上,急忙召集大夫来诊治!

第632章 江夏水军() 
南阳一战,震惊荆州,扬州一战,震惊江东!

    高顺的兵马两线开战,但周瑜和诸葛亮全都铩羽而归,对比起来,荆州的损失似乎还能接受,他们只是折损了兵马,但周瑜就更狼狈了,兵马损失不说,还丢失了扬州,连自己都大病不起,高顺的军威再一次达到鼎盛!

    新野、江夏、庐江、巢县四个沿江重地都被高顺派兵严守,时近隆冬,扬州终于江夏一场大雪,天气转冷,退守濡须港的东吴兵马也无力再战,而高顺的水军未到,双方都停止攻伐!

    周瑜带兵返回秣陵养病,留韩当守卫濡须港,现在他们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应对高顺大军,交换俘虏,徐盛、阚泽可还在高顺手中呢,而刘备,也为此事苦恼,冯习战死,傅彤也被郭嘉给俘虏了!

    长江南北寒风呼啸,虽然水面不曾结冰,但天气却变得十分寒冷,似乎在告慰死去的英灵,孙刘联盟的第一次攻伐以失败告终!

    中原大战连天,烽火不断,血流成河,尸骨如山,诸侯中唯有独守益州的刘璋看似日子过得还不错,今年的益州又是大丰收,天府之国也不曾有严寒地冻,民丰物阜,尤其是今年的蜀锦,运往长安的数量比去年多了近一倍,刘璋很是得了一批税金,但他不知道,自己的地盘上正暗流涌动,勾心斗角!

    张松在暗中拉帮结派,准备让刘备进入益州,但被高顺派去的人暗中散播流言,说刘备有吞并西川之心,又有人说张松前次前往襄阳,就是与刘备暗中勾结!

    这一下惊动了刘璋的长子刘循,又有张任、王累、庞义等人相助,吓得张松始终不敢露头,暗中与诸葛亮联系了几次,却始终苦无良策!

    高顺回到邺城,看着送来的情报,心中暗笑,历史上刘璋因为有张鲁这个敌人,又有曹操的威慑,才借兵刘备,引狼入室,让刘备的兵马毫不费力的进入了天险之地,饶是如此,也废了好大气力,甚至将诸葛亮、张飞等人调到益州才算成功!

    但现在要是先让张任、王累这些人警觉,刘备要想再夺益州,就不会那么简单了,而且现在没有张鲁,徐晃在汉中又无出兵之意,刘璋肯定不会好端端的就请刘备入川,荆州元气大伤,防守赵云都有些吃力,刘备根本没有闲暇的兵力攻打益州,也只能是眼热而已!

    留在辽东的慕容轩果然有些本事,借着在中原学到的本事,又有高顺资助的兵马,一举攻到高句丽,斩杀高句丽国王伯固,高句丽大将江涓奴加战死,大加优居被慕容轩斩去一条手臂,再也不敢正面交战,带着残余兵力逃到了襄平!

    占领高句丽之后,慕容轩向高顺请命,欲在辽东开疆扩土,将扶余等地全部征讨回来,而从语气之中,慕容轩对高顺十分尊重,还以主公相称,高顺便封慕容轩为征东将军、居乡候,东北一带的地盘,全部委任给慕容轩!

    慕容轩大喜,中原几年时间,他对高顺可谓推崇备至,丝毫没有异心,便干脆以高顺为主,有了高顺这个强力后盾,他甚至能预见到今后他的家族要比原先更加辉煌,全心全意扑在了开拓辽东的大业之上!

    高顺虽然暂时回到了冀州,但在长江一带的布防却丝毫没有怠慢,江夏到手之后,一个现成的水军大寨摆在那里,当然不能浪费,江夏太守当然非文聘莫属了,文聘在历史上就是替曹操镇守江夏十数年,挡住了孙权!

    文聘到了江夏之后,很快就有一千工匠从徐州赶到,这可都是东莱水军建设的老班底,全都是造船厂的工匠,而江夏、庐江等地都有本地会造船的百姓,都被征调到军中,江夏将成为高顺水军的第二个基地,统帅就是文聘!

    文聘本是荆州人,对水战也算熟悉,现在重掌水军,又有太史慈派来的几员副将,倒也不会太生疏,但当他看到密信中带来的那些战船图纸的时候,深深震撼了,文聘并未没有见过水军的旱鸭子,正是因为他见识的水军不少,所以才会这么吃惊!

    除了正常他见过的轻舟、艨艟、楼船和斗舰之外,其他的几类战船他可是闻所未闻,更不要说见了,而这些船只的战斗力,绝对不比现在的这些战船差,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震惊中的文聘不由自主的拿起那些图纸仔细查看,其中最典型的几艘船引起了他的兴趣,而这些船只的确更加适合水战,夏口港也有许多关羽留下的船只,但和这些新型船只比起来,便显得笨拙不堪!

    他首先看到的是名为网梭船的船型,船型很小,形状如梭,竹桅木帆,两头尖翘,不辨首尾,可坐三四人,这种船一看就十分灵活,进退自如,最适合围攻大船或者在水面窄小的地方穿行,比艨艟还要灵活,四周用茅竹密钉以掩护,也能减少弓箭攻击!

    第二种船名为连环船,长约有四丈左右,形似一船实为二船,在两船中间有铁环相连,前船占三分之一,后船占三分之二,最为奇特的是前船有大倒须钉多个,如同鱼虾的长须一般,后舱则有桨板和座位,这里才是坐人和操控的!

    文聘稍作思索,便明白了这种船的好处,要是在前面的船上装满干草和火油、硫磺等易燃之物,战时顺风直驶敌阵,前船钉于敌船上,在点起火把,同时解脱铁环,后船返航,这时候前船燃起大火,又有倒钩与敌船连接,顺风着火,后果可想而知!

    但第三种船则让文聘大呼惊起了,虽然与连环船作用相同,但稳定性和隐蔽性却更好,这种船长三丈多,前两丈,但是看去穿上只有舢板,不见任何可以站人的地方,从外表看不出什么来,谁也想不到,这种船是内空的,里面却有一只小船,上有盖板,用绳索与大船连接,故称子母船!

    母船前面同样也有倒须钉多个,并在里面留了装填干草和燃火之物的夹层,一旦开战,母船迅速抵近敌船,钉在一起,点燃母船后士兵乘子船而返,不禁敌军很难发现异常,而且士兵也安全许多,更主要的是攻击的隐蔽性!

    后面的一类船让文聘看的莫名所以,船名火龙船,却分作三层,船板上空无一物,他看了一阵第二层船板的设置,才恍然大悟,因为第二层船板上都是画了刀剑和铁锥的模样,想必是第一层船板可以突然打开,要是敌军贸然攻到船上或者假装投降,第一层船板的机关忽然开动,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敌军掉落下来,惊慌失措不说,肯定是非死即伤,然后第三层隐藏的士兵从容杀出,这可是是反败为胜的最佳利器,只是稍微有些阴险罢了!

    诸如此类还有其他船只,看的文聘一阵阵激动,而普通常见的楼船和斗舰,更是在船底加了一层钢板,又装配投石车、硬弩等等,一看就是威力无穷,文聘恨不得现在就率领水军去厮杀一阵!

    高顺在东莱训练水军之事已经传了出去,想必孙权和刘备也知晓一些,但他们肯定料不到高顺的水军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就连文聘,也仅仅知道东莱有一支水军而已,若非亲眼所见,他又怎会知道原来连船只都可以如此变化多端!

    先是投石车和井阑,让各方诸侯束手无策,如今又是战船的改良,文聘不用问大概也想到了这又是高顺的计策,他很庆幸当年去并州的那一趟,跟着这样的主公就是好,要是他还在荆州,现在或许会在刘备手下,虽然他是大汉皇叔,但看看这两年的战斗,他就觉得心寒,就算自己十分有信心,恐怕也不会比现在的张飞、关羽、傅彤、冯习这些人好多少!

    文聘小心的将这些资料全都收好,这可是绝密资料,仅有一百位可靠的工匠才知道其中的原理,其他的工匠只是负责制造零部件,各自在不同的船厂中,不组装起来,谁也看不出这里面的关窍!

    收拾好资料之后,心潮澎湃的文聘赶紧去了夏口,这里已经有从东莱调来的一万水军,新的水军正在抽调和征召之中,有了这么好的战船,要是他的水军再不能打胜仗,文聘觉得自己就可以跳江自杀了!

    城内的一切自有法正处理,文聘现在一心要训练出一支强大水军来,虽然这个训练过程并不比训练一支骑兵的难度小,但文聘却充满了自信,荆州的水军已经被彻底打残,要想恢复实力,恐怕至少也要一年多的时间,这和他在江夏重组水军的时间差不多了!

    现在最大的威胁还是东吴的水军,东吴水军从未出动过,但人人皆知江东以三江之固为险阻,水军自然是最强大的,但他们遇到了主公,恐怕这个说法要改变了!

第633章 东吴决策() 
将近年关,作为华夏传统节日,上到天子,下到百姓,无不欢欣鼓舞,除旧迎新,大家都在祈盼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唯有秣陵,始终有一种莫名的压力弥漫全城,无论将官还是士兵,都愁眉不展,扬州大败之后,江东上下人心浮动,士气低落,自然也影响了城中的百姓,大家都在议论着高顺什么时候会打过江来!

    秣陵府衙内这几日也闹成了一锅粥,张昭、顾雍等人指责周瑜穷兵黩武,好好的去招惹高顺,这下可好了,不仅扬州丢了,还让人家打到家门口,庐江和江夏,随时都能攻打柴桑、秣陵,而濡须港现在看来,也是岌岌可危!

    如果濡须港再丢失,江东的门户就向高顺彻底打开,这让江东百姓如何安心?指责的同时,张昭等人也力劝孙权赶紧遣使向高顺赔礼求和,把刘备这个惹祸精彻底甩掉,免得惹火烧身!

    而在另一边,程普等人则是全力反对,虽然他们吃了败仗,但江东的这一片基业可是他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如果和高顺和谈,便意味着放弃了争霸之心,等到高顺收拾了刘备,江东迟早也难逃厄运,不如现在继续联合刘备,抵挡高顺!

    “抵挡?将军大败归来,数万江东儿郎丧生扬州,将军若能挡得住,为何逃回秣陵?”张昭是个直脾气,眼看程普变相指责他投敌卖国,哪里还能忍得住,直接就把程普的疮疤给揭开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程普一张老脸通红,这一次败得的确太窝囊,不用别人说,他心中也愧疚不已,更何况被张昭当着满大厅文武的面提出来?当下怒吼道:“我等在前线拼力厮杀,保主公基业,以成大事,尔等莫非便是冢中枯骨,一心固守,自取败亡?”

    “哼,江东有数十万水军,又有三江之固,高顺纵步骑强盛,却水师不利,不能渡江,主公可东山再起,徐图良策,岂能卑躬屈膝,仰人鼻息?”周泰也是大为不满,这一场败仗他们都有责任,要是因此导致孙权向高顺低头,他们以后还有何颜面再去带兵,难道每一次吃了败仗,都要孙权来替他们收拾残局不成?

    “哼!忘恩负义之徒!”张昭梗着脖子,花白的胡须都快要翘起来,瞪着一干武将,丝毫不惧:“不说当年高顺于孙家有恩,就是眼下,高顺在东莱训练水军已有两年,恐气候早成,其兵装强盛,定然不弱,尔等为何愚顽不化?”

    程普见张昭说起当年之情,只好暂时不说话,但韩当等人却不爱听了,冷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