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顺走到荀采身边坐下,边上正好就是甄宓,这小妮子躲着高顺,还未说过一句话,高顺一手抱着高月,一手却将甄宓揽在怀中,甄宓身上的味道与众不同,大概就是所谓的处女香吧?

    高顺近距离打量着甄宓,心中十分满意,嘴上却取笑道:“你怎么不等我去请,偷偷溜出来了?”

    甄宓低垂着头,早就没有了当初少女时代的活泼大胆,连脖颈都有些发红,却不敢说话,欲说还休的味道,让高顺看得心痒痒的!

    “快吃饭吧,不要欺负我妹妹了!”甄道在一旁赶紧替甄宓解围!

    高顺这才不再问,松手夹了一支甄宓最爱吃的鸡翅膀:“赶紧吃饭吧,晚上还有活动呢!”

    “活动?”甄宓抬起头来看着高顺,脸色有些茫然!

    “夫君说了,今晚一起狂欢!”不等甄宓反应过来,乌珠忍不住在一旁说话了!

    甄宓终于明白过来,脸再次变成了红色,其他几位夫人更是明白,一个个掩口而笑,似乎想起了什么,脸上都带着羞意,但更多的,却都还是期待!

    说实话,写这类情节,不是很擅长,不知道大家看的可还满意?

第526章 水师初成() 
当高顺沉浸在温柔乡的时候,孙乾却餐风露宿,带着圣旨从新野赶到宛城,又从宛城辗转来到洛阳,洛阳的景象的确让他心中吃惊,当年和刘备一起在函谷关抵抗董卓之时,孙乾也经过洛阳,破败景象还历历在目,没想到如今却全然变了模样!

    要是经过数年发展,孙乾到也不会太过吃惊,但这才短短两年时间,洛阳都城的维护和建设,已经和襄阳不相上下,加之其在中原位置,高顺又刻意将贸易之地迁移至此,来往行商,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孙乾感慨不已!

    但他顾不上在洛阳久留,身怀重任,张飞还在高顺手中,虽然张飞如今就在洛阳,而且孙乾也去拜访,过得还不错,但高顺却在邺城,钟繇等人自然不敢私做主,孙乾只好又再次渡河北上!

    孙乾乃是北海郡人士,当年青州被黄巾劫掠,乡土零落,百姓奔走,如今再次踏入河北境地,却是一片祥和景象,即将秋收,放眼望去,广阔的平原之上都是黄澄澄的庄稼,看得令人欣喜!

    高顺有了如此充足的实力,粮草充足,河北和并州之地又收纳了不少流民,北方的人口如今比中原和江南都要多出数倍,到了此时,孙乾也不禁佩服当年高顺广纳流民的眼光何其长远!

    好不容易赶到邺城,接待他的是陈忠,荀代接圣旨,圣旨之中无非是对高顺再次嘉奖,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将张飞早日放回,孙乾还带了刘备的亲笔书信,只要条件允许,刘备愿意答应高顺的一些条件来交换张飞!

    圣旨对双方来说不过是利益约束而已,并不能真的能让高顺就轻易放了张飞,这一点刘备也很清楚,高顺攻打兖州之时,曾让曹操用兵粮换取了夏侯的兵马,所以在他看来,高顺强留张飞,也不过是要索取些好处!

    荀对孙乾很客气,但孙乾却未见到高顺,高顺已经到各州县去巡查了,先在冀州,然后去幽州、并州、青州,行踪连荀都搞不清楚,更别说孙乾去追赶高顺了!

    到了此时,孙乾也看明白了,高顺这是故意躲着他,不肯就此放走张飞,却又不愿正面交涉,而属下之人,就连荀都不敢自作主张,其他人自然就更加无奈了,孙乾无奈之下,只得怏怏回程!

    送行之时,陈忠很是隐晦的告知孙乾,要想交涉换回张飞之事,除非刘备亲自到邺城来,但以刘备如今的身份和与高顺的关系,刘备如何能到邺城来?岂不是自投罗网?

    高顺在邺城流连了几日,便匆匆去了徐州,巡查郡县其实他没有多大的兴趣,如今最能让他上心的,无疑便是徐州秘密训练的水军,半年时间,从各军抽调、郡县征集的水军已经达到了十万,且不论这些士兵质量如何,单是数量,至少也是不落下风的!

    秋高气爽,海风习习,蔚蓝的海面一望无际,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水面,让人心中无限舒畅,脚下翻滚而来的海浪,拍打在水寨上,散成白色的浪花,煞是好看!

    东莱港方圆数百里的地方,已经完全被开发成高顺水军训练基地,大小不等的船只进进出出,组成阵形在波浪中操纵着,光着膀子的水手吆喝着整齐的号子,稳稳站立船头,挥舞着兵器!

    高顺盎然站在水寨最高的箭楼上,看着远处整整齐齐的十艘巨大的楼船,心中十分高兴,耗费了无数钱粮,请来了无数工匠,甚至不惜从中原和江东暗中挖掘人才,造船厂已经初具规模,这十艘楼船便是这半年来的最好成果!

    要是在荆州或东吴见过水军之人在此,定会发现这些楼船虽然建造的形状大小相似,却又有些与众不同,同样是三层的楼船,但在船头的上半部分居然有几个黑黝黝的洞口,一层的船弦上挂满了刚环,上面吊着一排排的绳索,绳索上挂历钢铁做成的钩爪,如同鸟爪一样,在阳光下寒光闪闪!

    在第一层和第二层船舷一排左右各有三个奇怪的木架,虽然上面挂着水军旌旗,天蓝色的条纹旗帜十分醒目,但用这么结实的木架来做旗杆,显然有些大材小用了,因为它在它上面还挂着几个黑黝黝的铁筒,见过井阑的士兵自然十分熟悉,这是高顺军中最具杀伤力的兵器之一硬弩!

    而第二层的空隙处和第三层更是摆放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桩,每个木桩上一个弯曲的弓箭模样的东西,仿佛一个个振翅欲飞的海鸟!要说这些都是装饰品,那也太丑陋了一点,虽然上面都涂了一层油漆,但并不显得多么美观!

    这个东西至今在高顺军中还在保密着,除了水军配备,其他各郡都还没有见过,正是让马钧按照硬弩改制而成的连弩,虽然还不能达到一弩十发,但如今的三连发,只要出现在战场上,估计一定能让对方喝上好好一壶!

    连弩的使用还不够成熟,使用起来几位笨拙,必须要固定之后才能发射,所以高顺打算先装配到水军之中使用,等马钧进一步改造之手,看看能不能组成连弩军队,甚至装配到骑兵身上,要是轻骑兵能够配置连弩,那一波冲击过去,造成的杀伤力绝对是震撼人心的!

    而且在每艘楼船的二层、三层船板上,还装配了数十架投石车,这个东西无论在陆地还是水上,都能发挥极大的杀伤力,而且经过刘晔改造之后,投石车的威力增加了一倍,已经改名为“霹雳车”,而霹雳车的子弹石块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高顺对这种廉价而又好用的兵器情有独钟,工坊一直在不断生产。

    或许楼船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最大最强的战舰,甚至东吴极有可能已经造出了斗舰,按照历史和游戏中的了解,比楼船还要高大威猛,但高顺相信自己的楼船装备绝对是超过荆州和东吴的,有些设备,其他人根本不会想象得到,高顺所用的,可都是后世几千年的智慧结晶!

    “水军训练,已经初具规模,这都是子义和兴霸二人之功!”高顺扶着见楼上的栏杆,意兴飞扬,有了强大的水师,他相信自己将来要走的路会更宽更广阔,没人比他更知道,在茫茫的大海之外,还有无数个精彩的世界!

    “这还要仰仗文若等人大力支持才行!”太史慈眼中全是自信和得意,能在短短半年时间之内组成这样的水军,他有骄傲的资本:“十万水军,再有一年训练,我自信能与江南水军正面一战!”

    甘宁也是豪气干云:“荆州的那些水军算什么?刘表空有其兵而不知训练,如今刘备手下,去了蔡瑁,又无水军大将,只恐实力不如当年矣!”

    高顺想想如今刘备手下有些凋零的人才,还有一个猛将张飞还被他扣留在洛阳,而水军统帅刘磐虽然有些本事,但不能算超一流的武将,不知道荆州水军如今的实力如何,不过有诸葛亮这个妖孽存在,高顺还是不敢太过托大!

    “可有雄心,但万万不可轻敌,任何一个敌人,我等都要全力以对,绝不给对方任何的机会!”高顺提醒着几人,目光遥望东方,天际远处,一片白茫茫,在那里,还有一个孤独的岛屿,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在居住!

    “大哥放心,骄兵必败,此等道理,我等时刻铭记在心!”太史慈在一旁答道!

    甘宁如今掌管水军冲锋训练,真可谓如鱼得水,尤其是跟随他的八百锦帆军,更是如狼似虎,没人率领一支艨艟冲锋队,在水上纵横来往操纵自如,也带出了不少士兵,个个都是水上高手!

    “待水军训练完毕,便沿海南下,让东吴兵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水上之王!”东吴向来自称水军第一,仗着长江之险,水军之盛,稳守江东,甘宁自然不服气,总想着要和东吴水军一决高下!

    “这个机会迟早会到来的!”高顺笑道:“不过水军中光有楼船还远远不够,等我想想看还有没有更强大的战舰,到时候造出一两艘来,定能震慑东吴水军!”

    甘宁奇怪的看着高顺:“楼船还不够?莫非主公也懂水军不成?”

    太史慈和刘晔也有些意外,要知道高顺在此之前可都是生长在并州,那里高寒之地,除了一条汾水勉强算得宽大之外,连像样的湖泊都没有,要说高顺懂得水战、战舰制造,他们还真是有些不敢相信,而且在高顺的语气中,似乎楼船还算不上什么!

    高顺却淡淡一笑,并不解释什么,只是说道:“我要的战舰,是能够跑马的战舰!”

    “什么?”甘宁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船只在水中,吃水量和稳定性都必须要兼顾,但是按照高顺的说法,这样的船只要用多大的木材才能造的出来?光是龙骨的拼接就有些不够结实了,更别说船身建造所需要的材料!

    “我也只是想想,待日后慢慢打算!”高顺想的当然是航空母舰一类的东西了,但有想法是一回事,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所以他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甘宁将信将疑,刘晔和杜畿暗自摇头,唯有跟了高顺最久的太史慈却有些期待,他知道这个大哥从来不会信口开河,既然说了,定然已经是有了想法了!

第527章 兵种齐全() 
在东莱巡视一周,高顺感慨连连,想起曹操曾在邺城造玄武池,训练水军,为何不在沿海一带直接训练?有现成的地盘不用,高顺有些想不通!

    看到水军训练的热火朝天,高顺不禁想起秦谊之子秦朗来,这个小家伙有着和他爹一样的眉毛,虽然只是十几岁的少年,但绝对是一个小帅哥,五关十分端正,有杜氏的说道,秦朗对认高顺为义父毫无芥蒂,但当高顺问及他日后想要做什么的时候,秦朗却一口咬定要当水军!

    高顺一阵愕然,不明白为何秦朗会有如此想法,问了杜氏,才知道这半年时间整个冀州都在征水军,到处都是水军宣传,甚至连广告都做了不少,秦朗来至邺城之后,正赶上火热之时,听得同伴及百姓的议论,觉得当水军将军更是威风无比!

    水军正缺人才,高顺便笑着答应了他,只等他成年之时,便先安排到水军之中,等不能适应,再做安排,见高顺答应的如此爽快,秦朗顿时对高顺变得亲切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