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向了下首一言不发的贾诩,问道:“文和先生智计百出,今吾等已得宛城,不知先生还有何妙计调兵?”

    贾诩见问,这才抬起头来,看了看众人,从容不迫:“高将军既然有心要去上庸,将军不妨以此助之,上庸若破,汉水以北仅有樊城一座孤城,刘备定难坚守,自会退兵矣!”

    张辽闻言,眼中精光乍现,不置可否的笑道:“莫非先生早知吾等欲取上庸?”

    明攻宛城,实取上庸,便是长安文聘兵马的职责,张辽等人一直对此事只字不提,并不是对贾诩等人的不信任,而是他们知道上庸必定守不住,无需担忧,更何况还有汉中暗中派来的兵马相助!

    不等贾诩答话,张绣抱拳言道:“先生早知长安兵马是为取上庸,恐怕汉中也有兵马出动吧?”

    真一下张辽和夏侯等人都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不显山露水的人会如此观察入微,不仅料到了长安之兵的意图,更猜到了汉中还有一支奇兵!

    荀攸忽然叹了口气:“幸亏先生不得刘备重用,若非如此,前功尽弃矣!”

    众人都不禁点头,要是刘备将贾诩留在身边,这些计策都被贾诩识破,想要早日进入荆州,恐怕又要费一番周折!

    贾诩神色淡然,只是言道:“不过胡乱猜测而已,高将军用兵,常出人意料,不能以常理忖度,明有兵马,必有后招!”

    张辽嘴角牵动了一下,看着贾诩的眼神变得更加佩服,贾诩虽与高顺从未谋面,但对高顺似乎很是了解,高顺用兵,虽然常常出奇制胜,看似是一招险棋,实则还做了许多预备,并非孤军冒险那般,只是通常情况下险招就能致胜,别人不知道那些预防的后招而已,贾诩却一语道破!

    此时夏侯、夏侯渊等人也都心中震动,初时对贾诩的一番算计心存不满,现在却完全消失,当初归降高顺,在冀州学习半年之多,深知有一位随军参赞的重要性,而高顺每次发兵,大将身边都会有一位谋士,所以现在众人看到贾诩,都希望能与他共事,要是有这样的谋士在身边,还愁不打胜仗?

    张辽又道:“先生方才言说取上庸,不知有何妙计?”

    贾诩拱手道:“将军大军方至宛城,消息定未传开,可使张将军派人前往上庸求助,就说宛城危急,申耽之流,不过富户,不知是计,定会发兵,将军再派人沿途伏击,收服降兵,返归上庸,自可入城矣!”

    “先生果然妙计!”张辽心中一阵高兴,贾诩这一招引蛇出洞的确不错,而申耽等人其实对刘备并无多少忠心,只要晓以利害,劝降应该不难!

    “文远,宛城这一仗都未开打,取上庸,便让我率兵前去吧!”夏侯当先便站起来,两路大军到了宛城,声势浩大,宛城却开城投降,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夏侯等人早就跃跃欲试了!

    张辽看了一眼夏侯,忽然一笑:“我还要调一支人马前往樊城,元让确定要选上庸?”

    夏侯眼睛一瞪,马上改了主意:“当然是去樊城,方才我是为妙才请令!”

    夏侯渊一听就不乐意了,马上站起来:“将军不可,既然元让要去上庸拿头功,末将愿带兵去新野!”

    夏侯浓浓的眉毛狠狠跳了两下,却又无可奈何,方才一时心急,却忘了新野方向才是主战场,上庸不过是手到擒来,没什么挑战性,他便豪不讲义气的将夏侯渊推出来,没想到这个族兄不买账!

    “好了好了!”张辽笑着摆摆手:“新野之兵,还是由元让率本部兵马前去,上庸便留给我好了!”

    “哈哈哈!”夏侯一扫脸上的尴尬,学着高顺的模样给张辽比了个大拇指:“还是文远有大将之风!”

    “呃”不过他回头就看到夏侯渊目光中隐现的杀气,顿时将笑声噎了回去,等会散堂,又少不了要被这个族兄抱怨一番了!

    张辽言道:“兵贵神速,事不宜迟,请佑维立刻派人向上庸送信,苏由带五百军前往武关,只说宛城已破,劝降守军,告知文聘带兵前往郏下等候会合!”

    二将领命而去,张辽对夏侯言道:“新野方向,便有劳元让了!”

    夏侯拍了拍胸膛:“文远放心便是,这不还有孝直在吗?”

    张辽笑着点点头,拍了拍夏侯的肩膀:“先休整一下,明日一早便出兵吧!”

    夏侯抱抱拳,招呼着自己的部将轰然离去,却始终不与夏侯渊对视,当先离开了议事厅!

    屋内仅剩张辽的部下,张辽向贾诩问道:“上庸之地,先生最熟,不知何处可为埋伏之地?”

    贾诩略一沉吟,答道:“南乡山林极多,可于此处埋伏!”

    张辽看着一直瞪着门外的夏侯渊,失笑道:“妙才,看来这取上庸,还是要落到你的头上了!”

    夏侯渊扭转头:“将军尽管下令便是!”他与夏侯怄气,不过是私人之间而已,并不影响他带兵出战!

    张辽言道:“上庸兵马不多,申耽兄弟亦非大将,妙才先带五千兵马前往南乡查探地形,吾随后便率军赶到!”

    “是!”夏侯渊领了命令,风风火火的便出去了,显然点兵之前,还是要去找一趟夏侯的!

    张辽又对张绣言道:“此番出战,还要请佑维从旁协助才是!”

    张绣连忙抱拳:“将军信任,末将岂敢不从?”

    上庸离宛城并不太远,还要早做准备,所以不等第二日夏侯出发,夏侯渊的先锋人马已经离开了宛城往西而去,张辽和张绣也点拨兵马,准备乘夜出发,让郝昭留守宛城,荀攸、贾诩、庞统负责城中事宜!

    申耽听说宛城告急,立即便点了三千军出城来援,他在上庸之时与张绣交情还算不错,更何况他知道一旦宛城被攻下,上庸又远离新野,定然无法保全,所以援助宛城,实则是保上庸!

    大军一早出发,日上三竿,到了南乡,忽然一彪人马拦住去路,申耽见来的不是刘备人马的旗号,心中大惊,怎会有敌军到了腹地还未有消息传来?

    不等他准备御敌,身后又出现一支兵马,紧接着张绣也从树林中冲出来,四面被围,申耽面如土色,指着张绣大骂道:“张绣,你弃城投降,尚不知耻也?”

    张绣面色不变,打马上前:“将军,你我早有交情,此番将你诱出城来,实是不愿上庸百姓再遭刀兵之乱,刘备已经放弃宛城,如今新野不保,将军以为上庸能独善否?”

    “什么?”申耽大吃一惊,这些消息他从未得知,刘备也未派人前来传令,莫非真像张绣说的那般?

    看申耽神色不定,张绣便将刘备派他去守宛城,却不分兵马之事说了一番,又将贾诩之言告知申耽,申耽听来听去,刘备压根就没想过要保住上庸,不禁又又失望又是愤怒,当下便下马投降!

    张辽带过兵马,让申耽当先开路,又返回上庸,申耽本为上庸太守,其弟申仪对其唯命是从,见申耽带兵而回,便开城投降,张辽进入城中,立即发付人马前往汉中方向寻找徐晃派来的兵马!

    城中还在整顿,不到一个时辰,哨马便返回,原来汉中的兵马一日前就已经到了上庸城外,在山中埋伏,只等文聘突袭上庸,便从后面偷袭,上庸一面依山,一面靠水,仅有东西两面可攻,申耽想不到身后还有一支伏兵,要是真的被攻,恐难守住,不禁生出一丝侥幸之感!

    汉中派来的人马由曹真统领,郭淮、马岱二将跟随,虽只有五千兵马,却都是精兵,此时汉中、长安的人马齐聚上庸,打通了荆州通往汉中的关节,张辽再次派兵向高顺送信,同时想着如何从房陵港出兵,顺汉水从水路攻打刘备军!

第513章 是对是错() 
夕阳如血,新野城已经彻底被烟雾弥漫,仿佛藏身在雾霭中的一座怪兽一般,鼓声一阵接一阵的响起,喊杀声却很少能够听见,高顺用投石车不断轰击着城墙,井阑在高处压制,城内的守军根本毫无优势!

    新野的城头已经变得破烂不堪,碎石遍布,血迹斑斑,旗帜早已七零八落,黑烟飘荡,城上的守军神色惊惧,面对这样的攻城方式,他们亲自面对时,才知道比听说的要可怕的多!

    诸葛亮在城楼中眉头紧皱,此次用计,好像全都在高顺的预料当中,高顺兵多,昨夜偷营,只是调动了一部分兵马防备,而新野却不同,精锐尽出,关羽张飞等都率兵出城,关羽狼狈退回,张飞甚至手臂上受了伤!

    一夜折腾,毫无胜果,却损失了两千多兵马,这对守军的士气打击极大,尤其是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亮开始不闻不问,听说敌军攻城,不听调度便各自上城去防守,连刘备都约束不住!

    高顺派来攻城的士兵一波又一波的轮换,根本不见疲惫,而且也只是摆弄投石车,但守城的士兵就不一样了,新野总共就那些兵马,昨夜偷袭不成,今日还要整队防守,士气更是低落!

    正当诸葛亮左右难为的时候,终于有了一个好消息传来,赵云果然派兵偷袭樊城,被诸葛亮派出的伏兵在半路阻拦,成功击退了偷袭的兵马,为诸葛亮挽回了一点面子!

    投石车攻城,的确很难防守,诸葛亮也是愁眉不展,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便是在城墙上也装备投石车,但投石车不说制造麻烦,光是那些材料,也无法一时备齐,此时便只能被动挨打!

    张飞仗着勇猛,两次杀出城去,想要破坏外面的投石车,却都被挡回来,高顺军中有好几人与关张不相上下,就算冒着箭雨冲到跟前,张飞也无可奈何,关羽虽然冷傲,但看到张飞两次冲击无果之后,便只好在城上守候,接受一波又一波石雨的打击!

    苦撑了大半日,眼看就要天黑,城中的百姓和兵马也早就收拾完毕,只等着夜色掩护,便立即往樊城撤退!

    “报!”就在此时,哨兵送来消息:“赵云已经突破罗川口,魏延将军败退,正往樊城撤退!”

    刘备脸色变得十分难看,罗川口一旦被攻破,赵云便能与高顺会合,光是高顺的兵马,他就无法阻挡,再加上赵云的十万兵马,新野还怎么守的住?

    “周瑜兵马在江夏可有动静?”为了争取时间,刘备直接让圣旨发到了江夏,并没有再向建业绕一个大圈子!

    “使者此时恐怕才到,还未有消息传来!”一名副将答话!

    刘备嘴唇动了动,又觉得这不是责备下属的时候,忍着心头焦急不再说话!

    “主公现带兵撤往樊城,早做部署!”诸葛亮知道时间紧迫,不得不提前行动,便劝刘备:“若赵云不来新野,直接进军樊城,便难固守了!”

    刘备看了看诸葛亮,本想说百姓之事,却又有一名哨兵冲进来,却是从宛城来的:“报主公,张绣在黄石谷大败高顺兵马!”

    “嗯?”刘备眉毛一挑,这边节节败退,张绣却在宛城胜了一仗,倒是事出意外,急忙问道:“宛城兵马不多,怎敢出城作战?”

    那士兵答道:“张将军用贾诩之计,诱使张辽、夏侯两部兵马同到黄石谷,黑夜两军看不真切,自相残杀,张绣并未损伤一兵一卒!”

    刘备听得一阵激动,总算听到胜利的消息:“你先去向张将军报功,日后定有封赏!”

    那哨兵得了刘备命令,不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