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抱拳道:“主公放心,吾自有道理!”

    孙权喜笑颜开,命人将周瑜送走,自己再次到地图跟前,轻抚巴蜀之地,嘿嘿直笑!

    周瑜来到建业,拜见孙权,多半日方才回府歇息,众人都不知二人商议如何,百般打听,都无消息,不敢去找孙权,欲问周瑜,周瑜家将告知其一路劳顿,已经休息入睡了,文武无从打听消息,只好暗自猜测!

    华灯初上,大街上人影渐稀,孙权却差人传唤张昭等人,众人到了孙权府中后院,只见几个红色灯笼悬挂,书房之中,还有其他人,不多时,周瑜一身白袍,迤然赶到!

    此时孙权的书房显得有些人满为患,文有周瑜、张昭、张、鲁肃、顾雍,武有程普、韩当、周泰、孙瑜,但大家目光都有意无意的扫向周瑜,这一番到底和谁联合,关键就看周瑜意见如何,而周瑜却一脸云淡风轻,和众人打着招呼,看不出任何端倪来!

    孙权一扫前几日脸上阴郁之色,一脸春风得意,正如此时的节气一般,他扫视左右,轻咳一声:“前几日圣旨降下,命吾等奉旨讨伐高顺,而高顺又倡大义以清君侧,诸位或遵皇命,或联高顺,意见不一,数日不能决,幸得元叹提醒,才将公瑾从江夏调来,共议大事,不知公瑾意下如何?”

    周瑜闻言,这才上前两步,面对众人,先看向那些主张联合刘备之人,从容言道:“吾闻大丈夫行于世,无信不立,昔年破虏将军战于虎牢之下,力抗董卓,因粮草不及,被西凉军追杀,若非高顺派兵相救,生死未知,此时乃黄、程、韩三位将军亲厉,如此大恩,尚未思报,如今却欲与高顺刀兵相见,两军阵前,若高顺问及旧事,不知尔等有何面目答话?”

    张和顾雍等人都面色有些尴尬,立即垂下了头,不敢答话,而程普和韩当等人则是冷哼不已,作为武将,他们最重情义,当年在高顺那里欠下天大的人情,这些人主张联合刘备攻打高顺,程普等人心中就十分不爽,两军阵前,就算高顺不问,他们也无颜以对!

    汉代最讲信义,孙家欠下高顺一个天大的人情,此事天下皆知,而高顺与孙坚又相交深厚,就连孙策,也曾与高顺并肩作战,对其崇拜不已,只是到了孙权,似乎便与高顺交情日浅,但曾经的事实却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大家都选择性的忘记此事,被周瑜当面问出,十分难堪!

    顿了一下,鲁肃硬着头皮抬头问道:“高顺虽对江东有恩,然刘备有天子诏书,顺天意而伐逆,若违圣命,岂非被人唾骂?更何况高顺军威日盛,若得荆州,江东一力,恐难自保,唯有联合刘备,共抗高顺,方乃长久之计!”

    周瑜看看鲁肃,又看看张等人,这几人都忠于汉室,天子在刘备手中,自然要奉旨而行,否则便是更大的不忠,比之国事,高顺的那点恩情其实算不了什么,毕竟还是要以国事为重!

    周瑜并未反驳鲁肃,反而点头道:“子敬之言,也有道理,刘备奉天子而定天下,执掌大义,吾等不能逆天而行!”

    一旁的程普等人有些不解,问道:“公瑾既不与高顺联合,又不肯助刘备,莫非要坐收渔利?只恐以此二人之能,难以如愿!”

    周瑜不置可否,看向众人,问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问题:“若与刘备联合,奉旨讨逆,可能胜高顺?”

    众人皱眉沉思,半晌之后,纷纷摇头,鲁肃还算坚定,但神色却不是十分自信,只好言道:“纵使不能胜高顺,挡住高顺下江南之举,料无大碍!”

    周瑜冷笑一声:“高顺兵力所指,乃是荆州,助刘备击退高顺,刘备保住了荆州,吾江东有何益处?”

    众人一阵茫然,张勉强答道:“奉旨发兵,遵从圣旨,可表忠心,以得民意,荆州既保,则江东无忧矣!”

    周瑜看向张:“纵使高顺取了荆州,吾有水军之盛,三江之固,高顺水军未成,莫非就保不住江东?”

    “这个”张卡住了,不知如何回答,既然无法击败高顺,也只是拖延时间而已,算起来,江东还真是有些吃力不讨好!

    周瑜不等张难堪,又问道:“若吾等助高顺,举大义而清君侧,胜算若何?”

    韩当闻言,大声言道:“以刘备之力,不出半年,定然败灭!”

    鲁肃大惊,不禁上前一步:“公瑾,你莫非真要”

    周瑜抬手止住了众人,高深莫测的一笑:“吾两不想帮,却要落井下石!”

    众人相视一眼,都不明其意,周瑜一番说辞,既说了不能帮助刘备,又说不能联合高顺,却又不能坐山观虎斗,那究竟要如何应对?

    程普第一个忍不住,催促道:“都督,吾等早知你已有妙计,今日都是主公传唤,都是心腹之人,还是痛快讲出来吧,让我等也好有个准备!”

    孙权在一旁过足了瘾,见了这帮人的神态,十分满足,听程普催促,一阵大笑,当即从桌案上拿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地图,交给周瑜,言道:“周郎妙计,尔等绝想不到,二分天下,以成霸业!”

    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眼神之中,周瑜从容摊开了地图!

第504章 诸葛设谋() 
建安五年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勃发,这本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却因洛阳异相,刘备和高顺各执一词,互相攻伐,言辞交锋一阵,终于起了兵锋,荆州顿时陷入高度紧张之中!

    刘备调兵遣将,在新野、宛城增派兵力,以防高顺南下,江东的周瑜也在江夏频繁调动水军,虽未到荆州相助,却也遵从圣旨,在汉水以东秣兵历马,东吴各路兵马也向柴桑调动!

    高顺拥有河北之众、盘踞中原,实力雄厚,一纸檄文发出,以清君侧为名,号召诸侯共讨刘备,自起五路兵马攻打荆州,兵威之盛,震慑天下!

    第一路大军由赵云率领,陈宫、沮授、程昱为军师,黄忠、陈到等为副,十万兵马从汝南开发,逼近新野;

    第二路大军从洛阳而来,也为十万,由夏侯为统帅,曹休、高览等人为副将,法正为军师,从崤山直奔宛城;

    第三路兵马则从长安攻打武关,两面夹击宛城,由长安守将文聘率领,曹洪、杨云等人为副将,军师则是从洛阳调去的司马懿,这股兵力最少,仅有五万;

    第四路兵马由张辽统领,也从豫州攻打宛城,兵力十万,军师则是荀攸、庞统,朱灵、夏侯渊等为副,三路兵马都剑指宛城,志在必得!

    高顺则亲率中军从许昌出征,郭嘉、徐庶为随军参赞,大将则有张颌、麴义、马超、庞德、许褚、李通、于禁等等,二十万中军气势宏大,从许昌而行,可分兵攻打宛城,也可径取新野!

    兵马开拔之时,天下震动,人人侧目,高顺前几日还在与刘备唇枪舌战,转眼之间便调动四十多万兵马,这等手段,谁不心惊,这等威势,谁敢抵挡?

    刘备在新野仅有三万兵马,宛城仅有一万,又从襄阳、江陵等地调集两万兵马分到新野、柴桑,拜别献帝,亲自出征,率领文武前往新野御敌!

    到了新野,守将李严将刘备迎进城中,各路哨探已经送来消息,高顺四路兵马齐发,许昌和汝南兵力最多,许昌的先锋人马已经到了荆州境内,正往新野而来,看来是要和赵云攻取新野!

    听闻高顺来势汹汹,众将脸上都变了颜色,这等十倍兵力的悬殊,换做是谁也无法镇定,当然这不包括冷傲的关羽、心大的张飞和智珠在握的诸葛亮!

    兵马驻扎,张飞对关羽冷然言道:“高顺大军来攻,可教那诸葛亮去迎敌便是,为何还要你我前来新野?”

    关羽长须无风自动,冷然看着营门出,旌旗招展,诸葛亮正晃动着戒尺走过去,刘备见关张在军营,便独自来见二人!

    对二人言道道:“高顺数路兵马齐进,荆州危急,二位贤弟当齐心共讨叛逆才是,切勿再如往日,为难孔明!”

    张飞硕大的眼珠看向营外,诸葛亮早已走开,不满道:“大哥得孔明,如鱼得水,何不使‘水’去迎敌?”

    刘备言道:“智赖孔明,勇须二弟,昔日秦不敢攻赵,只因廉颇、蔺相如相和耳,今大事未成,二位贤弟为何如此不能容人?”

    张飞冷哼一声,偏过头去,关羽丹凤眼眯成一条线,轻抚长须,不发一言,只是用手抚摸着马鬃!

    刘备见状,忽然双目发红,落下泪来:“吾为汉室奔走半生,幸天恩降临,方能侍奉当今于左右,又得兄长相让,才有荆州之地,奈何人心不孚,高顺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汉室将倾,今正当齐心讨逆之时,为何二位偏偏不肯相助?莫非忘了桃园结义之情乎?”

    张飞最见不得刘备这一招,马上就慌了手脚,急忙拉住刘备的手臂:“兄长勿怪,你也知道俺这臭脾气,只是发发牢骚,并无背弃大哥之意,俺听那孔明将令便是!”

    关羽也抱拳道:“匡扶汉室,乃我兄弟三人结誓之言,焉能相忘?若那孔明真有本事,羽自当遵从!”

    刘备这才收住眼泪,拉起二人的手,认真言道:“复兴汉室,全在此一举,众将皆当同心,方能抵挡高顺,二位贤弟乃是万人之敌,有二弟在,吾心安矣!”

    不多时到了府中,刘备升帐,中间到齐,文有诸葛亮、贾诩、杨仪,武有关羽、张飞、魏延、李严、王威、张济、关平等人,倒也济济一堂,站满了左右!

    诸葛亮立于刘备身侧,顾盼生姿,一副自信模样,丝毫看不出紧张之色,手中的戒尺有一下没一下的摇晃着,贾诩则低头垂首而立,除了张济时不时的看他两眼,其他人都差点忽视了这个身穿暗青色衣衫的老者!

    刘备言道:“高顺以兵弄权,骄横yin逸,逆天而为,吾今奉诏讨贼,诸位当同心戮力,为国效力!”

    众将抱拳称是,但声音并不洪亮,除了大咧咧的张飞,他一人的嗓门便抵得上这一群人的声音!

    刘备看向诸葛亮,问道:“高顺兵马即刻杀到,军师有何良策拒敌?”

    诸葛亮看了一眼贾诩,对方还是不动声色,越是这样,诸葛亮便心中越没底,前几日针对高顺之事,他便输了一阵,此番要是自己再射谋,被贾诩盖过,那他以后也别想继续在刘备帐下充当一把手了,而他所设想的那些政令、练兵之法就更无从说起!

    不过诸葛亮准备多日,早已有了计策,见刘备先问他,便答道:“新野乃荆州门户,与宛城并重,主公率军守新野,高顺还有兵马去取宛城,主公当派一可靠之人前去宛城才是,两城以掎角之势,方能久守!”

    刘备点头,看了看众将,关张皆知高顺旨在攻打新野,他们也不能离开刘备左右,魏延更是想等着会一会高顺,自然也不想去宛城,而其他将领,则更是没什么胆色去宛城,那里可是有三路兵马齐进,不必新野轻松!

    见众将无人请令,刘备心中叹了口气,只好对诸葛亮言道:“事关荆州安危,一切军令,还请军师定夺!”

    诸葛亮似乎早就料到这个情形,点头道:“宛城之地,非大将不能守也,依亮看来,张济将军足以当此大任!”

    张济见诸葛亮第一个便点到自己,不由一阵高兴,这说明自己还是颇受重视的,立即上前领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