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顺如同标杆一般站立着,静静盯着北邙山的方向,不知在想些什么,三千士兵肃然而立,百姓虽然小声议论,跃跃欲试,但也不敢到跟前向高顺亲口说明,有的人急得直搓手,这等千古难遇的大事,他们恨不得告知没有看到的每一个人,好好的炫耀一番!

    阳光渐渐破云而出,山上再无紫气升腾,只有剩余的紫色还在缭绕,越来越稀薄,众人都在盼望,但心中的希望却越来越小,谁也知道紫气一旦消失,或许金龙也会不见,他们都再多看一眼,其实都是希望高顺能够亲眼再见一次!

    就在失望和寂静逐渐笼罩北门的时候,忽然紫气再次滚动起来,那颗硕大的龙头忽然腾空而出,带出了长长的龙身,鳞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身似有似无的龙吟在飘荡!

    又是一次惊呼,方才爬起来的百姓再次跪倒,这次带动了更多的人,高顺还是昂然而立,就在此时,忽然龙首之上冒起了紫烟,随着整个龙身似乎都有紫气发出,渐渐的,龙身隐在烟雾之中,再也没有了动静!

    “真龙再现,大汉复兴!”高顺忽然一声大喝,跪倒在地!

    “大汉复兴!”所有的士兵也齐声呐喊,铿锵跪地,声震苍穹!

    百姓惊愕,还没有跪倒的人也全都趴在了地上,向着邙山跪拜,口中念念有词,他们虽不如高顺喊得这般宏伟浩大,只是在为自己、为家人祈福而已!

    不多时,云开日显,邙山上的紫气也渐不可见,依旧是白雾缭绕,仿佛方才出现的一切,都是梦幻一般,唯独跪倒在洛阳城外一大片一大片的百姓,还在证实着方才发生的一切!

    高顺站起身来,带着众将官返回城内,三军检阅,洛阳士气顿时大增,这几日的洛阳,注定不会平静,大街小巷都在议论金龙现于北邙之事!

    高顺回城不多时,便有大批士兵立即前往北邙山,封锁山道,真龙现世,任何人不得再去翠云峰,惊扰龙气,这里是将士大汉复兴的根本,除了皇室之人,谁也不能上山,就连高顺,也只是在山下祭拜,不曾上山!

    三日之后,一场春雨降下,百姓们又朝着北邙山烧香祭拜,春雨贵如油,这场雨,一定是那真龙带来的,三日的春雨过后,北邙山的士兵已经被基本抽调回来,只留下了一些老残士兵在此巡逻!

    前几日封锁山道,高顺是怕有人进山查探,暴露了踪迹,这一场大雨,正好洗刷一切,便不用再防备什么了!

    庚辰年,乃是龙年,二月二日,龙抬头,邙山升紫气,金龙显现,而北邙山乃是光武刘秀墓葬之处,光武中兴,如今再次真龙现世,定是刘秀眼看汉室倾颓,再次显圣,这岂非预示着汉室复兴?传言在民间四散传播开来!

    '求支持啊,推荐票啊'

第500章 偏偏是你()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出山,一时间在荆州引起轩然大波,如今刘备的地位可是大将军、皇叔身份,诸葛亮其实在士林之中的名声也不小,但和刘备比起来,不过是一名村夫而已,刘备能这样做,足以显示其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态度,一时间前来投效的热血青年不在少数!

    自从诸葛亮到了襄阳之后,刘备如获知音,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而诸葛亮也让刘备收兵买马,亲自教演阵法,其他将领都看不明白,但见诸葛亮指挥有度,倒不似徒有虚名!

    诸葛亮言道:“闻高顺在徐州东莱秘密训练水军,必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人过江探听虚实!”

    刘备知东吴水军不少,对孙权倒不忌惮,自从孙策死后,东吴似乎便没有了动静,安民养兵,除了周瑜训练水军声势浩大意外,其他各处兵马,从不调动,听了诸葛亮之言,忙派出密探到东吴探听消息!

    其他将领及官员对诸葛亮并无太大意见,但关张等人却十分不满,刘备对诸葛的情切甚至忽略了他们这些跟随刘备东征西站的老将,诸葛亮仅凭一张嘴,便将刘备所有的信任都拉走,换做是谁,心里也不舒服!

    张飞是个直性子,好不容易等诸葛亮去了军营,向刘备埋怨道:“那诸葛亮年幼狂傲,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

    关羽轻抚三尺长髯,卧蚕眉似闭还睁,一道精芒闪过,站在一旁并不说话,但他的神态显然是和张飞一致的!

    刘备与二人相处最久,又最会忖度人心,哪里不会明白,言道:“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近天下皆知吾礼贤下士,岂非一举两得?诸葛之能,日后自知,两弟勿复多言。”

    张飞不满的哼哼了两声,见刘备神色不悦,想起请诸葛亮时破费周折,兄长也十分不易,不忍心多说什么,只好和关羽退去!

    如鱼得水的日子没过多久,忽然洛阳传来真龙显现的消息,天下震动,百姓纷纷传诵,来往的客商更是传得神乎其神,都道自己亲眼所见,消息传到荆州,刘备心中一阵不安,虽然还是封建时代,但他这等人,显然是不会相信世上真有什么真龙的!

    刘备想起年前洛水紫气升腾之事,贾诩曾告知他,极有可能高顺会针对他动手,此事后来便渐渐被人遗忘,没想到刚开春,忽然又出现真龙显现,这无疑是向所有认证,洛阳还是重振汉室之地,乃是真正的天子所在!

    当时他已经和献帝暗中商议,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回洛阳,此番再次出现异相,这无疑是火上浇油,让那些大臣要对他再次相逼了!

    未过几日,高顺便派使者到襄阳上书,将邙山显现真龙之事描绘的栩栩如生,邙山又是光武入土之地,这是天意大汉再兴,高顺请天子驾归洛阳,重振汉室!

    这是一道真正的奏折,刘备自然不敢阻拦,到了宫中,献帝也看得十分心动,他被董卓强行废立,便从未掌权,就算刘备自称汉室宗亲,也对他不过是尊重,紧紧是尊重而已,州郡大事,还是由刘备来定夺!

    杨彪等一干老臣自然更是急切了,在朝堂上激动非常,这样的异相可谓千年不遇,就连光武刘秀,也没有这样的天象,这一次肯定是汉祚不绝,将会再次大兴,怎能不喜?

    幸好刘备先前已经与献帝谈过一次,这次早朝,虽然大家都议论纷纷,慷慨陈词,说着汉室再兴的前景,但献帝还是犹豫不决,最终没有拍板,草草散朝!

    刘备出了宫门,便立即来找诸葛亮,他想不到高顺的手段居然如此狠绝,想要将天子及皇室从他的身边直接取走,刘备能有如今的一切,都是依靠天子这个大旗,要是被刘备夺走了,他还能剩下什么?

    正如贾诩所说,此事别无二选,虽说刘备也不想要这个包袱,但还需要这个包袱为他带来的利益!

    如果将天子送走,让高顺有了奉天子以令诸的权力,说不定他皇叔的身份也会被全部剥夺,甚至将他变成欺世盗名、胁迫天子的罪恶之人,他几十年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所以刘备现在就如同蜗牛一般,无法舍弃他背上那个重重的壳,否则也便意味着灭亡!

    诸葛亮听罢刘备之言,挥动着手中的戒尺,这是他出山时所带,对刘备说是要谨记先贤之言,律己修身,不得浪荡懈怠,又可作为指挥之用,刘备信以为然,其实他不知道诸葛亮心中的痛苦,诸葛亮未出山之前,用的乃是一把鹅毛羽扇,只可惜不知为何高顺帐下第一军师郭嘉忽然用上了羽扇,诸葛亮出山,自然便不肯再用的了,便改了戒尺!

    “高顺据河北而定中原,又有关中之兵,其势正盛,训练水军,有图江南之意,而从洛阳之事看来,高顺欲先征荆州再平江东!”

    刘备眉头紧锁,沉沉的点了点头,高顺这个劲敌,他其实不想现在就面对,只是高顺已经平定了北方,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刘备不明白高顺为什么偏偏就选中了他:“孙权兵多将广,又在扬州,可踏足中原,高顺为何偏偏要取荆州?”

    诸葛亮仰望天空,其实他也觉得自己出山有些过早,只是天下局势变化太快,若是再躬耕南阳,恐怕就要与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擦肩而过,诸葛亮胸怀大志,自然要有所作为,此时仓促临敌,自然不如数年之后的他那般成熟,但诸葛亮毕竟智慧超常,刘备不明白的,他却看得很透!

    “孙家在江东历经三世,人心稳固,兵力充足,又有三江之固,高顺水军未成,自不会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也;反观主公,新得荆州,此乃四战之地,益州刘璋虽无大志,然江东却对荆州念念不忘,若高顺发兵,说动孙权去取南郡,恐极为不利也!”

    刘备大惊,光是一个高顺就已经让他快要喘不过气来,再加上一个孙权,那他还能支撑多久?

    诸葛亮看到刘备的神色,知道他心中所想,便道:“主公毋忧,兵者伐谋,攻心为上,今天子就在襄阳,主公持大义而兴汉室,乃顺天意也,高顺在洛阳故弄玄虚,欲迎天子后讨荆州,乃畏人言耳,主公可上奏天子,洛阳昔日破败,又被董卓秽乱,乃污秽之地,真龙显世,只是光武有感,于邙山降瑞,以明天意,确乃汉室复兴之兆,非指洛阳也!”

    刘备点头,又道:“若高顺执意再请,又当如何?”

    诸葛亮答道:“高顺此举,只为发兵,若主公不肯伴驾北上,其必以主公挟令天子为由而发兵,主公所考者,乃是抵挡北军,而非移驾之事也!”

    刘备恍然醒悟,才明白高顺这其中的用意,自己无论如何应对,高顺都铁定要攻打荆州,急忙问道:“军师有何妙计?”

    诸葛亮言道:“若荆州不存,孙权一人难敌高顺,可遣使封孙权为前将军,若高顺来攻荆州,只从江夏出兵援助新野,再从扬州出兵攻打豫州,孙刘联合,方成鼎立之势也!”

    刘备想起诸葛亮出山之前为他规划的三足鼎立,徐图中原的计策,心中稍微安定,只是高顺步步紧逼,他无法攻占益州,实力未成,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

    从诸葛亮的府中出来,刘备忧心忡忡,曹操在中原无人能敌,却被高顺半年消灭,西凉之乱,更是在数月之间平定,还顺便取了汉中,手下文武无数,个个都为俊彦,这样的对手,似乎毫无破绽,又处处料敌在先,刘备纵有诸葛亮为他不断打气,还是心中忐忑!

    不觉间走到一处宅院,抬头一看正是贾诩的小院,这里极为僻静,桃树三两棵,花圃中泥土新翻,似乎刚刚种下什么,刘备这才想起来自从请到了诸葛亮,他已经好久没有来见过贾诩了,这个生性低调之人,似乎就从他身边消失了一般!

    怀着一丝愧疚,刘备走进了贾诩的宅院,贾诩正在走廊上发呆,不知想些什么,见刘备进来,躬身行礼!

    刘备歉然一笑:“多日未曾拜访先生,失礼了!”

    贾诩淡然一笑:“将军为国事操劳,军务繁忙,在下不过闲野之人,不必如此!”

    刘备回转身,看着贾诩重在花圃离的花草,忽然不轻不重的叹了口气!

    贾诩眉毛一挑,问道:“将军莫非是为高顺请天子移驾之事烦忧?”

    刘备早知贾诩的本事,倒也不奇怪,点头道:“无论北上与否,高顺定要攻打荆州,只恐荆州百姓,又要遭逢战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