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命周瑜镇守江夏,同时都督江东水军,江夏和柴桑之间的湖面极为广阔,赤壁一带更是训练水军的最佳所在,每日都能够看到楼船、艨艟、小舟结队而行,鼓声震天,传遍江岸,鸟飞猿啼,热闹不已!

    江东有六郡八十一州,人才济济,孙策新占领扬州,又取了江夏,人人欢庆,随着孙策名声逐渐增大,前来投效的也有不少,江东之虎声名渐浓!

    张昭、张、鲁肃等人尽力安抚当地士族,同时也招纳许多贤才,张昭推荐的严、阚泽等人,都为当地孝廉,很有才干,又有张承以及孙家的几位族人孙皎、孙瑜等都长大成人,随军训练!

第435章 邺城文试() 
一场秋雨,天气转凉,枯黄的叶子落了一地,远远望去,一片令人沉醉的颜色,邺城周围多枫树,遍地红色,绚烂夺目,在斑驳的城墙下,交相辉映,厚重与美丽共存,让这座雄城更添几分曼妙姿色!

    城外的大棚里已经住满了前来参选的青年,他们或有一腔热血,或抱着试试运气,情形各不相一,如今的汉家天下,还是一贫寒人家居多,尤其战乱之后,读过书的,报国无门,他们不认识什么名士,更无人推荐,只能韬光养晦,或明哲保身,或自怨自艾,好不容易有了这次机会,稍微有些本事的,都想来碰碰运气!

    大棚足够五百人日常所用,基本上人满为患,不过也算是在田丰的预料之中,虽然做了宣传,但高顺的名气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不如刘备的,能来这么多人,已经很是满足了,这些仅仅是没有身份的贫寒学子,城内还有许多所谓的名士,客栈也已经人满为患,粗略统计了一下,大概能有一千两百来人!

    形形色色的人流,每日里在城门进进出出,有的甚至连守军都混的面熟了,兜售生意的也不在少数,叫卖声此起彼伏,甚至连那些久居深闺的少女,也打扮得花枝招展,三五成群的走出来,卖弄风姿,或许能够博得哪家公子的青眼,想这一段浪漫的故事!

    文试已经举办两次,通过筛选,留下来的都算是佼佼者,高顺并不想养着一些只懂读书认字,却一无是处的书生,这种人,只好打发他们回乡下开个私塾,也算是为大汉育人做些贡献了!

    第三次考试,则是由应试者自行选择方向,分为谋略、政事以及匠作,当然之前淘汰的人里面能有一技之长的也在另一边被考核录用,这一次留下来的,重新分出匠作,正是为了选出一些精英来!

    一百多人中,政事最多,匠作仅有十八人,其余的则为谋略,擅长行军布阵,或者奇谋算数,都包括在内,而政事,则包括繁多,专门由繁钦和许靖等人考核,这也是在预料之中,毕竟参谋人选是最难得的!

    分成三类之后,各自有人带到了不同的地方,匠作人数少,带到了工坊,那里可以让他们动手操作,每个人都能展示自己的技能,是最好的考核方法!

    考核政事则先由许靖依照当地名士的品评核准,再询问来人资历,从各个方面给予考核,加上其他几位考官询问,最终还有一纸考卷,最后综合评估这个人的能力,通过前两轮的筛选,发现那些贫寒之辈中的确没有多少人才,可谓凤毛麟角,毕竟条件有限,除非真的天资聪慧,禀赋异于常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对于这为数不多的未经品评的人,则由繁钦等人品评,再加入考试!

    选则谋略的仅有七人,果然是人才难得,毕竟行军布阵,参谋作战,都需要真才实学,或兵法或阵法,你总要有些本事才敢选这一方面,不像政事,有了品评,再加上自己平日所见所闻,引经据典,便可以高谈阔论一番,论及军事,若是自己不懂行军布阵,就算能将所有战事倒背如流,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这几人自然也是高顺特别关注的,他穿着普通的士兵铠甲,当作侍卫站立一旁,看郭嘉和徐庶、法正三人与这些人论战!

    这几人中,高顺已经有了定论的有两人,甚至不用郭嘉他们考量,高顺也不打算放他们离去,因为他们的名字叫司马懿、庞统!

    司马懿高顺从来到这个时代便已经关注了,因为司马家就在河内温县,司马朗如今便是河内太守,司马懿跟随名士胡昭在陆浑山学艺,胡昭的隶书此时已经天下闻名,与钟繇齐名,胡肥钟瘦,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评价!

    龙城月读有一期便是刊登了胡昭书法,这还是钟繇在河内任太守之时请胡昭手书的,要不一胡昭的性格,断不会做这等所谓的沽名钓誉之事!

    司马懿面目生的有些偏瘦,脸上那一双眼睛最引人注目,眼窝稍微有些深沉,眼睛泪腺处稍微有些细长,目光看起来十分沉稳,完全于他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不相吻合,司马懿是司马防的二公子,自然有大家公子的风范,加之胡昭的交到,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着一股自信,而且是很让人认同的自信!

    高挺的鼻梁,微薄的双唇,也是一个美男子,不过的确有些狼视鹰顾的样子,不过此时还年轻,这种气质并未流露出来,要是高顺不知后人对司马懿的评价,也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此时的司马懿,完全是少年人的一股朝气,与对面的徐庶讨论战术,滔滔不绝,丝毫不落下风,徐庶不时双目发出一阵精光,余光偷偷的扫向高顺,暗说这次这真是发现了一位大才!

    同样惊讶的还有远处的法正,法正向以奇谋制胜,没想到这次也遇到了对手,对方的想法比他的还离奇,还要出人意料,就连法正都不由暗自叫绝,虽然有些战术不一定能够成功,甚至风险极大,但的确是天马行空,出乎常理!

    法正由最初对这人的相貌吃惊,变成了对他的才华震惊,这个相貌甚至有些木讷,长着大蒜鼻,一脸麻子的黑脸汉子,一双绿豆眼骨碌碌转来转去,好似做贼一般,偏偏精光闪闪,尤其是说话时嘴唇有些歪斜,要不是这人有荆州名士司马徽的名帖,又是庞德公的侄子,法正索性都懒得和他多说两句!

    庞统最初其实也不想拿出那份名帖来,但城外的那个大棚他实在住不惯,出门时叔父便交代他,那些盘缠仅够他来回的路费,要节省使用,庞家并非没钱,但庞德公这是为了锻炼庞德心性,不愿多给他盘费!

    可惜庞统偏偏是个好酒的,才到邺城,一路上便将盘费花费光了,连客栈都住不起,只好住进了免费的大棚,第一页无人居住,倒还干净,第二日过后,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乱,各种气味就让他有些忍受不了,偏偏别人也不认识他,见他相貌丑陋,还总是挤兑他,饶是庞统不想与这些人一般见识,也忍受不了众责!

    一怒之下,他拿着名帖来找徐庶,徐庶的好友崔州平就在荆州,与庞德公等人也有交情,哪里能不照顾庞德,便将让他暂时留在了府中,这次考核,为了避嫌,徐庶并没有与庞统论战,而是选择了司马懿!

    法正此时已经忍不住看向高顺了,这样的人才,留在军中,绝对能抵得上千军万马,而且徐庶也知道庞统在荆州很是有名,能与司马徽座谈整整一日,司马徽大为惊异,评价南州士子无人可与其相比,可见庞统博学多才!

    论战的共有七人,初时大家还在一起争论,不到半个时辰,有四人便退立一旁,静静的听着这几人与考官讨论,面上的神色由惊异变成了佩服,到最后是深深的折服,才知道自己与这些人的差距!

    “荒谬,一派胡言,尔等只知指手画脚,不过村夫所为罢了,却在此妄断他人前程,真是岂有此理!”就在众人徐庶和法正心中惊喜,另外几人也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突然郭嘉对面的那人却突然大叫起来!

    那人穿着一身青布衫,头戴儒巾,浓眉大眼,双目发亮,两鬓的发丝极为浓密,一脸的矜持和自傲,方才还一脸自信的和郭嘉谈论,不知怎么了,突然却变成了这样,横眉怒目,背着手扫视众人!

    他冷笑着看着郭嘉,缓缓说道:“郭嘉,郭奉孝,不过一落魄书生而已,只配做个私塾先生,白词念赋,糊弄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罢了!”

    “放肆!”旁边的几名护卫忍不住了,就要上前将拿人擒拿!

    那人却神色如常,冷笑不已:“在下不过一文弱书生,莫非卫将军统辖之地,便是如此仗势欺人么?”

    郭嘉很是随意的摆摆手,示意那些士兵退后,他还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椅背上,拿眼看着那人,却不说话!

    “你便是祢衡祢正平吧?”高顺看郭嘉的神色,就知道这家伙憋着坏水整他,但毕竟司马懿和庞统这些“小辈”还在,可不能太损形象,索性便自己站了出来!

    谋士是任何事最稀缺的人才,这几个人选了谋略,高顺自然会特别重视,他们的资料,也早就掌握,他重视的便是这三人,之所以留下祢衡,高顺便是想看这个骂得曹操和部下狗血淋头的家伙是真才实学还是夸夸其谈,狂妄自大!

    方才与郭嘉一番论战,高顺也听得清楚,此人要是引经据典,说起那些经典战役,头头是道利弊分析无一不精辟到位,但郭嘉一旦谈到实战,如布阵、行军、安营扎寨,除了一些理论,实战却一窍不通,郭嘉每所问及,便哑口无言,到最后终于恼羞成怒,开始奚落郭嘉了!

    祢衡见一位官兵独自走出来,气度却有些不寻常,下巴轻扬,挑眉问道:“汝是何人?”

    高顺淡淡一笑:“在下高顺!”

第436章 不留大神() 
高顺表明自己的身份,屋里的空气顿时凝固了一下,祢衡没想到高顺就隐藏在这些士兵之中,司马懿和庞统当然也没想到,剩余的那四人更是意外,吃惊的看着高顺!

    “你便是高将军?”祢衡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又恢复了冷傲之色,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这么做,只能硬着头皮强撑着,傲然道:“将军部下不过尔尔之辈”

    “先生大才,某早已听闻,又有孔文举之交,可为当时贤良!”高顺不等祢衡说完话,便打断了他,祢衡虽然有些不满,但听高顺夸赞他,很是受用,但还是高傲的冷哼了一声!

    就在众人诧异祢衡当众责骂郭嘉,高顺还反过来夸奖祢衡,要知道郭嘉不比旁人,那可是高顺的义弟,祢衡辱骂郭嘉,那也就是轻视高顺,高顺再礼贤下士,这个胸襟也让人不得不佩服!

    但接下来高顺的一席话却让祢衡措手不及,其他人也有些反应不过来:“先生乃是国士,学富五车、胸怀天下,当在朝为官,某不过小小州牧,属下之人,不过冲锋陷阵、处理杂务而已,先生若屈居在此,乃大汉之损失,还请先生至宛城面圣,顺不敢有丝毫耽搁!”

    屋内再次安静下来,郭嘉嘴角一撇,吸了口气,暗想着刚才自己准备与祢衡要好好唇枪舌战一番,大哥却如此犀利的下了逐客令,比他痛快训斥一番祢衡似乎还来的过瘾,便索性不说话了,作璧上观!

    “将军这是何意?”再次愣了半晌,才问出了这么一句,高顺虽然对他一番夸赞,但言语之中已经表面不会要他效力,这让一向恃才傲物的祢衡顿时卡住了,方才想好的一番说辞也无法再说出来!

    “这都听不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