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挂名而已,亦不用亲至学堂!”高顺带着淡淡的笑意解释道!

    “妙啊!”陈琳一下子就明白了高顺的意思,不由击节赞叹:“大人思维真可谓天马行空,令吾等属下豁然开朗!”

    “如何?”高顺却丝毫不敢表现出一点骄傲的神色来,毕竟这也不是他的原创,能保持不脸红就不错了,只好盯着田丰问道!

    “如此倒不妨一试!”田丰自然也能想通这其中的妙处,能借王烈的名声扩大学堂知名度,而这些人也名义上成了王烈的弟子,双方可谓相得益彰!

    “至于院长,还是由伯然担当吧!”高顺并未选荀彧,现在并州百废待兴,荀彧要做的事情多了去了,“伯然制定学院章程,熟悉如何管理,至于其他人选,孔璋、长文二人暂时协助伯然!”毕竟才刚刚开始,并不需要多少人来处理事务,相信赵俨的能力还是能搞定的!

    见高顺已经安排完毕,众人倒也没有多少异议,学堂八字还没一撇呢,不过能借着这个噱头吸引一些人才也是不错的!

    接下来的讲武堂高顺命张辽为院长,由陈思来协助,不过讲武堂并不以练兵为主,而是讲解行军布阵和战术等技巧,主在培养军事人才,至于军队训练,还是由太史慈和徐晃等人在军营中训练!

    同仁堂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虽然高顺让陈琳写了招纳各种人才的公文,但还是没有吸引多少大夫或者有一技之长的人前来,看来大时代的影响还是不小的,在这个等级分明社会,这些所谓下九流的人对自己都没什么信心!

    不过同仁堂的建立至少也表明了高顺的决心,当下便让田丰负责先在晋阳城中先请当地有名的医者担任,至于名医如他意淫中的华佗也只好看缘分了,至少当个名誉院长还是不错的嘛!

    至于鲁班堂,就更没人选了,唯一的一个马钧,还有口吃,加上平日有许多事情高顺还要他来做,再三讨论之下,马钧给了高顺一个惊喜,他亲笔写信让人去请马钧的师傅郑浑,加上郑浑的兄长郑泰与荀攸相熟,曾一起想谋杀董卓,也算是患难与共,又有荀攸的书信,高顺心中总算有了点底!

    搞定了这些,已然到了正午,虽然有些繁琐,但并州四大学堂总算有了起步,高顺出了府衙,与太史慈来至北门城楼上,自从张辽一去毫无消息,每隔几日上北城发呆便成了高顺百忙之中的消遣方式!

    “文远离去已然三月有余,算算脚程,大概也快回来了吧?”高顺看着远处白茫茫的山头,前半月的一场大雪,给大地穿上了银装,一片素白,蠢蠢欲动的黑山军也安静了不少!

    “此去河北,有太行天险,如今黑山贼声势浩大,文远孤身前去,会不会遇到贼军了?”太史慈皱眉言道!

    “这倒未必!”高顺侧脸看了一眼太史慈笑道:“文远为人谨慎,又武艺高强,一人前去反而方便,此番耽搁,只恐是在常山!”赵云虽说还未出仕,但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打动的,何况张辽走的打了保票,估计想方设法也要把赵云请来,两人一番较量肯定是免不了的!

    “大哥所言有理!”太史慈点点头:“但愿年关文远能赶回晋阳,吾兄弟刚刚结拜,能一起过年最好了!”

    “还有几日时间,想必文远已然到了并州了吧!”高顺轻轻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说给自己还是太史慈的!

    正在两人闲谈之际,郭嘉差人来报信陈宫等人已经从塞外返回,河套地区的开发是并州以后发展的根基,高顺先派陈宫和满宠两人先到雁门、云中一带考察情况,由典韦和宋宪带领五百精兵保护!

    先从云中一带开发,高顺也存了一点侥幸心理,毕竟这里是山西大同一带,煤矿分布十分密集,只要矿层不太深,说不定来年的煤炭生意便有了着落,而且这些地方靠近幽州,高顺知道幽州刺史刘虞的最终命运,要说没有觊觎之心那是不可能的!

    进了太守府,便见郭嘉和田丰正陪着陈宫等人闲谈,见高顺进来,都起来行礼,高顺抱拳笑道:“天寒地冻,有劳几位远赴塞外了!”

    “同为国家效力,何苦之有?”陈宫和满宠欠了欠身答道!

    “塞外之地状况如何?”高顺坐在一旁问道,虽然他生在并州,但自从占据正身体之后,还从未到过塞外,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雁门郡关外汉胡杂居,关内乃并州之众,若推行屯田,尚可一试,只是云中郡远在塞外,虽设郡县,却因疏于管理,被匈奴人常年占领,恐需费一番周折!”陈宫答道!

    “雁门郡靠近黄河,水利十分方便,若加以治理,可谓囤粮之所,云中远在塞外,山势绵延,尚需开凿河道,非一时便能见效!”满宠也在一旁说道,陈宫听罢也微微点头,显然两人的意见基本统一!

    “既然云中鞭长莫及,以并州之力眼前无法治理,便暂缓派兵!”高顺看了看简易地图,河套地区都是一黄河的几个拐角处为主,云中的位置也不太理想,便只好放弃,不过他眼睛却盯着幽州的代郡和上谷,这两个地方和雁门邻接,同属大同地区,要是能开发煤炭,不知道刘虞会不会也跟着凑热闹!

    “雁门郡尚有一般处长城以外,若放弃云中,只恐这一处也不能开发了!”郭嘉却摇摇头说道:“如今匈奴内乱,尚无余力进取中原,若待其内部统一,只恐雁门之外都不得安然!”

    “并州兵力并不充足,难道就此放弃不成?”高顺皱了皱眉头。

第41章 厚积薄发() 
“眼下便有一人可为大哥解此隐忧!”郭嘉笑着看看高顺等人,用手指着河内说道!

    “于夫罗?”大家疑惑之际,陈宫眉毛挑了一下,说出了一个人!

    “正是!”郭嘉点点头:“于夫罗本为单于羌渠之子,只因匈奴族内不满连年调兵,便乘于夫罗国出兵之际单于羌渠,拥立须卜骨都侯为新单于。于夫罗也曾请求朝廷发兵复国,奈何洛阳****,便滞留在河东无处不得北归!”说到这里郭嘉从袖中拿出一份情报递给高顺,言道:“如今须卜骨都侯病逝,单于之位空缺,而由老王代理国政,此乃天赐良机也!”

    “于夫罗今如丧家之犬,若能答应其从并州返回塞外,再加以兵力相助,想必其定然感激不已!”陈宫也点头说道!

    “于夫罗与我也算有一面之缘,此事便交于元皓,你命人至河东联络于夫罗,可令其带兵马至并州来见,沿途各县不的阻拦!”高顺看着情报笑了笑,虽然丁原走了,但并州派往塞外的斥候还在,高顺经过一番整顿又有所加强,就是为了防止匈奴人突然袭击!

    “大人放心!”田丰起身告辞而去!

    “雁门郡屯田之事日后便交于伯宁、元嗣二人全权负责。”高顺早就想好了屯田制推行的人选,满宠和韩浩两人足够了,加上郡县的大小官员,应该不成问题!

    “多谢大人栽培!”满宠在短暂的吃惊之后起身行礼,他与韩浩相处日久,也了解韩浩的本事,见高顺对他二人委以重任,倒也没有过多推辞!

    “元嗣正和文若等人商议屯田之事,伯宁你可先去商议,待来年开春,先以关内为主!”高顺对满宠的表现很满意,虽然他手中还缺少韩浩的老搭档枣祗,但有满宠,应该绰绰有余了吧,其实军事屯田在西汉早就已经推行,他们要做的知识加强和完善!

    “如今洛阳一片乌烟瘴气,董卓在宫中肆意妄为,天下人深为痛恨,二位以为各地郡守如何自处?”满宠走后,只剩下郭嘉和陈宫二人,高顺知道不出两月曹操的讨董檄文便要发布了,虽然最终无功而然,但这个热闹肯定是要去凑的!

    “天下已成无主之势!”郭嘉轻轻叹了口气,下了个结论:“董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朝中大臣被残害着何止一二?半年内定有人起兵反抗!”

    “奉孝所言与宫无二!”陈宫也点点头:“只是各地诸侯各有心思,只恐难成大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顺背着手站起来说道:“西凉兵骁勇善战,装备又十分精良,董卓带甲不下十万,若不能齐心抗贼,只恐无能是其对手!也只好静观其变了!”他本想学曹操那样先将檄文发出来,好歹也能博个名声,不过想想最终结果,还是算了,何必要当出头鸟呢!

    “多行不义必自毙!”陈宫微微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安慰自己还是说给高顺听的:“董贼逆天行事,定不能长久,大人待时而动,可谓厚积而薄发也!”

    “此乃长久之计也!”郭嘉言道:“少帝年幼,各地诸侯拥兵自重,纵使董卓身死,恐也是割据之势!”说到这里他语气一转:“不过敢于率先讨董之人,定为当世豪杰矣!”

    高顺听着两人的话心中吃惊不已,看来看清以后发展局势的人不在少数,三国中像郭嘉、陈宫这样高智商的人就有好几个呢,看来人人都有一颗躁动的心啊!

    一上午柳絮般的小雪飘飘洒洒,为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晋阳城却包裹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寒冷并不能减弱年关为人们带来的喜悦,纵使贫困之家,也都想办法要为家人添置新衣,重新打扮一番,期待来年的五谷丰登。

    城西的工房内一片热闹,张辽、太史慈等一众武将正靠着火炉围成一圈,只听一个声音在里面不时说着一些他们从未听过的东西:

    “重步兵配备大盾,高要三尺宽二尺,可选坚硬木材为主,包裹皮革,铁皮镶边,部分加固可用铁片!”

    “骑兵环首刀改用匈奴所配弯刀,但要加强刀脊,和环首刀差不多厚,这样才利于骑兵冲击斩劈,骑兵统一使用骑士枪,知道什么是骑士枪吗?不知道?等会我做个造型给你们看,每个队长携带十字巨剑,左臂配备小圆盾,什么是十字巨剑?等会再说吧!”

    “还有投矛,也可以叫标枪,没见过?没见过就对了,此兵器步兵、骑兵皆可配备,长为六尺,尾端为木质,前段三尺用铁器,尾部与木杆相连,中间加装加装球形把手,可稳定平衡!”

    “今天先说这么多吧!”做这一番兵器讲解的正是高顺,为了加强部队的战斗力,他不得不绞尽脑汁将能想起来的先进兵器能用都列举出来,也不管这些人能不能接受!

    高顺擦了一下额头的细汗,接过典韦递过来的碗喝了口水,将手中泥捏的一个骑士枪递给对面的马钧,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方法,高顺干脆每次想起什么兵器,便先用泥做一个造型,这样一来自己倒省了不少事,至于功能的实现就交给马钧了!

    “大哥,你怎么想出来的这些兵器,这大盾也太大了吧?比一人都高!”太史慈在一旁说道!

    “这样才能显出重步兵的优势来!”高顺已经说的有些口干舌燥了,不过还是不得不耐心解释:“这样不仅放便组成各种阵型而不用担心对方弓箭手的压制,在敌军骑兵冲击时又可与长戟手组成拒马,再后列弓弩手,将其射杀,打乱骑兵阵型!”

    “倒也有理!”太史慈缩了缩脖子,暗自想着这样的阵型到底有多大优势!

    只可惜连弩和投石机的原理他还一直没有想通,要是能将投石机造出来,攻城便方便多了,虽然没有大炮的威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