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两人心中都憋着一口,谁也不肯先退让,强撑着一口气还在厮杀,典韦眉头微皱,哼了一声,打马冲过去,两手抓住两人的兵器,硬生生就分开了,任凭二人如何奋力,就是无法抽动半分,如同卡在了山石之中!

    朱灵早就听说典韦力大无穷,今日一见,才心中凛然,就算他大战这么久,有些力竭,但他还是感觉到,若是在平时,他还是无法撼动典韦的力量,那一边的杨逍就更吃惊了,徒做几次挣扎之后,终于泄气了,转头看向了高顺!

    典韦松了手,返回到高顺身侧,朱灵也擦了把汗,轻磕战马,到了张辽身旁,张辽点头,朱灵的确成长了不少,让他十分满意,但朱灵却知道自己还需更加努力,否则这个杨逍必将超过自己,这年轻人缺少的,不过是临敌经验而已!

    杨逍怔了半晌,才终于从自己的骄傲中缓过劲来,这一战,让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看向高顺等人的眼光自然也就尊敬了许多!

    他将长枪挂在马背之上,一个漂亮的翻身下了马,却没想到方才一阵大战,让他也有些力怯,脚一软,差点就站不稳,后退了一步,更是尴尬,一张俊脸顿时变得通红!

    身后的那几个护卫见杨逍下马,也都纷纷下马而立,杨逍整理一下衣衫,上前走到高顺面前,单膝跪地:“在下杨逍,拜见高将军,还请高将军收留!”

    “起来吧!”高顺笑着点点头:“到了邺城,你就跟着子龙吧!”

    “真的?”杨逍大喜,抬起头来看高顺肯定的点点头,又再行了一礼,这才爬起身来,想到不久之后就要和赵云见面,一双眼睛亮晶晶的,满脸期待!

    “你这枪法自成套路,是何人教你?”张辽在一旁问道,不论是谁,看到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总会生出喜爱之心!

    杨逍此时诚心投效,自然也没有什么隐瞒的,答道:“王屋山一位真人教我的,学了十余年,他说我可以艺成下山,让我在这里等候将军的兵马!”

    “王屋山也有高人?”高顺也听说王屋山有一座道观,正是三清观,不过自从王屋山被黑山军占领之后,便成了贼窝,没想到还有隐藏着的高人!

    “道观中没人了,自从被贼人破坏之后,师傅便再未去过,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吕梁山!”

    高顺想起杨逍方才的话,便道:“既然你要前往邺城,何不将令堂也接来?她孤身一人恐怕十分不便!”让一个老人独自留在深山,他觉得心里过不去!

    “不用了!”杨逍倒是很大方的摆摆手:“家母年初也出家修行了,只让我下山好好报答将军,她自会来看我!”

    “哦?”这次轮到高顺吃惊了,他眉毛一挑,很习惯的便用二十一世纪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了,这小子从小便被这个道长带着长大,传授武艺,到了年纪,他母亲却也出家而去,这其中,似乎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啊!

    就在高顺脑海中编造着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的时候,徐庶开口问那少年:“令师武艺高强,不知可曾教你兵法?”

    高顺看了一眼徐庶,见他神色毫无异常,而张辽等人也都是笑看着少年,只有自己有了这等龌龊尔的心思,不由一阵汗颜,干咳一声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杨逍答道:“行军布阵也教过一些,孙子兵法却对我讲的最多,不过他老人家却说,这些东西不可背的太死,否则反而容易吃败仗!”

    徐庶点点头,随便和杨逍问了两句,他都对答如流,毫不迟疑,看来那个道士也非寻常的那些游方道士,胸藏韬略,只可惜不能一见,更甚至引荐给高顺,这要放在军中,绝对是一员能文能武的大将!

    略带着一些遗憾,徐庶让杨逍随同他们一起,继续往邺城进发!

    杨逍毕竟是少年心性,投效之后,方才的傲气和自矜全都荡然无存,催着胯下的坐骑在队中来回走动,无论和谁都能聊上两句,都是打探城中的新鲜事,当然问的最多的就是关于赵云了!

    以张辽那样的好性格,都被杨逍问得有些受不了,将他推给了朱灵,朱灵和杨逍方才一战,也是惺惺相惜,二人又开始讨论方才对招的心得,滔滔不绝,越说越觉得遇到了知己!

    人马过了武安,便道魏郡境内,三十里地,轻骑眨眼即到,早有人将消息送到了邺城,守卫邺城的赵云和田丰等人都在城外等候!

    远远看去,当先一人迎风而立,白马白袍,渊岳峙,春风一阵阵刮过,他身后大氅不时飞舞,映衬的那个身姿更加英武非凡!

    杨逍虽然从未见过赵云,但也大概猜到了他的身份,看看赵云的气势,再想想自己在山路上的故作姿态,不由一阵汗颜,但一颗心却扑通扑通乱跳着,毕竟那可是他的偶像!

第403章 仲氏王朝() 
入城之后,杨逍便喜滋滋的带着四名护卫跟着赵云走了,没想到一路上油嘴滑舌、言语不断的他,在赵云面前十分乖巧,很是顺从的跟在身后,一语不发!

    张辽看的直咂嘴:“看来冷酷也有冷酷的好处!”

    一路劳累,各自都去休息,而郭嘉却不动声色的派出了影龙卫的人,去查访杨逍的身世,如今势力割据,难保会有奸细渗进来,尤其是杨晓这种有本事又要即将担当要职的人,更是要详细查探,这种人一旦有问题,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府邸之中,甄道已经依门而候,看到高顺终于回来,面上带着渴望,却也有嗔怒:“在晋阳,有采姐陪着,你恐怕都把我置之脑后了吧?”

    高顺哈哈一笑,也不顾身边还有侍卫,牵着甄道的手向内院走去:“哪能呢,每次和荀采在一起共度*宵,总是意犹未尽,还不是缺了你的缘故!”

    甄道想起高顺在床上的那些鬼点子,三个人在一起更是让她面红耳赤,不由得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高顺的臂膀:“讨厌!”

    但高顺稍微用力一捏她的那只玉手,甄道忽然觉得浑身发麻,竟然迈不动步了,高顺一回头,便看到了甄道的异样,大笑一阵,抱起甄道便进了卧房,而那些侍女则很识趣的退了出去,将房门关好!

    春生之际,万物都在抖动着升级,春雷炸响,冷冻的泥土之下,草木蠢蠢欲动,有的甚至已经冒出了嫩芽,冀州北部的春天,比魏郡等黄河一代的,还要来得晚,但这并不影响已经开始准备大展手脚的百姓!

    在高顺统辖的稳定区域,老百姓都如传言的那般,分到了田地,还按照人口分配耕牛、农具,三年免赋税的条件,让他们把全部心思都花在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面,因为那里的一切,都将真正属于他们!

    在晋阳时,高顺听取荀等人的意见,决定在各地举办学堂,治学在黄巾****之后便全部废弃,但高顺却明白文化对一个名族的重要性,荀刚提出来,他便立即答应,现在郡治、州治开设学堂,逐步向县、乡扩展,同时对于自主办理私塾的那些先生还给予一定的官方补助!

    春季也是最容易让人悸动的季节,休养了近半年时间,诸侯们一个个仿佛冬眠醒过来的棕熊一般,重新审视着自己的领地,准备进一步的扩张!

    最先动作的却是管亥,如今他虽然地盘不大,却掌管了近十万黄巾军,加之两年多的发展,装备、实力都更上一层楼,他们率先向北海出兵!

    李儒算计的不错,自从徐州被灭之后,他们的头号大敌便是曹操,此人诡计多端,用兵如神,连李儒都猜不透曹操的心思,他怎会不对曹操忌惮?

    但是要想全力对付这个敌手,就必须要先消灭北海的袁谭,否则到时候前后夹击,首尾难顾,难逃一败,而曹操连年大战,内耗严重,虽然中原丰收,但也只够他蓄养兵力,短期内想要再发兵,便显得力有不逮!

    李儒算准的就是这个时机,只要将北海拿下,再无后顾之忧,就算曹操来犯,他们也有一战之力,而曹操身边还有吕布、袁术,北方更是有强大的高顺,定然不会全力来攻,他们就还有继续生存的空间,等待时机!

    而在此时,淮南却在酝酿着一场惊天风暴,袁术占据扬州之地之后,连年丰收,兵精将广、地多粮足,又听说真正的传国玉玺其实不在皇帝手中,便起了越称帝的心思!

    而在去年年底,正好有河内人张为他卜卦,说他袁术有天子之气,更是让他心痒难耐,虽然之前主簿阎象曾劝阻了他,但无论如何也无法熄灭袁术的帝王心!

    宛城算什么?不过是被自己抛弃的一座城池罢了,被刘备平白拣去,如今却成了帝都,让袁术想想就觉得可笑,汉家的气数怎么看都已经完了!

    和张再次密议之后,袁术命其选定良辰吉日,在寿春府中,会集所有部下,这一次袁术甚至穿上了明黄色的衣氅,那是只有皇室才能装配的颜色,底下众人看到,就已经面色大变,知道袁术想要干什么了!

    袁术高坐帅位,用一种帝王的姿态扫视众人,见大家都低头不语,并未对他的这身穿束有所异议,心中暗自得意!

    轻咳一声之后,袁术沉声言道:“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尔众人以为何如?”

    虽然知道袁术心意已决,但阎象还是硬着头皮站出来:“将军不可,今汉室虽微,然天子就在宛城,九五至尊,又有刘备等人辅佐,未若殷纣之暴也,时机不成,请将军三思!”

    张看了一眼袁术的神色,向前一步,尖声冷嗤:“刘备不过是织草卖履之辈,焉能窥破天下气运?吾夜观天象,紫薇暗弱,帝星起于东南,正是主公成就大业之机,尔等凡夫之辈,又知道些什么?”

    阎象大怒,指着张骂道:“一派胡言,为主大好基业,就要毁于这等小人之手,天下局势未定,将军若做此大逆之事,恐天下诸侯共起而讨之,将军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袁术冷哼一声,十分不满:“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又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吾字公路,正应其谶。又传国玉玺不在刘辩手中,名存实亡,天下人人可得,此时若不为君,背天道也。吾意已决,再有多言者,定斩不赦!”

    张很是鄙夷的看了阎象一眼:“如今汉室无主,诸侯观望,正如群龙无首,主公以袁氏四世三公之名,顺承天命,则诸侯拜伏,百官来贺,百姓欢庆,焉有再敢起兵逆天而为者?”

    袁术很是满意的点点头,只要自己称帝,又有袁家的身世作为后盾,还愁周围的那些小诸侯不来归顺?到时候就算是曹操,也要对他忌惮三分,越往后想,越觉的一条金光大道就摆在自己眼前!

    而袁术方才那道命令一下,其他文武也都闭嘴不语,阎象是袁术最亲信的人,都未能劝说他,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而纪灵等武将,都是一直跟随袁术的,忠心不二,更不会出言相劝!

    袁术故意等了一阵,见再无人说话,便让张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当众宣读,建号仲氏,置公卿,纪灵为大将军,阎象为司徒,虽然阎象屡次阻止他,但袁术心中也明白,阎象是真正为他着想!

    河内相师张自然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