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尺,两道剑眉和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薄薄的嘴唇轻抿着,或许只有漫画中的人物才有这样完美的造型,比起荀彧的美貌,他浑身散发出的一股气质更令高顺心折不已,高顺才算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儒雅之相!

    如果吕布的英俊是力量与美貌共存,宛如天雷般令人炫目,荀彧的美便是宁静与美貌的共存,仿佛静静守在夜空的圆月,波澜不惊,怪不得这时候的人都会看相,要是看到荀彧还以为他是寻常人,那可真是瞎了狗眼了,高顺不禁暗自腹诽那些以相面闻名的所谓名流!

    “奉孝?”荀彧似乎没有料到郭嘉也会来,眉头轻轻皱了一下,又看向了一旁全身装束的高顺,并未说话!

    “在下高顺!”高顺抱拳做了个自我介绍,在荀彧面前,他知道一切俗套都没什么用!

    “高顺?”荀彧的眉头又皱了一下,随即抱拳说道:“莫非便是并州刺史高大人?”

    “正是!”高顺笑笑!

    “公达,我写信与你前后不足半月,为何高大人会亲来?”荀彧当然知道高顺是来干嘛的,但高顺亲自来在他意料之外,时间也在他意料之外!

    “文若啊,我们这都好几天没好好休息了,你看是不是先安排一下再叙旧呢?”郭嘉愁眉苦脸的对着荀彧说道!

    “这倒是我失礼了!”荀彧给了歉意的笑容,命那个姓李的将所有士兵带到后院,自己和荀攸、高顺、郭嘉、典韦几人来至院内!

    院落的构造有点像四合院,中间一颗硕大的梅树,枝节盘根错节,十分好看,枝头上红梅竞相绽放,一股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四周的花圃中还有一片菊花,布置的错落有致!

    荀彧领着众人到了书房坐定,命人送上热茶,寒暄一番便道:“高大人不远万里亲来寒舍,令彧不胜惶恐,公达言大人治军有方,素怀大志,如今董卓在朝,文武俱废,政令不明,大人以为天下局势若何?”

    高顺笑道:“董卓有虎狼之心,奈何何进不识其人,引狼入室,致使汉室倾颓,今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空自嗟叹又有何用?”高顺暗想这个时代的能人是不是都喜欢这样考验自己的主公?思索间继续说道:“顺欲尽一己之力,匡扶社稷,然恨力不足也。知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

    此时董卓还在洛阳,他可不敢说诸侯割据,甚至什么三足鼎立的话,刘备还不知道在哪打酱油呢!

第33章 吾之子房() 
“大人之言深得吾心!”高顺的一番话引起了荀彧的共鸣:“今朝纲不振,众人却只知望天而叹,却不知举三尺剑诛杀董贼,匡扶汉室,世风日下矣!”荀彧不无感慨的说道!

    “文若,你既有此心,为何不拔剑而起?却要举家迁徙,至河北以避战乱?”郭嘉突然笑着问道!

    “两年不见,奉孝你还是如此性情!”荀彧似乎也习惯了郭嘉的这个性格,闻言苦笑道:“吾乃一书生耳,纵有大志,若不得其人,亦束手无策!”

    “我看你家中已然收拾了一番,莫非是这就要北迁了?”郭嘉不以为意,扫视着四周墙壁上收掉的书画痕迹问道。

    “友若来信言冀州兵精粮足,半月之后便会派人来接,故此先行准备!”荀彧倒也没有掩饰,他给荀攸写信就不怕高顺知道此事!

    “冀州兵精粮足?”郭嘉玩味的看着荀攸,转着手中的茶杯问道:“文若,你年纪比我稍长,见识也远胜与我,今日此举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奉孝!”荀彧看了看高顺和荀攸,有些感慨:“吾岂不知韩馥其人也?如今为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有友若在,家小亦可得其惠顾!”

    “荆州已然平定,又无战事,刘表有爱才之名,文若为何不去?”郭嘉没有回答,又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吾与刘表在洛阳见过数面,此人虽以名士自居,却外宽内忌,徒有其表罢了!”荀彧摇摇头!

    “既然荆州、冀州皆非你所愿,中原并不安稳,何妨考虑并州?”郭嘉直截了当的对荀彧说道!

    高顺看着这个曾经推荐郭嘉的人,今天被郭嘉先邀请,觉得这两人命运是不是真有交集,听郭嘉说话,便在一旁诚心说道:“既然先生心系天下苍生,何不助顺一臂之力,共保汉室,诛除奸佞,还天下一个清宁世界?”

    荀彧闻言神色不变,似乎还在考虑什么,顿了一下才道:“大人不远千里亲来寒舍,令彧感激不已,然并州实非吾考虑之列,只是听闻大人招纳贤才才有一问,容吾思之!”

    “先生直言不讳,可见对在下推心置腹,顺焉能强求?却不知需要多少时日?”高顺见荀彧说出自己的疑虑,并未推辞,知道还有余地,但也怕他拖得时间太长,要真被韩馥派来的人接走,那可真是亏大了!

    “一日足矣!”荀彧似乎料到高顺所想,笑道:“天时已晚,大人不妨在寒舍过夜,明日一早再走不迟!”

    “如此甚好!”高顺闻言大喜,一天的时间他还是能等的,当下说道:“不过我这人马有些多,只恐要先生破费了!”

    “舍下虽不足以屯兵,但千余人耽搁两三日还足以应付!”荀彧坦然答道,大户人家的气度就是不一样!

    高顺知道荀彧要打听并州的情况,便假借安排士兵先告辞出来,留下郭嘉和荀攸二人做说客,要是他们二人都说不通,高顺还真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了

    高顺出发前就有思想准备,凡事尽人事听天命,要是荀彧真的与自己擦肩而过,他也不会有遗憾,就算没有荀彧相助,他凭借自己的优势也能打拼出一番天地,退一步来讲,他没有能力入主中原,驰骋塞外总可以吧?

    高顺一面自我安慰,一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和典韦等人睡了一晚上,清晨天刚亮便被亲兵叫醒,穿衣出门,一股冷冽的寒气袭来,高顺打个寒颤,顿觉的精神清爽许多!

    “大哥起得好早啊!”正在这时门口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正是郭嘉!

    “搞定了?”高顺听到郭嘉的语气带着一股轻松,他心中一阵激动,虽然他也做好了两全的准备!

    郭嘉打了个放心的手势,正是高顺教给他的,笑道:“文若乃有志之人,只是不知大哥志向而已,况人皆视并州乃苦寒之地,我与公达将大哥开发河套之地的想法说与文若听,文若深为赞同,以此为钱粮之地,再无后顾之忧!”

    “那就好!”高顺松了一口气,有了荀彧的加入,他便多了一个屏障,便道:“既然文若已然答应,你我当同去拜访一番才是!”

    “不用了!”郭嘉摆了摆手笑道:“文若与族人自争论以来,便不想再在此处受人白眼,已然决定同吾等前往并州了,大哥赶紧催促将士们准备了就是”

    “真的?”这次连高顺都有些不敢相信,不禁大喜,拍着郭嘉的肩膀夸赞道:“还是四弟厉害,有奉孝在,省去了我许多周折啊!”

    郭嘉龇牙咧嘴的承受着高顺的夸奖,赶紧转身走了,生怕再给他来两巴掌!

    “先生此番随吾前往并州,乃顺之幸、并州之幸也,吾得先生,如高祖得子房矣!”在荀彧府门外,高顺和荀彧一家近百口人浩浩荡荡的起程,毫不顾忌那些门口探头探脑、指指点点的路人!

    荀彧此时穿着一身白色儒衫,显得玉树临人、风度翩翩,闻言抱拳答道:“大人折煞在下了,彧愿尽平生所学,助大人共辅汉室江山!”

    “大哥,你打算从原路返回吗?”郭嘉突然凑过来问道!

    “嗯!”高顺点点头:“时间紧迫,我们匆匆离开并州,都未与子义等人详细交代,还是尽快回去的好!”

    “欲速则不达!”郭嘉闻言却摇头说道:“我近千人从司隶越境而过,乃快马加鞭,守军不曾防备耳,此番原路返回,定然引起注意,若至司隶被阻,万一董卓邀大哥进京,又知大哥聚纳贤才,恐有诸多不便!”

    高顺看了看身后跟着的荀彧家人,知道行程不能太快,想想郭嘉说的有理,便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便从河北绕道而行吧!”

    荀彧闻言说道:“既然要从河北而行,由此可顺路经过许县,此地陈家庄有先贤陈寔所办学院,人才辈出,大人不妨顺路拜访一番!”

    对于颍川人才培养基地,高顺早就十分羡慕了,此时又听到荀彧如此说,知道他是为自己招纳贤才提供机会,立即点头答应,往许县而来!

    两地相距五百多里,半日间便已到达,高顺命士兵屯于城外,安顿好荀彧家人休息,自己和荀彧、郭嘉、荀攸、典韦四人进城来到陈家!

    还未走到跟前,便许多文人雅士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饮酒作对等等,形状不一,却也能看出此地文风盛行,用高顺的眼光来看,和他那个时代的大学一样,除了没有女生能供他们谈恋爱,学习的景象基本都差不多!

    走到一个紫色大门跟前,只见门口一个大大的匾额,上面字用篆体写就,高顺依稀认出大概就是“太丘书院”,字写的十分工整,很有力道,有一股儒家的沉稳和清雅之意!

    四人推让一番,还是让最有名气的荀彧走在最前面,在这种场合,高顺还真没底气自己第一个走进去,面对高贤设立的人才聚集地,他心中还是有几分敬畏和向往的!

    走进大院,四周却是已经落叶凋零,枝桠光秃的几颗大树,有几个人正在院中下棋,一位年轻白面书生正好面对门口,见门口有人进来,立即站起来叫道:“稀客啊稀客,怎会三位师兄一同来临?”那人双目发亮,两道修长的眉毛满是笑意,正不可置信的看着走进来的四个人!

    “长文几年不见,如今已然长大成人矣!”荀彧笑着迎上去对大家行礼!

第34章 太丘书院() 
其余三人也起身对荀彧等人行礼,神态恭敬,显然荀彧的招牌还是很响亮的,郭嘉和荀攸看来都是认识的,荀彧便向几人介绍了高顺,听说是并州刺史前来,都吃了一惊!

    随即陈群也顺便向他们介绍了在座的几人,左手一人叫杜袭,留着八字须,面色白净,传蓝色长衫,右边的一个叫繁钦,戴着貂皮绒帽,两道眉毛又浓又黑,两片薄薄的嘴唇,背对着高顺等人的一个年纪稍长,名叫赵俨,颌下有些短短的髭须,一张国字脸,看上去面貌忠厚!

    “长文你越来越白了,如此下去,离国士之风相距甚远矣!”郭嘉刚见面便开起了陈群的玩笑!

    “奉孝,面貌乃父母生就,岂能自选耳?”陈群皱着眉头无奈的对郭嘉行了个礼,显然对郭嘉的语气十分不感冒,怪不得后来老向老曹告状呢,他这种中规中矩的人自然看放浪形骸的郭嘉是十分不爽的!

    “听说高大人昔日有不拘一格降人才之叹,可谓道尽当今之势,今日造访书院,当真蓬荜生辉!”陈群边说着话边将众人带到书房!

    “一时之叹,不足道耳!”高顺厚着脸皮谦虚答道,看来不管在哪个时代,广告效应还是不必可少的!

    “大人胸怀天下,虽短短几行字,却一语道破朝廷**之象,可谓开文学之先河矣!”杜袭在陈群旁边深有同感的赞同道。

    在他们这些自命清高的文人不被受重用的时候,高顺的这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