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晃大喜:“既如此,当立即出兵,某这就去点兵!”

    两年多时间,徐晃和陈宫守在冯飒,防止西凉军渡河,也准备牵制董卓军,却一直未曾出战,每当听闻高顺出兵扫平幽州,张辽和赵云占据河内,与袁绍之兵大战,如今又齐聚冀州,徐晃就心急难耐,要不是陈宫安抚,恐怕早就向高顺写信要求调兵回并州了!

    “公明且莫性急,哨马还有消息传来,你先随时准备,吾自有道理!”

    陈宫止住了徐晃,虽然时机成熟,但消息并不准确,李等人为何离去,陈宫并不知晓,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万一李未曾走远,从潼关杀到长安,平添阻碍,一旦打草精神,让西凉军知道他们有觊觎长安之意,便会增加阻力!

    “但凭公台吩咐!”徐晃抱拳道:“主公曾言,带兵在某,谋划在公台,一旦有消息,即刻告知,某当全力配合!”

    “如此甚好!”陈宫点点头,又和徐晃商讨一阵,还是想不出弘农会发生什么变故,让牛辅突然撤兵!

    直到第三日,才有消息送到,杨奉反叛牛辅,护送献帝等人逃出了弘农,逃往荆州方向,牛辅大惊,率兵去追,而李也向武关方向进发,张济紧随其后,不知其意!

    陈宫得到消息,来不及吃惊,立即和徐晃商议,想要借此机会拿下长安,李不在段煨分兵把守函谷关,长安并无多少兵马,这个机会万万不能错过!

    二人商议已定,徐晃命孟达带领五千人马从渭河上游渡河,而徐晃则亲率大军从高陵过河,杀奔长安而来!

    长安,自古便为帝王之都,从周到秦,都选择此处为帝都,张良和娄敬建议刘邦定都关中,正是看中了长安的地形和陇蜀的沃野千里,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又有八水环绕,黄河分流,望气之士称之为龙气,有帝王之象!

    长安城,城墙高达五丈,远远看去,十分雄伟,十二道城门虽大小不一,却十分坚固,加之董卓退缩长安之后,又加固城墙,后虽经战乱,城墙却毫无损伤!

    徐晃兵临城下,抬头看着高大的城墙,斑驳的痕迹彰显这座帝都的沧桑,历经风雨,多少人来去匆匆,唯有这座城池,亘古不变,万年长存!

    八千兵马,虽说声势浩大,但在雄伟的长安城面前,却显得十分渺小,若在平时,想要以一万人马来取长安,无异痴人说梦,但如今的长安城,仅有两千守军,十二道城门,十面宫墙,想要防守,根本无法分配!

    清明门外,徐晃大军列开阵势,等候城中西凉军的反应,这些兵马都是李留下的残兵,能征善战者早被陆续调往潼关,与牛辅消耗多半年,李也损失不少兵力,不得不从长安先后抽调!

    不多时,城墙上人头攒动,站出来许多士兵,吃惊的望着城下突然出现的并州军,不知所措,军中并无大将,仅有几名校尉,留在长安维护治安,却没想到有敌军杀到,一时慌了手脚!

    “速开城门,投降不杀!”徐晃看到城上几人探头探脑,在下面大声喝道!

    他此行意在夺取长安,并不想捉拿城中的这些西凉军,何况他带来的八千人马,想要将长安城全部包围,还真不够看,所以只要西凉军开城投降,或者弃城逃跑,对徐晃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

    嗖嗖嗖!

    城上并未答话,回应他的只是几支稀疏的箭矢,看来这些西凉军仗着城墙高大,并不想就此轻易放弃!

    徐晃大怒,命令士兵后退数里,派兵联络从渭河上游而来的孟达,命其五千兵马各分一千,围住长安西、北两侧的城门,而徐晃则将兵马分为两部,攻打清明门和霸城门,其余各门,顾不了那么多!

    徐晃此举,意在分散城中守军兵力,一鼓作气攻下城东的一处城门便可,区区两千西凉残兵,徐晃并未放在心上,此次出兵,他和陈宫都对长安志在必得!

    高大的城墙,弓箭手根本无法向上仰射,强行攻城,只能被动挨打,仅是城上的箭矢和檑木等等,就让士兵们无可奈何,更何况长安的护城河十分宽大,想要填平,可是要一番气力,且护城河引入渭水,水流湍急,根本难以填埋!

    徐晃现将人马分至各个城门之外,城上的守军无奈,也只好相应分兵,偌大的城墙之上,仅有数百稀疏的身影,紧张巡视!

    试探性的一番攻城之后,徐晃便带兵撤退,分兵目的已经达到,城中的百姓想必也知道城外有兵马攻打,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如陈宫预料的那般,会有有心之人暗中起事,从内部打开城门,但徐晃的第二步计划还要等到天黑,他命令士兵在远处砍伐树木,做出想要强攻之势!

    天黑之后,徐晃兵马在城外安营扎寨,城外火光点点,城上也有火把不时巡逻,就连没有被围的城墙之处,也有稀疏的火光,西凉军虽然人手不足,但四面所有的城墙之上,都有巡逻哨兵,来回走动!

    三更时分,徐晃亲带领五百精兵,绕过兵营,来至城南的西安门外,随后接应的两千兵马也在夜色掩映之下悄然来至城外,此处与霸城门相隔两道城门,十分遥远,西凉军难以预料!

    果然城上仅有几个星星之火亮起,暗淡无光,并未来回走动的士兵,看来西凉军也料不到徐晃会偷袭西安门,价值西凉军兵力不足,也难以完全严密监视所有的城墙和城门,只是在临近处,才有人马巡逻!

    兵马在城外等候,徐晃带人先悄然渡河,偷偷来至城下,接着星光,在城墙脚下,将绳索抛上城墙,攀援而上,这五百人都是徐晃左右的亲兵,各个身手矫捷,不多时便爬上了城墙,并未惊动远处的守兵!

    低伏潜行,逐渐靠近那些守军,才发现西安门的士兵居然还不足五百人,徐晃一声令下,没人认准一个敌军,突起发难,未曾防备的西凉军片刻之间便被杀死,声响不曾惊动数十丈之外的守军!

    留下三百人放下吊桥,徐晃和其余士兵杀下城墙,有几十人正在城门下打瞌睡,都被一一解决,仅有几声闷哼在夜空中响过!

    支呀呀!

    吊桥放下降的声音终于惊动了远方的士兵,有几人大喝着赶了过来,但此时为时已晚,不仅吊桥就要降下,城门也被徐晃率人从里面打开!

    城上的三百人一阵阻挡之后,吊桥已经完全放下,随着火把亮起,埋伏在城外的两千士兵便冲上了吊桥,往城内杀来,西安门一片大乱,几百个守兵歇斯底里的大喊,往东逃窜,大多西凉军都在霸城门的城墙之上!

    长安城被徐晃从内部攻破,一道城门大开,西凉军大乱,得到消息之后,再也顾不得抵挡,守城的优势全无面对七八千敌军,他们根本无法抵挡,纷纷从各门逃窜而出!

    徐晃来不及追杀这些逃跑的西凉军,分兵到有兵马围住的各个城门处将城门打开,迎接城外的士兵进城,眼下最主要的还是安抚城中的百姓,取得长安的控制权,以防西凉军再次反击!

    虽说取成还算容易,有惊无险,但一番折腾,天色已经发亮,徐晃分兵把守城门,派人向陈宫送信,进城之后,还有一大堆琐事需要处理,尤其是帝都之内,虽然朝廷之人全部撤离,但徐晃自认还不足以应付此事,让陈宫立即赶来,他所做的,便是先出榜安民,保证城内安定!

第322章 沽名钓誉() 
此时的徐州,一片大乱,硝烟弥漫,百姓流离,徐州东部,人心惶惶,连番大战,陶谦不敌曹操,退守下邳,小沛、彭城等地相继失守,还好此次曹操严令士兵不得扰民,否则徐州又将成为炼狱!

    献帝东逃,让曹操停止攻伐,暂时按兵不动,他下意识感觉到,这或许是一个良机,曹操派出陈留、濮阳两地兵马向虎牢关靠近,一旦形势有利,便打算将献帝一行迎接到陈留,却没想到天子车架转向,去了荆州!

    “我等错失良机矣!”曹操面目威严,皱眉轻叹一口气!

    “若能迎纳天子,以令诸侯,故为上策,然弘农距兖州太远,天子逃往荆州,非主公之过也!”戏志才面目有些泛黄,形容消瘦,对曹操言道:“刘备非池中之物,又以汉室宗亲自居,此番接引朝廷进入宛城,刘表定然心有不安,刘备手中无兵,欲一飞冲天,还需隐伏!”

    “军师言之有理!”曹操精神一振,他是胸怀大志之人,既然得不到的,立即也就释然了,环视众人,曹操又道:“高顺突袭冀州,袁本初定非其敌手,若冀州为高顺所得,吾等北面将有大敌,攻取徐州,刻不容缓,还请诸位多多努力才是!”

    “高顺帐下人才济济,兵力雄厚,是该早做准备,若待河北稳定,主公当为首冲之敌!”

    程昱抚着胸前浓眉的长须,两条眉毛微微皱起,高顺的迅速崛起让曹操及其部下深感威胁,且谋划冀州之局,连他们都始料未及,面对这样高深莫测的敌手,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高顺掌握并州、幽州两地,如果再拿到冀州,袁谭的青州定然也不保,整个河北加河内、河东等地,高顺的实力在诸侯中首屈一指,加之高顺兵马每逢大战,似乎从未败过,这也让曹操等人心中忌惮!

    “主公,西凉贼首牛辅、李被张飞、关羽二人斩杀,张济在武关被李伏兵杀死,其侄张绣带兵占据上庸,段煨退回蓝田,徐晃乘机夺取长安!”曹休大步走进,向曹操报告最新消息!

    “什么?如此之快?”

    “董卓余孽似乎走到了末路!”

    “高顺又得长安,扼守关中,恐司隶等地将归入其手!”

    曹休的一个情报让府中炸开了锅,一连串的消息先后传来,谁也没有料到,刘备手下虽然兵马不多,却将西凉军一次重创,两大巨头被斩杀,西凉军群龙无首,张济身死,张绣和段煨再难成气候!

    “高顺派徐晃在冯飒等候一年多,恐便是为取长安!”曹操再次叹了口气,一想到高顺如此深谋远虑,让他也不由佩服,虽然长安如今并不具备什么,但作为观众要塞,掌控长安,便意味着关中之地尽在手中,至于马腾和韩遂之流,曹操并未看在眼里!

    “为今之计,当先平徐州,南拒袁术,高顺虽勇,袁绍也算得上一时豪杰,欲得冀州,非一时而就,主公可凭豫州、徐州之力,以图扬州,遂得中原而北抗高顺!”

    刘晔自从投效曹操,其才能得到曹操赏识,成为和戏志才、程昱等人为核心的智囊团之一!

    “刻不容缓啊!”曹操站起身来,目光熠熠,扫视众人:“明日起,继续东进,夏侯、曹仁二将分兵从彭城、小沛进去下邳,夏侯渊、乐进守卫彭城,以防袁术之兵,吾亲率中军随后接应,不给陶谦以喘息之机!”

    “遵命!”夏侯等人出列领命,这几日短暂的休整,让士兵得到恢复,乘胜进去徐州,几人都有信心!

    徐州开战,荆州却一片平静,自从孙策用南郡换取柴桑之后,荆州再无战事,刘表恩威并重,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

    刘表作为荆州八俊之首,开经立学,爱民养士,因战乱有数千学者从关西、兖州、豫州而来,投靠刘表,刘表都命人安慰赈赡,妥善安置,又有名士蒯良、蒯越、蔡瑁等共谋大略,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