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郭蕴进入房间,向太史慈行礼!

    “冀州有奸细渗入,我的身份极有可能泄露,不宜久留,今夜便要出发,还请太守做好准备!”太史慈向郭蕴言道!

    “将军尽管放心!”郭蕴答道:“一万精兵在军营之中,外人并不知已经替换!”

    如今在雁门关的兵马早已到达云中,留下的是太史慈带来的精兵,替换了原来的留守士兵,暂时驻扎在军营当中,高顺带兵兵马经过雁门关,乘着夜晚换了人马,外人并不知悉!

    “冀州可有消息传来?”太史慈问道!

    “方才有信鸽到达,满宠将军已经准备就绪,田丰也在武安之外驻守,甘宁将军也已行动!”郭蕴从衣袖中拿出两个小纸条,正是刚从信鸽身上取下来的,就算太史慈不找他,他也正好要来和太史慈报信!

    “看来时机已经成熟!”太史慈点点头,接过书信,看了一阵,突然笑道:“果然将门无犬子,太守公子初临阵,便有如此表现,将来定有一番作为!”

    有一封书信是田丰写的,专门夸赞了郭淮几句,信鸽并非从田丰军中发出,而是从壶关送来的,但田丰知道书信要送到太史慈手中,定然会被郭蕴知晓,提到郭淮,也是体会老将军爱子之情!

    “将军过奖了,全是主公慧眼识人,犬子年幼,还需诸位将军多多指点栽培!”郭蕴嘴上谦虚,但满脸的皱纹却舒展开来,看来对郭淮的表现十分满意!

    “伯济将来必为并州之栋梁,老将军尽管放心!”太史慈在晋阳之时,便知道郭淮年少有才,甚至连黄琬等人都夸赞不已,前途不可限量!

    “黄将军还在军营之中,可否告知于他?”郭蕴问道!

    “黄权乃大哥派来之人,又是司徒大人之子,不必见外!”太史慈答道!

    “我这就去准备,今夜子时,送将军出城!”郭蕴抱拳道!

    “有劳将军了!”太史慈答应一声,送走了郭蕴!

    太史慈回身,从墙上拿起挂着这的双戟,半年休战,今日要再次拿起自己的兵器,抚摸着上面戟刃,一股冰凉感觉传来,让太史慈心中燃起一股浓烈的战意,大丈夫当立立功名,为天下黎民而战,带着老母亲的嘱托,他再次远征,进入杀场!

    塞外的天色黑的特别晚,但一到夜间,便是宵禁,任何人不得在外随意走动,这是几百年来雁门关的规定,地处塞外,治安自然是最为要紧的,到了这里,无论是谁,也会主动遵守这个规定,无人敢犯!

    子时刚过,夜色漆黑,雁门关东门悄然打开,从军营中涌出一队队人马,人衔枚,马裹脚,整齐但又迅速的往城外走去,寂静的夜色中毫无声息,并未惊动任何人!

    城外,太史慈走在最后,向城头上的郭蕴遥遥抱拳,然后转身打马而去,雁门关的城门再次缓缓关闭,似乎从未打开一样!

    从雁门关往东南而行,十里之外,便进入太行山脉,乘着夜色前进,能在天明之前进入山林之中,接通冀州和并州的太行八径,除了壶关、飞狐径还在开放,能让商客通行之外,其他几处,都有士兵把守,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通过,通过最北面的井陉,只要小心掩藏,并不担心会被冀州的哨探发现!

第314章 清除兵哨() 
太行山绵延数千里,高大处直插云霄,行走于山谷之间,只见一线蓝天,县衙峭壁,令人心神震荡,似乎会随时扑面而来,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山崖之上,巨石之间,生长着松木,根枝虬结,有的百年老树,甚至连树皮都掉了一大半,有几颗大树,被雷电劈断,却又长出新枝,十分顽强!

    井陉之道蜿蜒绵长,一侧有一条河水流动,一直往东,顺着山脚,有一条不知何时开发出来的通道,仅容一辆马车通过,难行处,甚至需要跳跃而过,能够穿透太行山,有的地方甚至是挖出来的山洞,不知被何人用圆木支撑,看上去摇摇欲坠!

    兵马穿行在这条古道当中,十分迟缓,已过三日,还未走出这条道路,黄权计算着路程,按照目前的行军速度,恐怕还要一日的路程才能通过!

    “将军,不如分属下一支精兵,先去山外,扫清这几处兵哨,再等候将军会合!”黄权找到太史慈,指着一张地图上的三个圆圈!

    这是影龙卫和在冀州的哨马联合,探查出来的地图,此次为了奇兵出击冀州,井陉之外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暗查了一遍,在谷口外,便有冀州的三个兵所,负责监视并州的动静,井陉掌握在高顺手中,袁绍并不放心,自然要派人在附近布防!

    “此三处人马十分接近,一旦惊动,便会打草惊蛇,公衡如何破之?”太史慈问道!

    “此三处各有五百兵马,若分兵击之,兵少则难以全歼,兵多则容易被发现,将军分属下两千兵马,今夜乘夜前去,先集中歼灭一处,其他两处定会来救,属下可沿途伏击,如此一来,属下却可以多对少,去除障碍!”

    太史慈闻言大喜:“公衡果然聪慧过人,我派你两员大将随性,便可从容调度!”

    “遵命!”黄权领命,先去点动人马!

    不多时,人马点齐,太史慈又叮嘱一番黄权,命他即刻上路,在天黑之前到达井陉谷口,以便能够及时派出哨探查探这三处兵马的详细情况!

    到达谷口,前面的哨马报告冀州兵并未派人监视,黄权放下心来,带领士兵出了谷口,找一处隐藏之地,招呼哨马前来,告知他们冀州兵三处兵哨的大概方位,先去查探情况!

    两个时辰之后,哨马回报,三处兵马并未警备,这么多年,并州军从未出现过,这些被分配到这里的士兵本就十分不愿,上面的发放俸禄,甚至能把他们忘记,知道第二月才补送,这些士兵不过是奉命行事,十分无奈,平日里还要靠打猎为生,哪里能料到此时会有兵马正在打他们的主意?

    黄权并未大意,详细询问了三处的情况,沉吟一番,最终决定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一处,两处再逐个歼灭!

    每个兵哨外围先各派一百人暗中埋伏,以防有人逃脱,黄权才带领剩余的人马悄然往南面的一处兵哨包抄而来!

    这里是一处小山岗,上面有木头搭建的几座简易茅房,旁边各有一个低矮的箭楼,但是地势较高,能够一眼望到前面的情况,虽然地方选得,只可惜这些事根本毫无防备之心,而且此时已到深夜,连箭楼上都不见一个士兵!

    黄权一挥手,兵马形成一个包围圈,逐渐靠近了那些茅草房,准备好之后,他吹了一个响亮的口哨,呼啦一下子所有的人马都冲进了房屋之中,仅有百余人在外戒备,防止有人逃脱!

    惨叫和闷哼声在夜空中不时响起,一千多人对付五百人,甚至连太大的动静都没有,没有一个人能够冲出房屋便被全部斩杀,不到半个时辰,一切又恢复了平静,除了隐隐约约从空气中传来的血腥气,这里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黄权集合兵马,松了一口气,这些士兵似乎已经丧失了战斗力,他冲入屋中,连个像样的反抗都没有,一个个十分惊慌,哪里还有半分士兵样子?看来他和太史慈还是高估了这些人!

    黄权带领人马往东,之所以先选择这股人马,是因为占据此处,便能防止剩余的那五百人向东逃走,泄漏消息!

    东面的情况比之南面并不好多少,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虫声不时响起,黄权等人刚要准备冲杀,却正好被一名出恭的士兵无意中发现,惊得一声大叫,还未完全发出声音,就被两名士兵冲上去杀死,但也惊动了里面的其他人!

    一时间呼喝声响起,黄权大喝一声,率领人马冲进了屋内,这些士兵有反应快的已经拿起了兵器,但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还是十分惊慌,他们哪里是太史慈带来的精兵的对手,虽然稍费了一番周折,但也全部被杀,并无人能够走脱!

    简单情理之后,黄权往西靠近仅剩的一个哨所,方才的动静有些大,有的士兵甚至不顾生死的呐喊,惨叫声穿破了夜空,很有可能惊动了对方,所以黄权在向前行进的同时,也小心戒备!

    呼啦啦!果然未走多少距离,前面便传来了纷乱的脚步声,此时想要隐藏已经来不及了,黄权索性加快速度往前冲去,在树林处两军相遇,对方还未反应过来就被黄权的兵马冲上去一阵厮杀!

    这只是被派来查探情况的一百多个士兵,一个照面连对方的身份都没来得及问就被全部杀死,只留下几声凄厉的惨叫!

    还有最后的几百人,黄权才松了口气,马不停蹄冲向了最后的一处地方,刚刚靠近,便看到几百人正在集合,这些人已经被惊醒了,正准备前去接应,一年前这里曾出现过狼群,一番血战,也死了近百人,这些人料不到是有人偷袭,还以为是那群狼又来报仇了!

    “杀!一个都不许放走!”黄权一挥手,士兵立刻分作两股,从两面包抄过去!

    “什么?”那些士兵大吃一惊,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敌军?

    已经来不及考虑,这些士兵眼看对方杀来,急忙抵抗,但仅剩的几百人不过是垂死挣扎,被黄权命人围在中间,一阵厮杀,最后剩余的几十人缩在一起,逃生无望!

    “投降不杀!”黄权手持大刀,指着这几十人大喝道!

    那些人早就失去斗志,面对一千多人,哪里还能生出反抗之心,一个个扔掉兵器,跪倒在地,黄权命人上前将这些人收押,进入冀州境内,他们还想了解一些情况,不能将这些人斩尽杀绝!

    命人收拾战场,天色已经微明,黄权派人向太史慈送信,等候大军前来会合,进入常山郡境内,第一个较大的城池乃是灵寿,虽然攻取不难,但要不惊动其他各处的冀州兵,却还是要好好计较一番!

    太史慈赶到,黄权押解着几位表现还算老实的俘虏,与太史慈一同再次审问,灵寿共有三千兵马,虽然不是精兵,却也难以一口吃掉,而常山的真定则有八千人马,并非少数,不得不防!

    “先取灵寿,封锁通往真定及石邑之道,就算有残兵逃入中山郡,亦无妨!”太史慈言道,如今一万兵马来至常山,不能没有屯兵之处,灵寿虽小,却可作为依托,满宠和田丰在他出发之日已经准备就绪,中山郡和广平郡想必已经有兵马渗入进来,初步计划达到,只要行动迅速,冀州东北的常山和中山便能完全控制!

    “袁绍尚在青州,此时就算得到消息,远水难救近火,将军之言甚是!”黄权也对太史慈的意见很支持,到了冀州境内,要想再掩藏形迹是不可能的,只有用最快最隐蔽的方式,先取得最大的胜利,再等候其他各部接应!

    二人商议一阵,先由黄权分派小股人马,在那几十名俘虏的带领之下,预先到灵寿以南的要道埋伏,其他人立即就地休整,等到时间差不多了便立即前往灵寿!

    此地的三处兵哨被黄权铲除,并未走脱一人,所以太史慈暂时并不着急,静静等候,直到傍晚时分,夕阳西沉,才将人马分作四队,往灵寿前行!

    灵寿城如同往常一样平静,傍晚时分,百姓农归入城,正是晚饭懒散之时,连城头的士兵都有些无精打采,打着哈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