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事?”

    “这个正是!”蔡琰犹豫了一下又道!

    “本欲将小姐送往安邑,只是当下贼军四起,我等无法抽调兵力,不如先请小姐在此稍候,在下先派人往卫家送信,你看如何?”高顺说着早就想好的推辞糊弄着!

    “如此有劳将军了!”蔡琰知道此时自己已经做不得主,只好听凭吩咐!

    “对了!”高顺突然想起于夫罗,便问道:“那匈奴头领突然出现,不知与你等说了些什么?”

    “于夫罗因国内****,想请求朝廷发兵帮助复国,一直未有音讯,便想劫持小女,要挟父亲奏请搬兵之事!”蔡琰答道!

    “呵呵,于夫罗也太小看董卓了!”高顺笑了笑,又对郭嘉吩咐道:“既然是蔡大人的千金,奉孝你便先带她们去安置,一路上受了惊吓,应当好好休息才是!”

    “啊?”郭嘉张着嘴巴愣了一下,随即连连点头:“知道了大哥!”便命四人又将蔡琰的软轿抬出了大营,带着几个婢女出帐去了!

    “子义,今日之事,交代下去,先不要泄露出去!”高顺想起来既然匈奴兵和白波贼自己厮杀了一场,现场又没有别人,于夫罗暂时不会把这么丢人的事情说出去,等先拖过了这一段时间再说,反正战乱期间,借口多得是!

    推脱了三日,高顺以战乱为由让个郭嘉带五百人将蔡琰送往并州,出乎意料的是蔡琰居然一口就答应了,省去了高顺准备许久的口舌,反而觉得有一种无处发力的失落感!

    高顺和太史慈等人继续与白波军周旋,一日后忽然飞马报告白波军在侯马、曲沃、新绛集合重兵,各地骚扰逐渐减少!

    太史慈闻言说道:“看来贼军决定集结兵力与官兵死战,新绛应对牛辅之兵,曲沃之兵对抗吾军,侯马之兵从中接应,倒也是万全之策!”

    “面对正规官兵,比起逐个击破,白波军倒也不失明智之举!”高顺点点头道!

    “那俺们是不是该上场了!”典韦跃跃欲试!

    “命令军士准备,明日一早开拔曲沃,既然牛辅还没有动静,那就在牛辅之前打个胜仗,让天下人知道并非西凉军勇猛,我并州军更不是吃素的!”高顺捏着拳头下了命令,众人各自退下准备!

    大军行至乐昌,与白波军相距不到五十里,高顺命人屯驻军队,就地安营扎寨,派出哨马四下查探地形!

    碧空无云,秋高气爽!此时已至深秋,草木有些发黄,刚刚经过丰收,但是田地里都是一片散乱,有的村庄甚至没有人烟,河东本是富庶之地,没想到被白波军糟蹋成了这样!

    “前面为青玉峡,绛水经此而过,再往前便是绛山了。”太史慈对着地图对高顺比划着!

    “想必白波军便是依绛山扎营,以绛水为屏障了!”高顺想起平日里训练时提到的靠山近水安营扎寨的基本常识推测道!

    “不如我们上山查看一番,不知其统领是否还是韩暹与那李乐二人!”太史慈收好地图,见高顺答应,便命人牵马过来,带着十几名亲兵往青玉峡而来!

    隔着草木,只见白波军营帐乱七八糟的扎在一片平地当中,前面一条清澈的河流在阳光下如匹练飘动,两侧开阔,背后却是地势险峻的一座大山,青玉峡乃通往白波谷必经之地,白波军在此驻扎,果然有几分眼力!

    形式多样的大营当中有人来来往往,不时有几声大笑和惊呼声隐隐传来,看来白波军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丝毫没有大战来临的紧迫感。

    “看来韩暹二人不想碰我们这颗硬钉子,已经换了人了!”高顺看了一阵,轻笑道!

    “大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典韦瞪着眼睛还是没看出什么区别来,不由问道!

    “恶来你来那边,”太史慈用马鞭指着南面一片范围稍大的地方,那里是一个马厩,有上千匹战马正在耳鬓厮磨!

    “那些是战马吧?”典韦看了看还是没明白:“这又怎么了?”

    “前几番我等与贼军交战,其坐骑不过百匹,今日忽然出现如此多战马,定然是换了人马了!”太史慈笑道!

    “俺明白了!”典韦挠挠头,但脸上明显是还未想通的神情。

    “先回去吧,贼军估计也有五万人马,却看不清那旗上写的何人,看看探马有没有消息!”高顺看了半晌,见两军对阵,白波军还如此大意,不知道是消息不灵通还是太过托大了!

    还未到大营,却见曹性带着两人匆匆而来,高顺迎上去问道:“何事?”

    曹性是代管大营事务的,按照常理轻易不会离开,此时突然来找自己,高顺心中咯噔一下,以为有什么大事发生!

    “大人,有一人从洛阳而来,说是大人故友,已经等候多时了,俺见你久不回营,便前来寻找!”曹性抱拳答道!

    “何人?”高顺想着在洛阳见过的那些人,徐庶、黄忠、荀攸都从脑海里过了一遍,顿时有些期待,紧盯着曹性!

    “咳咳,那人不说姓名,只说与大人在中牟有一面之缘!”曹性赶紧低下头答道!

    “不会是那个李县令来找麻烦了吧?”太史慈知道高顺的事情,下意识的想起高顺私吞了人家宝物,这会被人追上来,可真是难看!

    “好吧,先回去吧!”高顺挥挥手,倒也光棍的很,反正东西已经送给典韦了,不可能再要回来,要是那李县令还识相,给他个落脚之地,要是死皮赖脸,反正兵荒马乱的,朝廷也不会为了他追查下来!

    一边暗自思索着对策,高顺和太史慈等人回至营中,下了坐骑,往大帐而来!

    掀开帐帘,高顺见一人背身立于桌前,正在翻看桌上的地图,背影似乎比李县令消瘦了一些,莫非是来逃难的?

    那人听到背后声响,转过身来抱拳笑道:“中牟县匆匆一别,已有两年矣,不知大人可还记得我这个小小的县令?”

    高顺看到来人,脑海中突然如中电般一片空白,这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26章 忠义之士() 
眼前的这个人头戴儒巾,留着三绺胡须,面容消瘦,双目有神,即使有旅途风尘之色,浑身却散发着一股特别的气质,虽然他换了官服,穿着一身蓝布衣衫,但高顺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人:陈宫!

    短暂的沉默,高顺才回过神来,有些激动,问道:“莫非真是公台兄?”

    陈宫方才见高顺毫无反应,还以为早就忘了自己,又见高顺的表情变为惊喜,不似假装,不由心中一阵欣慰,毕竟他与高顺也就一面之缘,连交情都谈不上,就算高顺有什么别的反应也在他的意料之中,见高顺对他如此重视,答道:“在下正是陈宫,冒昧造访,失礼了!”

    “哪里那里!”高顺连忙笑着上前拉住陈宫的手臂让其坐下,对于这样请都请不来的高人,高顺欢迎都来不及呢,令人送上茶水,这才问道:“公台何以至此?”

    “唉!”陈宫闻言叹了口气,怅然道:“董卓祸乱朝纲,擅自废帝,以陈留王为帝!”

    “什么?”太史慈大惊道:“真有此事?”他们在河内作战,一直未注意到外界消息,没想到连这么大的事情都还不知道!

    “将军不知,不足为怪!”陈宫肯定的点点头:“此事前后不过十日,朝廷诏命还未发放至各地!”

    “先生如何得知?”太史慈问道,显然对这个惊天变故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反倒是高顺一脸坦然,这都在意料之中!

    陈宫看了高顺一眼,答道:“董卓既专朝政,拉拢士人,又废立汉帝,群臣敢怒不敢言,唯尚书丁管、越骑校尉伍孚怒斥董卓,皆被杀害,后骁骑校尉曹操与董卓相近,暗自进宫刺,不想事发,便以献刀之名逃脱。董卓大怒,行文郡县缉拿,逃至中牟被在下抓获,吾以世乱,不宜拘天下英雄,愿与其兴兵共诛董卓,遂弃官而逃!”

    “这曹操真乃忠义之士,先生亦不失其节,令人佩服!”太史慈闻言赞道!

    “唉!”陈宫闻言却摇了摇头,继续言道:“途中操带吾投宿故友吕伯奢家,其子五人依礼招待曹操。/曹操听其后院有磨刀之声,疑心吕家有害己之意,持剑杀死其家人,搜至后厨,却见缚一猪欲杀。吾知其心多,误杀好人,便不想久留,出庄上马而行!”

    高顺虽知即将要发生什么,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事出紧急,倒也怪不得曹操!”

    太史慈默然点头,陈宫脸上却是一片失望,又道:“吾也知其乃误杀,故未多言,适吕伯奢出门沽酒,吾二人于途中见其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又好言挽留,那曹操却又杀了吕伯奢,当真令人气愤!”说到这里陈宫神情顿时变得有些激愤!

    “适才误杀,尚有情由,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焉能如此?”太史慈也听得急了!

    陈宫摇摇头,长出一口气道:“那曹操言其担心吕伯奢回家见事发,又率众追赶而遭其祸!犹自言曰: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高顺点头道:“人道曹操乃乱世枭雄,此言可见一斑,此人杀伐果断,有勇有谋,将来必成大事!”

    陈宫苦笑着点点头:“元溯如此看待于他,倒也十分中肯,吾本谓那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却原来是个狼心之徒,本欲杀之,又想他有大义之举,吾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不等天明便弃他独往!”

    “先生此举,不失为明智!”高顺为陈宫重新倒上新茶,言道:“吾知先生为东郡之人,为何来至河东?”

    陈宫道:“吾本欲往东郡,知曹操亦往陈留而去,想起原与田元皓有一面之缘,甚是投机,知大人胸怀天下,在河东平贼,故此冒昧前来,原来元皓不在军中!”

    高顺闻言无奈笑道:“实不相瞒,吾自知元皓之才,奈何州中事务繁忙,又无可用之人,只好将元皓留在晋阳!”说到这里他起身对陈宫抱拳道:“吾知先生之才,非寻常俗吏可比,愿请先生留在军中,与吾共讨董卓,匡扶汉室!”

    陈宫见高顺神情严肃,也起身答道:“固所愿耳,不敢请耳!蒙大人器重,宫自当尽力!”

    “好!”高顺闻言大喜,这个捡来的便宜让他比平了白波军还高兴:“得公台,吾心大定矣!”

    陈宫又问道:“适才吾言董卓废立汉帝,大人为何波澜不惊?”

    高顺笑道:“此事早在意料之中耳,董卓废立之心早就有之,杀害丁原、惊走袁绍,可见其心之坚,其向来飞扬跋扈,一意孤行,此事只在早晚耳!”

    陈宫抱拳道:“大人行思缜密,又有灼知远见,宫佩服!”

    高顺嘴上连连谦虚,心中却十分受用,在这个谋士如云的时代,如果自己再不借优势发挥,恐怕还会被人认为是一个武夫,像袁绍那样,厉害的人最终又投到别家去了!

    太史慈也感陈宫义气之人,十分高兴,几人聊了一阵,将这段时间白波军的情况说了一遍,又说了方才白波军的阵营!

    陈宫言道:“贼军此举,非为死战耳,乃拖延之计也!”

    “何以见得?”太史慈问道!

    “时值冬季,大雪将至,贼军倚仗地势坚守,乃待天时,届时官兵不战自退,又赢得喘息之机也!”陈宫一语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