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柔在历史中于官渡之战后归附曹操,帮助曹操讨伐乌丸,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视其如亲兄弟,坐镇北方,统帅幽州兵马,抗击胡人,足以成为一方将领!

    阎柔等人受宠若惊,听说高顺礼贤下士、爱民如子,今日终得一见,便受此厚待,几人急忙滚鞍下马,在尾敦的引荐之下和高顺行礼!

    鲜于辅和鲜于银明显具有胡人血统,鹰钩鼻子,深邃的双眼,胡须有些发黄,一脸彪悍,浑身都散发着草原人桀骜不驯的那种豪放之气,膀子上的腱子肉随着走动不住颤抖,两人都用厚背大砍刀,十分利于马上砍杀之用!

    此时的阎柔还十分年轻,身高八尺,不到三十,脸上长着稀疏的胡须,古铜色的皮肤稍微有点泛黑,双目明亮,两道浓眉斜插鬓角,别有一种精气神!

    见过高顺之后,几人又感谢高顺率兵前来讨伐公孙瓒,为刘虞报仇,虽然阎柔没有明说,但也表明,只要除掉公孙瓒,便将幽州献于高顺,并以高顺为主,追随左右!

    高顺命人安顿兵马,与阎柔等人进入城内,一路上说了一下代郡大致情况,七家口的确是一道险关,高顺不想用人命来填,所以拖延到现在,阎柔自小便在这里长大,熟悉地理,便问阎柔是否有捷径可走!

    阎柔听罢,言道:“七家口守关之人乃是公孙瓒部下邹丹,对公孙瓒忠心耿耿,难以劝降,又不能强攻,”阎柔皱眉沉思,半晌才道:“将军,属下愿带一百精兵穿过山麓,涿郡太守齐周与属下交情深厚,曾受刘大人大恩,若能劝说归降,两厢夹击,七家口不难攻取!”

    “如此甚好!”高顺闻言大喜,要是能在长城以南出现援军,偷袭关隘后方,七家口的地利优势便荡然无存。对阎柔说道:“此事若成,定记将军一功!”

    阎柔抱拳道:“大人奉大义来助我等,今为主报仇,何功之有?”

    高顺问道:“不知将军如何行事?”

    阎柔道:“在下扮作普通百姓混入城中,说服齐周之后,便装作援军进入关隘之内,三日后请大人派出哨马仔细查探,若见关楼之上有火光明灭,大事便成!”

    高顺点头道:“将军孤身前往,安全第一,若能进入关内,不能夺关,且下破坏硬弩,吾自会率兵前来关下,内外相应,七家口唾手可得矣!”

    阎柔抱拳道:“大人尽管放心便是!”

    尾敦在一旁也道:“在下与齐周亦有交情,愿与阎将军一同前往!”

    “好!”高顺点点头:“就请二位先去歇息,今夜立即行事!”

    眼看冬天将近,高顺也不想耽搁,要是突然来一场大雪,恐怕就要被困在幽州了,等的时间越长,公孙瓒准备越充分,利用民心的最佳时机也会不复存在!

    送走二位,高顺又与徐庶商讨一番,想要拿下七家口,阎柔的办法是目前最可行的,如若不然,没有取巧的办法,强行取关,没有一两千士兵的性命往上填,绝无可能!

    刚才阎柔献计,徐庶并未插话,可见对阎柔的做法也无异议,虽然一百人前去涿郡,万一齐周不和他们一条心,也十分冒险,但阎柔和尾敦都很有把握,用一百人换取几千人的性命,这个赌注他们都觉得值得!

第252章 里应外合() 
第三日,陈到、张辽等都先后到来,代郡的小县听闻高顺大军前来,大多开城迎接,幽州和并州相邻,尤其是代郡的百姓大多常去雁门一带,加之商队来回走动宣传,盛赞并州百姓生活之美,所以刘虞死后,就有部分百姓进入并州,这一次高顺率军讨伐公孙瓒,可谓是民心所向!

    冬日的黑夜来得格外早,天幕十分还在点兵,不到半个时辰,天已经完全黑了,高顺命人派出哨马,命黄忠守代郡,与张辽、陈到带领三千精兵往七家口关隘而来!

    夜风呼啸,山头之上光秃秃的树桠轮廓仿佛怪兽一般,张牙舞爪,在风中不时发出呜呜的响声,三千人行走在山谷之中,哨马来回奔驰,以免被人发现行踪!

    到了关前一处山坳,兵马屯驻,高顺几人借着地势掩藏身形,来至关下东侧,只见关上火光点点,不时有士兵来回巡逻,那几十个硬弩看上去十分狰狞,头部扬起,怒指星空!

    “干!”关内府衙之中,一群人正围着火炉,面目发红,推杯换盏!

    关外冷风怒号,关内却是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不由得邹丹不高兴,他正担心自己的四千人马恐怕受不住七家口,已于两日前派人向公孙瓒求援,却毫无音讯,焦灼之际,涿郡太守齐周带领三千人马前来援助,让他安心不少!

    虽然探听得高顺有五万人马来至幽州,代郡已经落入高顺之手,但这七千人却足以守住七家口,在这个窄小的关隘前,多少人马都没有用,只要自己轮换的士兵足够,就算高顺消耗掉所有的人马都无法攻下七家口!

    今夜,邹丹特意破例,取出珍藏的一罐老酒来接待齐周,没想到齐周也是个好久的,居然随军带来了一车好久,这让邹丹大呼其为同道中人,除了今夜当值的,召集关中守将齐来赴宴!

    阎柔和尾敦混在军队之中,在校场内等候了一个时辰,里面不时传出欢笑之声,有的人甚至舌头都不灵光了,便知时机已经成熟,二人一对眼,阎柔带领一千人马出了大营来至关上!

    关上的八百人正顶着冷风巡逻,见阎柔率军上城,神色有些戒备,毕竟阎柔乃是援军,没有接到上方命令,不允许私自带兵登城!

    阎柔独自上前,抱拳大笑道:“各位兄弟们辛苦了,邹大人在城下宴请齐大人,我等已经吃饱喝足,奉命前来守关,各位先去喝两杯暖暖身子,一个时辰之后再来接替俺们!”

    那名头领听说有酒,眼睛一亮,但还是小心问道:“可有邹大人将令?”

    阎柔摆摆手,随即拍着自己的胸膛:“邹大人都在宴请齐大人,兄弟还有何忧虑?只是邹大人口头传话,你要是不信,可以下城之后去问,再等等,酒可就要喝完了!”

    那人见阎柔一脸义气,对方才的怀疑也有些不好意思,笑道:“俺也是职责所在,兄弟勿怪!”

    阎柔抱拳道:“兄弟尽忠职守,哪有责怪之理?”

    那人谢过阎柔,交代了巡逻注意事项,一挥手,带领人马下城,早有尾敦带着兵丁等候,径直带着这队人往东面府宅中喝酒!

    阎柔接管关防,并未急于打出信号,而是在关隘之上四处查看,这里果然是一道易守难攻的险关,若要强攻,恐怕要付出数倍的兵力才能拿下,不多时那名将校还是有些担心,派人上城来看,见阎柔十分仔细,才放心而去!

    又等了一个时辰,有士兵报告邹丹已然大醉,不省人事,替换掉的那些士兵虽然还未喝醉,毕竟拉来的酒已经被邹丹等将官喝掉了三分之一,但也让这些士兵心情舒畅,一个个都沉沉睡去!

    阎柔听罢,命人点起火把,在东侧晃动,打出信号,不多时,便见远处人影晃动,一队人马迅速来至关下,整齐而又无声,让阎柔看得一阵惊叹,这样的兵马作战,哪有不胜之理?

    关下早有士兵得到命令,悄悄打开关门,陈到带领人马当先而入,在阎柔的带领之下往东面杀去,张辽则带领另一部人马和接应的尾敦杀向西面,高顺命典韦守住城门,带着亲兵来至关楼之上!

    喊杀声在关内响成一片,不时有惨叫声传来,内外夹击,还有齐周的三千人接应,高顺根本不用担心战况,他登上城墙,远处群山巍峨,在夜色中只见轮廓,如通过一条条苍龙横卧!

    他主要是来看看这座挡住无数胡人的关隘之上的设备,硬弩虽然在汉代早已有之,但无论是虎牢关还是函谷关,甚至潼关,高顺都没有见过这种兵器,这次他想要一看究竟!

    中国的历史上,十年横扫**、统一天下的秦军就非常重视使用弩箭,据后人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发现秦的弩机制作得十分标准,部件可以互换;秦军用的箭更是精准,以三棱箭头为箭镞,放大投影同现在的步枪子弹惊人地相似!

    这样的箭飞行平稳、速度快,命中率又极高,秦军在作战时,先用强弩投射,而敌军弓箭射程远不及秦弩,这使秦军面对众多对手时都处于不败之地,出关之后横扫关东诸侯,一统天下!

    后来曾经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骑兵尤为擅长骑射。当强弓与骑兵结合得几乎完美之时,冷兵器时代的其他对手就陷入灭顶之灾,这样的部曲占领了主动和无法弥补的优势!

    三国时期最有名的莫过于诸葛连弩,能够一弩十发,这对于敌军也是致命的打击,如果占领有利地形,比如守城、守关,虽不能增加十倍的威力,但至少也有三倍的作用!

    高顺的陷阵营、吕布率领的骑兵、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都有骑射的本事,但弓箭的射程和强度一直是高顺无法满意的,他一直想不通为何秦军能够完成的军事装备,到了汉代,反而被弃之不用,是失传,还是被遗弃了?

第253章 乘胜追击() 
关中,李命张济防守华阴及渭南地区,五万西凉军沿岸驻扎,徐晃在冯飒与马腾和韩遂二人呼应,但西凉军都有重兵把守,一时无法突破,两军隔河相望!

    十月,马腾和韩遂,粮草俱乏,初时还依靠周围郡县秋收的粮草接济,但到了冬季,万物萧条,眼看攻打长安无望,二人便商议回军。

    李得知消息,命樊稠、牛辅二人引军追赶,槐里、扶风一带与马腾二人兵马相遇,其虽有马超、庞德等猛将,韩遂也有十二健将奋力抵挡,边走边退!

    但奈何樊稠二人率领的也是精兵,牛辅更是率领着飞熊军在手,顺势追赶,马腾和韩遂二人大败,马超和马岱、庞德、马铁等人损失了数千精兵,才挡住了飞熊军的冲击,终于摆脱了追击,但也损失惨重,撤回金城!

    而韩遂却与樊稠是乡党,急切间用言语相激,樊稠也知道韩遂诡计多端,生怕深入追击,遭了埋伏,追杀一阵便引军回城!

    樊稠放走韩遂之事被人报至长安,李大怒,便欲讨伐樊稠,被人劝说,才设计在酒宴之上出校樊稠,樊稠赴宴,被埋伏两侧刀斧手斩杀,兵马分于牛辅和张济率领!

    没有了勤王之兵,长安城的暗流涌动又暂时沉寂,李继续做着自己辅国大将军的美梦,每日里闲逛长安,虽不比董卓威风,但也摇头摆尾,不可一世,百官民众都是敢怒不敢言,只能私下里指责!

    高顺看着从并州送来的消息,一阵摇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马腾和韩遂两次出兵长安,都无功而返,恐怕很难再发兵了,倒是西凉军的内乱还在继续,没有郭汜,牛辅却还在长安,不知道结果是否还和原来一样!

    还有一件事却是让高顺满意的,第二期龙城月读正式出版,序自然是蔡邕所写,中间还有两篇文章,一篇是感慨当今时局,另一篇却是赞美并州治理之功,这对高顺来说,比他做广告还值得让天下人相信!

    而并州十大青年人物也新鲜出炉,通过评选个人能力以及对州事做出的贡献,由各郡县上报,最终评估筛选而出,管理屯田的韩浩位列第一,有了这两年的贡献,谁也不敢有二话,韩浩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