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阵三国-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非你要抢亲?”张辽张着嘴巴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高顺,这个一向严谨的大哥到底怎么了,越来越与之前不同了,却又道:“只恐大哥你想如此,丁大人和吕大人也不会同意!”

    “一切皆有可能!”高顺答道:“此事尚早,先放过一边,天色不早,花灯已然开放,不如大家一同去观赏一番!”

    郭嘉听了高顺的话眼神一阵变换,以他的本事,也想不透高顺到底能用什么办法将此事搅黄,以为高顺只是安慰自己,只好强作笑颜,跟着大家一同前去!

    荥阳虽有三千多人暴乱,但何进却派其弟禾苗带兵一万前去平乱,直到九月才将****平息,没想到皇帝还诏派使者至成皋相迎,授命何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高顺几人只听得摇头叹息,本来荀攸建议高顺他们从孟津渡河至河内返回并州,但高顺为了送还李县令的东西还是等到了九月!

    田丰本想来洛阳寻个功名,这一个多月耳濡目染,对朝中彻底失去了信心,便无心再在洛阳呆下去,和高顺一同上路;郭嘉要和高顺学太极,加上平日里也心不在焉,一时无处可去,也同高顺一路;太史慈还等着回去复命,一行人和荀攸辞别,又买了三匹坐骑,前番送了黄忠父子两匹,这次又多了个郭嘉,幸好吕布对他还算不错,多给了些银两,加上李县令送的人情,否则可真是囊中羞涩了!

    虎牢关外一片狼藉,到处残桓断壁,与来时络绎不绝的人群形成极大的对比,难民拖家带口的处处可见,可见这三千人虽是被逼造反,但起事之后却只是对手无寸铁的平民下手,不知道他们的初衷究竟是什么!

    到了中牟寻到县衙,却见县令早就换了人,这次才是陈宫,留着三缕长须,面目有些清瘦,言谈甚是清雅,倒和田丰一见如故,打听了一番,原来的李县令被乱军攻入县城杀死了,李公子不知下落,不知是否死于乱军之中,高顺只好将宝甲先留下,总不能给陈宫吧?高顺和陈宫不熟,也不便多说什么,短暂停留之后便告辞上路,留着陈宫在中牟等曹操吧!

第17章 风起云涌() 
离了中牟,太史慈与众人道别继续向东而去,高顺则和其余人渡河回了并州,回到晋阳已将至年关,并州冬季大雪纷飞,十分寒冷,倒也没出什么战乱,此番出行搞定了太史慈、郭嘉、田丰,又认识了荀攸,高顺心中十分满意,毕竟自己现在一无所有,已经很不错了!

    中平五年并州倒也平安无事,灵帝诏令何进大发四方兵,讲武平乐观下。并设置西园八尉,以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蹇硕为元帅,督率司隶校尉,甚至管辖大将军权,何进与十常侍的斗争更加激烈!

    倒是黄巾余部复起,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起事,自称白波军,汝南、青州、徐州等地也有黄巾余孽作乱,一时间天下又开始大乱,为这即将倾倒的帝国大厦加上了最后一根稻草,朝廷派遣下军校尉鲍鸿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鲍鸿军败被下狱。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复盛。

    同时朝廷派遣中郎将孟益率领骑都尉公孙瓒讨伐张纯等人,张举及乌桓丘力居等人在渔阳叛乱,已经集结十万余人,声势浩大,十常侍见事态紧急,再也不敢掩饰,报上朝廷!

    灵帝又听从太常刘焉之意,改刺史为州牧,掌握一州军政大机,并选派列卿、尚书出任州牧,以平天下兵寇,为诸侯割据打下基础,刘焉自己却跑到远离战乱的益州躲清闲去了!

    既然打定主意要单干,高顺便一边安心训练着陷阵营,培养自己的军事骨干,一边通过吕布关注着天下的变动,时刻准备着踏上历史舞台!

    相对于这一年到处叛乱,高顺只觉得离自己太远,要是说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便是太史慈到晋阳来找他,而且带来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猛将——典韦!

    原来太史慈在前往北海经过陈留时结识了典韦,两人也是不打不相识,而且用的兵器也差不多,顿时一见如故。

    在陈留盘桓几日之后回到郡县,虽然他完成使命,被郡守大加赞赏,邻近都十分有名,只是他亦成为州家所仇视之人,双拳难敌四手,为免受到无妄之灾,便想到并州找高顺,想起典韦勇猛无比,便绕道陈留将典韦一同带来!

    初见典韦,只见这人比太史慈还要壮硕几分,满脸胡须,一张脸看着十分彪悍,肩膀和后背都高高隆起,十足的肌肉汉,加上手里拿的兵器,高顺还以为是太史慈的师兄弟,听说是典韦,高顺激动的差点掉下泪来!

    典韦听说高顺比太史慈还要厉害,有点不信,他和太史慈交过手,虽然能胜,也要到五六十合以后,这还是自己的力气占了上风,此时见了高顺,便非要比试一番,被高顺的太极拳搞得没脾气,便只好作罢,却对高顺十分佩服!

    高顺见典韦不擅骑马作战,又以近战为主,想起他在宛城被张绣搞得窝囊而死,便将原来的龙鳞金丝软甲送与典韦,典韦倒也是耿直之人,推辞了一下便接受了,他当然明白宝甲的珍贵,对高顺更加敬重!

    焦急难耐的中平五年过去,高顺的心情变得激动起来,天下即将风云突变,不知道他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是否能够在这个乱世立住脚!

    在急切与忐忑不安中期盼着,汉灵帝驾崩的消息与何进的诏书一同送到了晋阳,丁原二话不说,便要应召进京!

    高顺找到吕布,对他言道:“今丁大人响应大将军之召进京诛杀宦官,乃替天行道,只是丁大人与吕大人皆前往,并州无主,河东白波贼声势浩大,只恐危急并州,伤及家人,顺愿在此带兵驻守并州,等候大人归来!”

    吕布没想到高顺不和他同去,又听高顺说的有道理,他也不能带家人一起出征,便将此事告知丁原,并建议留下高顺在并州驻守!

    丁原冷笑道:“此子作战虽勇猛,奈何胸无大志,不知天下大势也,你我父子此番进京,乃飞黄腾达之际,焉能再回此苦寒之地?”

    吕布答道:“义父言之有理,只是家小俱在并州,有高顺在,孩儿便能安心前往!”

    丁原又是一声冷哼,摆摆手道:“既然高顺愿意留下,此事奉先安排便是!”

    吕布得了丁原之命,来找高顺,经过高顺一番说辞,将张辽和宋宪二人留下,其他诸将都跟丁原前往洛阳,带走了两万兵马,留下一半还在晋阳,这也不是丁原好心,实在是无法再带太多了,毕竟前往京师,又有何进这个大将军在,带多了人马粮草都是麻烦事!

    眼见丁原和吕布带兵离去,郭嘉在城楼上笑道:“丁大人此番进京,只恐有去无回矣!”

    田丰问道:“奉孝何故如此笃定?”

    郭嘉却并未回答,只是言道:“且待日后再看吧,元皓可敢与我打赌?”

    “谁与你打赌?”田丰瞪了郭嘉一眼,似乎在想着什么,突然言道:“若不回来更好!”

    这句话一出,周围的几人除了张辽眼神闪烁了几下,其他人都下意识的点点头,他们各个都是胸怀大志之人,眼见天下纷乱,怎能不热血澎湃,等着建功立业呢?

    “走吧,先回去想想该如何布置,丁大人一走,只恐并州又要动荡了!”高顺看着丁原大军出了视线,才回头对众人说道!

    此时丁原已表高顺为晋阳太守,并令高顺暂代并州军务,郭嘉便理所当然的命人将太守府重新布置了一番,折腾了一天,第二日高顺和众人到府中议事!

    高顺第一次坐在高位上,感觉还有点不自然,看下面左右有郭嘉、田丰、张辽、太史慈、典韦、宋宪以及陷阵营的几位将领,虽然有几个即将横空出世的猛人,但还是人员配备太过单薄,不过就目前来说已经知足了,毕竟自己才刚刚是个挂名的太守而已!

    “丁大人此去,志不在并州,元溯新为太守,当先巩固兵力,并州南部白波贼已作乱有数月,不妨先行征讨,以为进身之用!”田丰一直以来对并州的事务都暗自留心,此时高顺当了太守,他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元皓所言不差,只是如今兵微将寡,眼看乱世将起,若无人才相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矣!”郭嘉在一旁言道!

    “嗯,二位所言皆有理,晋阳兵力文远最熟,剩余当有三万左右,便由文远和字义二人负责重新整编,宋宪及朱景、王端、曹性四人负责征召士兵,若有能力者,尽管举荐,陷阵营训练暂时交由虞阳负责!”高顺想了一下,还是打算扩充兵员,并州虽然地广人稀,但招兵买马的空间还是有的,又道:“只是这招纳贤才之事,大家有何良策?”

    在这个注重身份和名声的年代,要想让人来投靠,没有任何背景的高顺实在没什么吸引力,刘备还要搞个什么皇室之胄的名声四处拉人呢!

    问到此处,郭嘉却示意张辽带着一众武将先行离开,似乎有什么机密之事,张辽会意,便和太史慈带人先去准备!

    “大哥起于行伍之间,若想贤才来投,必先抬高身份,只是这一时之间并无军功,不如借先贤之名,不知大哥可愿意?”郭嘉显然早就有了主意,见只剩他们三人,便问高顺!

    高顺问道:“奉孝若有妙策,尽管说出来!”

    “古来圣贤高姓者我仅知二人,一人乃刺客专诸之友高渐离,一人乃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高柴,不知元皓可还知其他人?”郭嘉说出两人,便问身边的田丰!

    田丰此时也猜到了郭嘉的用意,思索一番摇头道:“再想不出第三人,比之于高渐离,不如选高柴!”不过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高顺压根就没听过高柴这个人,倒是高渐离还有所耳闻,只好苦笑道:“高家贤人何其少也!既然元皓选高柴,那便是高柴吧!”汉家独尊儒术,和孔子沾上边,毕竟是好事!

    郭嘉点点头,转脸却看向田丰,言道:“不过此事非我三人之力方可,还需元皓相助一二!”

    这下倒是田丰没有料到的,疑惑的看着郭嘉问道:“奉孝你有话直说便是,只要我能做到,定当尽力而为!”

    郭嘉笑道:“去年陈寔病故,儒家今天下文士皆以郑玄为尊,元皓之师王烈名虽不如郑康成,但德才兼备,以义行称,也名满天下,若大哥能得尊师认可,大事可成!”

    “这个,”田丰犹豫了一下,随即皱眉说道:“家师素来注重身份,若我等贸然前去以此事相求,只恐不能苟同!”

    “元皓此言差矣!”郭嘉笑道:“若我等前去,非为窃取身份,乃是正名耳!”

    田丰愣了一下也笑道:“还是奉孝能够变通,倒是我太直了!”

    “元皓性格刚直,并无大错!”高顺也听明白了郭嘉的意思,这次便是直接以高柴之后的身份去拜访王烈,若能得到王烈的认可,这个身份便坐实了,就算王烈不认可他的人,但高顺还是高柴之后,此事仅有他三人知道,自然不怕外泄!

    为了表示此行慎重,郭嘉选定吉日,便与高顺、田丰、典韦,四人至邬县来拜访王烈,正值夏季,来至城外,却见庄稼到处绿油油一片,农夫们光着膀子在地里劳动,倒是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