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秀才的逆袭-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兵扑灭了。多亏了明太祖朱元璋花费了二十多年修筑的这座金汤般的南京城,城高五丈,堆碟垛口、角楼箭楼一应俱全,内城的十三道城门都有瓮城,城外有护城河环绕。虽然只有士兵万人,可能抵当十万敌军的攻打。有此雄城为据,洪承畴有信心坚守至少三个月乃至半年,而不出一个月,各地的绿营兵会先后增援进入城中,到那时就是城外的明军的死期!

    洪承畴已经决定完全放弃外城,龟缩到内城之中。他的这个决断不可谓不及时,因为就在下午,任思齐统帅着四万大军抵达南京城外。

    一百三四十里的距离,行军用了两天时间,速度不是太快,但也超过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军队。而令任思齐自豪的是,没有一个士兵掉队。

    抵达南京时,贾元胤便使人来报告,南京外郭城墙已经到了手里,这让任思齐惊喜万分。

    下令全军进入外城,分驻各处城门立下营寨,共立下八处大营,从东北两面威逼内城。任思齐把帅营放在了观音门,因为一旦水师舰队到达,观音门是离长江最近的城门了。

    立下营寨之后,任思齐派出使者,命令城内举义的百姓首领来大营报到。一个时辰时候,十多个义军首领来到了任思齐所在的观音门,任思齐在城门楼上接见了他们。

    从一排排手持长枪全服盔甲昂然肃立的甲士中间经过,出自崇明军敌情司的还好一些,那些从来没有见过崇明军威势的义军首领无不心惊。

    盔明甲亮、全副武装,一个个手持利刃分列两旁,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左顾右盼,一个个连动都不动,虽然无言可一股威慑人心的煞气扑面而来,让人不觉得心惊胆战。

    这哪里像朝廷的军队啊,就连清兵的煞气也没有这么重!

    心惊胆战的从甲士队列中间经过,不自觉的一个个的谨言慎行,生怕行差走错。沿着马道走上了城墙,就见城门楼前一个头顶簪缨身穿锁子连环亮银甲外罩蟒袍的年轻人正满脸微笑的看着他们,两个满脸横肉的甲士伺立在他身后。

    “拜见大都督!”看到任思齐,几个出身敌情司的义军首领立刻单膝跪倒,抱拳施礼。其他的义军首脑也匆忙跟着跪倒在地。

    “各位辛苦了,快快请起。”任思齐双手平伸,虚浮一把,“各位能深明大义,响应王室,实乃我大明的忠贞义士。还望以后共襄义举,协助本督拿下内城,再立新功。”

    任思齐先是夸赞了一通之后,又对他们提出要求,要求给每一支义军派出一队崇明军士兵,协助他们整理队伍,整肃军纪。任思齐的目的就是尽快收编他们好为己用,只有收编了这批义军,才能够真正掌控住南京外城,才可以继续攻打内城。

    被收编是应有之义,简单思考之后,所有前来的义军首领都接受了任思齐的要求,成为了崇明军的外围部队,南京乡兵。任思齐委任各支义军首领为营正的职位,共组建了十五个营的乡兵,每个营人数从千余到五六千不等。

    对于这些肯听从命令的义军,任思齐自然加官晋职豪言相对,对那些不听号令者,则发出警告,再不听号令则派兵前往镇压。

    一天之后,整个外城重新恢复平静的秩序,任思齐手中多了一支人数达三万多的乡兵。

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京攻略() 
现在的态势是一万清军占据了南京内城,以内城皇城宫城为依托进行防守,而把地域庞大的外城拱手让给奔袭而来的明军。

    任思齐也没有仓促进行攻城,因为内城城墙比外城更加的高大雄壮,防御设施更加的完善。崇明军为了行军的迅速,并未携带多少器械,更无攻城利器,想攻上高大的城墙将非常的艰难。

    内城神策门外,看着宽阔的护城河高大的城墙,以及城墙上箭楼垛口堆碟,任思齐很不明白拥有如此坚固的城池,一年前的弘光朝廷为何会轻易的投降,真是白瞎了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花了二十多年时间修筑的雄城。看来雄城不足为凭,人心才是决定胜负的观念。可是今日,人心在自己一边吗?

    外城间的骚乱已经平定了下来,任思齐委任了数以十计的营正,统统给予游击将军的军阶,这些乡兵的将军们正兴高采烈的约束着手下乡兵,全心全意的协助崇明军控制着南京。有不服从命令想趁乱浑水摸鱼者,只要暴露出来就会被迅速清除。

    大量的工匠被聚集了起来,开始连夜打造攻城器械。渡壕器械,吕公车,云梯,各种攻城器械在紧张的打造中。虽然未必用得上,但有准备总比没准备要好。

    洪承畴放弃了外城,也就放弃了外城近百万的百姓,以及大量的物质仓库,任思齐已经派遣精干部队占据了这些仓库重地。为了隔绝清军的外援,命令新投靠的乡兵分段防守外郭城墙,外城十八座城门除了重要的观音门和麒麟门由崇明军驻守以外,其他的城门都有一支乡兵驻守,而崇明军精锐则分驻城内要害之地,如钟山幕府山等地。若是清兵试图攻击外城的话,崇明军将会就近增援,剿灭敢于出城袭击的清军。

    接下来的数日,任思齐并未试图攻打内城,而是努力的整顿乡兵,安抚外城百姓,反而内城的清兵在洪承畴的指挥下多次出城袭扰,攻打崇明军的营地,却根本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因为任思齐派遣了大量的哨探监控着内城十三座城门,每当清兵出内城之时,就会施放一朵代表清兵出城方向的烟花报信,而附近的崇明军营地则会全阵以待。当清兵在外城街道间进军之时,又会受到乡兵们不时的袭扰,迟滞他们的速度。等清兵到达崇明军的驻地时,还未等攻击一会儿,就会有其他营地的明军前来增援,内外夹击袭击的清军。

    每个营地的规模都是三千人以上,而且墙寨壕沟一应俱全,即使清兵全军而来也不能轻易突破营地,所以几次出城袭击,清兵根本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每次都丢下了数百具尸体。眼看着已经有上千的伤亡,洪承畴果断的停止了出城袭扰。

    对洪承畴来说,城内的兵力已经很宝贵了,再也经不起任何损失。几次出城袭击失败,让洪承畴意识到了外面这支崇明军的强大,部队的战力暂且不说,最起码营盘的坚固士兵的防守意识极强,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任思齐再一次见识了清兵强劲的战斗力,面前这支绿营兵不论是从装备到战斗的技巧,都不在崇明军之下,若论单个士兵的战斗力更在崇明军之上。毕竟一个是成立只有两年,其中大半都是入伍不超过一年的新兵,而另一方则是从几十万明军降军精挑细选出来,其中很多都是将领的精锐家丁,单论个人的武艺,双方不在一个层面。而崇明军注重阵列配合使得双方的战斗力才拉近了许多。

    任思齐没有攻打内城并不是毫无作为,他派出了两支军队,一支以杨鼎为主将,一路向南攻击,攻伐秣陵溧水等县,争取把应天府各县囊括在手里。另一路则以刘肇基为主将,向西攻打芜湖,以芜湖为据点,再配合长江上的水军,阻挡西面武昌方向的清军援军,洪承畴的告急文书肯定送了出去,南京的重要性要比湖广重要得多,得到消息之后,勒克德浑肯定会放弃荆州不顾,全军回援南京。

    现在阎应元在丹阳,杨鼎在溧水,刘肇基在芜湖,从东南西三面阻挡住了清军救援南京的路线,南京城内的清军已经孤立无援!就等着茅十八的水师舰队到达封锁长江,那时就是进攻内城的时刻。

    内城中,洪承畴满脸憔悴的坐在书案之后,七八天来,他没有一日能睡个好觉。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查看城防,过问防务,他工作细致到关心每一个绿营士兵的伙食能否吃饱,饷银是否足额发放。城中的绿营将领也都被他弄得紧张万分,一个个小心谨慎,生怕行差走错。

    防务处置的已经很妥当,城头堆积的灰瓶擂石桐油已经很多,弩弓火炮摆满了城头,每一段城墙都有专人负责。大量的赏银发放出去,绿营兵的士气还算高涨。洪承畴已经向他们许诺,只要打退明军的进攻,他们每人都会官升一级。

    军务已经处理到这种程度,可洪承畴还是隐隐觉得不安。因为他知道,自己再没有退路。

    城中的官兵人人都可以投降,都可以重回大明治下,可是他洪承畴不能。因为一副对联已经把他定到了汉奸的行列,永世不能翻身。

    “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洪承畴坐在案后,默默的念着这副对联,这是他的一个门生所做。越念脸色越白。心中也不知是恨是悔,恍然间他竟然无比的羡慕起那已死的史可法来。

    若是当年自己在塔山赴死,想必今日在世人的眼中自己也是和史可法一样的名声了吧!可是我洪承畴苦读诗书满腹的经略,又岂甘平凡的死去。大明大厦将倾,岂是我一人所能扶持?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皇太极雄才大略心胸宽阔又岂是刚愎自用的崇祯能比?

    我洪承畴又有何错?

第四百七十四章 坚不可摧的南京城() 
正月二十七日,茅十八带着水师舰队抵达南京城北。短短的一百多里水路,他走了足足十天的时间。盖因南京到镇江这一段水道太过狭窄,崇明水军又多是在大海中行驶的海船,况且又是逆流而上,江水湍急,很多时候靠风力根本无法行驶,需要靠纤夫在岸上拉着大船才行。

    任思齐等的就是水师,不是让他们攻城,而是等的舰船上的火炮。南京城城高墙厚,靠人力云梯攻城损伤必大,崇明军如今才四五万人,根本经受不住太大的损伤。好在船上火炮众多,光数千斤的红衣大炮就有上百门,把大炮从船上卸下来,架在钟山幕府山之上,即可轰击南京内城。

    在观音门外江边码头,巨大的龙门吊架在码头上,龙门吊上面的横梁上安装着巨大的滑轮,这是崇明独有起重装置,专门用于货物的装卸,如今被用于卸下帆船上的红衣大炮。

    五六十名士兵拉着粗大的棕绳,把沉重的火炮从甲板上吊起,卸上江岸,装在木制的炮车上,十几个士兵推着,向着观音门而去。

    在钟山和幕府山上,十天的时间被平整了十数处平台,这里将是安装红衣大炮的炮台,山脚下修筑了寨墙箭楼,派有重兵把守。

    三天的时间,五十余门火炮安装在炮台上,都是三千斤以上的红衣大炮。

    弘光二年二月一日,崇明军开始正式进攻南京城。

    五十余门红衣大炮同时开火,向着南京城墙展开了猛烈的炮击。剧烈的炮击声声震九霄、响彻百里,无论是内城还是外郭,上百万百姓无不胆战心惊脸色发白。

    五千斤的红衣大炮炮弹足有二十多斤,越过数里的空间落在城头,直打的城头堆碟乱飞,垛倒墙塌。城头的绿营兵或抱头鼠窜,或者趴在地上战战兢兢口不能言。不幸被炮弹砸中的士兵无不骨断筋伤不成人形。

    “快还击,混蛋,还击啊!”城头的绿营将领踢着趴在城墙上的绿营兵的屁股,让他们进行还击。可是城下空空如也,根本没有明军攻城,难道用弓箭去射击几里外的明军炮兵阵地吗?

    城头倒是有火炮,可是大多数是虎蹲炮佛朗机之类的小炮。因为用于攻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