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山寨的人全死了,而且大部分被砍去了头颅,女眷尸体则大多衣不蔽体,狼藉不堪,显然死前遭受过凌辱。其中还有不少孩童尸体,完全是斩草除根,一个不留的架势。

    义军将士在尸体间来回走动,有人双手颤抖,凭借衣着和尸体特征,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妻儿父母。已经找到的则抱着尸体嚎啕大哭,有人则挥舞着刀枪,要找凶手报仇。

    凶手?

    所有人都想问同样的问题,难道是金军报复?徐还摇了摇头,应该不会汝水伏击到今天时间不长,金兵不可能这么快组织报复,尤其是无法这么精准地确认牛皋等人的身份,并快速找到他们家眷的落脚点。

    难道是不巧碰到了南下劫掠的金军?但按照目前的消息,金兵先锋尚未渡过淮河,而且虽说金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徐还却总觉得眼前场景不太像。

    傅选在外围探查一番后,进来道:“公子,屋子里外堆了柴草,而且有燃烧痕迹,想来原本是想毁尸灭迹的。不过可能这些离开之后,碰巧开始下雨,所以”

    听到这个说法,徐还已经确定和金军没有关系。

    试想一下,金军烧杀抢掠有必要掩人耳目吗?他们除了劫掠之外,很多时候杀人是为了震慑百姓,应该保留惨烈的现场才是,何必要放火呢?

    最为古怪的是,为什么要砍去头颅?

    难道是徐还的心念一动,猛然想到一种可能。

    徐还在傅选耳边低语几句,傅选到几具尸体旁稍微探查,回来轻轻点点头。

    果然!

    虽然所料不错,但结果徐还痛苦地闭上眼睛,好半天都没有说话。

    人通常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既然这么多人被砍去头颅,自然有目的。那么,头颅有什么作用呢?

    首虏率,徐还想到了这个词。

    自从秦国商鞅变法开始,战场上杀敌几何与军功相连的时候,头颅便有了加之。斩首多少,成了衡量战事成败,战功多少的硬指标,计算的标准正是斩下的人头。

    这个规定激励了将士们在战场上忘我地拼杀,为的就是多砍一颗人头,多一分军功。但人是贪婪的,没有斩到敌人的首级,或者数量不够的,将领兵卒便开始弄虚作假。

    反正朝廷事后要核查的只是首级数量,至于是不是敌军的,根本无法查证。所以自古以来,难免会有将士做起伤天害理的勾当。

    当战场失力,或者进展不顺之时,他们的屠刀便会对准普通百姓——杀良冒功!

第一六八章共进退() 
杀良冒功!

    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行径,有些将领兵卒为了所谓的交代或者军功,将本该用来保家卫国的刀枪,对准收入寸铁的百姓。

    斩杀百姓,然后将人头砍下,谎称是敌军首级。从而将小功劳变成大功劳的,有的甚至在战败之后,杀良冒功谎称大捷。

    眼前情形,确有杀良冒功的迹象,傅选探查之后,确定斩首方式正是战事结束后,宋军收集首级的惯常手法。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动手的不是金军,而是——宋军。

    这个结果,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不寒而栗!

    很快,这个猜想便得到了印证。

    幼儿的哭喊声从一个角落里传来,只有一声,很短促,但几个义军将士却听得真切,像疯了一样冲了过去,掀开了一处隐藏的地窖。

    里面是三个孩童,最大的不过八九岁,小的不过两三岁。想来是混乱之中,大人将他们藏在其中,侥幸躲过一劫。

    年纪大些的那个女孩,大概肩负着看管、保护,以及平静之后保护弟弟妹妹逃走的重任。

    不过也许是时间长了,昏睡一阵的孩子们醒了过来,其中一个过于难受,发出了哭喊。当地窖打开的时候,年纪大些的那个女孩正在用手捂着弟弟的嘴巴,单薄的身体不住地颤抖,一双清澈的眼睛里满是惊恐。

    显然她听到了外面的响动,以为是那些凶神恶煞的凶手,紧张之下一个不留神,让年幼的小孩发出了哭声也许地窖被发现的那一刻,她有过绝望的恐惧。直到满是惊恐的眼睛里,看到熟悉长辈的面孔,女孩才松开手,然后哇的一声,嚎啕大哭。

    虽然年纪最大,但毕竟只有八九岁,还是个女孩,目的了亲属被杀的惨剧,焉能不惊恐?尤其是完成了大人交代叮嘱,见到可以信赖的长辈时,便再也支持不住。

    三个孩子被从地窖地救上来,他们的亲生父亲瞧见后,立即上前死死地将孩子抱在怀里,嚎啕大哭。

    有人则立即想要追问凶手情形,但被徐还暂时阻拦:“孩子们肯定吓到了捂着他们的眼睛,先到外面安抚再说。”

    孩子们在黑暗的地窖里呆的太久,见不得强光;何况眼前的情景太过惨烈,实在不宜让他们看到,以免留下心理阴影。牛皋是明白人,虽然悲痛,满腔疑问与愤怒,却知安抚几个孩子乃第一要务。

    粗壮汉子们将孩子抱在怀里,有的能渐渐哄着不哭,有的则束手无策。辛夫人和柔福帝姬见状,上前接过孩子,也许是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起了作用,不一会几个孩子渐渐停止哭泣。辛夫人又特意煮了米粥,喂给几个孩童吃下,这才算真正平静下来。

    等候许久的义军将士们再也按捺不住,牛皋才上前将最大的女孩抱在怀里,轻声问道:“七丫头,能告诉大伯,发生了什么吗?”

    这个女孩,是牛皋本家侄女!

    “剿匪”

    “剿匪?”

    “剿匪剿匪”女孩瞪着眼睛,身体下意识开始颤抖,嘴里不断重复着这两个字。

    显然她还没从惊恐中回过神来,牛皋不忍再问,将侄女交给辛夫人。出乎意料,辛文郁很乖巧地上前,拉起女孩的手,温言安慰,甚至给女孩喂食米粥,俨然一个贴心小绅士。

    牛皋并未在意,起身过来道:“难不成是官军剿匪?”

    先前宗泽曾号召天下义士参与抗金,各地响应者不在少数,但也有人趁乱生事,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以至于义军于盗匪混在在一起吗,从河朔到两淮皆有如此情形。

    以至于大宋官军在抗金同时,也时常派出兵马剿匪难不成这一遭也是如此?

    “问问其他孩子,看能否有结果?”

    徐还看了一眼几个更小的孩子,摇头道:“不必问了,一试便知。”

    牛皋问道:“如何试?”

    “伯远兄稍等。”徐还转身对傅选叮嘱两句,没过多一会,几个八字军将士便回来了。

    没想到几个刚刚安静下来的孩童,瞧见几个将士之后,纷纷大哭不止,拼命想要躲进大人的怀里,小脸上写满惊恐。

    看了一眼八字军将士身上标准的宋军服饰装备,牛皋一下子坐倒在地,眼中表情无比复杂。

    结果已经很明显,不用多问便可以肯定是宋庭官军所为。

    当他们在汝水岸边奋力拼命,厮杀金兵之时,大宋官军冲进了山寨,以剿匪为名,将他们的家眷尽数斩杀。

    想想是何其讽刺?

    牛皋一时间坐在地上又是哭,又是笑,显然是悲愤到了极点。

    “伯远兄”一时间,徐还真有些担心牛皋从此心灰意冷。

    还好牛皋逐渐冷静下来,但依旧双拳紧握,额上依旧青筋暴起。

    徐还轻声道:“伯远兄,我已探查过了,不是寻常官军剿匪,很可能是有人杀良冒功。”

    牛皋也曾在汝南一带的官军中待过,徐还一提,他立即便明白过来。

    “会是何人?”

    徐还摇摇头,这个一时间恐怕难以判断,大宋军中如今纷乱不堪,将领品行更是参差不齐。而且徐还没搞清白,这些人杀良到底要冒什么功呢?冒充斩杀千余金兵,还是千余盗匪呢?

    牛皋双目血红,冷冷道:“无论是何人,查出来不会放过他的。”

    将一个血性汉子惹怒的后果就是这样,只是万一动手之人身份非同小可,或者实力强劲,牛皋岂非要吃亏?抗金名将或因此折损,可就不值当了。

    “徐兄弟,你是昭武校尉,也算是朝廷将领,你且走吧,以免此事牵连到你。”

    “伯远兄说哪里话!”徐还当即道:“此事我岂能袖手旁观?自当与伯远兄共进退。”

    无论是出于结交的牛皋,还是出于道义,徐还觉得自己都不能置身事外,置之不理。

    “徐兄弟”

    “伯远兄切莫多言。”徐还鉴定道:“当此之时,我们需要详加打探,这两日在附近活动的究竟是那一支官军,然后在从长计议。”

第一六九章理直气壮的抢夺() 
却说耶律马五兵败重伤,在亲兵的护卫下突出重围,立即被送回了应天府。

    金兀术得悉之后,不由大惊失色,前锋将军首战重伤,而且折损了数千兵马,这个结果难免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能斩杀数千金军前锋的宋军,实力之强横或是数量之多着实超出预料,让他不由心惊。关乎南征大事,必须询问清楚。

    “末将无能,请四太子责罚。”一见面,耶律马五顾不得重伤,首先向金兀术请罪,折损数千,自己罪过着实不小。

    “你确有罪过,待你伤愈,再行责罚。”兀术没有丝毫客气,他素来以勇猛著称,将胜败视为荣辱,如此惨败,自然火大。

    “是!”

    兀术沉声道:“你如此狼狈,全是拜那个徐还所赐?”

    徐还是他的第一个怀疑对象,毕竟耶律马五当时是在追击此人。而且燕云兴风作浪,火烧河内粮仓之人,似乎有对付耶律马五的能力。

    “徐还此人,非同小可,他在汝水岸边阻击末将许久,勇气可嘉,其麾下兵卒战力亦是强劲。”

    耶律马五低声道:“末将一心将此人擒获,过于急功近利,没想到身后被人突袭”

    “何人突袭于你?”

    “身份暂时不知,但看样子是乡勇义军,不过为首的是一个壮硕汉子,力大无比,战力强劲。”

    耶律马五面如死灰,低声道:“说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末将自觉在此人手下撑不过二十招”

    “哦?”兀术的脸色顿时凝重了不少,不管耶律马五带兵能力如何,但骁勇之名在契丹和女真都排的上号。如今却挡不住一个宋人二十招,可以想见

    先是出了一个胆大聪明的徐还,如今又出了一个高手猛士,还有一个名叫岳飞的宋将似乎也骁勇善战。

    怎么突然之间,宋国好像人才辈出啊?

    而且这些突然杀出来的义军,到底只是凑巧,还是与徐还等人早有联络?如果宋军联系如此紧密,相互配合这般得当,还真有些不好办呢!

    不知道为什么,某一瞬间,兀术心里泛起一种不妙的感觉,旋即一闪而过。

    耶律马五沉声道:“四太子末将一时不慎败于宋人,着实耻辱,如今还请四太子帮忙复仇。”

    “败的是你,但孤的面子也丢了,岂能不找回来?”兀术目光冷冷,转身扬长而去。

    当天夜里,金将拔离速、蒲卢浑便带着金军直奔汝南,从淮河上游南渡,建炎三年的金军南征序幕正式拉开。

    汝水畔,数千金军伤亡,这样的大事根本隐藏不住。

    即便是金军方面想要遮掩,但汝水畔几千具尸体摆在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