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意外偏偏出现了,尽管有扈从保护,将校的妻儿大都还是被掳走了,等扈从们发现异常,想要追寻相救的时候,却踪迹全无。

    金国将校舒尔齐的妻儿就这样失踪了,扈从相救不得,惊恐之时也知道兹事体大,不可耽误。于是乎匆匆跑去陈桥门,向守卫在那处的舒尔齐报讯求救。

    就在扈从离开的时候,一盏孔明灯从汴河畔升起,快要熄灭的时候,远处又有一盏升起,如此循环,方向正是汴梁城东北方向的陈桥门

第一五三章陈桥门外,阴兵鬼鼓() 
陈桥门,位于东京汴梁东北方向。

    城门之所以是这个名字,乃是因为由此出城数十里,有一座驿站——陈桥驿!

    一百多前年,也是正月里的一个夜晚,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在那里黄袍加身,登基为帝,大宋由此建立。

    因为这层重大意义,加之又是东京城北面的重要门户,所以陈桥门素来守卫森严。即便是金军接管东京之后,也不例外。

    前些日子,岳飞突袭了南薰门外的金军大营,以至于上下都有些许紧张,守卫也严格了许多。

    原本金军都是驻扎在城外的,原因倒不是怕扰民,而是便于管理。

    东京城里是花花世界,若驻扎城中,难免有兵卒外出寻欢作乐,当然了,与百姓冲突也会增加。金军高层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再次夺取东京之后,主力都驻扎在城外的大营里。

    直到岳飞闹了一出,城防逐渐加强,舒尔齐就是那时候调派到陈桥门的。今夜上元灯会,完颜挞懒有严令,城防必须加强。

    斥候探查的情报显示宋军主力在东京南方的汝南,而滑州的杜充所部也已经南撤,东北侧的陈桥门似乎没什么问题。

    不过完颜挞懒既有严令,舒尔齐也不敢怠慢,刚刚从北方到东京的妻儿想去看灯会,他也不能作陪,只能站在陈桥门的城楼上吹冷风。

    没办法,陈桥门所在的东北角在整个汴梁城不算繁华,纵有花灯,也不甚多,有些黑漆漆的。只能远远瞧见远处有流光溢彩,硕大的东京城上空笼罩着一层光晕。

    空中偶尔还有几个小红点,一盏孔明灯从附近升起,随风飘向了陈桥门外。舒尔齐从白山黑水而来,见识不多,不由感慨道:“东京上元灯节果然名不虚传,这彩灯竟然能飞起来。”

    “将军,这是孔明灯,民间用来祈福用的,不过为防止火灾,东京向来是禁止的,不知是什么人违禁放飞”一名东京本地降卒小声解说。

    舒尔齐点点头,刚想要说点什么,有兵卒来报:“将军,你家扈从急事求见。”

    “哦?”舒尔齐有些奇怪,扈从去陪妻儿看花灯,此事来见会有何事?

    匆匆走下城楼,舒尔齐看到了在城门下焦急打转的扈从,忙问道:“发生何事?”

    “将军,夫人和公子、小娘子被掳走了。”

    “什么?”舒尔齐大惊,连忙问道:“什么人?到底怎么回事?你们怎么随扈的?”

    “不知道人群拥挤,突然间就被掳走了,我们追救无果请将军责罚。”

    “该死”妻儿被掳,舒尔齐难免也有些焦躁,正思索对策时,突然有阵阵鼓声传来

    紧接着城头的兵卒仓皇喊道:“将军,不好了,敌袭,敌袭”

    舒尔齐顾不得妻儿之事,匆匆爬上城头,瞧见不远处有火燃起,影影绰绰间,隐约瞧见一个身着袍子的魁梧将军,身后率领着些许骑兵,策马而来,而又阵阵鼓声从远处传来。

    城头的兵卒顿时都有些许紧张,此情此景,很像是有敌军突袭。宋军不是在南方嘛,怎么会突袭陈桥门呢?

    舒尔齐心中闪过一个的疑惑,却不敢有丝毫迟疑,急忙下令道:“预备,迎敌”

    与此同时,他连忙命人前去城头举烽火,通知他处守军,并准备派人告知城中。

    可是

    当士兵们弓弩上弦,严阵以待的时候,鼓声突然停了,火光也灭了,那突然攻来的敌军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怎么回事?

    舒尔齐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但他还是谨慎阻止了正要点烽火的属下,先派人出去打探一二。

    派出了一队斥候,不多时便回来了,黑沉沉的城外什么都没有,全无敌军踪影。

    舒尔齐和城头的兵卒全都愕然了,刚才他们明明看的清清楚楚,魁梧将军带人策马确有其事,那隆隆的鼓声也确有其事,怎么会什么都没有呢?

    所有人都疑惑,面面相觑的时候,有个士兵突然嘀咕道:“会不会是阴兵?那鼓声也许是鬼鼓”

    “阴兵?鬼鼓?”城头好似有一道寒风扫过,很多人都不由自主打个寒颤。

    “那是什么?”舒尔齐皱起眉头,沉声询问。

    “小的本是东京人士,曾听过一些阴兵鬼鼓的传说当年太祖皇帝陈桥兵变,便是身着黄袍,策马率军由此入城”

    人的联想能力是无限的,尤其是满心猜疑的时候,只需要起个头,城头的兵将便浮想联翩,开始自行脑补。

    陈桥驿陈桥门黄袍加身率军入城阴兵鬼鼓

    仿佛合情合理,众人真真切切看到的画面,但兵马鼓声却突然消失不见,好似真的来自阴曹地府。

    太祖皇帝带着阴兵出现在陈桥门外?

    是要干什么呢?

    城头有很多兵卒都是投降的宋军,心中满是惊惧与揣测。他们看到了站在城头的舒尔齐,以及那些女真兵卒,好似有了结论。

    东京被女真人占领,大宋皇族被掳走,国破山河,太祖这是带着阴兵是——回来复仇了?

    也不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声,城头宋国出身的兵卒便大都信了,纷纷生出类似的念头来。一时间心中震惊无比,旋即想到自己投降金国,助纣为虐,心中更是惊惧不已

    一时间,竟有几个兵卒战战兢兢,甚至连手中兵器都拿捏不稳,哐当掉落在地。

    舒尔齐见到此情此景,心中也惊疑不定,阴兵鬼鼓的说法他未必相信,也可能是有人装神弄鬼,只是眼下还不清楚。

    虽然并没有人攻城,但眼下的城防局面却一点都不好,闹不好要出什么事情。完颜挞懒又严令,今晚必须保证城内安宁平稳,不敢大意啊!

    舒尔齐越想越不对,连忙派出几名亲信,进城前去禀报消息。至于家人被掳的事,他虽然也焦急万分,却一时分身无暇,只得让扈从前去找开封府,帮忙寻找营救。

    站在城头,看着城中万家灯火,不知道为什么,舒尔齐心中泛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当此之时,一盏孔明灯从远处飘过

第一五四章太祖显灵,飞天入地() 
上元夜的东京,务必保证安宁平稳。

    完颜挞懒对此三令五申,没有敌军确切攻城的情况下,舒尔齐不敢轻易点燃烽火。

    要是谎报军情,耽误了都统的大事,后果他承担不起。于是乎只能派出兵马前去城中报讯。

    不过他很快便意识到,此事的东京城里街道上尽是观灯的百姓,道路堵塞严重。即便是传递军情的兵卒,恐怕也通行艰难。

    他也不敢保证消息能及时送到宣德门,所以又调派了几个兵卒出城,从城外绕道南下,赶去南薰门外的金军大营,让他们小心防备。

    做完这一切,舒尔齐才坐下来冷静片刻,才有心思担忧下落不明的妻儿城外的阴兵鬼鼓,与妻儿失踪会不会有联系呢?

    果不其然,赶去宣德门报讯的人果然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堵住了,几乎是寸步难行,行程难免延误。倒是绕到城外的那一行人全无阻挡,一路狂奔。

    不过马速太快,终究快不过天空的孔明灯,随着几盏孔明灯接力,站在汴河桥头的徐还已经心知肚明。

    他随手打个手势,跟随在侧的扈从欣然领命而去,不多时便瞧见汴河深处幽暗之地,突然有亮光闪烁。

    几道光束映照过去,河面上好似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在灯火阑珊中若隐若现。

    很快便有人发现了这个异常,纷纷朝那边瞧过去,随着光线越发明亮,才逐渐看清楚,那人身形比常人高大许多,虽是坐着,仍旧看得出身形魁梧,一身锦袍,金冠玉带,好似在哪里见过。

    人们正在好奇之时,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喊一声:“是太祖爷,太皇皇帝。”

    “没错,我在应天院里见过太祖御容”

    “是太祖”

    “太祖皇帝显灵了!”也不知是谁高呼着率先跪下,然后从众效应迅速产生,汴河两岸越来越多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叩首跪拜。

    有些不明所以,尚在观望之人为了不显得鹤立鸡群,也纷纷随众俯下身去

    柔福帝姬和徐还当然也不例外,作为后辈子孙,自当叩拜先祖。不过柔福帝姬心里却清楚,那绝对不是什么太祖显灵,而是徐还的手笔,她清楚地记得徐还曾让裴元衍找寻太祖御容,原来是用在此处。

    徐还看到这一幕,由衷感到欣慰。

    虽说装神弄鬼,欺骗百姓不太好,但若非如此,哪里知晓百姓对大宋有如此高的认可度?民心所向,着实难得啊!

    当然了,除了感谢裴元衍找来的太祖御容,以及不畏寒冷下河操作的将士,也得感谢大宋王朝过去百多年的积累。

    一方面是对百姓的善待,一方面则是大宋朝廷不遗余力在各地的庙宇院落奉安太祖、太宗等诸位皇帝御容。使得百姓十分熟悉,能够迅速认出太祖皇帝的容貌,省去了不少功夫。

    叩拜之后,抬头的百姓发现一个诡异的事情,太祖眼眶里似有东西流出,远远看起来像是——血泪!

    紧接着一把火突然在汴河冰面上亮起,显灵的宋太祖赵匡胤消失不见,但火苗顺着冰层迅速蔓延。火苗过处,组成两行大字——窃国求荣,人神共弃!

    百姓们都瞪大了眼睛,惊愕的张不开嘴,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太祖皇帝,以及莫名出现的火字

    此时汴河之上是薄薄的冰层,行不得船,站不得人,那出现的高大人影除了是太祖皇帝显灵,还能是什么?冰乃水凝而成,如何能燃烧?若非神力,不能燃之

    朴素的百姓被突然的景象惊呆了,在这个讲究怪力乱神的年代,这些说不清道不明得事情,只能归结为鬼神之力。

    甚至开始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比如太祖显灵肯定是因山河破碎,女真入侵而愤怒;再比如,大宋以火德立国,所以能冰上点火,乃是警告

    一时间,汴河两岸众说纷纭,久久不绝。

    柔福帝姬低声道:“徐郎真是妙计啊!”

    徐还轻声道:“这才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为精彩的。”

    “哦?和我的画作有关吗?”

    “你的画作已然派上用场了,只是在城外,我们看不见。”徐还道:“至于接下来的场面,虽然精彩,不过我们还是不要去看,还是尽早出城为妙。”

    “出城?”柔福帝姬微微诧然,旋即点头道:“好!”

    “抱歉,没能让你尽兴赏灯。”

    “已经很好了,今夜很美好,永生难忘还请徐郎大事为重。”柔福帝姬善解人意,欣然点头。

    徐还旋即拉着柔福帝姬的手,在扈从的协助下,从人群中挤出一条道路,消失在汴河旁的一口井边

    从一所院墙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