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进城后的第一状,便是上宣德门城楼。当年赵佶就是在此与民同乐的,现如今他在五国城惨为阶下囚,而自己将代替他站在城楼上。

    万人瞩目,躬身朝拜,想想就让人期待啊!

    不止如此,正月十五当晚宣德门前还会立起一座壮观的灯楼。此举是女真人的提议,好似是他们从史书中看到隋唐之时有类似的传统,女真人便叫嚷着大金威势赫赫,远超隋唐,自然要有比隋唐时期更为壮观的灯楼。

    严格意义上,这就是所谓的惊喜。当然只是第一重,至于第二重嘛!

    到时候这座灯楼,将会在刘豫被敕封为“齐国王”后点燃,以示隆重庆贺。灯火亮起之时,还会宣布减免赋税等一系列收买人心的决定。

    第一次亮相,自然要隆重些,刘豫不仅不反对,而且格外重视,为此派出了他为济南知府时的亲信,历城县签判辛赞亲自负责此事。

    宣德门前,夜已渐深,辛赞仍在忙碌中!

    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个子高挑,读书人的打扮,但也许因齐鲁尚武之风,看起来英姿挺拔,有几分英武之气。也正是因此,他这个外来的新官才能镇得住开封府的官吏。

    辛赞为人谨慎谦逊,刘豫初到济南府的时候,当地官员多少有些不服气这个新任的长官,隐约都有些许抵触。但辛赞素来恭谨,做事兢兢业业,这个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优良素质,落在刘豫眼里那就是惟命是从,是对他的拜服与敬畏,从那时候开始便将其视为亲信。

    虽说得了知府的器重,但辛赞仍旧谦逊有礼,不曾过分巴结,但做事向来是滴水不漏。刘豫十分喜欢,对辛赞是越发重用。

    此番从济南府来东京,他随行带着些许亲信,辛赞便是其中之一,被安排前来主持灯楼的修建。

    这项差事十分重要,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刘豫对辛赞的器重,相信以其谨慎稳妥自然会办理妥当。

    但刘豫万万没有想到,虽然他器重有佳,但辛赞却并未当成是知遇之恩。在他眼中,只是本分,他所忠诚的并非刘豫,而是刘豫所代表的大宋王朝。

    然而这一切,随着刘豫的投降,戛然而止。

    此时此刻,刘豫在他眼里只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不过因为人在屋檐下,担心累及家人,加之他素来为人平和谨慎,因此一直按捺心中愤怒,不动声色。

    辛赞甚至想过,如果大宋就此沉沦,也许有朝一日,自己和刘豫可能没什么差别,也将不得不投效金人。

    不过很幸运,来到东京之后,有人找上门来。

    裴元衍是他表兄,早年间曾教他读书,一直被他视为表率。可惜自从金人入侵之后,两家就断了联系,杳无音信,却不想在这东京重逢。

    直到此时,辛赞才知道舅父一家遭金兵谋害,表兄裴元衍曾在五马寨为幕僚,投身抗金。此番跟随一位大英雄同来东京,要做一件惊天动的大事。

    东京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呢?

    当裴元衍向他打听刘豫行踪与辛秘的时候,辛赞便猜到大概,也许是刺杀刘豫吧!

    一个投敌卖国的降臣,即将被扶持的傀儡皇帝,确实有杀的必要,辛赞对此是认同的。当裴元衍提出让他为内应,一同抗金,并带着他们全家南下的时候,辛赞心动了。

    本质上讲,他忠于大宋,如果没了家人这层顾念,他很乐意投身抗金,于是乎爽快地答应了。

    裴元衍随后之吩咐了两件事,其一是让他的妻儿准时上街观灯;其次便是加派几个人手帮他建造灯楼。

    两件事都很容易,从济南府初到东京,妻儿没见过上元灯火,前去瞧个热闹是正常的,不会有人怀疑。

    至于建造灯楼,先前准备并不充足,以至于正月十四晚上灯楼仍未竣工。眼看着只有不到十二个时辰,为了如期完成,加派人手是必须的,他这个负责人自然有这个权力。

    只是

    他们到底用这座灯楼做什么呢?难道是要烧死刘豫?可灯楼距宣德门城楼还有一段距离,刘豫未必亲临点火

    辛赞满心疑问,但他素来稳重平和,既然表兄没说,他自然也没问一切的答案就要等到明晚月圆之时。

    辛赞抬头看了一眼将圆未圆的月亮,今晚的东京汴梁天朗气清,月光皎洁,繁荣祥和

    但十二个时辰之后会是怎样一副景象呢?

    明月在天,灯火璀璨,明晚注定会是个不眠之夜啊!

    不,也许从今晚开始,很多人都注定不眠

第一五〇章丹青妙笔,巧手神物() 
宋朝的东京,算得上是一座不夜城。

    不像隋唐的长安、洛阳有坊市区别,更没有宵禁,夜晚繁华的街道上时常可见灯火通明。有不少的酒肆瓦子全天营业,客人们在其中通宵达旦宴饮欢愉。

    尤其是上元节,哪怕正日尚未开始,城中已然有很多人开始庆贺玩乐。这个夜晚,东京城里不眠不休的人很多。

    徐还便是其中之一。

    柔福帝姬从睡梦中醒来,见到院落中仍旧亮着灯,出门一瞧,见徐还和十多个将士正在紧张忙碌。

    “徐郎,你们在做什么?”

    “做花灯啊!”

    “花灯?可是”柔福帝姬四下瞧瞧,讶然道:“为何这花灯顶上也蒙着纸张呢?蜡烛点起,岂非会燃?”

    徐还摇头道:“不会,这个是孔明灯,会飞的灯。”

    “孔明灯?”

    “是,相传是三国诸葛孔明所制,也有人说是南唐闽地有个莘七娘心灵手巧,制作而成”徐还笑道:“不过诸葛孔明名气大,此物在战场上能用到,所以便称作孔明灯。”

    “此物是战场上所用?难怪我没见过。”

    徐还摇头道:“不,此物民间也很常见,百姓用作祈愿,不过东京这等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不让放飞罢了。”

    “为何?”

    徐还道:“一不小心,便有可能引发火灾,东京乃帝皇之都,城中多是竹木房舍,人口稠密,自然是要禁止的。”

    “这倒是,东京确实经常走水,开封府为此还有专门的火情局。”柔福帝姬点点头,旋即又疑惑道:“既然如此,徐郎制作孔明灯是要”

    “这个”

    徐还正在为难该如何解释,柔福帝姬却笑道:“你们定然是要做大事,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

    “嗯”徐还沉吟片刻,问道:“殿下画技如何?”

    柔福帝姬欣然道:“曾与父皇学过几笔丹青,虽难登大雅之堂,却也看过眼。”

    徐还恍然,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宋徽宗不仅是个道君皇帝,而且还是丹青妙笔,柔福地级是颇为受宠的公主,受其影响,想必画技不错。

    “有劳殿下,不需过于精细,需要线条粗狂,画幅也需较大。”

    “哦,画什么呢?”柔福帝姬眨着眼睛,有些好奇徐还需要一副怎样的画作。

    “太祖策马,御驾亲征。”

    这个夜晚,小院中谁也不曾睡去。

    天亮的时候,孔明灯已经制作的七七八八,裴元衍立即安排人将灯送到指定地点,将会在指定的时间燃起。

    柔福帝姬的一副画作已经初见轮廓,不多时便能完工,徐还见状道:“先放一放,我们去吃点早食。”

    说罢,不由分说便拉着柔福帝姬出门去了。

    东京街市本就热闹,加之是上元节的缘故,即便是一大早,街上的人便很多。街边的商户大都已经悬起明灯,有的则是在做最后的准备,目的自然是为了晚上争奇斗艳,吸引更多的商客。

    其实啊,古往今来是同一个道理,为什么一个个洋节到最后都变得十分火爆?其实很大程度是上商家推波助澜的结果,毕竟每一个节日都意味着一次营销契机。

    大宋也不例外,正月十五上元节是一年最早,也是最大的营销盛会。

    徐还和柔福帝姬在汴河旁的街市上落座,店主据说是宣和年间曹婆婆肉饼的传承人。一份肉饼,一碗羊肉汤,是这个冬末初春的清晨最美味的饭食。

    以前的柔福帝姬是锦衣玉食,这两年被俘在北方则是饥寒交迫,这是头一遭品尝东京街头美食。一时间赞不绝口,更是连吃了两块肉饼,徐还只是笑吟吟地看着她。

    随后两人又在东京街头逛了一会,期间徐还买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交给同行的扈从带回去。

    眼看着距离相国寺不远,柔福帝姬不由驻足不语,徐还这才想起,那两块莲花护身符都来自于相国寺。

    也许她是想起了姐姐茂德帝姬,想起这位风姿卓越,大义凛然的公主,徐还也是心中感慨。同样也有心前去祭拜,但柔福帝姬却摇了摇头。

    “不行,我曾与诸姐妹数次到相国寺进香,说不定有僧人认识我!”

    “你的担心是对的。”徐还点点头,轻声道:“稳妥起见,还是不进去为妙不过你若想要为茂德帝姬祈福,我们可以寻一处道观,无论神佛,心诚则灵。”

    “嗯!”柔福帝姬欣然前往,对徐还而言,那里有一样东西他正好需要。

    在汴河旁一所寻常道观祈福之后,徐还与柔福帝姬便双双返回幽静的院落,他们还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做。

    柔福帝姬继续作画,徐还则把自己关在后院里,命傅选安排人手在门前,禁止任何人靠近。

    至于原因嘛,一来是为了保密,二来是为了安全。

    些许木炭、硫磺、硝石,以及些许助燃的松香,徐还仔细注意着每一样原材料的分量与比例,全城小心翼翼,唯恐出现什么意外。

    当一堆黑色的粉末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徐还轻轻松了口气,然后将粉末小心翼翼地倒入一根根竹管之中,除了一条引线之外,两端严密封口。

    三个时辰时间,没有人知道徐还在里面做了什么,他们只看见徐还抱着几根竹管从后院走了出来。

    “徐郎,画已完成。”柔福帝姬赶忙上来汇报消息。

    徐还点点头:“嗯,正是时候,傅兄,可都安排妥当?”

    “请公子放心,保准一切妥当。”傅选随即带着柔福帝姬的大幅画作离开,今晚他将很忙。

    徐还转身对等候许久的裴元衍道:“先生,联络辛赞,我要上灯楼。”

    裴元衍道:“公子若有什么需要,我安排人前去即可,公子不必亲自前往,以免危险。”

    “不,这份礼物十分贵重,需得格外稳妥,还是我亲自去吧!”徐还紧紧握着竹管,旁人都不了解这玩意的属性,他不敢大意。

    “好吧!”裴元衍只得点头应允。

    徐还轻轻一笑:“你们放心,不会有事殿下,等我回来,晚上一起看灯火璀璨。”

第一五一章上元佳节,华灯初上() 
宣德门前的御街上,一座壮观的灯楼已经搭建完毕。

    三丈高的基座,两丈高的巨大花灯,在这个年代绝对可以称之为壮观。

    当夜晚亮起的时候,从南薰门到宣德门的整条御街上,都能清楚地看到这座巍然壮观花灯,肯定是上元夜东京城里最光彩夺目之处。

    即便此时只是晌午,夕阳西下,已然有很多百姓出现在御街上,涌向宣德门,不过只能在城门前百步之处停下。

    这是辛赞定下的安全线。

    一方面是担心百姓之中混入刺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