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

    “哼哼!”徐还轻叹一声,没有说话,却也知这就是现实。

    古往今来大都如此,没有几个人大公无私,大多数时候人主要在意的都是个人利益,其实倒也无可厚非。只是眼下并非寻常改朝换代,而是异族入侵,身居要害之位,却如此没有大局观,枉顾国家民族利益,就有点不对了。

    裴元衍道:“事已至此,岳飞也已经出发,公子还是早做准备吧,滑州肯定守不住!”

    这一点,徐还十分清楚。

    江淮才是未来宋金的主战场,但是他难免有些许小执着,就像是想尽一切办法保全燕云、河北的抗金力量一样,希望黄河岸边也有兵力留存。

    但现在看来,杜充根本不是这块材料,些许愿望终究只是镜花水月。滑州守不住,这里也不是自己的目的地,还是趁早另做打算比较好。

    “徐公子,不知你可否听闻,有小股兵马出现永安、偃师一代?”

    “听说了!”

    “那徐公子以为,这意味着什么?”

    徐还心中一动,裴元衍向来都是有的放矢,能如此询问,肯定有其道理。

    “听说有可能目标是西京洛阳”徐还沉声道:“先生以为,还有别的可能?”

    裴元衍摇头道:“洛阳早已失陷,且虽说是西京,但并无枢要驻跸,金兵去洛阳能做什么呢?”

    “据留守府消息,杜充认为金兵或许是想要再上游寻找渡河之处。”徐还道:“不过既然先生这么说了,想来多半有别的可能。”

    “没错!”裴元衍道:“徐公子可知永安是什么地方?”

    “这”徐还不禁微微错愕,古今地名差异很大,有时候难免让人摸不着头脑。像洛阳、偃师这些还有点印象,但永安还真不大熟悉。

    “那是我大宋皇陵所在地。”

    听到裴元衍的解释,徐还恍然大悟,原来是皇陵皇陵!徐还心中一震,脸色瞬间有了变化,颤声道:“难道金兵是要”

    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在徐还脑海中,得益于后世流行的盗墓题材影视剧,徐还第一时间想到了这种可能。

    古来帝王陵墓陪葬品丰富,不仅盗墓贼眼热,每逢改朝换或是起义,总会有人破坏帝陵,从中挖掘宝贝,以资军饷。

    赤眉军盗掘汉朝皇陵、五代温韬盗掘唐十八陵,这些都是血淋淋的例子。有的封建王朝建立后,为了获取民心,往往会保全前代皇陵,但有的也会大肆破坏。

    金兵南下中原后,大宋皇陵亦是难逃劫数,据说陵墓配套的宫室已经被抢掠焚烧。金兵甚至动过挖掘帝陵的心思,但因南征匆忙,又有抗金力量不断袭扰,一时没顾得上。

    张邦昌被立为伪楚皇帝时,据说曾提出条件,要求金兵不能盗掘大宋皇陵,也算是一丝功德吧!

    如今金兵再度出现在永安大宋皇陵附近,难不成是本着皇陵去的?烧了河内的粮仓,所以他们要盗掘皇陵报复?或者想要从皇陵中挖掘宝贝充当军饷,抵消损失?

    无论金人的初衷是什么,只要是针对皇陵打主意,那都是极为严重的事情。

    挖坟掘墓不仅有损阴德,在讲究血脉传承,祖先祭祀的古代,简直就是不共戴天之仇,天理难容。

    皇陵乃是王朝祭祀要地,关乎宗庙统绪,国家气运,乃是极其要紧的场所,历朝历代无比重视。皇陵选址慎之又慎,一定要是风水宝地,后续的维护祭祀要格外隆重也是这个缘故。

    皇陵要是被破坏,后果与影响简直难以想象,必然是天下震惊

    所以裴元衍略微一提,徐还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沉声道:“先生的意思是?”

    “杜充眼下似乎并未在意,不若公子走一遭一来是尽早离开滑州这个烂摊子,二来呢,若金兵真是冲着皇陵去的,公子当知晓保护皇陵的意义”

    裴元衍道:“这也是直达天听的一种方式,而且行之有效。加之公主乃皇室后裔,若公主出面保全皇陵,此中意义”

    徐还心中豁然开朗,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想到自己一些长远的谋划,此事的意义一下子非同小可。

    与此同时,徐还悄然看了裴元衍一眼,略微有些惊讶。难不成老谋深算的元衍先生看出了自己的谋算?

    不至于吧?

    不过无论如何,这个皇陵守护者,自己是当定了!

第一三九章曝尸荒野的皇帝() 
大宋开国之初虽建都东京汴梁,但太祖赵匡胤却一直有心迁都洛阳。

    为此,在灭南唐之后,宋太祖特意驾临西京洛阳,进行郊祀大典,祭祀天地,算是为迁都做准备。只不过没过多久,就发生了烛影斧声千古谜案,宋太祖不明不白死去,迁都之事再也无人提起。

    不过正是因为有迁都洛阳的打算,太祖赵匡胤才将大宋皇陵选在黄河岸边的巩县一带。此处南靠嵩山,北面黄河,南高北低,山高水来,风水极好。

    于是乎,赵匡胤的父亲,大宋宣祖皇帝赵弘殷与杜太后首先被安葬于此,陵寝曰永安陵。随后太祖赵匡胤将陵区从周围州县中单独划出来,是为永安县,专司管理皇陵。

    自此之后,大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神宗皆安葬于此,共七帝八陵。至于被金军俘虏的赵佶、赵桓父子,虽然也是大宋皇帝,但他们恐怕永远没有机会葬入大宋皇陵了。

    去岁金兵渡过黄河,攻破东京之时,皇陵也遭受到袭扰,地面宫室的布置与供奉被洗劫一空,随之被焚烧殆尽。

    如今金兵再次出现在永安附近,不禁让人担心皇陵的安危。

    徐还打定了主意要做皇陵守护者,所以主动向杜充请缨,前来探查西侧金兵动向。

    杜充同意了,很爽快!

    他早就知道金兵出现在永安、偃师附近,无论是要做什么,他都鞭长莫及,也不想多管。东京汴梁与西京洛阳都在金军掌控中,潜入中间火中取栗,很容易引火上身,着实不划算。

    也许在他看来,黄河沿岸早就已经守不住,一心想着南撤,自然没了继续坚守的心思。不过偃师、永安附近有金兵出没,虽说鞭长莫及,但身为东京留守,不闻不问似乎也不合适。

    刚好徐还提出前去探查巡防,杜充求之不得,自然欣然同意。

    他曾想要将徐还笼络在麾下,但数日下来,徐还不为所动,一直装傻充愣,杜充情知无望,不禁有些许恼怒。

    如今既然他要单独直面金军,那就让他去吧!还是那句话,成功就是自己这个主将运筹帷幄,指挥有方。要是出个什么问题哼哼,那就是他徐还的事情了。

    领了军令,次日一早,徐还便带着千余人马立即动身西进,向着永安大宋皇陵进发。

    事实证明,裴元衍的推测是对的。

    这些金兵正是冲着大宋皇陵而来,你烧我粮草,我便掘你祖坟,完全是一种报复心态。如此,完颜挞懒方能出一口恶气,也好对金国上层有个交代。

    不过可笑的是,这个主意是秦桧出的!

    先前他们烧毁了皇陵的雄伟宫室,此次则是冲着地宫而来不过挖坟掘墓也是个技术活。

    想当年项羽率军进入关中,想要挖秦始皇的陵墓,结果全无所获。黄巢义军进入关中,动用四十万大军去挖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结果挖出了数十米的黄巢沟,最终却因为一群大老粗不懂风水与陵墓设计的基本常识,挖错了方向,压根没有触碰到地宫。

    民国孙殿英盗掘清东陵,也曾一筹莫展,还是借助一位清朝遗老的指点才找到墓道。而且还是借助了炸药这等现代武器,才将陵墓炸开。

    完颜挞懒派出的金兵不是专业的摸金校尉,更没有炸药,所以到了永安皇陵之后,转了好几个圈,竟然对地宫束手无策。

    尤其是那些年代久远的皇陵,地宫建筑与大地几乎浑然大体,完全没有入手的地方。研究了许久后,唯有最后下葬的宋哲宗的陵墓埋藏时间不长,且陵墓修建下葬时遇到大雨,微有损坏塌陷,这才找到了入口。

    于是乎,宋哲宗的永泰陵被挖开了。

    棺椁遭到破坏,甚至连宋哲宗的遗体都被挖了出来,曝尸荒野,陵寝之中的陪葬物也被抢掠一空,现场可谓是一片狼藉。

    紧接着,金兵的目光又落到了其他几座皇陵之上。通过对宋哲宗陵寝结构的研究,他们大概了解了大宋皇陵的构造,有信心打开余下的陵墓。

    让所有的大宋皇帝曝尸荒野,抢掠走所有的陪葬珍品出一口恶气,发一笔大财

    不过很可惜,他们尚未来得及动手,皇陵守护者便出现了。

    金兵是来挖坟掘墓,因而并非精锐,人数也不是很多,更是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毕竟附近的东西二京,汴梁与洛阳都在金军掌控中,乃是不折不扣的“自家”地盘,因而金军没丝毫防备。

    万万没想到,这支宋军仿佛从天而降,突然杀了出来。

    跟随徐还的千人兵马都算得上精锐,加之看到大宋皇陵被盗,对这些挖坟掘墓的蛮夷鞑虏仇恨不已,又抢得先机,一个个红着眼睛杀将上去。

    结果不言而喻。

    不多时,金兵便被杀的七零八落,很多人被杀,少数被俘的也被在陵前斩杀,向大宋诸位先帝谢罪。唯有少数金兵趁乱逃了出去,仓皇逃遁。

    徐还等人没有追击,毕竟维护皇陵比追击几个残军败将更要紧。

    仔细检查,发现其余帝陵地宫无损之后,徐还稍稍放心。但看到永泰陵的时候,心情不免颇为沉重。

    封建社会,皇帝地位崇高,臣民本就有崇敬敬畏之心,视君若父。君父陵墓被掘,自是不共戴天之仇。

    是以千余兵卒都悲愤不已,裴元衍更是怅然叹息,他闻喜老家的裴氏祖坟也遭到了金军破坏,难免触景伤感。

    一个狼藉的场景,血淋淋的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

    异族入侵,上到皇家,下到庶民百姓,谁都难逃灾祸;那马,想要平安无事,只有联合起来将敌军击败、赶走,自己做主。

    柔福帝姬是皇家公主,此间埋葬的都是她的祖先长辈,如今却破败如此。尤其是见到伯父宋哲宗的遗体被曝尸荒野,甚至尸骨不全时,不由悲由心生,嚎啕大哭

    徐还将柔福帝姬揽在怀中,轻声安慰,旋即从身上脱下外袍,上前裹住了宋哲宗的遗体

第一四〇章不费一兵一卒() 
很多年后,这一幕被载入宋史。

    “还乃解衣,以覆帝尸,复葬,泪洒山陵”

    徐还用衣服将宋哲宗的尸体覆盖包裹,然后重新收殓进残破的棺椁中,葬入已经被破坏的帝陵。

    虽说过程和形式都过于草率,但当此之时唯有如此,至少算是入土为安了。

    不过徐还有种深深的担忧,如果不能宋军不能及时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皇陵再度被盗只是时间问题。

    大宋历代先皇,死后都不得安宁,真是

    悲哀啊!

    也不知身在扬州的大宋皇帝赵构,此刻究竟是怎样的心情?身为皇帝,身为子孙,却连皇室祖坟都不能保护

    柔福帝姬是在场的唯一皇族成员,看到祖先的陵寝被破坏,心里多少有些难过,眼睛通红,热泪盈眶。

    徐还看在眼里,却没有再去劝慰,这是正常情绪流露,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