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选则问道:“冯五啊,你好歹是八字军中将校,不说杀贼抗敌了,怎么如今沦落为盗匪了?”

    徐还也注意到,冯五的很多手下,脸上确实有八个刺字——“赤心报国,誓杀金贼”,正是“八字军”的标记。

    他也不是很理解,怎么抗金义勇沦落成了盗匪,虽说两者之间的界限本来不是很明确,但听傅选言下之意,似乎十分突然。

    冯五闻言,黯然低头,半晌后叹道:“一言难尽啊!”

    随着冯五到了山寨,徐还大概对所谓的“一言难尽”有了些许推测。

    山寨有些残破,不过是些许木材茅草搭成了茅屋,别无他物。寒冬时节,八字军将士们身上的衣服也都残破单薄,有人鞋子破了,甚至穿着草鞋。

    至于冯五所谓的地主之谊,也仅仅只是一锅兔肉汤,没有几块肉,淡淡地漂着几片油花,大都是干野菜之类的,更无主食。

    傅选四下看了看,心中明白了不少,低声道:“兄弟们如今日子过的如此清贫?”

    “可不是嘛,若非如此,我们何至于打家劫舍?”冯五叹道:“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军的兄弟们留在太行山里,是为了杀敌报国。

    可自从王彦将军带着主力南撤,我们这些留下的兄弟便吃不饱,穿不暖,哪里还有力气去和女真人拼命?”

    徐还和傅选不由都沉默了。

    冯五续道:“傅大哥你也知道,金狗今年多次进剿太行山,兄弟们东躲西藏,能活下来实属不易

    眼看着寒冬腊月,年关将近,可寨子里什么都没有,全靠兄弟们打点野味糊口。这不没办法了,才在山中为盗匪,我们只是劫掠点钱粮物资,除了女真人,从未干过杀人灭口的勾当。”

    徐还和傅选心有戚戚,完全理解他们的处境,八字军即便是劫掠,但从未害人性命,也算是仁义,有原则。

    想来若非现实所迫,他们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傅选却不解道:“怎么?南边没有丝毫支持和补给?”

    这下轮到徐还好奇了:“怎么?南边朝廷对八字军有物资支援?”

    傅选解释道:“朝廷在东京与中原各有些许兵力,控制着些许州县,先前的东京留守宗泽老将军,对河东、河北抗金队伍多有支持,兵器钱粮都有暗中供给。”

    “原来如此!”

    徐还对宗泽多少有些了解,这位老将军主持大局的时候,除了率领官军积极抗金之外,更大力呼吁联合各路抗金义军。

    即便是曾经的盗匪,只要愿意加入抗金队伍,宗泽都表示大力欢迎,甚至还供给军械钱粮支持,从而增加兵力数量,凝聚民心,以达到战胜金军的目的。

    此种做法,或许可以形象地归结为“抗金民族统一战线”!

    不得不说,老将军深谋远虑,心胸开阔,远见卓识,这个做法也却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事实上,整个建炎二年,金军都没怎么大规模南侵。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

    四太子金兀术虽然拿下了应天府,逼近江淮,但在没有得到后方稳定支持的情况下,并未发起大规模进攻。

    这一年金兵主要在肃清河东、河北,中原、齐鲁等地的抗金武装。而这些力量,全都是宗泽老将军大力支持的结果。冬天辽东与燕云有因为徐还和契丹人生出了大乱,更加延缓了南侵脚步。

    若非如此,拖住金兵几乎一年时间,赵构如何能在江淮和江南立足?宋国也恐怕早就灭亡。

    宗泽此举,意义非凡。

    可惜七月间,这位老将军病故了,临死之前仍旧高喊“渡河”,可见对固守河北,收复失地的执念。

    历史有其必然性,但不可否认一些关键人物的作用。很多时候,个别人物的生死对历史轨迹有重大影响。

    远的不说,比如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已经打到了瓦桥关,眼看着收复燕云在望,却因柴荣病重而作罢。更因其病故,造成主少国疑的窘境,让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改朝换代。

    宗泽之死或许比不上柴荣病故那么关键,但似乎也是一个转折点,按照冯五的说法,河北抗金义军的处境变故也许恰好与宗泽病故有关

第一〇八章拧成一股绳() 
果不其然!

    冯五道:“宗老将军病故,如今东京留守是杜充将军,他把兵马都撤到了大河之南。”

    徐还心中一震,原以为王彦率八字军南下是宋庭,甚至是赵构本人的主意,没想到却是杜充所为。

    “八字军南下,原本是要保卫东京的,不过很可惜东京还是失守了。”傅选轻叹一声,颇为惋惜。

    冯五低声道:“反正自从王彦将军南下之后,从河南来的补给便很少,入冬以后几乎全停了。

    如今太行山里留下来的八字军兄弟,和我们差不多一样,日子都很苦,据说河北路那边也是如此,也许朝廷已经彻底放弃大河之北。”

    “怎么会?”傅选当即道:“河东、河北都是我大宋故地,朝廷怎会拱手丢给金贼?”

    徐还心中不由黯然!

    如果让他们知道,历史上宋金绍兴和议以淮水到大散关为边界,他们不知该作何感想!

    其实,南宋初年的疆域其实没有那么糟糕。

    虽然东京失守,但中途金军撤离,一度曾被宋军夺回来。北方还有很多城池州县掌握在宋军手中,比如大宋北京大名府。

    直到几个月前宗泽去世,这座城池才彻底丢掉。

    论原因,有金国大军强攻有关,但宋国新任东京留守杜充也是难辞其咎。

    新官上任,也许没有三把火,但否定前任的既定策略十分常见。

    杜充对于吸纳盗匪义勇的举措全不在意,持反对态度,甚至觉得河东、河北诸地的义勇是对他有威胁。

    所以自从上任伊始,便彻底否定了宗泽的抗金策略,断掉了对北方义军的供给与支持。更为可恶的是,直接放弃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

    此举直接导致的恶果是大名府沦陷,北方抗金义勇士气低沉,甚至军心已经开始动摇。

    然而这才只是开始。

    熟悉历史的徐还对杜充此人多少有些了解,放弃北方只是第一步,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可能还会放弃中原、江淮。

    没记错的话,杜充此人最后好像投降了金国,然而这种人现在掌管着大量的宋军兵马物资,好像还曾官居宰辅

    想想真是可悲,大宋朝堂上都是这种人,亡国又有什么奇怪的?

    与此同时,徐还也觉压力甚大,将来回到宋国要与很多这种人合作,要面临这样的窘境,想想都让人头大。

    不过更糟糕的似乎是眼前,之所以那么热情地帮助契丹人,为的就是在北地埋下一支伏兵,从而来牵制女真人,为将来北伐做铺垫。

    利用外人的同时,北方的抗金义军也至关重要,如果能够长久坚持,毫无疑问,意义重大。

    可是眼前这个窘境,实在让人堪忧啊!

    “傅兄,冯壮士,太行山中的八字军都是各自为战吗?”沉默片刻,徐还沉声询问。

    冯五道:“自打王彦将军离开,余下的确是各自为战。”

    “这样啊!”徐还沉吟道:“有道是: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如果大家拧成一股绳,会不会有没有这种可能?或者说如今太行山中有没有中间力量,或是让人信服的领袖人物?”

    “拧成一股绳自然是好,王彦将军在的时候便是如此,当时还曾谋划夺取太原,虽然后来没能进行,但自保全无问题,何至于落得如今地步?”

    冯五叹息道:“至于中坚力量领袖人物,太行山东边倒是有一位。”

    “何人?”

    “一个叫马扩的,是官宦子弟,在五马寨聚集了不少人马,先前还曾与大名府守军呼应,城破之后,撤回五马寨,颇有声势。”

    冯五思索道:“对了,最近有消息称,五马寨里有位皇子,据说是陛下的兄弟,叫什么来着”

    “信王赵榛?”柔福帝姬闻言,下意识询问。

    “对对,信王殿下。”冯五连连点头道:“可有人却说是假冒的,各有猜疑,不知真假。”

    “怎么会,肯定是十八郎!”听到兄弟的下落,柔福帝姬好生激动。

    冯五讶然道:“十八”

    呃

    柔福帝姬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道:“十八皇子,信王是太上皇的第十八子。”

    “真是信王殿下?”冯五将信将疑。

    “不知道,得见过才知晓。”徐还摇了摇头,颇为谨慎。

    “哦!”

    冯五点点头,但狐疑的目光不断在徐还和柔福帝姬身上游走,毕竟能认识皇子的人,都不是寻常人物。

    从北方来,认识皇子,还有单枪匹马一个人从金军手中救下傅选等人,身份恐怕不简单

    冯五笑问道:“徐公子也是抗金义士?”

    “哦,算是吧!”徐还点点头,轻声道:“我不过是为傅兄提供了休养之所,为八字军兄弟医治伤病罢了。”

    佛宫寺养伤确有其事,虽说是胁迫八字军前去的,但傅选等人并不介意。至于山谷相救,攻陷幽州这种抗金事迹,眼下还是不提为妙,低调些没什么坏处。

    “原来如此!”

    傅选笑道:“呵,你小子是不相信徐公子,还是不信任我啊?”

    冯五连忙道:“哪里那里,是我冒失了,傅大哥见谅,徐公子见谅。”

    徐还不由觉得,冯五虽然长相略微寒碜,但为人却蛮可爱的,属于那种粗中有细之人,且为人忠义,勉强也算是个人才。

    “徐公子,你是否想让八字军投奔五马寨,信王殿下麾下?”傅选轻声询问。

    “如果太行义军能拧成一股绳,那自然最好不过,至于五马寨”徐还低声道:“是否确为信王殿下,还需见过才行。”

    “徐公子的意思是?”

    徐还沉吟道:“傅大哥能否出面,和八字军的将校首领们联系在一起至于是在太行西麓重整八字军,还是投奔五马寨,可以从长计议。”

    “也好!”

    傅选抗金之心比较坚决,若非如此王彦南下之时,他也不会选择留下。但如今八字军余部一盘散沙,断了支援后更沦落不堪。

    如果继续下去,太行义军将逐渐分散,销声匿迹,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

    徐还说的一点不错,无论如何,都需将义军拧成一股绳

第一〇九章马屁难拍() 
太原府,昔日的晋阳城。

    自从唐朝李渊从此起兵之后,晋阳的地位就举足轻重。

    唐末五代更是有个特别的想象,梁唐晋汉周,五代几乎有一半以上的王朝都是从河东,也就是晋阳发家。

    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都曾担任过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也是在进军河东之时被迫起兵。后周与北宋初期,刘氏仍旧占据河东,是为北汉,苟延残喘了十多年。

    北宋末年,东京城破之后,太原府这座河东重镇自然也成为金军的首攻目标。

    尽管大宋从大河两岸调派了不少兵马,甚至征调了府州折家军参战,但金国也是主力尽出,耶律余睹的契丹兵马也曾参战。

    太原府,终究没有逃脱陷落的厄运。

    如今驻守太原府的是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