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翻一直在等着,粮草是军队的命脉,充足的粮草是军心也是战斗力的体现,所以他需要粮草。

    事实上,自打收编之后,徐还并未亏待过昔日的岳家军,粮草一直按时供给,颇为充裕。

    但还是不够用,因为“岳家军”兵营里的十足数量,已经远远超过高阳王府记事参军手中花名册上的记录。

    岳翻,在私下招兵买马。

    对于徐还,他始终是不服务气的。

    兄长岳飞不明不白的死因是一方面,除此之外,他不希望岳家的势力就此被徐还吞没。

    侄子岳云太年轻,肩负不起这个任务,他理所当然地挑起了胆子,并以保护岳家子弟与岳家军利益为己任。

    而在襄汉兵马之中,除了张宪这等彻底臣服徐还的人之外,有不少岳家军旧将还是有想法的。

    尤其是岳云在襄阳不明不白遭到行刺,成为很多人心里的一根刺。怀疑的种子一旦开始发芽,就会茁壮成长。

    更何况是遇到了岳翻这个浇水施肥的人,很快便长成了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徐庆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重要骨干。

    他走进景色雅致的小院时,远远便听到了岳翻的叹息之声。

    “云儿,你伤势虽痊愈,但身体却是大不如往昔,还是莫要逞强了!”岳翻一声唏嘘,甚为遗憾。

    院子中间手持硬弓的岳云也是一脸无奈,憋的涨红,满是汗渍的脸上写满了懊恼与郁闷。

    曾几何时,他小小年纪便弓马娴熟,引弓射箭是一把好手,已经在战场上手刃过不少贼寇。

    然后一次行刺,一场大病之后,他的身体相当虚弱,连一张寻常硬功都拉不开。稍稍用力,便会气喘吁吁,胸口隐隐作痛。

    废了!

    岳云心中不由自主冒出这两个字来,这辈子恐怕很难在舞刀弄剑,策马射箭,上阵杀敌了。

    换句话说,他没有机会再当一个武将。

    “云公子不必气恼,您承袭国公爵位,自可安享荣华,往后不必再冒箭矢之险上战场也好。”

    家中老仆心有不忍,小声劝说。

    话说的一点不错,岳云承袭了父亲岳飞的鄂国公爵位,是正经的勋贵功臣,几辈子人都可以享受恩泽余荫。不再冒险,安享富贵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然而对于岳云,一个自小弓马娴熟,耳濡目染受父亲影响,立志上阵杀敌,立战功,报效国家的人而言,这是莫大的遗憾。

    继承不了得父亲的遗志,无法承袭岳家将门荣光,无疑是一件很伤心的事情。岳云小小年纪,如何能忍受,一双眼里含着泪水。

    兴许是想到了父亲的教诲,男儿流血不流泪,泪珠终究没有落出来,岳云狠狠地将硬功仍在地面上,拂袖而去。

    看着侄子离去的背影,岳翻摇了摇头,又是一声长叹,然后下意识握紧了拳头。

    恨啊!

    好好的一个有为少年,就这么生生毁了。

    这一切都是谁的错过?伪齐刘豫?岳翻心中又是一声冷哼。

    洛阳针对代国公的行刺也是刘豫所为,全天下的脏水都泼在刘豫身上,当真是他所为吗?

    岳云死了,谁能得到好处?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

    如此欺负人,如此阴险毒辣,那就休怪我不客气!

    岳翻紧握拳头,指头咯咯作响,一转身看到正好看到徐庆阴沉着脸走过来

第六八六章非分之想() 
“少将军,真是可惜!”

    徐庆看着岳云离去的背影,淡淡一语,充满惋惜之意。

    岳云无疑是他们所有人共同的感情寄托,落得如今这般境遇,自然格外难受,也刺激到了内心某些敏感的情绪。

    岳翻自然尤为甚至,忍不住又是一声叹息,拳头下意识再度握紧,好半天才渐渐松开,但心中的结恐怕是再也打不开了。

    “何事?”

    徐庆见状,已然心中有数,低声道:“将军,襄阳府那边刚刚传来消息,原本打算供给我们的五万石粮草被扣下了。”

    “嗯?”

    岳翻顿时眼睛一瞪,有些愤怒,有些疑惑,也有那么些许紧张。

    “可有问过,为何?”

    “襄阳知府的说法是,淮南遭遇水灾,东京粮草供给不足。太上皇和高阳王下了旨意,调拨粮食供应东京”

    徐庆沉声道:“今岁唯有蜀中和襄汉丰收,而蜀中道远,襄阳更为靠近洛阳,运送更为方便,事急从权,所以”

    岳翻听在耳中,虽似合情合理,却仍旧忍不住心生怒意,愤愤道:“那也不能延误我们的军粮”

    “襄阳知府说我们的军营足够得三十日用,不着急且先供应洛阳和东京,随后再给我们调拨。”

    “他娘的。”

    岳翻怒骂道:“怎么着,现如今连小小的襄阳知府也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你怎地不带人去抄了他的知府衙门,好好问问他孰轻孰重。”

    徐庆无奈道:“我等何尝不想,但襄阳知府是苏家人,背后有王府两位夫人,不可轻举妄动。”

    “苏家人”

    岳翻冷哼一声:“还只是个王府内眷而已,苏家人便以外戚自居,就开始如此无法无天了吗?”

    徐庆心有戚戚,当即附和道:“可不是嘛,现在苏家在蜀中、荆襄的产业众多,商行货栈无数,一个小小的管事便可以在城中横着走,更何况是襄阳知府。”

    不得不说,这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一个问题。苏家因是蜀中名门,家大业大,因有苏红袖和黄若彤两个“女儿”在高阳王府,背景与实力深厚,难免有些恃宠而骄。门下之人行事难免有些乖张,仗势而为。

    因为目前还要多加仰仗苏家,加之苏红袖只生了女儿,黄若彤也颇明白事理,正在逐渐从苏家剥离,所以徐还也便多有多说什么,准备暂缓慢慢处理此事。

    但此举落在得岳翻和徐庆眼里,就有纵容嫌疑了,尤其是如今这等敏感时期,敏感之事。

    岳翻愤怒之下,听到徐庆提到“货栈”二字,猛然想起当初刺客在襄阳行刺岳云时,就躲藏在苏家货栈里。

    当时说是什么嫁祸云云,现在看来,恐怕是有人别有用心啊!心中的某些猜想自然也越发的坐实了。

    徐庆则忧心忡忡道:“将军,除了苏家的背景,我也是担心我们暗地里的动作,会不会被察觉了。”

    “嗯?”

    岳翻再度有一惊,做过亏心事的不安内心顿时惶惶。

    “襄阳知府于我们是个要紧职位,徐还不安排旁人,偏偏用了苏家人,恐怕不是巧合,兴许”

    徐庆沉吟道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此番克扣军粮,兴许真是为了供给东京,乃是权宜之计,但没准兴许也有试探之意也未可知。”

    “你所言不无道理。”

    岳翻沉吟片刻,顿时忧心忡忡,如果襄阳知府有所察觉,那么此番克扣军粮可就不单纯,不简单了,极有可能就是徐还的试探。

    他想做什么?

    试探我的虚实?还是让我自乱阵脚,然后名正言顺的围剿平叛?或者已经

    一瞬间,岳翻心中思绪翻腾,不免有些六神慌乱。

    是应该先下手为强,还是按兵不动,静待时机?可那样会不会错失时机,从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好在徐庆还算理智,低声道:“现在动手,我们没有任何胜算,况且可能真是调运粮草,而非发现了什么端倪,也许是我们多疑了。”

    “但愿如此吧!”岳翻言语中带着些许祈祷,心里仍旧紧绷着。

    徐庆低声道:“况且,纵然要有所动作,也得”

    “你想说什么?”

    岳翻看着徐庆若有所思的样子,顿时生出些许疑惑来。

    “将军,你想想,如今这天下可不就是个三分模样嘛,北边的金贼是永远的敌寇,咱不能沾染。

    在大宋的地界下,便唯有两条路可以选高阳王府靠不住,便只有临安朝廷”

    徐庆一番话说的声音越来低,但语气却越来越凝重。

    岳翻听的清楚,心里也十分明白,眼下的大宋天下可不就是这般情形嘛!

    高阳王府和临安朝廷二选一,既然和洛阳疏离,但那可以选择的便只有临安。

    只是

    想起兄长岳飞之死,岳翻轻轻摇了摇头,两边都是谋害兄长的刽子手,说到底是一丘之貉。

    倒向谁岳翻都会觉得恶心,这等与虎谋皮的事情他不想,也压根不愿意做,否则会对不起兄长在天之灵,以及岳家军素来的忠义之本。

    可是诚如徐庆所言,天下三分,总不能孤悬在外,谁也不依靠吧?

    当这个疑问在脑海出现的时候,岳翻心中猛然泛起一个念头,为什么一定要依靠别人呢?

    岳家军实力也不容小觑,又占据了襄汉重要地域,岳飞遗留下的名声在外,如果运用得当,当真有可能

    只是,岳家赖以生存的招牌是忠义,另起炉灶是万万不能的,必须打着扶保皇室的旗号。

    临安那边的赵构是没什么指望了,但是洛阳这边,徐还已经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

    可是

    如果他们一直待在洛阳城里,那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除非,洛阳大军调动,自己有机会前去拱卫西京,或者那两位尊贵之人有离开洛阳的可能吗?

    徐庆并不知道顷刻之间,岳翻心中已然生出如此大胆的想法来,轻声道:“当务之急,还是要招兵买马,积蓄实力。

    再者,便是张统制那边,恐怕”

第六八七章姓徐还是姓岳() 
襄阳城门口,看着马车将一车车粮草运走,苏泽终于松了口气,这才策马返回知府衙门。

    没错,襄阳知府正是昔日的高阳王府记室参军苏泽,一位来自眉山苏氏的青年才俊。

    从记室参军到襄阳知府,品阶上肯定是上升了,但实际上却有几分明升暗降的意味。

    参军虽然品级不高,却是王府的核心心腹,有些类似于皇帝身边的中书舍人,接近权力核心,隐性权力大,前程似锦。

    但是,他被调离了。

    毫无疑问,这有徐还平衡各方,悄然压制苏家势力有关系。面对日益壮大的苏家,不能让他们在王府有着过于强大的势力。

    苏泽一直兢兢业业,也立下不少功劳,直接调离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有个恰当理由,而且有个合适的去处。

    思来想去,徐还将他调到了襄阳府。

    大宋实行的是州县制,但有一些地区仍旧是知府为竹官,比如大名府、江宁府、临安府,要么是陪都,要么就是都会之城。

    故而约定俗成,知府的官职比之寻常知州也高上一些,升迁也更为容易快捷。比如神宗年间,王安石便由江宁知府直接上任翰林学士,继而成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徐还占据大宋西部半壁江山之后,长安、成都和襄阳成为尤为重要的三个州府,记室参军外放知府也合乎情理,不算贬谪,甚至可以看作是未来高升的镀金步骤。

    至于选择襄阳,一个重要原因是苏泽曾经数次代表徐还联络岳家军,与岳家上下的将领颇为熟稔。为官襄阳,能够与驻守此处的岳家军便捷沟通配合。

    故而当合情合理的调令下来之后,苏泽没有丝毫的反对和犹豫,立即动身南下襄阳府。

    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