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之前,徐还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犹豫,但慕洧和任得恭的快速败亡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刘琦的出现,让人信心十足。

    吴磷、刘琦、牛皋,三个人,调动七八万大军,加上凤翔府源源不断出产的火器,应对西夏似乎没什么大问题。

    更何况,萧秋荻到洛阳之后给出一个建议,又让他添了几分信心。

    “萧特谋已经调集了两万契丹勇士,在云内州暗中集结,随时可以西进。”

    “你的意思?”

    萧秋荻道:“也是契丹上下的意思,余里衍的孩子快生了,算是娘家提前送上的满月礼吧!”

    “好,那就却之不恭了。”

    徐还心里明白,这算是契丹交上的投名状,彻底拜服的诚意。同时也是为余里衍,以及腹中之子的背书。

    契丹人已经不再谋求复国,但他们希望在徐还将来掌控的天下里有一席之地,希望余里衍的儿子代表他们的利益,并有一定地位。

    这份心思,完全可以理解。

    如今王府各位夫人的外家,但凡有点力量的,都在各种动作,为自家外甥积蓄力量,争取地位和利益。

    虽说这种举措有一定隐患,但为时尚早,且都在可控的范围内,故而徐还一直睁只眼闭只眼。

    为了防备东京的宋军,以及河北的金军,西军不能尽数调动,此番进攻西夏,少不得要仰仗契丹人。

    他们的骑兵可以作为一支奇兵,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在未来,更有其非同小可的价值。

    耶律大石,这位曾经的契丹林牙,已经在西域之地成了气候。灭西夏,占据河西之后,如何应对西域各部也是个问题,契丹人无意是个不错的代言人。

    而且契丹人分散到河西与河东两地之后,潜在的威胁也逐渐消散,无意也是一件好事。

    “夫人安排甚妙,替为夫解决了不小的麻烦呢!”

    徐还一揽萧秋荻的纤腰,笑道:“为夫向来赏罚分明,夫人立了大功,自当奖赏。”

    瞧见徐还嘴角的笑意,以及逐渐往下,愈发不老实的大手,萧秋荻哪里还不明白,脸上不由泛起了一层红晕。

    “今天还是若彤妹妹先吧”

    “无妨,这会你先晚上再去找若彤,为夫的实力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呀大白天的。”萧秋荻倒在徐还怀里,娇羞不已。

    “那又何妨?”

    徐还笑道:“为父掐指一算,今日宜子,秋荻啊,给明月添个弟弟可好?”

    “啊?”

    萧秋荻微微一惊,不等说话,便被大口封住了香唇,嘤咛一声倒在了卧榻之上

    春风几度,徐还揽着怀中佳人,下意识瞧了过去。

    萧秋荻微微疑惑,会这么凑巧吗?不过转念一想,当初不就是在山寺的禅房里,和徐还一夕之缘有的明月嘛!

    说不定,萧秋荻轻抚小腹,脸上浮起了母性光辉。

    徐还笑道:“放心好了,不着急的,这段时间为夫赐你专房之宠,必定给明月添上个弟弟。”

    萧秋荻不大好意思道:“还有若彤妹妹呢,雨露均沾。”

    “不会亏待你们任何一个,不过呢这段时间,你这边要紧点。”

    徐还笑道:“若彤已经有承业,不打紧倒是你这边”

    说到这里的时候,萧秋荻猛然意识到,徐还不是无缘无故提到让自己生孩子。换句话说,给明月生个弟弟这事,并不单纯,徐还说这话是有目的的。

    徐还也很无奈,这可能是权力和地位带来的负面。

    当自己处在这个位置后,任何事情都已经不再单纯,甚至包括是床笫之欢和子嗣问题。

    每位夫人、每个孩子身后都有是一个外戚之家,一股势力,平衡十分必要。

    目前以余里衍、萧秋荻背后的契丹人,黄若彤、苏红袖背后的蜀中士绅力量最大。现在需要他们,不能动手打压,那么就只能分散。

    将这些力量分散摊薄到多个孩子身上去,此时此刻,徐还隐隐希望余里衍与苏红袖都诞下女儿。

    然而他们还年轻,将来多半会有儿子,那么徐承业会不会分走蜀中些许力量?萧秋荻有个儿子的话,契丹的力量还能拧成一股绳吗?

    想想也是无奈,为了所谓的大局,竟然不得不温柔地“算计”枕边人和自己的孩子,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萧秋荻兰心蕙质,十分聪慧,隐约猜到了些,只是心领神会地什么也没说。

    自从徐还千里奔袭,出现在云内州城下救她的那一刻起,她便只是个纯粹的小女人,面前这个男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而且理智告诉她,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孩子,以及契丹人未来考虑,最好不要有什么歪心思,顺着他的意思最好不过。

    萧秋荻善解人意,徐还的烦恼却远远没有解决,除了身边的平衡之外,他还有远方的担忧。

    毕竟,柔福帝姬、宋五娘母子(女)还在临安,他们可是真真切切危机四伏

第六四〇章最后一次了() 
西北烽火连天,东南却是一片祥和欢乐。

    开战之后,徐还只是象征性地上疏临安,写明任氏兄弟与慕洧等人谋反,西夏与叛军阴谋勾结,进犯大宋,西军请求出兵讨伐,击退来犯之敌。

    说是请求,实际上先行出兵。

    赵构心知肚明,徐还是占着理的,自然不会在这些小事上纠结,爽快地下旨准许了。同时对叛臣贼子,以及入侵的西夏表示了强烈谴责。

    随后赵构便将此事抛诸脑后了,关自己什么事吗?西军平叛和自己有关系吗?

    如果说有的话,也是希望叛乱能够拖垮徐还,西夏能够成为徐还的心腹之患,拖住他东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这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大宋朝廷不仅可以趁此机会尽快吞下刚刚收复的淮北、中原和齐鲁之地,休养生息,亦可趁此机会搞点大动作。

    赵构的第一个大动作是启程北上,前往扬州迎接南归的孟太后。

    群臣对此并不赞成,至少秦桧,以及宫中的皇宫、甚至御医不大赞成。赵构近来身体不怎么好,为求子嗣过度纵欲,身体有些虚弱。

    奈何无论是谁的劝谏,赵构都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众人心里不免期盼着韦太后归来,以母后之尊能够劝说皇帝。

    皇帝轻易出京本就有风险,何况圣躬抱恙,实在不宜远行。奈何赵构坚持,为表对母后孝敬,必须亲迎。

    大臣们赞许赵构孝心可嘉之后,纷纷劝说不必跨江,可以在临平或者镇江迎接太后凤驾。

    但是赵构坚决反对,一定要前往扬州。

    如此坚决,自然是有原因的,虽说身在临安,距离北方遥远,但并不代表赵构对北国之事一无所知。

    被掳走的皇室女眷在北方过着怎样的生活他是知晓的,五国城的浣衣院成了金国上层将领官员排队光顾的场所,是和原因他一清二楚。

    赵构很年轻,尚未不到三十岁,其母韦氏被掳走的时候尚未不到四十。母亲在北地会遭遇什么可想而知。

    宋国朝廷在北地亦有密探,韦氏与盖天大王完颜宗贤生有两子并非什么秘密。赵构知晓,也很难受。

    可是即便银牙咬碎又有什么办法呢?韦氏是他的生身之母,何况这诸多羞耻遭遇也不得已之举。

    除了痛心之外,赵构唯一能做的就是为母亲遮掩,隐藏秘密。

    他已经想到一些办法,比如将母亲韦氏的年龄提高十岁,被掳去北方的并非是半老徐娘,而是一个色衰的老妇人,遭到侵犯的可能自然就小一些。

    至于和完颜宗贤生下的两个便宜弟弟,也可以此否认,避免他人说闲话。其实说白了,掩耳盗铃,聊作安慰。

    其次就是对韦氏隆重礼遇,崇高其地位,从而让天下敬重,避免流言,也起到一个威慑作用。

    官家这般至孝,倘若有谁冒犯太后,那就是自己找死,天下人少不得掂量掂量。

    国舅韦渊封为安乐郡王前去迎接,各州县官员隆重接待,圣驾亲自前往扬州迎奉都是这个目的。

    另一个方面,赵构离开临安也是为了避嫌。

    动手的时候,不在临安,或许闲言碎语会少一些。

    临启程之前,赵构询问柔福帝姬,是否一同前往扬州迎接太后凤驾。

    按理说柔福帝姬作为唯一在临安的皇室公主,即便并非韦氏所出,也应该前往迎接。但出乎预料,柔福帝姬婉拒了。

    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她近日经常梦到孟太后,故欲谒陵祭奠。

    此话一出,即便是赵构也无从反对。

    大宋的太后不止一位,除了你的生母韦太后,还有扶持你登上皇位,在苗刘之变中全力支持你赵构的孟太后。

    相比于韦氏单纯的生养之恩,孟太后对大宋是有重大贡献的,受天下人敬仰。即便去世了,依旧地位崇高,丝毫不妨碍其地位。

    如今皇帝生母南归,如此礼遇没有问题,但倘若因此忽视了孟太后,天下人会怎么说,会如何评价呢?

    会不会说皇帝忘恩负义呢?故而这个时候,柔福帝姬提出谒陵祭奠,赵构是不敢反对的。而且冠冕堂皇地请柔福帝姬代自己致祭,以表示自己不忘伯母扶持之恩。

    坐上前往扬州的龙舟时,赵构冷冷一笑:“姑且让你拿大娘娘作挡箭牌,最后一次了。”

    最后一次了。

    柔福帝姬也在这样想,可能这是最后一次祭奠大娘娘了。将来即便还有机会,恐怕要很久以后了。

    因此,准备需要格外充分,仪式要格外隆重。

    “长公主放心,灵隐寺的禅师,龙虎山的道长都已经到了,礼部和临安府也在全力支持,隆重祭奠先太后。”

    裴元衍心想,孟太后的祭奠越是隆重,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打击韦氏的气焰。

    “嗯,有劳先生了。”

    裴元衍压抑了声音续道:“殿下,祭礼之后我们便不回临安了。”

    “啊?”

    柔福帝姬嘴巴微张,讶然道:“难道要直接走吗?”

    “是的。”

    “好吧!”

    柔福帝姬长出一口气,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至于用什么方式,已经不重要了。

    “你和二位公子单独走。”

    “啊,五娘和明珠呢?”

    裴元衍道:“殿下放心,宋夫人与明珠小娘子另行离开,我们会妥善安排。”

    “不能一起吗?”

    “一起目标太大,分开走能有麻痹之效。”

    裴元衍沉声道:“长公主不必介怀,并非厚此薄彼,实乃大局为重。况且您和二位公子才是首要目标,引开了注意力,宋夫人和小娘子反而走的更容易。”

    “那其他人呢?”

    “能走的已经寻各种理由先离开了,余下的没动弹,是担心引起怀疑。

    殿下放心,您和二位公子离开的同时,相关人等会全部化整为零,隐藏于江南。或事后独自北上,或者潜伏下来,以待来日王爷大军归来。”

    见裴元衍信誓旦旦,柔福帝姬这才放下心来。

    明明是山雨欲来,她却并不担心,反而有几分兴奋,终于可以离开这繁华桎梏,挣脱樊笼,终于可以见到日思夜想的夫郎了

第六四一章韦氏的喜与忧() 
楚州。

    淮水名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