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从完颜宗贤府上得到消息,那个徐还如今拥兵自重,声势浩大。似乎已经与儿子赵构离心离德,分庭抗礼。

    此等情势下,指不定他们会故意散播此事,来“污蔑”自己,从而打击儿子赵构,哪里还能指望他们保守秘密?

    想要堵住他们的嘴恐怕很难,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先下手为强

第六三二章老丈人的野心() 
韦氏在登州上岸,在安乐郡王韦渊的护送下前往临平,在那里将登上南归的凤舟,一路南下临安。

    金军北撤,王师收复了京东路齐鲁淮北等地,新任的驻军和地方官刚刚上任。尚未烧三把火,便遇上太后南归的大事,自然格外殷勤。

    沿途地方官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让韦太后的行程一路顺利,而且趁机各种巴结奉承。太后满意,官家龙颜大悦,便意味着他们的似锦前程。

    兴许是因为刚刚南归,以及自持身份,韦氏表现的还算稳定矜持。韦渊则急不可耐,仗着国舅身份,一路上地方官的好处可谓是来者不拒,没少捞好处。

    位于州县官员和地方士绅而言,安乐郡王就是太后的代言人,自然同样是竭尽所能地巴结奉承。

    一时之间,从齐鲁到淮南,一路上可谓是花团锦簇,一片祥和欢腾。

    远在洛阳的徐还对此了如指掌,甚至派人送去了些许贺礼,与柔福帝姬一起表达了对韦太后的欢迎和尊敬。

    当然了,并非发自内心,而是作为公主和驸马必须的礼节。

    韦氏南归,对他们而言绝非好事,而是逐步靠近的危险,此刻警钟已经敲响。

    “先生,金蝉脱壳可否安排妥当?”

    司马靖道:“一切准备就绪,确保长公主与世子、公子、小娘子平安无恙。”

    “那就好,恐怕没几日了。”

    徐还叹息一声:“也好,往后一家子就能在洛阳团聚了。许久不见,说起来还真是格外想念他们娘几个。”

    “王爷莫急,要不了多久即可阖家团聚。”

    司马靖道:“王爷,临安不必着急,倒是长安,兴许”

    徐还淡淡道:“哦?终于要动了吗?”

    西军出潼关,洛阳为天下中枢,自然也就成了徐还新的大本营。

    此后征战天下必然是以此地为出发点,常驻地,故而徐还动了念头将妻儿接来此处。

    长安城里,如今尚有四位夫人,耶律余里衍与苏红袖身怀有孕,暂时不便车马劳顿,暂且留在长安养胎待产。

    但萧秋荻与黄若彤则先一步动身前来洛阳,无他,徐还身边总得有妻妾伺候才行。总是让堂堂高阳郡王独守空房,孤枕难眠显然不大合适。

    还有徐明珠、徐承业姐弟也十分思念父亲,想要承欢父亲膝下,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夫人、公子,一大家子从长安到洛阳,皆是王府身份贵重之人,兵马护送是必然的。

    于是乎,自然而然也就需要一位将领随行护送。一个小差事,但十分重要,也容易因此得到王爷、夫人的感激与青睐,毫无疑问是个好差事。

    京兆府上下,有不少将领动起了心思,想要争取这个机会。不过很可惜,他们没有这个好运。

    差事最终落到了任得敬身上,昔日的西安州守将,原本历史上的西夏国丈。不过因为徐还的关系,他的女儿并未嫁给夏国主李乾顺,反倒是与临安庆国公长孙达成婚约,成为赵宋皇家姻亲。

    任得敬在西军中的地位也因此升高不少,庆州、萧关一带便一直由他们任家驻守。西军上下,对任得敬也是多有敬重。

    此番徐还点了任得敬护驾,多少让人有点意外。怎么说呢?有点大材小用,任得敬好歹是一方驻守防备的大将,派遣来护送王府家眷,显得有些屈才。

    当然了,换个角度可以说是高阳郡王对家人的重视,特意遣大将护送。也可以说是任得敬备受王爷信任,特意给予此等殊荣。

    任得敬却知道,这是徐还特意安排的,是让他顺便前往洛阳,有其他安排。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让他以商议女儿与庆国公长孙婚事的名义,前去临安,打探消息,顺便代表王府做一些暗地里的事情。

    说法合情合理,差事也确有其事,算不上什么难事,任得敬自是欣然命令。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接到命令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何等的迫切与兴奋。

    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机会来的正是时候。

    就在前几日,他刚刚收到来自临安的密函,让他配合潜藏在关中的某个人,制造一场动乱,牵制徐还东进的步伐。

    没错,任得敬已经归附了临安。

    自打那次庆国公到长安册封徐还,与他会面之时,任得敬便倒向了临安。

    原因很简单,在京兆府,在徐还手下,他的前程未来永远只有那么大,绝对无法超过牛皋、吴玠等人,甚至连虞允文都不如。

    任得敬是一个野心颇大之人,他并不甘心屈居人下,故而当庆国公许诺诱惑之时,他动心了。

    毕竟他的女儿许配给了庆国公的嫡长孙,而其次孙则养在宫中,是未来储君人选。只要登基,自家女婿必然封王,女儿便是王妃。

    这层关系,自然更为亲密,也更有前途。

    但眼下宫中两位宗子,另一位还养在皇后膝下,庆国公来信说的很明白,想要自家孙子脱颖而出,就需要功劳以及军中支持。

    现如今,金军北撤,对临安朝廷而言,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已经“图谋不轨”的高阳郡王。若能在关中有所动作,拖延其进军步伐,甚至破坏其根基,绝对是大功一件。

    不仅能有助于庆国公之孙的储君地位,对于自己和任家的未来也大有裨益。思来想去,任得敬觉得有利可图,可以赌一把。

    毕竟牛皋东进,凤翔府和长安空虚,徐还本人更是远在洛阳,是个不错的机会。自家在西安州、庆州一带颇有力量,若是一举成功,说不定可以占据关中。

    那样的话

    任得敬作为原本历史上能成为西夏国丈之人,是个又野心有一定能耐的赌徒,一旦决定了,便立即付诸实施。

    唯独一个难题是,从庆州到长安距离颇远,一路行军很难不被发现。迅雷不及掩耳占据凤翔府还可以,至于长安万一徐还紧急回师,或是其他兵马来援

    如此,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拿下凤翔府。扼守蜀中北上的粮道,也算是成功。

    然而万万没想到,就在此时,一个更大的诱惑,绝好的机会不期而至,任得敬顿时欣喜若狂

第六三三章诱饵的觉悟() 
凤翔府!

    原本此地是西军核心之地,高阳郡王在东湖别苑住的日子可不短,一度十分繁荣,与京兆府有的一比。

    直到王府移驻长安,近日又迁居洛阳,凤翔府的地位才微微下降。当然,仅仅只是政治方面,在军事领域,仍旧十分关键。

    别的不说,西军的重要兵器作坊都在凤翔府,其中就包括火器作坊。

    任得敬对此早已垂涎三尺,西军真正强大之处正在此处,西夏铁鹞子,以及金军铁浮屠是怎么战败的,他一清二楚。

    只要掌握了火器,麾下兵马便可天下无敌。无论是称雄一方,还是有所图谋都并非难事。

    尽管内心十分迫切,但任得敬在极力克制,凤翔府固然诱惑,但真正重要的是长安。高阳郡王的妻儿要是尽数在手,关中西军还不得投鼠忌器?

    徐还本人恐怕也不例外,四个妻妾,四个子女,其中还有契丹人十分在乎的公主。这可比些许兵器作坊更有价值。

    故而任得敬的兵马路过凤翔府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并且客客气气对守将打招呼,并且赠送了些许河西而来的果品。

    凤翔府守将刘琦笑吟吟地接过哈密瓜,连连道谢,目送任得敬所部经过之后,眉头渐渐皱起。

    任得敬奉命护送王府家眷前往洛阳没错,他自己赶赴长安也合乎情理,带上些许人马也没问题,但有必要带三千人这么多吗?

    没有证据,纯粹只是疑惑,关中乃是四塞之地,四处的关隘都有猛将和大军驻守。

    反倒是关中内部,驻守的兵马不多,尤其是牛皋东出潼关前往洛阳之后,长安便成了一座空城。

    这时候,任得敬率领三千兵马奔赴长安,不免让人有些敏感。

    若是徐还的命令里确切表明让其率部驻防倒也罢了,偏偏没有,故而刘琦心中不禁有些嘀咕。

    三千人,完全可以控制长安。

    而长安是王府驻跸之处,乃是关中乃至整个西军中枢,若是动乱,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王府家眷都在那处,要是有个什么闪失

    也许是杞人忧天,但刘琦觉得,整个关中除了自己在凤翔府的八千驻军外,再无其他兵马。

    拱卫长安也算是自己的责任,留心提防也就在情理之中。

    出于谨慎,刘琦立即派出信使将此事上报给了牛皋,并且派出斥候跟随在后,算是监视,以防万一。

    长安城里,耶律余里衍和苏红袖都已快要临盆。

    这个要紧时候,萧秋荻与黄若彤都不大放心离开,想要陪伴两位姐妹安然生产,照顾月子。

    毕竟两位孕妇无法车马劳顿,远行他地,可是徐还却来了书信,让她二人前往洛阳。想想也在理,堂堂高阳郡王,身边没有一个妻妾侍候,时间长了真不是那么回事。

    尤其是进驻洛阳这个颇为敏感的城池之后,家眷以及王府的存在有其政治意义。而柔福帝姬与宋五娘远在临安,王府世子嫡子都在临安,徐承业是目前唯一“安全”的儿子,带在身边是必要的。

    如此,西军上下的将领们至少能更为安心一些。所以萧秋荻与黄若彤没有什么犹豫,当即准备动身前往洛阳。

    至于说想等二女生产之后再行动身,后来一想,还是作罢了。一见到孩子,又是在月子里,哪里肯放心走呢?

    徐还那边催促略及,一再表示余里衍和苏红袖自然稳妥之人照料,并不用担心,二人这才打理行装,准备启程。

    黄若彤还好,长于机关术的她这几年一心扑在儿子,以及王府内务管理上,对政治和谋略不再那么敏感。

    但萧秋荻,曾经契丹复国组织的首领任务,政治与谋略敏感度不言而喻。她清晰地嗅到了此事并不那么简单,因为护送的人选竟然是任得敬。

    长安到洛阳如今都在西军控制下,随便派一支兵马,安排个将领便能护送,何必要从遥远的西安州抽调任得敬?

    虽说有那个看似恰当的理由,但萧秋荻仍旧觉得冠冕堂皇,此事恐怕另有文章。

    想当初她可是对西夏局势有过深入了解,知道任得敬曾在徐还和西夏李乾顺之间摇摆不定过。

    还是徐还促成其女与庆国公府的婚事,并且许以重利才投靠过来的。这样的人,骨子里见利忘义,并不可靠。

    想当初庆国公在长安行册封礼,还曾拉拢过他,不过事后任得敬曾主动说明,告知此事,当时好像是坦荡无私,忠诚可嘉。

    但如今想来,未尝不是一种障眼法,假戏真做没错,用丈夫徐还说过的一句话再贴切不过——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假难辨啊!

    再联想前些天丈夫在的襄阳的遇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