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皇后倒是有劝谏,但被赵构视为争风吃醋,有失中宫气度,甚至许久故意冷落吴皇后,好不尴尬。

    也正是因此,宫中的局面才有些怪异。

    吴皇后得不到宠幸,难免心理不平衡,守活寡也就罢了,更为担心的是其他嫔妃生下子嗣。

    好在宫中嫔妃们的肚子暂时静悄悄,这才松了口气。作为中宫皇后,膝下还养着一位宗子赵伯玖,她便能安心好多。

    但张贤妃膝下养着的赵伯琮似乎更得人心,先一步抱入宫中,被下意识视为储君人选,何况身后还有亲生的祖父庆国公支持。

    那可不是一个闲散宗室,身后是整个太祖系皇族,在太宗一系尽数被掳去北国的情况下,他们是临安朝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将来若是中宫与宗室不睦,上面没个人压制,如何是好?除非

    秦桧自然而然想到了一个人,时候差不多了,也该让她回来了

第六二三章太后南归() 
徐还遭遇行刺,公主府上下自然也惊了一跳。

    不过好在提前知悉消息,确认有惊无险,故而上下都颇为淡定。

    真正让他们不淡定的是岳云遇刺,深悉内情的裴元衍最是心知肚明,不免一头雾水。

    荣宝阁提供的消息,行刺只是针对徐还,并未提及其他人,怎么岳云

    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个人都没打听到,着实有些意外。还有就是,岳云一个小孩子,行刺他有什么意义呢?

    岳云有惊无险,侥幸活了下来,但是因此产生的后患却层出不穷。

    当襄阳消息传回临安,裴元衍终于知道,行刺并非目的,只是手段,此举旨在是为了嫁祸高阳王府。

    好在自家王爷气定神闲,稳住了张宪,这才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不得不说,这一招着实阴狠。

    裴元衍更暗暗有些后怕,倘若自己故意拖延,让岳飞送命之事被人知悉,那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也就在此时,裴元衍才隐隐有种感觉,也许自己想的太过简单,做了一件蠢事。

    好在这件事只有自己和冯五知情,即便徐还那边有所猜疑,也毫无证据。

    还是那句话,自己的初衷是一番好意,不管徐还领不领情,绝不至于戳穿自己,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

    这个秘密,将随着时间彻底掩埋

    眼下当务之急是调查消息,尽快协助徐还厘清襄阳之事的真相,先不说还击了,更重要的是厘清身边的威胁。

    刺客竟然是来自的长安的西军老卒,那可是高阳王府的基业之地,竟然也被渗透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事绝不可掉与轻心,必须尽快挖出蛀虫,以免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调查尚没有进展,裴元衍又收到了一个重要消息,宫中开始大兴土木,重修慈宁宫。

    慈宁者,太后居也!

    孟太后已经去世,而今大宋有太后之尊的乃是当今皇帝赵构生母——韦氏。

    宋金和议的条约里,就有一条,奉送韦太后南归。这也是当初赵构力主和议的,让大臣们难以反驳的理由。

    孝顺,从来就是最好的遮羞布。

    如今和议达成,韦太后南归也就顺理成章,只是时间问题。

    宫中修缮宫殿便是一个讯号,说明韦氏南归在即。与此同时,韦太后的弟弟,赵构的舅舅韦渊被册封为安乐郡王,奉旨北上迎回太后。

    据宫中传言,是要在新年之前,接回太后,除夕皇室阖家团圆。

    算算时间,不过两三个月了。

    公主府对韦氏南归一直十分重视,盖因当年辽河驿站的那场冲突。

    裴元衍并不十分清楚,但徐还再三交代,此事必须格外留意,故而他第一时间飞鸽传书,并告知柔福帝姬。

    果不其然,柔福帝姬听闻消息,神色微变。如果当年没有撞破韦氏怀孕,也许不至于太担心,现如今身为太后,必然容不得被旁人知悉自己的丑事。

    更为重要的是徐还,柔福帝姬也说不清楚丈夫到底在担心什么,只是一再叮嘱他,一旦韦氏南归,必须离开临安。

    对徐还,柔福帝姬是无条件信任的,所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只是一声叹息之后,便说道:“罢了,裴先生,金蝉该脱壳了。”

    金蝉脱壳,此乃公主府准备数年,徐还格外重视的天字第一号重大行动。如今,终于要开始了。

    裴元衍知道此事为时不远,却没想到开启的契机竟然是韦太后南归,看来这其中有些不可告人的皇家辛秘。

    他无意打听,只要办好差事即可。

    柔福帝姬道:“岳夫人与岳雷要扶灵北归,随行些许人还有,文郁和七七既已订亲,还是早日回故里完婚吧,让辛夫人和牛皋将军的亲眷随行北上。”

    裴元衍当然明白真实目的,疑惑道:“殿下,如此会不会过于明显,引起怀疑?”

    “现在不走,到时候人太多,更不好办。”

    柔福帝姬道:“怀疑就怀疑吧,只要我和孩子们还在临安,只要他们和徐郎没有彻底撕破脸皮,便不会怎样。否则一旦凤驾南归,再想走就走不了。”

    “是!”

    柔福帝姬补充道:“对了,徐郎遇刺,我理应担心,加以关切,就让虞允文带些要紧人物,赶去襄阳随扈徐郎。”

    “是!”

    近日从临安北行的运河上有些忙碌,过往的船只很多,且船头旗帜表明这些人非富即贵,商船渔舟纷纷少不得避让。

    先是鄂国公岳飞的灵船,随后是虞允文乘坐高阳王府的座船,携带福国长公主交代的物品,紧接着是安乐郡王韦渊。

    韦家是外戚,但早期并不显贵。韦太后起初只是个小宫女,得幸生下赵构之后,韦家兄弟才有幸担任些许不入流的小官吏。

    本来也就这样了,一个普通妃嫔的亲眷能有如此待遇算不错了。万万没想到,韦家竟然祖坟冒青烟,撞上了大运。

    靖康之耻,他韦家的外甥赵构当上了皇帝,韦家作为皇帝舅家,迅速飞黄腾达,迅速封了爵位,担任官职。

    当然了,只是太常寺等些许并不重要的职务。那个时候,韦渊格外想念姐姐韦氏,只要她回来了,还能亏待了自己?

    只是被金人掳走,能不能回来,何时归来都是问题,韦渊也不敢奢望。

    没想到幸福来的太突然,宋金议和,太后南归,更让他惊喜的是外甥赵构立即给了他郡王爵位,奉旨北上迎接。

    郡王!

    整个大宋都没几个,除了两个太祖系德高望重的长辈,以及领兵在外的驸马徐还外,就属自己的。

    大宋外戚封王的不在少数,但一般都是皇后的生父方才有此殊荣,而且多是追封。自己能够以太后胞弟,皇帝舅父的身份生前封王,着实是难得的殊荣。

    韦渊心里这个得意,自然是溢于言表,一心想要将迎接太后的差事的漂亮。无他,只要太后顺利南归,从此韦家的地位与荣宠将更上一层楼,至少数十载长盛不衰。

    此时此刻,满心欢喜北上的韦渊绝对想不到,自己不过是天大阴谋的一个环节,更不知道等待他和韦家的会是什么

第六二四章釜底抽薪() 
两起遇刺案震惊天下,襄阳风起云涌,临安风声鹤唳,东京自然也不平静。

    金国人正在打点行装,按照和议条约,他们须得尽快退守到黄河以北,移交河南之地。

    兵马押运着一车车的财宝,各种物资,往黄河渡口而去。这是临走之前最后的搜刮,当不再拥有,金人对这座昔日的锦绣古城再无半分善意。

    当然了,为了避免贻人口实,他们只敢掠夺宝物,不敢伤人,而且主要是用的伪齐刘豫的名义。

    真正到了临走之时,兀术反而有些不舍,也有些不甘。

    可惜无可奈何,襄阳城里针对徐还的行刺失败了,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还是经不住有些失望。

    如果徐还死了,他不介意立即翻脸撕毁刚刚签订的和议,至少可以故意拖延,延缓撤军。

    可惜,愿望落空了。

    徐还这个心腹大患,要是真能就此死了,自然是最好不过。然而终究是奢望,徐还不仅未死,还给了他出兵的口实。

    据消息通报,襄阳大军已有北上迹象,牛皋也率部出潼关,摆明的架势,两军是要分进合击,剑指洛阳。

    接下来肯定是东京汴梁,显然是要一举荡平中原的节奏,到了那时候,沿河北望,徐还会不会动心北上呢?

    河东与河南都他在手中,出太行山口,渡过黄河,徐还完全有这个主动权,除非他被拖住后腿。

    这个时候,竟然不得不指望南边的赵构,金国不禁要寄希望于宋国鹬蚌相争,以坐收渔人之利,想起来不禁觉得有些讽刺。

    嗟乎,为之奈何?兀术不禁一声长叹。

    希望争夺东京,会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作为大宋旧都城,也是法理上独一无二的都城,东京的意义不言而喻。

    赵构虽是皇帝,却只有临安行在,徐还若窃据都城东京,无疑会助长野心,到时候两人的争斗无疑会更加剧烈。

    “四太子,赵构和秦桧恐非徐还对手。”

    完颜希尹在这件事上态度一点都不乐观,奇怪的是兀术并不觉得是长他人志气,亦不觉是高估了徐还,心中隐隐也表示认同。

    无数次的事实证明,低估徐还没有往往没有好下场,想来这次也不例外。

    “以目前局势,徐还和赵构若是真内斗起来,获胜只是时间问题,若在此期间,大金能坐收渔利,成功恢复元气倒也罢了,万一不能”

    想起金国皇室亦是四分五裂,明争暗斗的局面,完颜希尹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若徐还短时间内成功,于大金而言,实非好事,所以必须尽力拖延,争取时间。

    若是宋国内部真能两败俱伤,我们再举兵南下,行未竞之事,最好不过。”

    “没错!”

    兀术叹道:“张俊接管的东京的兵马行动迟缓,恐怕要落在徐还之后了,如此当真让失望。”

    完颜希尹附和道:“是啊,宋人实在可笑,反倒是迎接韦氏南归的韦渊一马当先,不分轻重至此,也的确让人无话可说。”

    兀术问道:“韦氏南归宗贤并无不满吧?”

    “盖天大王是明白人,甚是配合,欣然应允韦氏南归至于两个孩子,自有人妥帖照顾。”

    完颜希尹道:“倒是韦氏虚伪的厉害,明明迫切想要南归,却装的依依不舍,舍不得孩子,舍不得盖天大王。”

    兀术冷哼道:“不管她是不是舍不得,只要有那两个孩子在,就不怕她不听话。”

    “是!”

    完颜希尹道:“恰逢韦氏南归,臣有个想法。”

    “希尹又有什么好主意,但说无妨。”明明完颜希尹曾算计过他,但大敌当前,兀术不得不放下成见,共商良策。

    “既然我朝护送,宋使也专程北上迎接,不妨将死去的宋国皇族尸骨一并赏还,也算是我朝的些许诚意。”

    其中以赵构发妻邢皇后为尊,另含几位宋国皇子、公主的尸骨,比如茂德帝姬柔福帝姬。”

    提及茂德帝姬,完颜希尹脸上闪过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旋即便是满脸奸笑与得意神色。

    “柔福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