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岳飞的事情,他们理亏,公主府摆明抓住这一点狠咬。

    今日出现在长街之上,突破城防军阻挠,无疑成了书生眼中的救星,成功收买人心,自然也就获得民意支持。

    挟民意伏阙逼宫,威胁皇帝,这一招很大胆,却也十分奏效。

    这算是兄妹俩的首次正面交锋,不知结果会怎样?

    但愿秦桧那边已有准备,皇帝也能够信任支持,否则今日局面落得下风几乎是必然。

    那样的话,后果很严重,至少自己的处境

    张俊叹息一声,匆匆赶去皇宫,当此之时柔福帝姬带着众多书生百姓,抬着岳飞的尸体恰好来到皇城之下。

    而皇帝赵构刚刚登上轿辇,准备前往灵隐寺,但很可惜,他们被堵在了宣德门内,没能出宫

第六〇七章登闻鼓() 
张俊派出的传讯人入宫之时,秦桧正准备护送赵构出宫。

    然而很不幸,不等他们出宫,柔福帝姬便领着众多的学子,抬着岳飞的尸体来到皇城之下。

    赵构闻言顿时眉头大皱,被堵在宫内他无疑要骑虎难下。尤其是得知领头之人是柔福帝姬,心里更是怒意升腾。

    秦桧淡淡道:“事已至此,风波亭之事恐怕不言而喻”

    “哼!”

    赵构冷哼一声,心中最后一丝残存的兄妹之情荡然无存,反而涌出了无比强烈的愤怒和恨意。

    蓝圭站在一旁,小心翼翼道:“官家,秦相公,丽正门出去恐怕不大方便,要不要绕道北边的和宁门出宫?”

    临安皇城,南有丽正门,北有和宁门。

    秦桧轻轻摇头道:“官家,出城时机已经错过,眼下恐怕”

    “朕省得。”

    赵构也担心此时绕道出宫,万一被人发现刻意放大,皇帝逃跑,形象无疑一落千丈。

    “那外面”

    蓝圭眼色朝外瞧了瞧,低声道:“可否对外称龙体欠安?”

    “这”

    秦桧沉吟片刻,低声道:“拖延片刻也是好的。”

    赵构没有说法,等若默认了秦桧的建议。

    拖延片刻不难,但如今岳飞已经停尸皇城下,无论如何躲不过去,尤其是登闻鼓敲响之后。

    “知会外面执守的右监门卫和禁卫军,登闻鼓不是什么人都能敲的让他们见机行事。”

    “是”

    禁卫兵卒领了秦桧的命令,悄然而去。

    来皇城的路上,有做寿材的店铺主动提供了尚好棺木,众人一起抬着来到了皇城之下。

    抬棺上朝无疑是轰动之举,史书上或许能找到几个例子,但通常是谏官极端的进谏方式。

    真正抬着尸体到皇城下,鲜有听闻,守卫皇城的禁卫见状也是面面相觑,临安百姓闻讯而来,也都翘首观望。

    淅淅沥沥的秋雨已经停了,黑沉沉的乌云压在城头,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上万书生百姓站在皇城之下,阵势着实不小。

    突然之间,人群中主动分开一条道路,一个妇人带着三个孩子匆匆赶来。

    岳夫人李氏、岳雷、岳霖、以及年纪尚幼的岳安娘,接到噩耗之后,匆匆由文澜书院赶来。

    棺木并未合上,岳家妇孺扑在棺前,失声痛哭,场面凄惨,闻着伤心,在场有不少人不由潸然泪下。

    柔福帝姬上前,低声道:“岳夫人,对不起,终是晚了一步,没能救下岳将军,节哀!”

    “多谢长公主,妾身知晓公主和王爷已经尽力,实在是奸拙夫死的冤啊!”李氏是明事理之人,并未有责怪,只是止不住的伤心。

    幸存的岳翻拉着侄子侄女,抽噎道:“大嫂,兄长是被奸人所害当务之急是为兄长讨回公道。”

    “叔叔所言极是。”

    李氏瞧了一眼柔福帝姬,又瞧了一眼周遭黑压压的人群,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丈夫已经去了,就更不能蒙受不白之冤,死不瞑目。况且还有这几个孩子,尤其是远在襄阳的岳云。

    天知道他听闻父亲亡故的消息会做出什么反应?李氏不希望出什么大乱子

    “岳夫人,岳将军含冤而死,我等前来就是为敲登闻鼓请见官家,主持公道的。”

    陈俊卿上前一礼,说道:“现如今,我等以为,岳雷公子是最合适的击鼓之人。”

    周遭之人纷纷点头,岳飞蒙冤而死,其子击鼓为父鸣冤,天经地义。

    岳翻推了推侄子,叮嘱道:“雷儿,你去。”

    “是。”

    岳雷在文澜书院这些日子,进步不小,无论是气血和胆量都增长不少,父亲之死彻底激发了他心中的血性。

    当即起身往皇宫外的登闻鼓院走去,但上台之前被右监门卫给拦住了。

    宋朝是个开放宽容的年代,登闻鼓作为民间诉求上达天听,皇帝圣明,体察民意的象征,一直受到鼓励。

    却也因此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情,太祖年间曾有开封百姓击鼓上奏,声称自家养的猪走失,请皇帝代为寻找。

    当时宋太祖赵匡胤不以为杵,甚至特意为宰相赵普下手诏,甚感宽慰。结果从此开了一个“坏头”,敲登闻鼓的奇葩也就也来越多。

    有寡妇击鼓称无子,百年之后财产无处托付,请朝廷代为处置;还有落榜举子击鼓,请求官家帮忙安排差事

    多次之后,无论是皇帝还是朝廷都难免觉得有些儿戏,慎重起见在皇宫外设置了登闻鼓院,由右监门卫管理,击鼓必须师出有名。

    “为何不让我击鼓?”

    “英宗朝便有旨意,罪人不得击鼓汝父谋逆,你亦获罪通缉,岂可击鼓?”

    “家父蒙冤,我击鼓凭伸冤,凭什么不可以?”岳雷大声质问。

    右监门卫早得到了叮嘱,摇头道:“先往有司,证明你无罪方可击鼓。”

    “你”

    岳雷欲往进闯,右监门卫立即喝止道:“登闻鼓院乃朝廷圣地,岂可擅闯?”

    “岳雷公子不能击鼓,那我们来我们可不是罪犯。”陈俊卿当即上前。

    “你击鼓意欲何为?”

    “为岳将军鸣冤”

    “哦”

    右监门卫摇头道:“朝廷法度,击登闻鼓为至亲伸冤可以,可阁下似乎并非岳飞至亲。”

    “你这不是”

    陈俊卿不由气恼,身后的书生们也跟着起哄,右监门卫摆明了是要为难他们,偏生皇宫之前他们又不能有太过激烈之举。

    靖康年间,金军入侵,太学生陈东率领数万市民涌上开封街头,呼吁复用李纲与名将种师道,并罢去妒贤嫉能的李邦彦。

    适逢李邦彦入朝,遭到东京百姓群起怒骂,他们来到登闻鼓院,击鼓求见皇帝。结果一时处置不当,和平的请愿演变成暴乱。

    前车之鉴并不久远,今日抬棺停尸皇城下讨公道,本来有理有据。可一旦变成暴乱,有理也就变成没理了。

    右监门卫故意为难,摆明不怀好意,自然不能轻易贻人口实,让人借题发挥。一时间,书生们也不由有些为难。

    当此之时,柔福帝姬再次动身,拉着岳雷的手往登闻鼓院闯去

第六〇八章公主两击鼓() 
右监门卫全没料到柔福帝姬会参与,守卫登闻鼓院的禁军也不由一愣。

    其他人他们敢阻拦,甚至可以拔刀相向,但是长公主谁敢伤及?

    下意识的迟疑和避让,柔福帝姬已经拉着岳雷进了鼓院,登上放置登闻鼓的高台。

    柔福帝姬取下两个鼓槌,一个递给岳雷,一个自己拿着,然后狠狠地砸在了大鼓之上。

    鼓声随即响彻皇宫,响彻临安,也势必响彻天下。

    那一刻,有很多人不由自主想起,建炎三年黄天荡的江面上,长公主与护国夫人梁红玉击鼓助威。

    激励宋军将士一鼓作气,大破金贼,将兀术围困在黄天荡数十日,杀敌无数,大获全胜。

    八年之后,皇城之前,柔福帝姬再次击鼓,这一次触动的是天下仕子,大宋百姓心中的良知与忠义。

    如同当年黄天荡的战船上,柔福帝姬虽为一介女流,此刻却光芒万丈。

    忠臣蒙冤,奸佞作祟,朝廷不闻不问,天下为之寒心。

    关键时刻,是柔福帝姬站出来,冲破官兵与小吏阻挠,引着书生百姓伏阙请见,拉着岳飞之子击鼓鸣冤。

    当年将士齐声欢呼喝彩,如今书生们纷纷拜服,对长公主深感敬佩与爱戴,满心拜服。

    裴元衍站在人群后方的远处,瞧见这一幕,心满意足地点点头,悄然转身离去。

    登闻鼓院,右监门卫脸色惨白,欲哭无泪。

    皇城之内赵构与秦桧闻听鼓声,也是神色黯然,本还指望拖延片刻,哪曾想竟然这么快

    “长公主带岳雷强闯登闻鼓院,右监门卫没能拦住。”

    “哼!”

    赵构冷哼一声,声音阴冷道:“朕这个皇妹,现在真是越来越哼哼!”

    “官家”

    “罢了!”

    赵构摆摆手:“事已至此,躲不过的,会之,你说呢?”

    “是,可是”

    秦桧心头一动,已然明了赵构的想法,经不住有些迟疑:“官家,难道要任由他们这般嚣张?”

    “不然呢?”

    赵构冷静道:“民情汹涌,朝廷失信,百姓揣度,流言四起,这样下去并非好事。息事宁人,固然长他人志气,却不至于让他们继续借题发挥。会之以为,若朕坚持不允,他们会做什么?”

    “这”

    “难道看着他们伏阙皇城,让朕颜面扫地,不得安宁吗?还有襄阳的岳云,若是借机异动”

    赵构脸色惨白,好似突然间变得英明睿智,通盘考虑的十分清晰。

    “官家所言甚是,只是若此时让步金人那边”

    “韩昉若再胡言,就撤了礼宾院的护卫,让书生们去和他说。”

    赵构语气阴冷,沉吟道:“朕知道会之所虑,弃车保帅是必然朕还不至将会之你弃之,左右万俟楔已经死了。

    此事就算在他头上吧,还有那个罗汝楫一并处置,以安民心,平复民意。”

    “是。”

    秦桧轻轻松了口气,自己是摘出来了,但一个巴掌狠狠抽在脸上是不争的事实。

    万俟楔死了也就罢了,罗汝楫也在劫难逃,两员大将就此折损,不免肉痛。最重要的是兔死狐悲,自己麾下的人能否一如既往地坚定信心很难说。

    无论是士气还是实力,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奈何眼下这个情势,连皇帝都必须的认怂,自己又能说什么呢?

    “不幸中的万幸”,岳飞死了,算是去了一个心腹大患,不至于一下子输得太惨,太狼狈。

    “官家,杨沂中”

    “那是朕派去调查情况,保护岳飞的”

    赵构没好气道:“大伴,你去走一遭,让柔福别闹了。”

    “是!”

    最大的漏洞顷刻间被赌上,皇帝圣明,自然不能牵涉到,只能委屈下面的人当替罪羔羊。

    赵构低声道:“会之,张浚不是要回来了吗,让他主持重审岳飞一案,如何?”

    “官家圣明。”

    “圣明?”

    赵构仿佛有些自嘲,摇了摇头,低声道:“朕让步了,他们也得让步朕答允厚葬岳飞,他们须得回来奔丧。”

    “奴婢会宣示官家旨意。”

    蓝圭心领神会,带着圣旨和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