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选续道:“河东太行乃是八字军故地,大伙一直有心夺回太原,收复河东。恰好有些弟兄不愿南下,我便奉命留下主事。”

    “原来如此!”徐还道:“但八字军平素不是主要在太行山南段活动吗?如今何以出现在应州,还与金兵遭遇?”

    “此事说来话长。”傅选叹道:“因当初八字军曾打算收复太原,此举惹怒了坐镇的金将挞懒。

    最近挞懒派军清剿太行义军,我们为了掩护友军撤离,被金兵衔尾而追,逼迫到了此间。今日若非徐公子与诸位契丹勇士相救,已经全军覆没了。”

    “挞懒?完颜昌?”

    傅选点头道:“是的,据说此人是金酋堂兄,如今河东、河北、河南三地主事的敌将正是此人。”

    得知消息,徐还的心情略微有些沉重。大同府的处境很不好啊,周围除了西边的西夏,几乎全部是金兵势力范围。

    挞懒只要从太原提兵北上,便可威胁应、蔚、朔三州,攻入大同府也不是什么难事。好在眼下,完颜宗翰将燕云视为私产,不容他人染指,否则当真糟糕。

    无论是追击义军还是旁的目的,金兵进入应州地界是不争事实,还是得小心提防。

    “百发兄,将此事通知大将军,知会应州,有所防备。另外,这些金兵的尸首谨慎处理。”

    “是!”萧百发点头应允,旋即看向傅选等众人,低声问道:“公子,那这些人如何安置?”

第五十九章佛寺木塔() 
如何安置义军?

    这还真是个问题,徐还等人的去向比较秘密。

    若是任由傅选等八字军离开,他们虽不会向金兵告密,但毕竟人多口杂,很容易泄露消息。

    虽说有应州驻军这样的身份遮掩,但萧氏宫卫军绞杀金兵的战力惊人,有心人很容易就此推测出他们的真实身份,绝非好事。

    杀人灭口?

    肯定也不能,太行山抗金义军,何况其中还有傅选这样的义军骁将,岂能有小人之举?要不然,刚才尽力救他们的意义又何在呢?

    那么,似乎只有

    徐还轻咳两声道:“傅兄,诸位兄弟受了伤,且随我等回去疗伤、修养吧!”

    “这”傅选有些犹豫了,身后的义军也有拒绝之意。

    当年金兵进攻太原时,耶律余睹曾率部助战,曾擒获宋将郝仲连、张关索,统制将军马忠,先后斩杀万余人。

    这笔旧账时间不长,哪怕耶律余睹如今起兵反金,但在很多宋人眼中,仍旧是仇人一般。今日虽有救命之恩,但心里多少有些芥蒂,很多人还是下意识排斥。

    徐还无奈道:“如今我们共同的敌人是女真,还请诸位摒弃前嫌。”

    “那是自然,只是我们这么多人,不方便吧?要不我们还是不叨扰了。”傅选委婉地推辞。

    “傅兄,还请勿要拒绝。”这一次,徐还的表情严肃了很多,不远处更有一批契丹人握刀凝视。

    气氛微微有些凝重,有些尴尬。

    傅选终于意识到,这番“好意”不能只是心领,他们根本无从拒绝。

    没办法!徐还很很无奈,为了稳妥起见,必须暂时限制这些人的自由。

    八字军将士后知后觉,原来的感激神色消失不见,转而是不解和怀疑,甚至开始生出防备和敌意来。

    “徐公子的意思是?”傅选的目光也凝重了许多,沉声询问。

    徐还摇头道:“傅兄放心,在下并无恶意,只是让诸位暂且休息几日。”

    傅选虽然还有疑虑,不清楚徐还此举的目的,但大概确认自身安全有保障。如果徐还真有杀心,此刻动手他们焉能反抗?

    说服了傅选,他自然就会安抚其他的八字军。徐还现在为难的是得选个地方,既方便这些人疗伤修养,同时也方便“软禁”。

    本来打算将其交给应州驻军的,但那样性质就有变化,容易引起误会。而且难保应州军中没有金兵耳目,有可能泄露消息。

    “百发兄,你可知附近有什么妥当之处吗?”徐还无奈,只得求助萧百发。

    萧百发沉吟道:“不若佛宫寺吧,那处僻静幽雅,适合疗养。知会应州军调派点人手,便能隔绝消息。”

    佛宫寺,徐还只当是一座普通寺庙。

    但直到远远看到那座高挑的木塔,才反应过来——应县木塔!

    木塔的正式说法是释迦塔,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兴建,已经有七十年历史。木塔高约二十丈,呈八角形,为了修建这座佛塔耗费了大量的红松木料。

    塔内供奉了两颗佛祖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从而成为北地首屈一指的佛寺,自建成之日便是辽国皇室的皇家寺庙。

    早年间萧百发曾护卫耶律余里衍的母亲文妃萧瑟瑟来此礼佛,故而对其印象深刻。

    徐还来看了一眼,便觉得是个好地方,佛寺清静适宜修养。木塔高峻,站在顶上四野平地一览无余,有人来犯必可第一时间发现。

    应州军已经接到消息,当地守将萧庆十分配合,征用了佛寺后院,并调来一支亲兵“护卫”,对外的名义是,其母要来佛寺宫礼佛念经。

    直到此时,八字军将是们才完全确认,契丹人真的没有恶意。不仅安排了禅房让他们安居修养,还派了医者携带药物前来为他们包扎医治。

    这是怎么回事?

    八字军将士不禁满头雾水,不明所以,傅选都看在眼中,心中泛起很多念头,但一直沉默不语。

    见到徐还的时候,首先感谢道:“有劳公子,为我等安排如此妥帖之处。说实话,我们已经许久不曾住过青瓦砖房了。”

    “诸位为了抗金大业风餐露宿,劳心劳力,在下钦佩之至。”徐还道:“此间已经打点妥当,诸位安心养伤,好生休息便是,若有需求,尽可提出,我尽力为诸位安排。”

    “已经很好了,伤病有所医,食有热斋饭,居有避风保暖静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傅选笑了笑,沉声问道:“敢问徐公子,我们要在此修养多久?”

    徐还笑道:“诸位伤势不轻,至少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恢复,若要痊愈恐怕得月余。”

    “哦!”傅选已然心中有数,他们的软禁时间,少则十天,多则月余,在此期间徐还他们要做什么呢?

    现在他已心中了然,徐还等人绝非应州驻军,而是身负重任,不能泄露行迹罢了。

    “徐公子,今日救命之恩尚无报答,如今的又这般厚待实在无以为报。”

    傅选沉吟片刻,直言道;“请恕选冒昧,在下与几个兄弟只是受了些许轻伤,并不碍事,我等武艺也还凑合,若公子不弃,我等愿做点什么报答公子恩情。”

    “这个”一时间,徐还当真觉得有些突然。

    傅选拱手道:“八字军皆是忠义之辈,亦将生死置之度外,无论艰难凶险,皆会一往无前。”

    徐还沉默了,傅选主动请缨这是好事,自己终有一天要离开燕云,返回大宋。身边需要有宋人亲信,傅选是骁勇之将,如果将此人留在身边,将来自然多有好处。

    可是此行凶险,让他们前去冒险真的好吗?而且随行的都是契丹人,肯定对汉人有所排斥,能否答应同行,相互配合也是个问题。

    该当如何呢?

    恰在此时,萧百发前来道:“公子,萧庆将军去见住持慧能法师了,我们要不要也去拜见?”

    “好,叨扰佛宫寺,自当向住持大师致歉道谢,我马上去。”徐还点点头,转身对傅选道:“傅兄稍候,待我回来答复于你。”

第六十章老僧禅语() 
佛宫寺的释迦木塔高约二十丈,绝对算得上高大雄伟。

    以这个年代的技术水平,能有这样的手笔,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着实不易。

    徐还一路打量,对设计与修建的工匠多有钦佩。木塔鬼斧神工,全部由榫卯构成,并无砖石金属,更别提后世的钢筋混凝土了。

    此木塔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实至名归。

    木塔底层大门对面有一尊高大的如来像,佛祖坐在一个巨大的莲花台上,莲花台则由八个力士扛起。

    佛像之侧,一位契丹将军正是应州守将萧庆,正在向一位须发皆白的禅师行礼。

    萧百发介绍道:“这位便是佛宫寺住持慧能法师,乃是大辽最德高望重的高僧。”

    得道高僧,自然不敢怠慢,徐还快步上前道:“小子徐还见过大师!”

    “施主不必多礼。”慧能法师须发皆白,面相慈祥,年纪应该在八十以上,但精神矍铄,声音洪亮。

    徐还欠身道:“小子冒然叨扰,打搅佛门清静,还请方丈见谅。”

    慧能法师笑道:“出家人与人方便,应该的,何况都是诸位都是忠义之辈,不妨事。”

    “然将杀伐血光之气带入佛门宝刹,终究是罪过,请大师见谅。”徐还再次躬身致歉。

    “施主此举本是仁义之举,佛祖都不会怪罪,更何况老僧了。”

    慧能法师笑道:“再者出家人本该四大皆空,但哪里能轻易割舍凡俗,不问世事?本寺曾世受辽国皇室恩泽,也当知恩图报。听闻施主对契丹多有恩德,老僧也愿意效劳。”

    这位法师倒是坦荡,确有高僧风范。

    “那多谢法师了。”徐还再次躬身一礼,然后站正了身姿。

    “施主不必客气。”慧能法师笑了笑,然后第一次打量起徐还,从面相到身形,以及随身衣饰。

    一旁侍候的佛宫寺弟子明显注意到,慧能法师看到徐还面相的时候,古井不波的眼神明显有异彩闪现。

    他清楚地知道,师父已经很多年不曾这样,故而心中泛起强烈好奇,不由偷偷打量徐还,心中揣测,难道这位年轻施主是非常之人?

    很快,慧能法师神色恢复如常,目光落在了徐还腰间的那块莲花护身符上,不禁凝视许久。

    徐还笑道:“此乃友人自汴梁相国寺求得,与我随身佩戴,祈求我佛庇佑。”

    “嗯,看来施主是与佛有缘之人。”慧能法师回身看了一眼佛像下的莲花座,转身道:“老僧许久不曾见到施主这等福缘深厚之人,不知施主可愿意陪老僧一道登塔散步。”

    此言一出,随行弟子又是一惊,师父已经很多年不曾登塔,更不曾单独邀请某人散步论法,今日却

    如此看来,这位徐施主当真是非同凡响?

    一旁的应州守将萧庆也颇为诧异,他只是奉命行事,对徐还并不了解,不知道耶律余睹为何对这个宋国少年委以重任。

    但现在,甚少对凡俗之人如此礼遇的慧能法师对其如此看重,也就释然了,想来这个宋国少年确有非凡之处。

    萧百发也很惊讶,想当年文妃娘娘请求法师对晋王殿下看面相,却被慧能法师婉言拒绝,但今日对徐还却

    很显然,慧能法师先前的眼神变化他也有所留意,深为震撼。

    徐还并不知道慧能法师的邀请如此“价值连城”,意味深长,但能与得道高僧同行散步,聊天论道,倒也是一种荣幸。

    他伸手想要相扶,却不想八十高龄的慧能法师身强体健,竟然一口气登上了塔顶。

    更奇怪的是一路登顶,慧能法师一句话也不曾说,直到上了顶层,才转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