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乃是金人逼迫,皇帝默许,宰相授意,但真正出事之后,谁都不会承认,只会推出一个替罪羔羊。

    自己是执行者,偏生又被书生们逮到现行,已然是避无可避,在劫难逃。

    这一刻,万俟楔特别理解罗汝楫,也非常羡慕。

    只盼着官家体恤,秦相公积极运作,能让自己暂时外调,避避风头,以待来日。

    但是

    当书生们红着眼睛冲上来的时候,万俟楔觉得自己想多了,也许已经撑不到见到秦相公,另行处置的时候了。

    此时此刻,他感受到了莫大的恐惧,一种生命危在旦夕的恐惧,在书生们眼睛里,他分明看到了浓浓的杀气。

    “拦住他们,快,拦住他们”

    万俟楔惶恐地呼喊,希望兵丁差役能保护自己,能想办法离开大理寺这个是非之地。

    可是此等情况下,哪里是他想走就能走的?水泄不通的小车桥宛如牢笼一般,将他死死地困在此间。

    至于兵丁差役,虽然有刀剑兵刃在手,可在混乱的人群里,他们最初压根不敢拔刀。等到迫不得已想要动刀时,才遗憾地发现已经没有机会了。

    他们惊讶地发现,有书生侵到了身旁,或是死死拉住他们的手脚,或是恰巧按住刀兵,或是将他们分割控制。

    难以想象,印象里柔弱的秀才书生竟如此懂得武人策略,而且力量动作那么精巧,悄无声息地便让禁卫失去了反抗能力。

    万俟楔自然也失去了最后的保护,被愤怒的书生们拉出来,扔进了人群里。然后拳打脚踢,一顿痛打,杨沂中同样也没能幸免。

    可恨的万俟楔发出了阵阵哀嚎与告饶声,可惜很快便被书生们的喝骂掩盖。学子百姓恨急了奸佞,目睹岳飞之死的悲愤全都化作仇恨,全都发泄到了万俟楔和杨沂中身上。

    书生们拳脚相加,没有停顿,也没有阻难,群体行为到了高涨之时,根本停不下来。

    万俟楔和杨沂中死了。

    当朝侍御史和禁卫中军统制生生被书生百姓打死了,身体已经被踩踏的不成人形,几乎快成了一滩肉泥,只能从残破不堪的官服上和身形轮廓上辨认身份。

    在场的兵丁差役目睹此情此景,完全被吓傻了,刀枪兵器扔了一地,默默蹲在一旁,唯恐一不小心也步了万俟御史与杨统制的后尘。

    书生们是解气了,但逐渐冷静下来后,部分人员也有些心生怯意。不管怎么说,他们打死人了,打死的还是朝廷命官与禁军统制。

    可谓兹事体大,焉知朝廷会怎么看待,如何处置。

    “奸佞小人,谋害忠良,人人得而诛之,有何可惧?”

    那个曾在文澜书院前阻拦万俟楔的书生陈俊卿再次站了出来,高声呼喊。

    “是啊,有何可惧?”

    立即有人附和,引起了广大书生的共鸣,心中些许畏惧瞬间被冲淡了很多。

    “岳将军遇害,凶手何止一个万俟楔,走我等前去敲响登闻鼓,请官家出面主持公道。”

    陈俊卿很聪明,中军统制出现在此处,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是皇帝的意思。但他立即将皇帝摘了出来。

    请官家主持公道,潜台词是皇帝不知情,皇帝仍旧是圣明天子。如此不至于逼的赵构无路可走,狗急跳墙。

    为了维护自己形象,平息事端,赵构很大程度上会有所让步,息事宁人。

    另一方面,这个年代皇帝仍旧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为君讳的观念仍旧根深蒂固。请皇帝主持公道,追究奸佞这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从而避免好不容易聚集,情绪调动的书生百姓心生畏惧,从而失了今日之举应有的效果。

    从而达到清算奸佞,施压朝廷,却不至于彻底撕破脸皮的预期效果,可谓是拿捏恰当。

    “走,去皇宫,敲登闻鼓,请官家主持公道。”

    书生百姓立即附和,抬起了岳飞的遗体,扶着虚弱悲伤的岳翻,浩浩荡荡往皇宫而去。

    而万俟楔和杨沂中的尸体仍旧泡在雨水之中,被人踩踏踢开,下场凄惨。

    终于放松的兵丁差役见状面面相觑,确信书生和为官百姓已经走远,这才勉为其难上前为二人收尸。

    与此同时,飞速将消息报知政事堂,报知宫中。

    岳飞之死,大理寺的混乱才不过是个开始,真正严重的是书生们正往登闻鼓而去,准备伏阙请命。

    惊天之变,正在快速酝酿,即将爆发

第六〇四章慌慌惶惶() 
入秋时节,雷声响彻临安。

    傅选匆匆忙忙进了公主府,带来了最新消息。

    “长公主,裴长史、彬甫”

    “情况如何?”

    “一切按照计划,但是”

    “但是什么?”见傅选眉头紧锁,众人顿觉不妙。

    傅选遗憾叹道:“稍稍晚了片刻,岳岳飞将军遇害了。”

    “什么?”

    柔福帝姬心头一震,经不住有些失神,脸上浮现出悲伤神色。

    虞允文等人也是虎躯一震,拳头咯咯作响。一方面是忠臣良将离世让人悲痛,另一方面是自家王爷煞费苦心,谋划许久,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尤其是在最关键的环节稍有偏差,以至于事与愿违,着实让人感到遗憾,懊恼。

    裴元衍脸上同样面带悲色与恼怒,却不着痕迹地轻轻松了口气,继续问道:“那小车桥情形如何?”

    “书生们冲进去的时候,岳将军刚刚遇害,学子百姓悲愤不已,群情激奋,冲进了大理寺,打死了万俟楔和杨沂中。”

    “这”

    这个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有些震惊,但旋即便释然,甚至感到大快人心。

    万俟楔那等狐假虎威的奸佞小人,死不足惜,死有余辜,实属活该。

    只是书生们如此“暴力”,冲击朝廷衙门,打死朝廷命官,其中还包括中军统制,这后果实在有些难以预料。

    裴元衍问道:“临安府,政事堂、枢密院,还有宫里可有反应?”

    “临安府出动了差役,封锁了附近道路,避免更多人聚集,也曾试图阻拦书生,但看目前情形,应该是拦不住。”

    傅选道:“至于政事堂、枢密院,乃是宫中我已派人前去打探,但暂无消息。”

    “学子何往?”

    “禁中登闻鼓。”

    禁中,皇宫是也。

    登闻鼓,乃是设在皇宫门前,民间冤情或是百姓心声上达天听之物,一旦敲响,必然朝野震动。

    “学子们要伏阙请官家做主,主持公道。”

    裴元衍轻轻松了口气,这个结果在预料之中,也是他们引导的结果,总算按照预期发展了。

    岳飞遇害,书生们恰好看到,众目睽睽,不容辩驳。

    怒火点燃,群情激奋,击鼓伏阙,请皇帝主持公道,可谓合乎情理道,产生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这下该官家赵构和奸相秦桧头疼了。

    “裴先生,书生伏阙,朝廷会不会”

    “登闻鼓只要敲响,想再阻拦就拦了现如今这般情形,无论官家还是秦桧,都不敢下杀手,但必定阻拦。”

    裴元衍道:“当务之急,想办法帮助书生百姓到达宫门前。还有,岳将军不幸遇害,决不能再背负诬陷,洗刷罪名就在今日。”

    “先生意欲何为?”

    裴元衍瞧向柔福帝姬,沉吟道:“长公主,您不是一直有出面的打算吗?今日时机已到。”

    秦桧和张俊在政事堂悠闲喝茶,静候“佳音”。

    然而万万没想到,岳飞的死讯他们等到了,可是同时等来的还有噩耗,还有让他们震惊无比的消息。

    “相公,数百书生百姓冲进了大理寺,目睹岳飞死状”

    禁卫兵卒带着哭腔,断断续续道:“书生群情激胆大包天,冲击大理寺,还”

    “啊,还怎样?”

    张俊大为吃惊,慌忙追问。

    “还还打死了万俟御史和杨统制”

    “什么?”

    张俊猛然坐起身来,两眼瞳孔放大,震惊非常。

    “这还了得,冲击官衙,打死朝廷命官”

    兵丁哭诉道:“万俟御史与杨统制死的很惨,都没有人样了”

    张俊怒吼道:“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刀枪在手,岂能为书生所制?”

    “不知道外围警戒的兄弟莫名被人打晕了,混乱的时候有人压住我们,拔不出刀人太多了,我们实在没能保护好万俟御史与杨统制,罪该万死。”

    “究竟什么人?”

    “不不知道”

    “要你们何用?”

    张俊猛然一脚,将报讯的禁卫兵丁踢倒在地。

    “够了。”

    张俊回过头去,才瞧见稳坐不动的秦桧脸色铁青,一只手紧握茶杯,咯咯作响。

    “秦相公,您看”

    “然后呢?书生们去了哪里?临安府何在?”

    “书生们抬着岳飞的尸体,说要去敲登闻鼓,请官家做主,眼下正在路上。临安府派了人阻拦,但恐怕拦不住”

    “登闻鼓,伏阙请命,这”

    张俊也迅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相比于大理寺被冲击,万俟楔和杨沂中之死,这才是要命的大事。

    “秦相公,无论如何得拦住他们。”

    “拦不住了。”

    秦桧摇摇头,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实在出乎意料,完全偏离了预期,并且产生了巨大的麻烦,让人猝不及防。

    张俊低声道:“秦相公,捧日军出动,可以拦住”

    “捧日军调动,必要官家点头,现如今请旨,恐怕来不及。”

    秦桧沉声道:“即便来得及捧日军出动又能如何?对方摆明有备而来,若是强硬阻拦,少不得冲突。

    到时候捧日军该当如何,难道要向书生百姓拔刀吗?众目睽睽之下,要置朝廷和官家于不义吗?”

    “这”

    张俊顿时语塞,如果人数少,动手不是不行。但听闻讯息,眼下聚集了数千甚至上万人,压根动不了手。

    至于击杀抓捕首犯,也难以实现,其中不乏勋贵官宦子弟,万一有误伤,麻烦不会小。

    而且稍有不慎,会让本就汹涌的民情进一步激化,焉知会出现怎样的局面,这个后果他们承受不起。

    甚至连官家赵构,大宋朝廷也承受不起。

    “秦相公,那应当如何是好?”

    秦桧叹息道:“调动临安城防军,以保护和维持秩序为名,阻挠延缓书生行程,争取时间,老夫进宫面圣,商议对策。”

    “好。”

    “切记控制弹压,不可使局面恶化。”

    张俊无奈道:“是,我尽量延缓,还请相公尽快与官家商议个对策。”

第六〇五章驾到的公主,逃避的皇帝() 
临安的小雨暂时停歇,但天空依旧阴沉,萧瑟的秋风吹过,透着一阵阵悲凉。

    书生百姓中有不少人衣衫已经湿透,冰冷凉意在所难免,但谁也没有退避离开。

    前面几个人用大理寺的一块门板抬着岳飞的遗体,当先而行,身后跟着成千上万的学子百姓,浩浩荡荡朝皇宫而去。

    声势巨大,举城震动。

    很多居民站在了楼边窗口,或是夹道而立,围观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得知岳飞不明不白地遇害之后,很多人不免感慨,甚至是潸然泪下。得知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