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

    “都什么时候了,就不要想那么多了。”

    张宪十分无奈,转身看向岳飞,希望他能够一锤定音。

    “暂且退回颍昌府,眼下粮草姑且够自保,我回临安去向朝廷催促粮草,请大家稍安勿躁。”

    听到岳飞如此回答,张宪不由一阵失望。

    “国公,你不相信高阳王?”

    “我相信高阳王急公好义,可是如此一来,岂非臣子将领私下勾结?于岳家军不利,于高阳王清誉也不利,非是为臣之道。”

    岳飞态度坚决,摆明了是一定要回临安,不想麻烦其他人。

    张宪心里相当不是滋味,虽然他也明白,徐还绝对不是无缘无故,完全大公无私帮助岳家军。

    但事已至此,如果非要在临安朝廷和长安高阳王府之间做出选择,张宪情愿选后者。

    但岳飞似乎心意已定,怎么劝说都全无作用。

    无可奈何,张宪只能退而求其次:“国公既然非要回临安,还请小心保重。至于岳翻将军,岳云少将军,还是暂时留在朱仙镇吧!”

    “这”

    “大军在此,总归需要有人照应”

    张宪声音不大,也没有直说,但言下之意已经再明确不过了。

    免得你们岳家兄弟父子的都遭遇危险,再者,有岳翻和岳云在外策应,也许对岳飞而言是一重保障。

第五六九章必死之局() 
张宪的提议,岳飞只同意了一半。

    留下岳云在朱仙镇,带着岳翻同回临安。

    岳翻心里是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在他看来,临安现在就是火坑,就是龙潭虎穴,回去就是送死。

    “大兄,你莫回去,我也不必”

    “你和我都回去。”

    岳飞明白张宪如此提议的深意,但仍旧态度坚决,并非是他偏爱儿子,不顾念兄弟,而是一种大公无私的态度,或者说一种美好的愿望。

    岳云只有十五岁,留下朱仙镇是个象征,代表岳家,但不足以掌控大军,如此虽然亦有违朝廷旨意,但已经诚意十足,十分坦诚,官家不至于有过多猜忌。

    至于岳翻,他到底年长些,久在军中,虽也不足以掌控整个岳家军,倘若不回临安,在朝廷眼中,难免会有猜疑忌惮。

    他更担心,岳翻性命急躁,容易冲动,眼下又是如此态度。让他留在朱仙镇,保不齐不冷静,弄出乱子。

    也许本来可以解释清楚的误会,届时反而百口莫辩。无论临安之行结果如何,岳家的清誉不能有损。

    哪怕君上猜疑,誓死都要做忠臣,决不能有乱臣贼子的嫌疑,更不能贻人口实,被人诟病。

    岳飞叮嘱道:“我走之后,军务暂且交由张宪、王贵二位将军主持”

    “国公,我们定然辅佐好少将军,整顿兵马,坚守中原,等候国公归来。”

    张宪和王贵二人态度明确,纷纷表示要奉岳云为主,只是从旁辅佐。

    “说哪里话,此乃朝廷兵马,并我岳家私军,况云儿不过十五,年少稚嫩,有何能耐掌军?”

    岳飞摇头道:“大军在外,还得靠你们,掌管好兵马,等候朝廷诏令便是。”

    “是!”

    张宪嘴上答应了,但心底里却忧虑不已。

    岳家军到今天这个地步,是朝廷的兵马没错,但岳家烙印已经十分明确,是轻易抹杀不掉的?

    岳云留在固然是好,但确实太过稚嫩了,未来难以服众,岳飞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岳飞在临安有所闪失,朝廷在派人前来肢解岳家军,天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当务之急,保护岳飞的安全乃是第一要务。

    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但张宪相信,徐还会有办法。

    柔福帝姬还留在临安,高阳王府手段高明,人力物力充沛,且徐还本人谋算擘画明白,想来早有准备。

    他既然能派人前去劝阻,想必也是愿意施以援手,但愿能够保障岳飞安全。

    没有丝毫停留,张宪快步前去寻找苏泽

    得知岳飞的决定,苏泽也是愕然沉默。

    说了半天,终究全无用处,岳飞终究还是要回临安。

    王爷交代的差事没能办好,苏泽不免有些失落。但他也知道,兹事体大,不是他动动嘴唇就能做到的。

    好在张宪劝说,让岳云留下了,也算是不枉此行。当务之急是返回长安,将消息尽快禀报高阳王,安排营救岳飞事宜。

    朱仙镇到长安,距离略遥远。

    苏泽快马加鞭,尚未赶回之时,飞禽已经先一步将消息送到高阳王府。

    看到虞允文呈上的密信,徐还良久无语。

    失败了!

    没能拦住岳飞!

    他不禁有些后悔,也许自己该亲自前去朱仙镇劝说的。

    当然,也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如今他身份尊贵,牵涉到的人很多,已经容不得而他轻易冒险。

    岳飞兄弟回了临安,会是什么下场?

    风波亭,莫须有

    一想到这些,徐还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身为穿越者,他有着未卜先知的能耐,这些年也一点一滴地改变了天下格局,他以为自己很有能耐。

    但是为何,不能左右岳飞的命运呢?

    突然之间,徐还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失落感。

    司马靖虽不完全明白徐还的心情,但多少有一些体会。

    “王爷,不必介怀,若能轻易劝说,岳飞也就不是岳飞了。”

    “没错!”

    徐还沉吟片刻,怅然道:“这样才是真正岳飞。”

    司马靖劝说道:“王爷,现如今只能在临安那边,安排营救?”

    虞允文道:“既然是有人在中间蒙蔽圣听,只要查明此事鄂国公至少能得保周全吧?”

    “彬甫,你想简单了,此事是有人蒙蔽圣听没错,但十二道诏书却是皇帝下的。难道他要向天下承认自己识人不明,昏聩庸懦,遭人蒙蔽,冤枉忠臣,累及前线战事功亏一篑吗?”

    “这”

    虞允文顿时无言以对,想想读过的那些史书,皇帝犯错,向来都是一错到底的。

    在天子威严面前,真相一点都不重要,臣子的性命乃至国家利益也无足轻重,一切都可以牺牲。

    徐还低声道:“我了解咱这位官家,坐在皇位之上本就如同惊弓之鸟,生性多疑,心胸狭隘。

    现如今这般情势,即便他知晓真相,或许会恼恨那些蒙蔽他的奸佞小人,却也只会将错就错。

    岳飞不说则以,若是执意强调自己遭人陷害,恐怕会适得其反正好予人口实,落下罪名。”

    虞允文只觉后背冷汗淋漓,在权谋面前,一位柱国大将,甚至朝廷清明,乃是国家前程都成了牺牲品。

    忠臣良将不得好死,奸佞小人反倒是风生水起,这世道

    司马靖悠悠道:“看到了吧,这就是大宋朝廷,腐朽不堪,已经烂透了。”

    虞允文失望叹道:“这般朝廷,着实没有什么值得效忠的”

    “彬甫,慎言。”

    司马靖嘴角拂过一丝笑意,叮嘱道:“有些事情不能宣之于口,尤其如今你是王爷的心腹亲随,一言一行当需格外谨慎。”

    虞允文赶忙道:“是,谨遵先生教诲。”

    “注意就好,眼下还是想办法营救岳将军。”

    “嗯!”

    徐还心里相当始终是这件事,一直眉头紧皱,沉吟道:“经此一事,即便是误会,官家也会觉得与岳飞之间生出了裂痕和嫌隙。

    鹏举兄或许并不在意,但是官家却未必再有这个容人之量,再难信任,加之本就有杀心

    此事,几乎是必死之局。”

第五七〇章唯一例外() 
必死之局!

    即便如此,徐还还是想要力保岳飞平安。

    虽然如此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甚至有害无利,但他还是愿意全力以赴。希望去弥补这个千古遗憾,希望可以心安理得。

    “调动临安半数人马,做好最坏的打算。”徐还沉吟许久,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王爷”

    司马靖微微惊讶:“王爷,会不会太多了,这些人手可都是为长公主和世子、公子们准备的,轻易调动”

    徐还沉吟道:“我知道,是有些冒险,但值得。此番也算借机试探一下临安水深,看看我们的准备是否妥当,为以后做些准备。

    而且这些人马或许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明暗相济,让余下的人更好办事。”

    “是!”

    徐还叮嘱道:“还有,盯着朱仙镇、颍昌府,朝廷要杀岳飞总要有个由头才是。“

    司马靖陡然反应过来:“王爷是说岳家军将领有可能罗织罪名,谋害岳将军?”

    “别处他们找不到罪名的,唯有内部无论是小人诬陷,还是屈打成招,只要有一半句对鹏举兄不利的证词,他们就师出有名了。”

    徐还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从王贵、王俊、甚至是张宪口中挖出了所谓的莫须有证词,导致了风波亭冤案的发生。

    那么,而今自己提前防备,能否避免呢?

    尽人事,听天命吧!

    徐还又想了想,沉吟道:“彬甫,你代我去一趟临安。”

    “虞允文当即领命:“是,请王爷吩咐。”

    “你以代我向官家,长公主问安的理由回去,如果朝廷对岳飞罗织什么罪名,你代表我公开作保。

    另外,你再代我向几个人送信,必要的时候可以请他们帮忙”

    “王爷,这”

    司马靖眉头微动:“王爷做好准备了?”

    徐还朗声道:“事已至此,还有什么犹豫了,好让天下人知道,我高阳王府并不与朝廷同流合污,长安与临安更是不同。”

    “是,当然不同,长治久安,临安一时,岂可同日而语。”

    司马靖点头,颇为认同,岳飞事件无疑是高阳王府树立威信,与朝廷初步分庭抗礼的绝好机会。

    “王爷,既然如此,有件事也该准备了。”

    徐还心知肚明:“没错,北地是该准备了,有劳先生联络准备。”

    “是!”

    徐还长出一口气,韬光养晦,低调隐忍这么多年,是时候直接面对,向天下发出声音了。

    岳飞离开,最开心的人当属兀术。

    岳家军撤退,岌岌可危的东京防线总算缓过来,暂时能松口气了。

    眼下只需要小心与岳家军对峙,等到韩昉在临安与宋国达成协议,他们就可以徐徐北撤。

    东京总归是要交还给宋国的,只是时机问题,在和谈达成之前,不得不坚守。

    岳家军太可怕了,如果不是宋国皇帝十二道诏书让岳飞回去,天知道会是什么后果,至今想来,仍旧心有余悸。

    岳飞必须死!

    否则金国永无宁日。

    现在他回了临安,决不能让他在活着回来。

    兀术当即修书一封,命人送去临安,催促秦桧——必杀岳飞。

    以宋国皇帝十二道诏书的情形来看,岳飞离死可能不远了。

    岳飞死了,算是去掉一个心腹之患,可是

    兀术不由自主看向西方,长安所在的方向,已经封王的徐还,那才是金国最可怕的敌人,该当如何对付呢?

    岳飞回来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张俊终于长松一口气,这件事让他提心吊胆了许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