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徐还的说辞,他们又会信任多少呢?消息不如高阳王府灵通,岳家军或许远远没有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更何况很多事情是徐还未卜先知,根本无法说与外人知晓。

    “那先生以为该当如何?”

    “张宪。”

    司马靖道:“臣一直对岳家军有关注,发现其中最为明智之人便是张宪,旁人或许不明白王爷的一片苦心,但他一定会明白。”

    “那好,立即联络张宪,让他劝阻岳飞。”

    徐还知道张宪乃是岳家军头号部属,岳飞想来十分信任,或许能有效用。

    “岳飞若仍旧坚持前往临安呢?”

    “这”

    司马靖悠悠道:“王爷,臣以为最为要紧的是避免岳家军群龙无首,只要岳家军不乱,哪怕岳将军本人有什么闪失,中原大局也不至于出大差错。”

    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还有一层司马靖没有说出来,徐还或许明白,或许现在根本不想听,不合时宜,所以并未直接明言。

    “是,岳家军不能乱”

    徐还沉吟道:“尽一切可能留住岳飞,如果不能,至少留下岳云。对了,还有岳翻”

    “是!”

    司马靖匆匆离开,派人前往朱仙镇,一场营救岳飞的行动正在展开。

    朱仙镇。

    后世开封的一个旅游景点,不过咫尺之遥。

    岳飞大军兵峰已经抵达此处,金军仓促应战,节节败退,眼看着就要攻克大军。那么宋军就能到达东京城下,伪齐皇帝刘豫早已吓的屁滚尿流。

    其麾下倒是有些兵马,武将还有郦琼等人,也算是骁勇战将。但失去了金人支持之后,实力已经大打折扣。

    尤其是宋金再度开始议和之后,很多将校兵卒听到消息,深感不安,已经悄然离开,或是逃离。

    以至于伪齐实力迅速衰落,如今只是些残兵败将,岂是岳家军的精锐对手。届时岳飞进城,他们的下场可以预见。

    伪齐灭亡是迟早的事情,金军现在也一塌糊涂,根本无法阻止岳家军兵锋。收复东京似乎顺理成章,近在咫尺。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块金牌,一道圣旨却把他们彻底打蒙了。

    有内侍持金牌从临安而来,要求岳家军停止前进,立即罢兵休战。

    什么?

    岳家军上下,包括岳飞本人在内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样紧要的当口,眼看着朱仙镇一片形势大好,收复东京,光复大宋旧日都城在即,朝廷却提出如此古怪的诏令。

    实在是

    难道朝廷没有收到自己的军报?应该不会。那么,是朝廷不同意如此做法?

    不至于吧?

    难道朝廷衮衮诸公已经糊涂至此?已经是非不分,目光短浅吗?

    岳飞不相信,也不理解。

    可是朝廷的诏令,不免让他有些为难。

    岳飞忠君,对朝廷,对皇帝有所顾忌,但岳家军的将领,尤其是岳翻等人,压根不当回事,甚至嗤之以鼻。

    眼下他们没有旁的念头,根本不管不顾,当此之时只有一个想法——光复东京。

    只要首付了大宋旧都,便是一桩天大的功劳,很多事情都将为之改变,岳飞,岳家军也能抓紧一些主动权。

    故而对于朝廷这道极不合理的诏令,他们压根不想理会,也不愿意执行。哪怕是持金牌而来的内侍,宣读的是大宋皇帝的诏令。

    理由只有一个,也很简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大兄,朝廷并不知此间情况,诏令难免有滞后,不必太当真。”

    “没错,鄂国公先莫要顾忌那些,将在外,自行审时度势,以大局为重乃天经地义之事。”

    “没错,国公不必多虑,当务之急是战事,尔后再理会这些小事吧!”

    岳翻与麾下将领纷纷劝说,意见十分一致。

    岳飞思来想去,多有犹豫,还是张宪及时劝说,并给出了一个颇为中肯的意见。

    一方面继续上疏临安,解释前线局势,另一方面阐释战略构思,并且向大宋朝廷,官家赵构表示忠诚。

    张宪以为,如此应该可以暂时稳住形势,争取时间全心全意收复东京。

    岳飞思来想去,在忠诚与光复大业中挣扎了许久,最终稍稍偏向后者。

    且先不顾诏令,专心战事,希望能给朝廷一个惊喜,也盼着朝廷也能给自己一定理解。

    大军不退,继续挺近朱仙镇,兵发开封东京城。

    内侍震惊无比,在外的将领竟然敢违抗圣旨,这还了得?莫不是岳飞有什么二心?

    震惊与强烈的不安之下,只知表象的内侍立即向大宋朝廷报讯,不免火上浇油,引起又一场轩然大波。

    小小朱仙镇,顿时风起云涌,惶惶不安

第五六六章十二道金牌() 
朱仙镇,岳家军正在进军,与金军鏖战。

    但消息传到临安,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在秦桧和张俊的遮掩下,赵构得到反馈是岳飞抗旨不遵。

    好啊!

    本就觉得岳飞有二心,现在算是完全坐实了,甚至连自己的圣旨都不遵从,岳飞到底想要做什么呢?

    将在外,皇帝即便有所不满,又能如何?在诓回岳飞之前,他不敢发火。

    但催促和不断的诏命是必然的,于是乎,持金牌的使者接二连三出城,从临安奔赴朱仙镇。

    “秦相公,第十二道了。”

    站在西湖边,张俊的声音隐隐有些发抖。

    一日之间,皇帝前后派出了十一位金牌使者,算上最初那一道,已经整整十二道金牌。

    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情形,无论岳飞遵旨与否,都是要出大事的。

    “圣旨怎么说?”

    秦桧也紧握着拳头,此举多少也有些出乎他的预料,此事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已经算是一场豪赌。

    虽然他认定岳飞愚忠,但在此等生死攸关的大问题面前,岳飞以及麾下的将领幕僚都不傻,他们会接受吗?

    事到如今,秦桧也有一些拿捏不准。

    岳飞若是回来,一切都好说,大事可成矣。若不回来,恐怕大宋真的要变天了。

    “圣旨诏令岳飞停战撤军,命岳飞携其弟岳翻、其子岳云返回临安。”

    斩草除根!

    官家这个想法不错,完全正确,中原兵马既然称之为“岳家军”,对岳家上下惟命是从。想要瓦解,岳家核心人物就必须完全抽离,釜底抽薪。

    一勺烩固然是好,但越是如此,岳家人恐怕就越是会有戒心和放心,反倒会

    秦桧沉吟道:“除了圣旨金牌,想要他们乖乖撤军,还得想点别的办法。”

    “秦相公是说?”

    “全面断绝岳飞所部粮草军械,一切供给,地方州县不得配合丝毫。”

    秦桧沉吟道:“岳飞能够支撑多久呢?”

    “可即便如此,若是真给他打下了东京,也是不小的麻烦。”

    “那就要看四太子了”

    “什么?”张俊不由错愕,好似以为自己听错了。

    秦桧回过神来,干咳两声道:“希望兀术能多撑些日子,方便的话,不妨在钱粮军械上予以支持”

    “什么?”

    张俊再度为之震惊,断了岳飞的钱粮军械供给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要支援金军,这可是赤果果的资敌。

    “伯英,大局为重。”

    秦桧看着张俊,没有多余的解释,只是淡淡吐出四个字。

    见张俊还有错愕犹豫,秦桧冷笑一声:“事到如今,还有旁的办法吗?岳飞若是不死,后果如何想必伯英也心里有数。”

    “是”

    张俊最终点点头,但额头、后背已是一层冷汗。

    虽然他很清楚此事意味着什么,但诚如秦桧所言,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已经无可奈何。

    贼船一旦上来,想要再下去可就难了。

    为今之计,除了孤注一掷,他似乎没有别的办法,否则不会有好下场。

    “对了,岳飞的家眷都在临安,先适当控制起来。”

    “是。”

    朱仙镇,岳家军刚刚结束一天鏖战。

    伪齐的兵马已经被彻底打残,胆气全无,出现了大规模的溃逃事件。尤其是猛将郦琼被斩于前线之后,伪齐兵马彻底胆寒,再也无心恋战,已是一盘散沙。

    至于金军,也是节节败退,若非兀术亲自坐镇在后督战,恐怕金军将士早就扔下兵器逃跑了。

    兀术是在苦苦支撑,一旦朱仙镇陷落,岳家军兵临东京城下,将会是非常糟糕的局面。

    东京城池已经远不如当年坚固,而且金军在来守昔日的宋国都城,也难免怪怪的。更重要的是,很可能守不住。

    金军连连败退,士气低沉,岳家军则是士气如虹,战力上已经有明显差距。更何况,东京城里大都是宋国子民,本就心念故国。

    在金国和刘豫统治下,不得已才低头的,如今王师前来,自是欣然欢迎。人心所向,也是战争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城百姓不支持,金军和谈守城?城中若是再突然杀出一支义勇,里应外合,金军腹背受敌,局面将更为糟糕。

    那就不是丢失一座城的问题了,而是真真要命。

    主动撤退,兀术也是不甘心的,只要东京丢了,洛阳也守不住,届时只有撤回黄河以北才能稳住阵脚。

    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金军如今的处境可谓是尴尬至极,是以兀术必须拼死守住朱仙镇。

    当然了,最终肯定是守不住的,现在只能拖延一天是一天。但愿临安那边,秦桧能有办法,能尽快拿下岳飞。

    结束了一天的战事,将领们各自回营。

    张宪脱下盔甲,刚刚洗了脸,门口亲兵来报:“将军,有客来访。”

    “哦?何人?”

    “客人自称从长安而来。”

    “长安?”张宪顿时皱起眉头,心中浮起一连串猜疑和问号。

    思索片刻,张宪低声道:“请进来。”

    “是!”

    片刻之后,看着面前的中年文士,张宪疑惑道:“不知尊驾何方高人?”

    “高阳王府参军,奉我家王爷之命,前来拜见将军。”

    “哦?”

    虽说提到长安时,张宪就想到了徐还,但真正说出来的时候,还是不免一惊。

    “不知王爷有何教诲?”

    张宪有些闹不明白,徐还派人来见自己算是怎么回事?有事也应该先去见岳飞才对,难道是想要挖墙脚,私下结交自己?

    如果是这样,张宪只会嗤之以鼻,但他有种感觉,以徐还的为人和素来作风,应该不会下作行事。

    “高阳郡王恳请将军务必营救鄂国公。”

    “这”

    张宪愕然无语,有些发懵,高阳郡王徐还派人前来请岳飞的部下营救岳飞

    这话无论怎听都怪怪的,十分突兀。

    “张将军,鄂国公与岳家军眼下情势危急,实已到了千钧一发之际。”

    “什么意思?还请尊驾明示。”

    “在下并非危言耸听,不出所料,临安正有十余道金牌发来朱仙镇”

第五六七章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十二道金牌!

    从天亮开始到傍晚,每隔一会便有一位持金牌的内侍来到朱仙镇。

    加上第一次的那一道,总共十二道。

    金牌是圣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