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将来直捣黄龙以后,说不定可能会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掌握大局。毕竟他手握大军,又有收复失地,迎回二圣的天大功劳,并非没有可能。事实上,岳翻就是这样想的。

    岳飞在赵构心中的形象迅速大打折扣,甚至一落千丈,倚重和器重全都变成了浓重的愤怒和恨意。

    偏生岳飞领兵在外,他鞭长莫及,他暂时无可奈何。

    即便能够调动岳飞,他现在也少不得要投鼠忌器,要是没了岳飞,谁来制衡徐还呢?

    无形之间,一个很微妙的变化,徐还的存在也并非一无是处,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岳飞相互牵制,制衡。

    哪怕他拥兵自重,但终究是大宋的驸马,肯定不会看到岳飞有篡宋之举。

    不,徐还的狼子野心已经显露无疑,他绝不会容许有其他人染指他在意,打算图谋的土地和权威。

    那么他们之间,就必然会形成争斗局面。

    若是真能因此出现两虎相争的局面,那倒好了,届时两败俱伤,自己或许能够坐拥渔翁之利。

    赵构心里刚在这样想,秦桧带着一个好消息来了。

第五四四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秦桧最近也闹心,原因和赵构相似。

    煞费苦心给徐还下套,想要将其逼迫回临安,让其名誉扫地,身败名裂,可惜失败了。

    徐还的应对十分从容,一系列的“表演”不仅没有留下半点把柄,没有影响名誉,反而天下称颂。

    这个结果让秦桧很受挫,好像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限制,可以对付徐还。

    那匹脱缰的野马已经成为一头再也无法束缚的老虎,充满了威胁,让人望而生畏。

    一个不争的事实,徐还已经脱离赵构,脱离大宋临安朝廷的控制,即便他能影响赵构,也对徐还鞭长莫及。

    偏生唯一能指望的金国人,似乎也对徐还无可奈何,银术可战死,粘罕惨败,徐还似乎已经所向无敌。

    只要徐还活着,自己将会永无宁日。

    秦桧甚为无奈,好在徐还暂时没有什么新动作,乖乖待在凤翔府守孝,暂时风平浪静。

    反倒是中原这边,岳飞的动静不小。

    郾城之战,兀术占尽优势,还有自己帮忙的情况下,竟然一败涂地,败给了岳飞,让中原局势变得十分糟糕。

    徐还之忧未除,又来了个岳飞,秦桧只觉压力巨大。

    兀术那边也几次暗示,让自己帮忙解决。

    可是能怎么着呢?

    调回张俊和王德已然费了不少周折,让枢密院那边多有质疑,是顶着不小压力完成的,兀术竟然没能把握住这个绝佳机会,当真让失望。

    现如今岳飞在郾城大获全胜,进入颍昌府,逼近洛阳,一下子让局势有些复杂了。

    更为关键的是,岳飞提出了“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口号,让天下为之震惊。

    赵构忌惮,秦桧同样也忌惮。

    他背后的靠山是金国,是赵构,若是他们都倒下了,自己该如何自处?

    尤其是二圣归来,简直是不堪设想的灾难,当初他可是拿着太上皇赵佶的信函,前去向粘罕卖主求荣,从而做了金贼的走狗。

    赵佶若是回来,岂肯饶恕他?

    所以在这件事上,秦桧和赵构的利益完全一致,都是坚决反对,也都恨透了岳飞,想要将其置于死地。

    只是大军在外,鞭长莫及。

    至于岳飞所言,虽然犯忌讳,却是“政治正确”,公开场合下,连赵构都不能反对。

    哪怕心里再不乐意,他都不敢说不想迎回父兄,孝悌二字是一座大山,可以压死许多人,包括皇帝。

    一时间似乎束手无策,但秦桧万万没想到,机会竟然来了,而且是徐还送来的。

    “官家请看,这是凤翔府送来的最新奏疏。”

    “哦?”

    赵构瞟了一眼,凤翔府的奏疏,徐还又在闹什么幺蛾子?心中本能生出些许厌恶感和反感。

    秦桧却道:“官家莫急,好消息。”

    “哦?”

    同样是一个简单问句,但赵构的心情已经明显不同。

    “此乃徐驸马弹劾岳飞的奏疏。”

    “弹劾?徐还弹劾岳飞?”赵构不由一惊,同时心中一喜。

    刚刚还在想若是徐还和岳飞两虎相争,可以坐收渔利,没想到转瞬之间,他们就开始狗咬狗了,真是有趣。

    赵构很难得地笑了。

    “什么理由?”

    “徐驸马弹劾岳飞轻敌冒进,其弟岳翻有谎报战功之情,请官家过目。”秦桧笑吟吟地将奏疏递了过去。

    罪名都不大,但这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赵构和秦桧都想打压岳飞,可惜找不到由头,现如今有了。

    弹劾!

    这是最好的介入理由,但寻常人分量不够。

    岳飞身份地位高,且刚刚立下赫赫战功,寻常人弹劾难免有嫉贤妒能之说,出于爱重功臣的考虑,朝廷不能采信。

    但徐还的弹劾就不同了,他是大宋与岳飞同等身份,甚至更高一层的人物,他的声量和影响不言而喻。

    徐还弹劾,朝廷必须要重视,完全可以以此为由,对岳飞进行适当打压。

    当然了,程度有限。

    但赵构和岳飞更为乐见其成的是徐还和岳飞之间的关系,原本他们只是略有不睦,但不排除有表面伪装,安通款曲的情形。

    至少两人之间没有明显利益冲突和敌对关系,但这一遭情况完全不同了,两人算是针锋相对,彻底卯上了。

    说明什么?

    徐还已经看不惯岳飞,或者说岳飞在中原的赫赫战功已经侵犯到了徐还的利益,威胁到了徐还的声望地位。

    那么,弹劾打击也就在情理之中。

    这是要借刀杀人吗?赵构冷笑一声,徐还这是既想打击岳飞,又不想背恶名,要将脏水扣在自己头上?

    想得倒美!

    不过也是好事,趁机挑拨一下徐还和岳飞的关系,让他们狗咬狗,互相消耗对自己而言倒是一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暂时可以安心。

    赵构最担心的便是徐还与岳飞联手,或者说岳飞倒向徐还,毕竟当初他们在洞庭湖合作过。

    难保他们不会安通款曲,甚至达成某种利益划分,给自己致命一击。

    两个掌握了大宋三分之二兵力的武将,完全有对抗朝廷,翻云覆雨的能力。

    只是如此一来

    徐还和岳飞,似乎谁都不能动,一旦动了其中某一个,平衡就会被打破,内斗就会消失。

    无论是西军还是岳家军,一旦出现群龙无首的情况,都有可能瓦解,被另一方吞并,或者轻易击败。

    赵构当真无奈,两个他都万分讨厌之人,都有除之而后快的心思,偏生谁都动不了,甚至不敢动。

    皇帝当到这份上,也当真是无奈。

    秦桧的态度则略有不同。

    “官家,其实没有那么糟糕,岳飞此人性格耿直,不知变通,朝廷暂时还是能掌控的。”

    秦桧从旁观者的角度,比赵构看的更为清楚,他确信岳飞并无二心,绝对忠诚,只是过于愚蠢,搞错了效忠对象而已。

    一个臣子,需要效忠的是一位皇帝,而非一个国家。

    连这一点都搞不清楚,何以在朝堂上立足?

    “是吗?”赵构冷哼一声。

    秦桧顺势道:“但岳飞此人并不宜领军在外,听闻如今京西、淮西等地民众传颂,说什么‘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堂堂王师,竟然成了岳氏私军,实在是”

    秦桧没有再说下去,因为赵构的拳头已经紧紧握起,眼中杀机毕露。

第五四五章危险已在不远处()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这本来是金军对岳飞的畏惧和赞扬。

    但现在,变成了秦桧口中的诛心之语。

    岳家军!

    一支兵马有自己的称号不足为奇,但冠以个人姓氏,而非朝廷该有的编制,这就不有问题了。

    鉴于大宋建国的特殊性情况,是历朝历代中对武将专权最为忌惮的时期,整个北宋时期,武将的地位很低。

    即便如同狄青那般骁勇无比,战功赫赫的战将,都免不了被嫉妒,被打压,最后被构陷丢掉了枢密使的位置,最终被吓死。

    其他武将就更不用说了,唯独西北府州折家,清涧城种家等少数,因为抵抗西夏的特殊原因,长期掌控兵权。

    其他武将,根本没有机会长时间染指军伍,绝对难以形成私军。

    但靖康之后略有不同,很长一段时间,大宋是支离破碎状态,武将们各自为战,难免形成自己的私人武装。

    太行山出现过八字军,刘光世的太尉军等,但苗刘之变后,赵构对此甚为忌惮,开始刻意打压武将。

    尤其是拥兵自重之人,淮西兵变,刘光世因此下台,大宋朝廷和赵构本人对武将私兵十分在意,着重限制。

    但限制只对一部分成功了,徐还和岳飞是两个例外。

    因为平叛,以及后来抗金等一系列战事,不仅没有得到限制,而且也发壮大,形成今日局面。

    大宋有三分之二的兵马掌握在他们手中,实力大到惊人。

    两支兵马都成型于洞庭湖平叛,徐家军、岳家军的根基都是在那时候奠定。

    不过徐还一直很小心,刻意避免了徐家军的称号,自始至终,西北大军都只称西军。

    而且徐还中途曾离开过一段时间,而岳飞在襄汉的时间更长,屡战屡胜,其部众越来越多。

    或许是敏感度过低,或许是无心之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岳家军”这个说法便出现了。

    久而久之已经深入人心,虽然岳飞自己不这么说,下面的将士却都以岳家军自居。

    某种程度上,是真的只知有岳飞,而不知有皇帝。

    一支只知道主帅,不知道皇帝的兵马,意味着什么?

    某一天,他们会不会像一百多年前在陈桥驿站一样,给岳飞披上一件黄袍,然后山呼万岁?

    大宋三分之一的兵力,且是百战雄狮,更要命的是占据了中原核心要地。

    眼看着就要攻取洛阳和东京,这两座城池乃大宋旧都,天下中心,战略与政治重大,完全可以在此大做文章。

    故而秦桧一有诛心的暗示,赵构顿时便握紧了拳头。

    可是,若现在对岳飞动手,谁来牵制徐还呢?没有了岳家军为屏障,徐还挥师东进,谁能与之匹敌?

    矛盾,仍旧是矛盾。

    赵构的拳头越来越紧,皇帝当到他这个份上,着实太憋屈。

    “官家勿忧,没了岳飞若能趁此机会取而代之,换个忠直之臣前往,大军归属朝廷调遣,想来最好不过。”

    秦桧笑了笑,给赵构递上一个建议。

    “会之所言不错,可机会何在?”

    赵构冷笑一声,扔下奏疏道:“难道只凭徐还这一道捕风捉影,罪名不大的弹劾奏疏吗?”

    在他们眼里,徐还是想借刀杀人,他们何尝不是?

    但赵构也清楚,徐还递过来的这把刀太轻了,挥不动,也杀不死岳飞。既然不能一击即中,便不能轻举妄动。

    可是,契机什么时候才会到呢?

    公主府的气氛颇为低沉。

    尽管宋五娘新添了小娘子,是喜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