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竭力保卫这座城池,如果守不住,那么只好与城偕亡,否则哪有颜面返回黄河以西去见国主和党项父老。

    李良辅也是类似的心情,丢掉横山防线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说是宋军释放烟雾,来了一招声东击西,突然袭击,但终究是他轻敌,疏于防备。

    按理说察哥到了西平府之后,他该返回兴庆府去领罪,或者干脆以死谢罪才是。

    但李乾顺有诏书送来,命他将功折罪,先协助察哥守卫西平府,再谈其他。

    国之危局,用人之际,斩将不祥,李乾顺也算是无奈之举。

    李良辅心里也清楚,虽说国主暂时原谅,但前提是必须立功才能抵消罪过。

    如果此番西平府守不住,那么他也就罪无可恕。

    除了自刎谢罪,别无退路。

    除非

    除非投降宋国。

    但他是西夏臣子,岂能做出背主求荣的反叛之事

    李良辅摇摇头,看着宋国军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心情无比沉重。

    他和察哥都担心,宋军会使用在韦州产生奇效的那种火器。

    是以对地道监控的非常严格,至少有两千西夏兵卒在地上放置大缸,日夜小心听动静,并加固城墙,防止韦州悲剧重演。

    可是连续数日下来,地下却没有一丁点动静。

    宋国大军采用了最为常规的做法,对西平府发动了攻击。

    看着不断涌上的云梯和投石车,察哥和李良辅都有些意外,也有些不明所以。

    宋军似乎有点太过正常,反常的正常

第五〇九章神奇军粮() 
此等攻城之法,若换了旁人,那是再正常不过。

    但放在智计百出,时常出其不意的徐还身上,便显得反常。

    不像是徐还的手法!

    还有,宋军在韦州明明有厉害火器,到了西平府,为何一反常态不使用呢?

    宋军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徐还又有什么阴谋诡计吗?

    察哥与李良辅少不得面面相觑,忐忑之下越发保守,不敢轻举妄动。

    哪怕某些时候,可以出城袭营,稍加反击,都全然不敢尝试。

    甚至当李乾顺来信,准备从兴庆府调派兵马,与他们里应外合,夹击宋军时,他们也断然拒绝。

    李良辅认为,有理由怀疑徐还是以西平府为诱饵,围而不破,故意引诱援军前来,中途伏击。

    兴许,徐还还有趁势渡黄河,偷袭兴庆府的可能。

    一时间,西夏人无限放大徐还的神奇,想到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可能性,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事实上,宋军大营里,也是焦躁不安。

    中军大帐里,几位将领也是小心翼翼,惴惴不安。

    吴玠怎么也没想到,秦国公竟然玩了这么一手,带着五千骑兵突然离开。

    五千兵马是小事,要紧的是主帅擅离前线,影响太大。

    稍有不慎,直接影响军心稳定。

    若是被西夏人侦之,趁机反扑,焉知会是什么结果。

    草率!

    甚至荒唐!

    吴玠觉得,在这件事上,素来稳重的秦国公太过冒失了。

    即便契丹与他乃是姻亲,即便云内州很重要,关乎战略大局,也不该如此轻率。

    至于秋荻夫人和明月之事,牛皋等人自然是隐瞒了,否则徐还的动机难免会遭到部将猜疑。

    爱美人不爱江山乃昏聩之举,最容易遭到诟病的。

    吴玠不知这些,只当徐还纯粹是为大局考虑,不免恼恨,可惜当时自己不在夏州,否则定要劝阻。

    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只能配合牛皋,处理好这个烂摊子。

    撤军自然不行,徐还临走前的命令是大军继续围攻,等他回来。

    可是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金军大肆进犯云内州,五千骑兵能解围吗?

    万一有个什么闪失

    即便侥幸全身而退,时间稍微拖延,后果也不堪设想。

    消息传到西夏人耳朵里,会怎样吗?

    速战速决,快速战胜在返回西平府,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东西两线都安然无恙。

    难度太高。

    秦国公能做到吗?

    吴玠心里七上八下,奈何事已至此,唯有配合遮掩,稳住西线形势。

    好在有个容貌身形相似的假国公,每日与契丹公主携手出线在阵后督战。

    堂堂驸马,三军统帅,不亲自冲锋上阵合乎情理。

    兵卒们不会有意见,只要见到秦国公,军心士气便依旧高涨;而城头的西夏人,便难免畏惧,不敢轻举妄动。

    战事在继续,攻城照旧进行,但西平府纹丝不动。

    吴玠也顾不得那么多,只希望在西夏人发觉,宋军士气低沉之前,徐还能结束云内州的战事,尽早返回。

    耶律余里衍也是相同的心情,她愿望东方,惟愿丈夫平安,得胜而归,心愿得偿

    却说徐还率领五千骑兵,一人双马,一路狂奔。

    从夏州到府州,七八百里路,只用了两天便赶到。

    当然了,人困马乏是必然的。

    好在西军各州县部属快速运转,物资粮草及时转运使。

    骑兵到府州时,折彦野已经备好饭食营帐,饱餐后的将士们立即到头就睡。

    马匹则是用上好的草料加上粮食喂养,使之及时恢复体力。

    接下来,渡过黄河之后将会是一场恶战。

    折彦野怎么也没想到,秦国公竟然带着五千骑兵回来了,要渡河救援云内州。

    意外!

    震惊!

    他很好奇,萧百发到底和秦国公说了什么,竟然能说服徐驸马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决定来。

    “不要想那么多,全力配合我打好这一仗。”徐还懒得解释,直接要求。

    “是!”

    折彦质明白事理,作为下层将领,没有决策权力,只得听命行事。何况事已至此,箭已离弦,别无他法。

    “国公,五千骑兵会不会太少,要不要从府州和延安府再抽调”

    徐还摆手道:“不必了,来不及,此战贵在一个快字,五千兵马轻装简行即可。抽调来不及,而且人一多,目标就会太大,反而行动不便。”

    “国公,双马奔袭,马匹倒还好,但将士们未必能受得了,干粮”

    “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周全了吗?”

    “渡船已经妥当,可以随时搭建浮桥。另外,国公叮嘱的牛乳,羊乳,也已经备好。”

    折彦野不明白,徐还弄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召集人手,连夜熬制牛乳,将牛羊乳熬干成为絮状,块状,装入皮囊携带。另外,随身佩戴少许盐巴,肉干和水囊,所有将士务必轻装上阵。”

    “熬牛乳?将士们就吃这个吗?”折彦野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没错!”

    徐还笃定道:“尽快去熬,不妨告诉你,这玩意是急行军时最好的神奇军粮。”

    “果真?”

    话音出口,折彦野觉得自己问的实在多余,徐还能说,自然有其道理。

    “照办便是,回头你会看到奇效。”

    徐还自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考虑现实后,想到的权宜之计。

    速战速决,轻装奔袭,不便过多携带干粮,那就需要有更高热量的东西来支撑士兵强大大的体力活动。

    热量来源既糖分,一时间弄不到那么多蔗糖,牛羊乳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敖干之后便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奶粉,富含热量和营养,紧急时刻倒入口中,灌几口水就等于饱餐一顿。

    再携带少量肉感与盐巴,保证盐分供给,便能支持数日奔袭作战。

    此法并非徐还异想天开,而是有历史学家考证,当年蒙古骑兵西征,所向披靡,经常连续奔袭多日作战。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配备了“奶粉”这种神奇军粮,节省士兵进食时间,持续补充热量。

    现在,徐还要依样画葫芦,用来对付金军。

第五一〇章许胜不许败() 
数百艘渡船在黄河水面上连接起来,打桩固定,铺设木板连为一体之后,一座浮桥便搭好了。

    徐还率领五千骑士,万余战马,悄然过河。

    所有将士轻装简行,除了武器之外,随身携带便是水囊、肉干、盐巴,以及味道古怪的“奶粉”。

    但在徐还的严令之下,所有将士都遵命照办,努力适应这种神奇的军粮。

    折彦野站在桥头,躬身一礼:“恭祝国公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会的。”

    “末将会率部等在渡口,随时接应国公。”

    “嗯!”

    “有句话末将不知当不当讲?”折彦野欲言又止了好半天,最终还是开口了。

    “说!”

    折彦野语重心长道:“国公,万一事不可为,还请尽早回撤,云内州您已经尽心了,也算是仁至义尽,契丹人和天下人都不会怪你的。

    毕竟河西才是根基,您的安危更是重中之重,千万珍重,顾全大局。”

    徐还明白他的心思,也完全表示理解,能把话说到这份上,也算是真心实意效忠的将领。

    可是,自己没有选择。

    此战不是摆姿态,而是实打实去救人。

    哪怕契丹人和天下人都认为自己仁至义尽,不指责自己背信弃义,可是自己能心安理得吗?

    尤其是她落在了金贼手中,如果救不回来,该如何面对女儿殷切期盼的目光呢?

    而自己,这一生都将活在悔恨和不安之中。

    “放心,我一定会尽快得胜而归,你就等着给我摆酒庆功吧!”

    “是,末将备好佳酿,只待国公凯旋。”

    徐还拍了拍折彦野的肩膀,打马过河。

    压力自然是有的,而且很大。

    此战不仅仅是营救萧秋荻,为求心安理得。

    也不仅仅是营救契丹人这么简单,而是堵上了整个西北大局,甚至是大宋国运。

    一旦不能速战速决,得胜返回西平府,后果不堪设想。

    西线有可能崩盘,一旦有所闪失,那些本就中立的将领和兵卒就会动摇,自己在天下人眼中,就会大打折扣。

    一个不顾全大局的莽夫,凭什么值得信任和效忠呢?

    临安那边,赵构和秦桧肯定也等着抓自己的小辫子,鸡蛋里挑骨头,一旦给他们口实,一定会被无限放大,后果难以预料。

    只许胜,不许败。

    开弓没有回头箭,唯有一往无前。

    “秋荻,等我!”

    徐还站在黄河边,默默祈愿,策马狂奔。

    数日之间,按理说应该风云突变,但云内州的形势却变化不大。

    银术可到了城下,最初想要围而不攻,等待粘罕之后到来之后再做打算。

    金国内部派系纷争,谁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银术可之所以答应帮忙,其实是抱着趁火打劫的想法。

    三太子已经叮嘱过,不要造成太多伤亡,付出过大代价。

    只是帮忙,没必要便宜粘罕,趁机洗劫云内州,从契丹人身上捞点好处才是正理。

    如果不是担心做的太明显,不好向各方各方、舆论交代,银术可甚至愿意直接放契丹人出城。

    如果耶律余睹铁了心突围,他只会稍作抵抗,做做样子,可惜耶律余睹一直没这么做。

    盖因萧高六和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