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脾气倒不至于,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埋怨。

    好在这个等待不算很久,徐还终于有消息传来。

    傍晚时分,折彦野面带笑容而来:“夫人,国公有捷报送来。”

    “捷报?”

    余里衍微微错愕,问道:“徐郎攻取何处?”

    “西夏横山,如今已经进了夏州城。”

    “西夏?他去打西夏了?”

    余里衍终于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原来徐还迎亲的真正目的竟然在这里。

    知道真相的她,忍不住赞一句:好一招声东击西啊!

    “是。”

    折彦野道:“国公来函,累夫人久候挂念,甚为过意不起,如今局势初定,盼与夫人早日相见。国公命末将派人护送公主前去夏州。”

    “让我是夏州?”

    “没错,夫人的姑母耶律南仙公主被李乾顺所害,国公知夫人欲为姑母报仇,此乃良机,故请夫人前往,目睹仇人授首。”

    余里衍心中又是一震,他要杀了李乾顺,灭西夏?

    徐郎,好大的志向!

    “夫人今晚好生休息,明日一早便启程吧,国公盼着与你夫妻团圆呢!”

第四九五章陷韦州,复灵夏() 
韦州,位于萧关以北方向。

    在后世是一个县城,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同心。

    从韦州一路向北,就能到达黄河拐弯处,与西夏核心腹地宁夏平原几乎在一条线上。

    是自萧关、陇山之后,第二道门户要塞。

    故而自从西夏称霸一方开始,韦州便一直是军事重镇,西夏枢密院下属的十二军司之一的静塞军司就驻扎于此。

    且是西夏军中精锐,目的就是在于防御来自秦州、庆州、环方向的宋军。

    韦州城池亦是高大坚实,属于易守难攻类的。

    这块难啃的骨头,摆在了吴家兄弟面前。

    中秋之夜,凤翔府夜宴上,他们食不甘味。

    徐还随后将他们请入书房,给他们看了一封密令,自那时候起,两人便心潮澎拜。

    密令之上只有六个字——陷韦州,复灵夏。

    灵者,灵州,乃宋国旧称呼,现如今的名字叫西平府。

    夏者,夏州,但现如今更多指代的是兴庆府。

    换言之——灭西夏。

    这才是秦国公的真正目的。

    徐还也向他们解释了,迎亲不过是迷惑外人之举,他的真正目的是趁机突袭横山,攻陷夏州,直逼西平府。

    所谓迎娶契丹公主的权宜之计,这么听起来倒说得过去。

    但吴玠、吴磷已经不在乎了,这重要吗?

    哪怕徐还真有什么想法,那又如何?毕竟他没有公然于朝廷对抗,没有违抗圣旨。

    临安朝廷也没有表态,更无问罪之举。

    身为将领,杞人忧天做什么?

    何况徐还明确说了,我不要你们做什么,但凡有利于大宋之举,请尽力。

    言下之意很明确,不需要站队,不需要表态忠于私人,为国为民即可。

    灭西夏,当然在此列。

    金国入侵不过才是近几年的功夫,作为西军将领,他们最为清楚的是西夏的危害。

    贻害百年啊!

    关中陕西路在汉唐之时也是天府之国,到了大宋,因为西夏,秦陇沦为贫瘠之地,且时常有兵祸。

    吴氏兄弟本就是西北人,自小对此深有体会,对西夏可谓是深恶痛绝。

    少年时期之所以投戎从军,一个志向便是抵御西夏,保家卫国。

    徐还在西北的这几年,取得了百年来抵御西夏最辉煌的成功,最重大的进展。

    现如今,他又走出了重大一步——灭夏。

    吴玠、吴磷兄弟俩怎能不激动呢?

    旁的事情他们或许还有犹豫,但这件事是正经的为国为民,且深入他们的心坎,自当全力以赴。

    而且徐还给了他们绝对的信任,五万兵马出击,可随即应变,目标只有一个——攻克韦州。

    知遇之恩,少时梦想,吴氏兄弟抛开了所有杂念,率领兵马悄然离开凤翔府。

    他们行动比徐还更早一步,刘子羽早就接到命令为他们准备好粮草,并且借剿匪之名为他们探路。

    大军可谓一路畅通无阻,刘子羽则率部向兰州方向运动,摆出一副增援吐蕃人的态势。

    在一定程度牵制了察哥,也吸引了西夏人的主意,吴氏兄弟得以在夏军毫无察觉之下逼近韦州。

    和横山一样,进攻发起的很突然。

    等到韦州守将嵬名安惠得知消息,韦州附近的几座军寨和关隘都已经失陷,宋军已经兵临沉下。

    太突然了。

    嵬名安惠也是猛然吃了一惊,宋军不是在救援契丹与金军交战吗?

    刘子羽逼近兰州时,他们上下反应都认为这是宋军疑兵之计,防备西夏滋扰秦州,为其东征后顾无忧。

    刘子羽确实是疑兵不假,但宋军的真正目的却是韦州,横山也算一个吧!

    嵬名安惠尚且不知横山失陷的消息,但瞧见来势汹汹的宋军,着实吓了一跳。

    除了紧急传讯给兴庆府之外,便是坚守城池。

    为今之计,外围的军寨关隘丢失,唯有如此。

    好在韦州是西夏东南要塞,经营多年,城池高大坚固,嵬名安惠很有信心能坚守下去。

    拖到冬天,或者晋王察哥从河湟回师,或者是兴庆府派来援兵,那时便可反戈一击。

    宋军在此之前能攻陷城池?

    绝不可能。

    嵬名安惠算是西夏宗室,是李乾顺册封的梁王,身份非同小可,也是委以重任的心腹。

    颇有军事才干,坚城、精兵、粮足,无忧矣!

    然而他搞错了一件事,在他对面的是一支与过往完全不同的宋军。

    宋军在攻城,使用的是常规方法。

    面对一座坚城,攻取不易,硬拼也不是明智选择。

    但吴玠还是这么干了,兵卒出征最怕的就是停滞,只有动起来,发动攻势才能保持士气和拼劲。

    一支停滞,无所事事的兵马,反而会酿出祸事,出现问题。

    韦州附近比较荒凉,砍伐树木制造攻城机械颇为困难,所以暂时用到的方法十分有效。

    进展也颇为缓慢,城头上的嵬名安惠不免放松,甚至得以。

    拿不下城池,宋军的士气就会不断被消耗,等到他们疲惫之际,就该自己反击了。想必奏报已经到了兴庆府,援兵已经在路上了吧!

    久攻不下也是兵家大忌,同样会挫锐气,造成伤亡。

    吴玠心里恨清楚,但他一点都不担心,而且必须这么做。

    他要打掩护,为另外一支人马打掩护。

    地面上攻城在不断进行,地下还有一支挖掘地道的队伍。

    挖地道入城,这也是古代攻城战中惯常用的手法。

    城中的西夏兵卒也埋了缸瓮在地下,每日监听,小心防备。

    宋军挖掘地道之事,显然也有被发觉,但并非全部,总有那么几条不断接近韦州城墙。

    对此,西夏兵卒却不担心。

    他们已做好准备,甚至已判断好方向,等宋军在城中冒头之时,将来犯之敌堵在地道内。

    方法有很多,可以是一瓮足以烫脱皮的滚水,最方便的是则是毒烟火。

    地道很长,不等宋军从外面钻出去,就会被活活呛死在里面。

    指望用这等小儿科的方法攻破韦州?

    做梦!

    西夏兵卒对此不屑一顾,可是他们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宋军冒头。

    难道宋军有所警觉?都已经快到城墙根了,竟然放弃了?

    西夏守军不禁失望,失去一次在地下反击宋军的机会。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宋军自始至终没有打算挖掘入城,地道挖到城墙之下,已经足够了

第四九六章饮马黄河() 
地道只需挖到城墙下,是虞允文的命令。

    吴氏兄弟掌握着五万大军,但其中有一支三百人的兵马却是例外。

    听从指挥,但无权插手,由虞子期率领,协助大军破城。

    吴玠、吴磷知道,这三百人非同一般,因为他们是火器军,握有他们不知晓的新式火器。

    自打火烧金军连营,火器击败察哥后,他们就知道,秦国公麾下有一支秘密火器军。

    直属于秦国公本人指挥,战场之上主要由徐还心腹虞允文率领,其余将领无从干涉。

    对于这种做法,徐还的解释只有两个字——保密。

    狭义的解释,只有徐还本人及其心腹能使用,其他人,包括他路宋军都休想染指。

    广义的解释,是为了防止外泄,被金国、西夏这样的外敌窃取。

    作为属下,不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吴氏兄弟对此完全理解,单单是为了防备外敌,保密就很有必要。

    秘密武器如果广泛传开就是一种灾难,一旦有兵卒被俘,武器被缴获,秘密还能保住吗?

    那些威力强劲的火器就会反过来落在自己头上,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一句话,少数人知晓的秘密才是秘密。

    这一点西夏人就做得很好,当年西夏神臂弩让人闻风丧胆。

    宋军一直想要缴获仿造,可始终无所进展。

    盖因当时神臂弩只配发给铁鹞子,即便俘虏了普通西夏士兵,完全无济于事,毫无收获。

    至于铁鹞子,这等精锐很难被俘虏。

    即便侥幸俘虏,铁鹞子也有明确的规定和坚决执行力,他们会在临死或者被俘之前,彻底毁掉神臂弩。

    蛮荒的党项人尚且懂得这个道理,吴玠和吴磷自然也明白。

    对火器军的存在完全表示理解,支持和信任。

    到了韦州城下,立即发动攻势,就是为给虞允文争取时间,提供掩护。

    如今地道挖到了城墙下,虞允文立即下令停工,命兵卒小心翼翼地在城墙下布置火药。

    炸塌城墙。

    这是破城最快,伤亡最小的方式。

    城头的西夏兵卒有些不解,为何宋军突然间鸣金收兵?

    这不合常理啊!

    这才打了没多一会,远不如往日那般激烈,没有进展,也不曾出现重大伤亡,如此进攻是闹着玩吗?

    奇怪的事情还在后面,宋军虽然后撤,但没有回营。

    而是在距离城墙两里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列队站着,好像在观望,等待着什么。

    西夏守军完全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就在他们愣神的功夫,剧烈的颤抖从地下传来。

    轰隆巨响在多处城墙下响起,一阵硝烟尘土弥漫之后,坚固的城墙便坍塌了。

    夯土构筑的城墙,虽不及当年的统万城,却也十分坚固,却突然间毫无征兆地坍塌,成为一片废墟。

    西夏守军不明所以,也惊恐非常。

    尤其是近处的那些兵卒,直接因为坍塌而丧身在气浪和砖石之下,瞬间被废墟掩埋,尸骨不全。

    嵬名安惠下意识看向两里地外的宋军,瞬间明白过来,这是宋军的手笔。

    他恍惚想起来晋王察哥进攻之时,被宋军火器所败。

    难道又是火器?

    竟然恐怖至厮?

    事实确实如他所料,宋军动用了火器。

    不过因为研发设计进程的缘故,火炮尚未出炉,也没有硝酸甘油炸药,只是威力相对较低的火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