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梁红玉是真心如此认为,还是机智自行解围,这个话茬都必须得接,这也是唯一的解释。

    徐还顺势道:“只要不是胭脂钗环,流连脂粉的坯子就行。”

    梁红玉不服气道:“驸马,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平安郎模样俊俏,将来定是个风流倜傥的贵公子,女子为之倾倒又有什么奇怪的?”

    “就是!有你这么说儿子的吗?”柔福帝姬白了徐还一眼,尴尬场面就这么揭过去了。

    小寿星也被抱了起来,众人随即前往花厅落座,开始寿宴。

    觥筹交错,欢笑不断,宾主尽欢,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

    徐承嗣更是兴奋异常,由侍女拉扶,在厅堂里走来走去,可爱举动,逗得众人开怀大笑。

    直到深夜,宴会方才结束,徐还夫妇亲自礼送梁红玉出府,派了亲兵护送回府。

    徐还回到府内时,裴元衍等人正神色严肃地等着他。

    “驸马,今日小公子抓周实乃吉兆。”

    “嗯!”

    抓周本来只是个玩乐仪式,哪曾想会出现这等结果,实在太巧合,太有象征意义了。哪怕不怎么迷信的徐还也信心大增。

    “可是韩夫人”

    “我想韩夫人应该不会多嘴的。”

    徐还已经深思熟虑了一番,为今之计,唯有相信梁红玉与韩世忠的人品。

    风波亭时,他们能那般积极营救岳飞,想来不会坑自己,也不会损害他们自家清誉。

    “也是,韩将军夫妇都是忠义之辈,且与驸马和长公主关系良好,想来不至于反过来,兴许还是件好事。”

    傅选道:“小公子今夜抓周乃是天意征兆,等到关键之时,没准能因此争取韩将军的支持。”

    裴元衍沉声道:“征兆命数,这些东西终究虚妄,想要说服人,还是要靠实力,故而还是不要太乐观。”

    “诸位莫想多了,只要此事不节外生枝就好。”

    徐还摆了摆手:“密切注意着各方面动静,这段时间,低调行事。”

    “是!”

    徐还返回内院时,柔福帝姬怀抱着已经熟睡的儿子在发呆。

    “想什么呢?”

    “徐郎,平安郎抓的那两样东西,会不会真是”

    “如果确是征兆呢?”

    “会吗?”

    “如果我说会尽力使之成为可能呢?”

    柔福帝姬低下头,一时沉默,她其实一直隐约知晓徐还的志向,但并未认真询问甚至思考过。

    毕竟她姓赵,是大宋公主。

    在丈夫和兄长赵构之间,毫无疑问,她会选择前者。

    但如果是整个娘家,她多多少少会有些许迟疑,哪怕做出相同的选择,也会有压力。

    今天这个选择题再度摆在眼前,还牵涉进了儿子,还有一个很明朗的征兆,让她必须认真面对。

    沉吟片刻,柔福帝姬沉声道:“如果你和平安郎有这个福气,我求之不得。”

    “果真?”

    “是!”

    柔福帝姬郑重点头:“我也看过一些史书,战国之时,列国公主远嫁,成为一国母后。

    辅佐丈夫,扶持儿子,不惜与母国敌对,她们难道错了吗?没有,出嫁从夫,这就是公主的宿命。

    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自打嫁给你的那天起,我首先是徐家的夫人,而后才是赵家的女儿,我生命里最重要自然是丈夫和儿子。”

    “嬛嬛,你能这样想,那我就全无顾忌了。”

    徐还沉声道:“请你相信,我并非居心叵测之辈。

    我也曾想好好辅佐你那位九哥,可是你也看到了,烂泥扶不上墙,我不希望这片河山,糟蹋在他手里。

    你经历过靖康的凄惨,我不希望未来有一天,这样的悲剧会在我们的儿孙身上重演。”

    “嗯,我明白。”

    柔福帝姬靠在丈夫身上,低声道:“只是,有朝一日,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你能善待赵氏子弟。”

    “当然,昔年太祖能善待柴氏,赵氏也自当得到善待。”

    徐还柔声道:“何况你是赵家的女儿,承嗣是赵家的外孙,岂能残酷无情?”

第四五五章口水淹死御史() 
徐承嗣抓周没闹出什么波折,但朝堂殴打言官事件却在发酵。

    御史言官们对赵构轻描淡写的处理似乎不太满意,接连上疏,继续弹劾徐还。

    罪名从行止无状到目无君上,从罔顾法纪到恃功骄纵,将徐还说的十分不堪,性质十分恶劣,要求严惩。

    被徐还殴打的周烨觉得极度受辱,无言苟活于世间,竟然搞出了自杀的闹剧,好在被家人及时相救,才保住了一条命。

    但此事极大刺激了言官群体,他们抱着同情态度,再度对徐还群起而攻之,要求必须公开道歉。

    有消息称他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大有堵塞公主府声讨,或是皇宫伏阙请求的打算。

    无论哪一桩,对徐还而言压力都不小。

    徐还听到之后则是连连冷笑,真是不要脸,竟然搞出了这等幺蛾子。

    羞愤自杀?

    如果当日在紫宸殿上,周烨当场触柱而死,徐还确实非常被动。但回家之后临时起意要自杀,开什么玩笑?

    倘若人真的死了,倒也罢了,死者为大,没准还真有些麻烦。可是人没死,所谓被家人救下,这水分就大了。

    可见周烨胆小怕死,并无死志。

    既然不想死,还想借此敲诈人,世上哪里有这般便宜的事情?

    故而徐还压根不在乎,拒不道歉。

    但如果这些人真的围了公主府,影响难免不好,而且烦人。

    最严重的是伏阙请命,这可是轰动大事件,赵构肯定不希望如此,但如果真的发生了,为了息事宁人,指不定会强迫自己道歉。

    这不,刚传出周烨自尽的消息,宫里便派了御医前去诊治抢救。

    圣旨要求道歉,那可就尴尬了!

    所以必须先下手为强。

    八月初三,文澜阁开讲辩论的日子,有不少太学学子,江南书生到场。

    略微出乎意料,今日议题竟然是运河冲突与徐驸马殴打周烨事件,乃是当前最热门的时事。

    朝堂殴打言官必然有错,文澜阁的大儒们对徐驸马的行径一番批判,没有丝毫偏袒之意。

    纷纷称赞官家秉公办理,处置公道,声称徐驸马罢官算是罪有应得。

    当然,也有情有可原之处,久在战场杀伐之人,难免会有戾气,会鲁莽冲动。

    与此同时,士林学子也对言官们的态度十分恼火。

    兵痞欺压百姓由来已久,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言官们纠察风纪,为天子耳目,为何没有察觉这些事情呢?

    或者是察觉了,明知不报?

    反倒是徐驸马,为民做主之后立即遭到攻讦的,言官是何初衷?居心何在啊?

    书生仕子最是义愤填膺,也素来以为民请命为己任,对于御史们这等“选择性奏报”的态度甚为不满,一片斥责之声。

    周烨此人,不配为御史言官。

    自杀是应该的,不过并非受辱自尽,而是羞愤自杀才对。

    这等论调迅速出现,得到众多赞同。

    读书人便是这个年代的舆论导向,故而消息传出去之后,御史们的压力大了很多。

    毕竟“受辱”的只是周烨一人,徐还打人固然不合礼法,却下顺民意。

    自古明训,民意不可违。

    何况,他们御史言官本身的作为也大有瑕疵。

    此事被舆论放大,议论纷纷,如果借着周烨之事,继续做文章,难保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直到此时,御史们才发现,临安有一支对舆论影响如此强烈的力量。

    文澜阁那是什么地方?在西湖孤山,是徐驸马的封赐之地。文澜阁与西泠社的成立发展都有公主府的影子。

    哪怕徐还并未授意,文澜阁里的先生仕子们感念情义,少不得多有报答。不明着偏袒,但肯定会不着痕迹地为徐还说话,抨击他们。

    如今就是这个局面,如果不知收敛,焉知文澜阁里再爆出什么言论。

    大宋御史早已不是当年包拯、唐介仗义执言,忠义无双的时代,所谓“大宋的良心”早就不复存在。

    历经了哲宗朝的党同伐异,徽宗朝的腐朽混乱之后,御史台早已没了当初那块干干净净,监察风纪的金字招牌。

    而今大宋的御史言官,名声实在不怎么样,可他们还要脸面,所以着实畏惧舆论持续不断的攻讦。

    文澜阁只开了一炮就消停了,否则就不是“见义勇为”,而是徐还刻意为之了。

    今时今日,徐还想尽力避免自己对文澜阁的掌控,以及对舆论的导向能力。

    然而推波助澜之后,水流会湍急到什么程度,往往出乎意料。

    御史言官们畏惧士林舆论,没敢伏阙请命,也没敢去围了徐还的府邸,但一群善良正义的百姓却出没在周家门前。

    这些人大都是历年来在运河上遭受过欺凌的百姓,敢怒不敢言,即便有心也是求告无门。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为他们伸张正义,为民做主的徐驸马,结果还被“狗官”污蔑,罢官停职了。

    百姓们又是感念,又是愧疚,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尤其是暗地里传来流言,声称这个周御史与那些兵痞是一路人,为歹人说话能是什么好东西?

    兵痞鱼肉百姓,将军姑息养奸;

    驸马伸张正义,御史助纣为虐。

    乾坤朗天道昭,奸佞小人真该死!

    一群百姓没有任何过激手段,就这么路过周家门前,呼喊着几句简单的打油诗。

    周烨在里面听到,当真是羞愤难当,恨不得立即找个地缝钻进去。

    名声是彻底毁了,前程也彻底完了,往后能不能在临安大街上安然走过都是问题。

    死!

    他不是没想过,但做做样子还可以,真正要自尽他真没那个勇气。

    说白了,软蛋一个。

    周烨不禁好生后悔,何苦要答应此事,何苦要去招惹徐阎王那个煞神呢?

    临安城里的御史们大都在庆幸,幸好漩涡中心的不是自己,同时也都有些后怕,招惹徐阎王的代价着实太大,往后需当退避三舍才是。

    至于继续声援周烨?谁还有那个胆量和心思?躲都躲不及呢,否则就是下一个被口水淹死的御史。

    故而一瞬间,各种弹劾与声讨立即消停,销声匿迹,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

    整件事情,只有周烨这个倒霉蛋生不如死。

    哦不,还有个躺枪的将军——张俊,不过他一点都不冤枉。

第四五六章失控的感觉,忽视的力量() 
雕梁画栋的宅院里,宠爱的小妾抹着泪在哭诉,张俊的脸色一片阴沉。

    就在今天,大理寺审结运河兵痞欺压百姓,冲撞驸马一案。

    原本指望着御史言官施压徐还,能为妹夫和部属争取一线生机。

    谁曾想,文澜阁一番犀利抨击,百姓们再一闹腾,御史们全蔫了。

    民意沸腾,大理寺也不敢惹祸上身,判处死罪,对上下都有交代。

    长期欺压敲诈百姓或许罪不至死,但向驸马拔刀放箭,行刺皇亲国戚,朝廷重臣,两罪并罚,死罪没商量。

    未免夜长梦多,刑部审核通过之后,立即执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