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宋金罢兵言和,大宋兵马讨伐叛逆,收复失地在即,西贼能撑到几时?任公乃我大宋臣子,正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啊!”

    “大兄,确实是个良机,党项人到底非我族类,我们还是”

    任得恭本就对投奔西夏有所顾虑,故而种洌一席话,又是利益诱惑,又是晓之以理,已然有所动摇。

    也正是因此,才带着种洌来见兄长,此刻则已经完全被说服,加入到游说的行列中。

    兄弟动摇,另有想法,对任得敬而言是一种震动,让他不得不正视,或者说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不过他向来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种洌说的再天花乱坠,宋军要是打不过西夏,何谈收复失地?

    “任公,拭目以待吧!”

    种洌瞧了瞧天色,笑道:“不出所料,这个时候,察哥已经败在徐驸马手下了。”

    “什么?”

    “没什么,一场交锋而已,想来胜负已分。”

    种洌越是轻描淡写,任得敬心中越是震动非常,不由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察哥是西夏第一猛将,八万大军可都是从西平府抽调的精锐,而且还有铁鹞子随军出征。

    若说察哥久攻秦州不下,倒也不足为奇,骑兵不擅攻城嘛!

    但种洌言下之意,分明是在平原之上野战。

    天下还有人能在平原上胜过铁鹞子为先锋的西夏骑兵?恐怕当年辽国铁林军、皮室军都没这个能耐吧!

    宋军?

    怎么可能?

    作为昔日的宋国边州将官,他太清楚宋军的战力,那是一支已经烂到根上的兵马。

    即便换上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在本质上也不能改变什么。

    这样的宋军,如何能战胜西夏兵马?察哥怎么会败?

    这个种洌,为了游说自己,竟然不惜信口雌黄。

    任得敬心中依然生出这样的念头,但理智告诉他,还是再等等

    消息等到了,等来的是察哥的求援信。

    声称在渭滨受挫,需要暂且经过萧关,在西安州修整,重整旗鼓。

    接到求援信,任得敬大惊失色,难以置信。

    怎么会这样?

    他之所以愿意等,只是为求万全,实际上并未对宋军抱太大希望。

    然而结果

    大大出乎意料,察哥受是受挫,但后续传来的情况却极为严重。

    铁鹞子损失大大半,仓皇后撤,能够一直撤退到西安州来休整,足可见损失惨重,或者宋军过于强大,不得不借助萧关这等险要地势为屏障。

    种洌没有说谎,没有危言耸听。

    宋军越是比以往强大的多,徐还此人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实在非同小可。

    先前声东击西,已经搅的西夏防线人心惶惶,而今转手便将察哥打的狼狈不堪,八万精锐仓皇落败。

    甚至在西夏最引以为傲的铁鹞子,都伤亡惨重。

    过往百年,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更为关键的是,察哥这一败,整个战局就会有变化,秦州肯定是攻不下了。

    如果被宋军堵住了萧关,整个陇右恐怕都暂时会摆脱西夏的控制。

    这可了不得!

    更让任得敬惊恐的是亲信打探到的消息,宋军装备了一种新式火器,威力强大,铁鹞子就是遭其所伤。

    当这些消息汇总而来的时候,任得敬怎么能不害怕?不动摇?

    任何的劝谏游说,都比不上战局形势变化带来的刺激,如果说宋夏之间攻守瞬变,那么

    种洌之前的那番话就很值得考虑了,不但不计前嫌,还有那么多优厚条件,和可期的前景,诱惑着实不小。

    不过此时决断已与先前略有不同,不是轻易回归大宋这么简单。

    尽管徐还,乃是大宋朝廷都不计较,但毕竟曾投效异邦,算是“罪人”。

    想要回归大宋故国,没有一份像样的投名状怎么能行呢?

第四三二章投名状() 
察哥战败,给了任得敬很大触动与改变。

    徐还与种洌丰厚的许诺,加上局势的极速变化,作为一个审时度势,明辨利害之人,他知道怎么做。

    与此同时,任得敬也明白一个道理。

    倒戈之人,必须要有一份投名状才能站稳脚跟。尤其是自己这等背叛重归之人,若无相当功绩,很容易遭人诟病。

    因此,不用种洌吩咐,他便心里有数。

    察哥的求援,任得敬做出了积极回应。

    大开萧关门户要道,掩护察哥大军通过,并在西安州、镇戎军两地设置军营,为其休整提供便利。

    接到回应的的察哥略微松了口气,这个任得敬虽然是宋国降将,但国主向来厚待,还要迎娶其幼女。

    厚恩重赏,倒确实让任家上下归心,足够忠诚,也很懂事。

    回到兴庆府有必要为任家美言几句,再有不知任家还有没有女儿,要不自己也娶上一个?

    察哥一边想着老牛吃嫩草的美事,一边盘算着返回萧关之后的打算。

    萧关地势险要,据险而守,宋军纵有火器之利,想来也暂时难以突破,正好重整旗鼓,从长计议。

    察哥抬头看来一眼萧关两侧险峻的山峰,以及中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道路,嘴角拂过一丝苦笑,然后催促队伍加速前行。

    关隘之上,任得敬的兄弟任得恭已经在笑盈盈地举旗呼唤,引导大军进关。

    被宋军火器吓到惊悚,莫名其妙的西夏兵马急不可耐地涌向萧关,安全的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

    然而就在半数人进入关隘之后,城头的任得恭脸色一变,嘴角的笑容瞬间凝固,手中的令旗快速挥舞。

    察哥和正在过关的西夏兵马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滚木礌石便从两侧的山崖上跌落下来。

    人仰马翻,惊恐哀嚎的同时,萧关通道也彻底封闭了。

    怎么回事?

    察哥震惊非常,但瞧见不断落下的滚木礌石,以及临空而下的羽箭时,他迅速反应过来。

    任得敬反了!

    他竟然反了!

    咒骂斥责已经无用,只能说自己大意了,兴庆府那位国主兄长也看走眼了

    在萧关这样一个地势险要之处遭到伏击,而且还是自己的伏击,毫无防备之下,损失不可估量。

    一半的兵马已经进关,被一分为二,首尾不得呼应。

    察哥知道,关隘之后多半是任得敬亲率大军在等候,等待那些兵马的多半是刀枪箭镞,几无生路。

    而关隘之外,险要的山道间,一字长蛇的队伍,被居高临下伏击,全无还手之机,几乎完全是被动挨打,相当惨烈。

    撤!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察哥便下令撤军。

    他庆幸自己为了安定军心,亲自殿后压阵,才没有进入任家兄弟的伏击,才得以有机会第一时间率部撤退。

    等到他们狼狈不堪地逃出萧关山道的时候,八万大军只剩下堪堪两三万人,而且是丢盔弃甲,伤亡惨重的残兵败将。

    察哥紧咬牙关,拳头紧握,胸中是无尽怒火。

    怎么会这样?

    渭滨遭遇火器,虽失了锐气和先机,一战落败,但伤亡并不算很大,主力犹在。

    哪曾想,在萧关竟然遭到了“自己人”的伏击。

    任得敬他竟然

    察哥突然明白过来,先前徐还按兵不动,根本不是声东击西,而是意在萧关。

    他竟然策反了任得敬?

    也不知他许诺了什么,竟让这厮连西夏国丈的身份都愿意抛弃?

    唉!

    反复无常的小人啊!

    汉人终究还是不可信!

    察哥暗叹一声,而今算是一败涂地了,再去进攻宋军,图谋胜利已经不可能,他现在唯一的想法是带着麾下人马返回兴庆府,或是西平府。

    为西夏尽量多保全一些兵力,除此之外,大概是提醒横山方向的李良辅小心戒备。

    可是,一个难题摆在了面前。

    任得敬反叛,萧关这条返回灵夏最近的通道被堵截,陇右与灵夏之间尽是高山,无路可走。

    派几个斥候翻山越岭前去通知李良辅小心还行,数万大军却得另寻道路,而且必须要快。

    稍有拖延,徐还率领的追击宋军赶到,与任得敬将自己围困在萧关之下,到时候可就真是死路一条了。

    为今之计,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向西,经过陇右到黄河边,经兰州绕道回到灵夏。

    这条路很遥远,却是唯一的生路。

    秦州还在宋人手中,宋军必定一路拦截追击,但手中好歹还有两三万人马,还能抽调沿途兵马。

    虽然注定艰难,但只要有希望,就值得一试。

    事实上,而今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一路向西。

    萧关之南,察哥损失惨重,狼狈离开。

    进入萧关之内的西夏兵马也好不到哪里去,原以为终于回到安全地带,正想着有口热汤热饭,好好休整一番。

    哪曾想,身后的关隘突然关闭封锁,而面前迎接他们的是明晃晃的刀尖,以及迎面而来的箭镞。

    没有任何分说,没有丝毫意识,自然也就没有防备可言。

    屠杀来的猝不及防,漫天的箭雨之下,避无可避。关隘之前的狭窄空间,逃无可逃。

    几乎所有过关的西夏兵马全都倒在了羽箭之下,而后是一群手持利刃的部族进入其中,探查活口,及时补刀。

    几个时辰之后,满地血水,已经全无活口。

    任得恭一摆手,兵卒立即出动,处理尸体。盛夏时节,若不及时掩埋,导致的将会是一场瘟疫。

    屠杀数万人,可谓是残忍血腥,但任得恭脸上没有丝毫悲戚或同情,始终目光冷冷,平淡如初。

    让种洌不由惊叹,佩服的同时也不免心生忌惮。

    与其此人审时度势,不如说是墙头草,且心狠手辣,果断非常。

    如果他一心归附大宋,那一切都好;否则往后还需小心才是。

    “任公,歼灭西贼大军,此乃天大的功劳,在下立即禀报徐驸马,为任公向朝廷请功。”

    “不着急!”

    任得敬笑了笑:“这不算什么,既然投效朝廷,所作所为,当然不止这一点”

第四三三章半壁江山() 
西夏最早的“龙兴之地”并非灵夏,而是定难五州,大体在陕北横山以东附近。

    随着后来不断向西扩展,占领了黄河上游富庶的宁夏平原后,核心区域才开始西移。

    至于原本的定难五州之地,因与大宋紧邻,时常成为交战之地,故而西夏东北的防线主要依横山建立。

    李良辅的大军如今就驻扎在这里,与宋军对峙。

    他在拖延,等待时机。

    拖住延安府、府州,乃至河套的契丹人,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分散宋国的兵力。

    变相支援秦州城下的察哥,等他攻取秦州,沿着渭水东进之时,自己这边将全力发动对延安府的攻击,最终形成夹击关中的态势。

    西夏人的战略很周全,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确实恰到好处。

    然而

    任得敬的反叛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一个国主倍加信任,并打算迎娶其女之人竟然反叛了。

    最重要的是任得敬驻守的西安州扼守萧关,是整个西夏东、南防线的居中位置,交通要冲。

    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