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子遇难,苏家夫妇必然难过,而今老来得幼子,也算是个安慰,让他们老有所依,冲淡悲伤。

    只是兄姐弟年岁相差略大,不过转念一想,这年头女子普遍早婚,生育周期长,兄弟差个十几岁倒也平常。

    “看来,我们要多备一份厚礼了。”

    “嗯!”

    福伯见徐还与黄若彤恩爱,暗暗点头,笑道:“房舍都已妥当,一路劳顿,快些入府歇息吧!”

    劳累多少有点,但徐还却顾不上休息,武侯祠祭过了,该与司马靖讨论下一件事了。

第三七〇章水土不服() 
浣花溪,五进五出的大宅,奢华雅致。

    福伯提前三天就开始准备,各处打扫的干干净净,房舍、用具、饭食一应俱全。

    用过一顿蜀中风味的丰盛餐食之后,苏红袖拉着黄若彤走了,说是要带着表姐四处参观一下。

    趁着空档,徐还与司马靖在府中一处小池边坐下。

    福伯很懂规矩,命侍女送上茶点之后,悄然退下。确保四周无人,不打扰秦国公商议要事,避免泄露消息。

    落座,品茶。

    瞧着小池中荡漾的碧波,以及冒头的锦鲤,徐还笑道:“先生,入蜀感觉如何?”

    司马靖笑道:“山清水秀,风光宜人,也开了个好头。”

    “多亏先生提前打探赵开、萧振的底细。”

    “老夫不查,国公当真不知吗?”

    司马靖一声反问,然后与徐还相视而笑,有些事心照不宣。

    “蜀中官员看起来颇为配合,殊为难得啊!”

    “也在意料之中。”

    司马靖笑道:“国公以驸马之尊,携荆湖大胜之余威,率大军前来,蜀中将官岂能不惧?”

    “哼哼!”徐还淡淡一笑,如今的大宋与承平年间偃武修文的局面不同,已经不是文官优越,高高在上的时候了。

    乱世之中,手握兵马之人方有话语权,尤其是一个战功赫赫,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

    “除此之外,国公在蜀中有天然支持!”

    司马靖环顾四周亭台楼阁,笑道:“眉山苏氏,一出手就是大手笔,黄夫人这桩婚事当真划算。”

    迎娶黄若彤之时,徐还倒真没想这么多,完全是被中秋夜那场惊险吓到,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不忍辜负佳人。

    而今看来,不仅娶了一位才高八斗的俏佳人,还得了这么多的便利,与眉山苏氏轻易建立起联系。

    当然了,苏家也是看中自己的身份地位,加之与黄若彤的婚事是圣旨直接赐婚,旁人无从反对,已是既成事实。

    “国公本身就是过江龙,又有地头蛇相助,成都府的官员们岂能不知轻重?”

    徐还笑道:“也是,赵开、萧振之流都是人精,往后啊还得好好结交。”

    “赵应祥年岁大了,是忠直之臣,于国有利,合乎法度情理之事,他应该都会支持,不至于给国公使绊子。”

    司马靖道:“此等老成持重之人为转运使,是好事,却也很难作他想。

    至于那个萧振,想来还是心怀凌云志的,往后打探清楚底细之后,倒是可以考虑争取。”

    “好,先生提醒,还心中有数。”

    徐还点头道:“武侯祠已经祭过,接风宴也推了,接下来”

    “老夫以为有两件事,算是当务之急。”

    “请先生赐教。”

    司马靖道:“其一是剿匪。”

    “剿匪?”徐还微微错愕,率军前来是抗金的,蜀中也没听说有什么匪患。

    “有没有匪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随便找个由头便是。”

    司马靖道:“此举倒并非是为了剿灭匪患,而是一种姿态,一来是给蜀中百姓看,让他们知道大军入蜀之后,蜀地会更加平安,他们能够更加安居乐业。”

    略微思量,徐还便明白了。

    这年头兵卒素质参差不齐,一旦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兵痞滋扰百姓的情况。

    百姓往往视之为洪水猛兽,每逢有兵马经过之时,绝对没有什么箪食壶浆,鱼水情深的场景。

    完全就是避瘟神一般,唯恐避之不及。

    当然了,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队伍例外,比如原本历史上的岳家军。

    虽说大军入蜀是为了北上抗金,保卫蜀中,将官和有见地的士绅们明白。但寻常百姓只看到蜀中一片祥和,指不定有所误会。

    必须找点事做,避免百姓误解。

    司马靖续道;“除此之外,其二做给南边和西边的人瞧。”

    “大理与吐蕃?”

    “没错!”司马靖点头道:“蜀中虽然没有遭到金贼战火,但紧邻大理、吐蕃二地,皆民风彪悍。

    以前相安无事,难保不会趁火打劫,故而借剿匪之名,适当警告一下大理与大渡河以西的羌人、吐蕃人。

    以免他们蠢蠢欲动,影响后方安定,一旦战事失利,金贼跨境联络他们未尝没有可能,也算是未雨绸缪。”

    “先生所言甚是。”徐还一点都不希望,北伐如火如荼之时,有人拖后腿。

    司马靖道:“理由老夫都已经替国公想好了,不过需要国公上一份秘奏,提前知会官家,免得被人攻讦公器私用。

    毕竟,蜀中人员众多,难保不会有国公想来省得。”

    虚汗心领神会,点头到:“嗯,还有呢?”

    “称病,比如对外宣称车马劳顿,水土不服。”

    赵开、萧振等成都将官次日前来浣花溪拜见秦国公,却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国公爷身体不打紧吧?”

    “诸位放心,国公在荆湖作战日久,本就劳累,入蜀又是一路奔波,仓促入蜀,略微有些水土不服,休息几日便可。”

    掌书记辛赞“据实”以答,同时婉拒了萧振延医问药之盛情。

    一众将官只得无奈告辞,让秦国公好生休息。

    当此之时,秦国公徐还正赖在榻上不愿起身,劳累不假,却不是车马劳顿,征战奔波,而是床帏挞伐之故。

    自打在白帝城休整之后,一路行军多有不便,徐还甚至没机会与黄若彤亲近。

    新婚燕尔之时,明明日日相见,却可望而不可即,自然格外不是滋味。

    难得安顿下来,浣花溪旁,深宅大院,芙蓉锦帐,岂能按捺?一夜不知几度风雨,清晨自然不愿早起。

    “羞死人了,第一天便这样府上人该怎么看我们?”黄若彤难免羞臊。

    徐还笑道:“别多想,为夫水土不服,卧病在床,贤妻贴身侍候,有何不妥吗?”

    “水土不服?你有吗?没看出来。”

    昨夜龙精虎猛,哪有一点生病的模样?分明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不过黄若彤很快便反应过来,讶然道:“你装病?”

    “没错。”

    “为何?”

    “找个理由拖延,在成都府多陪你一些时日啊!”

    “说实话。”

    “张浚,卖他个面子。”

第三七一章闺房里的师生() 
大散关,关中门户,昔日的大宋西陲要塞。

    而今却成为一座孤零零的关隘,一个尴尬的笑话。

    往日需要以大散关为屏障的关中平原,如今大半已经落入金贼之手。

    雄关漫漫,却早已去了本来的作用。

    虽然如此,宋军却不得坚守此地,只不过调转了方向。往日是防备西北的党项人,而今是防备东边的女真人。

    张浚率领宋军就驻守在此间,富平之战惜败于完颜娄室,和尚原一场激战不敌完颜宗辅,整个关中几乎尽数沦丧。

    只剩下陈仓等寥寥数地,以及大散关这座唯一可以用来坚守的关隘。

    不能退!

    身后便是秦陇之地,越过了山间小道,向南可直达蜀地。蜀地若有失,会是什么后果,他很清楚。

    金贼正在增兵,这让张浚的压力很大。

    能不能守住大散关是一个问题,一旦失守,再想反击,复夺关中,难度无疑会成倍增加。

    自己也将再也没有一雪前耻的机会,或许自从兵败和尚原那天起,就没有机会了。

    驸马徐还以秦国公身份率部入蜀的消息,他自然知道,也很清楚,徐还是为替换自己而来。

    兵败之后,临安朝堂上多有弹劾,官家赵构可能也对自己有所不满,没有直接罢官已经算是留体面。

    交权回京,情况好了不问罪处罚,留在临安重新任职;一个不慎,可能会被贬官去穷乡僻壤。

    张浚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唯一的遗憾是不能亲自雪耻,哪怕打一场赢回尊严的战斗。

    就这么灰溜溜地离开,他不甘心。

    然而,他接到消息,徐还已经到了成都府,不日就会率军北上,离开的时候到了。

    唉!

    张浚叹息一声,叮嘱亲随开始打点行装,然后走上大散关的城墙巡视,加强防守,站好最后一班岗。

    徐还到来,或许情况比自己能好一些吧!

    苗刘之变时,他便留意到这个少年,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少年果敢机敏,颇有胆识。

    直到后来黄天荡、楚州两战,先后击败了兀术、挞懒,张浚才真正“认识”徐还,为之惊叹。

    少年了得,出乎意料。

    此番与岳飞联手,数月之间便平定荆湖,携大胜而来,锐不可当。

    他有与金贼作战的经验,甚至有“战神”称号,或许可以重振岌岌可危的西北防线,以及脆弱的军心。

    可是

    张浚隐约还是有点担心,西北不同于江南,多是山地野战,而徐还最擅长的是水战。

    而且到底才二十出头,少年得志,一帆风顺,难免骄纵,会不会得意忘形呢?

    秦陇前线倒是有些许优秀将领,其中以吴磷、吴玠兄弟最为突出,骁勇善战,且素来稳重。

    不失为极好的左膀右臂,可以辅助徐还,可是驸马爷年轻气盛,能否善待,愉快合作也是问题。

    当此之时,张浚已经不仅仅考虑个人得失,他是真心忧虑西北局势。

    不希望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西北防线毁于一旦,更不希望大宋岌岌可危

    等徐还到了,交接之时,要好好叮嘱他一番。

    兴许会让驸马不悦,有伤颜面,但他还是打算倚老卖老,忠言逆耳,直言不讳

    张浚已经做好了准备,甚至已经想好了说辞,话已到了嘴边,却没机会开口。

    徐还病了!

    水土不服,抱病成都,不能及时北上。

    一军主帅病倒,而且还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

    真是

    张浚满心忧虑,不知该说什么的时候,第二条消息到了。

    官拜利州防御使的牛皋奉命率部三万,北上支援,暂归他张浚节制。

    这

    如果此时,张浚还不明白,他就在朝堂白混了许多年。

    他并不觉得这是徐还避战畏敌,推卸责任之举。

    反觉得徐驸马这场病,对他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有了时间,得到支援之后,也有力量反击,又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

    牛皋!

    那可是徐驸马麾下头号猛将,而且三万兵马也着实不少。

    徐还入蜀,总计带了五万人马,等若出动了大半,而且都是精锐。

    一时之间,张浚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谢”字太单薄,也不合时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