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柔福帝姬付出了多少努力不言而喻。

    书信里只有寥寥几笔,说什么黄家妹妹温婉聪慧,忠贞贤淑,能照顾徐郎起居,自己放心云云。

    除此之外,并无他言。

    裴元衍则来信告知柔福帝姬入宫求见太后,之后向皇帝请旨等详情。

    一切和预料的相似,柔福帝姬果然是个大度明睿的女子,处处为自己考虑。

    有妻如此,实乃幸运。

    只可惜现实所迫,未来一段时间仍旧远征在外,不能陪伴他们母子身边。

    让徐还好奇的是,柔福帝姬还给黄若彤写了封信。

    到底写了什么呢?是示威?叮嘱?还是

    前去询问之时,黄若彤连连摇头,一个字都不肯吐露,只推说是女儿家的闺中密语。

    还叮嘱徐还,千万不能辜负了长公主云云。

    两个压根没见过面,却要共享一个丈夫的女人,按理说应该是“仇人”才对,怎么现在一副相见恨晚,宛如闺蜜的情形?

    也不知自家嬛嬛到底使了什么手段,寥寥几笔竟然让黄若彤这般乖巧。

    不过乖巧的有些过分,想要入室探望,稍作温存之时,竟然被佳人拒之门外。

    理由名分虽定,但大敌当前,当以国事为重!

第三四七章李师师() 
国事为重!

    荆湖兵马已经整顿完毕,两支军纪严明,将校精干的兵马已经基本成型。

    人数并不多,徐还和岳飞的态度都是精益求精,老弱病残和兵痞之流被排除在外,留在地方驻军之中。

    徐家军和岳家军皆是精锐,班底搭建好之后,尔后扩充人数便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眼下这个阶段还需要低调。

    “徐家军”、“岳家军”的称号还不能摆上台面,皇帝和朝臣是决不允许“私军”出现。

    虽然事实上,这几年大宋私军现象很严重,比如刘光世的“太尉军”。

    正是因此,刘光世深受皇帝猜忌。

    徐还不希望如此,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帝王猜忌将会是致命的。

    整军结束,平叛继续。

    水战大捷之后,一个良好的趋势出现了。

    鉴于攻守之势转变,很多叛军将领都意识到自身处境,和朝廷作对的下场只有一个——死!

    故而当徐还派出使者,恩威并施之时,他们纷纷倒戈,接受朝廷的招降,或者主动投诚。

    杨钦、刘衡、金琮、刘诜、黄佐等一众叛军首领、部将纷纷投诚,使得叛军本就薄弱的残军进一步瓦解分散。

    不曾想,此等局势下,杨幺、夏诚仍旧拒不投降,摆明了要负隅顽抗到底。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刀枪说话了。

    到了这个份上,官军占尽优势,徐还和岳飞毫不担忧,彻底剿灭叛军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投降的叛军将领成了官军最好的向导,叛军的底细也彻底暴露在官军面前。

    其中以杨钦最为积极,将鼎州叛军方方面面的情况向徐还抖了个底朝天。

    目的显而易见,单单是弃暗投明只能保住小命,想要保住身家,寻求富贵,需要另立功劳了。

    “驸马,单破鼎州水寨其实不难。”

    “哦,你有计策?”

    “谈不上计策,只是水寨本来的一些缺陷罢了。”

    杨钦舔着脸,含笑道:“水寨多建在临湖的港汊之中,进入九十月,沅江水量减少,洞庭湖如果持续泄水,水位下降。

    届时以大船堵住水道,港汊之间通行不便,叛军便无处可逃,将成为瓮中之鳖。再于水中抛撒水草,缠绕机轮,如同中秋夜那般,车船将毫无反抗之力。”

    “有道理。”

    徐还轻轻一笑,果然是内部人最为了解自身弱点,无需强攻,便可让叛军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可是,杨幺此人穷凶极恶,恐怕不会坐以待毙,束手就擒。”

    徐还沉吟道:“如果杨幺绝地反击,拼死一搏,会有什么手段?”

    “这个”

    杨钦沉吟道:“回驸马,据罪将推测,兴许可能与贺州的曹成勾结。”

    “曹成?”

    徐还想起枢密使赵鼎新近发来的公函,有个叫曹成叛贼在岭南纵横抢掠,在道州、贺州聚集了十万兵马。

    而今大宋局势岌岌可危,四面起火,无暇顾及岭南,才让其坐大。

    枢密院并未有岭南平叛的打算,赵鼎只是提醒徐还小心,万一杨幺与曹成勾结,会是不小的麻烦。

    想当年,仁宗朝侬智高叛乱,席卷整个南方,举国为之震动。

    不过那时大宋的根基主要在北方和江淮,南方叛乱的影响并不那么大。

    但今时不同往日,宋室南渡,唯有半壁江山,如果再生大规模叛乱,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万幸,兴许是觉得自己实力强劲,发展势头不错,不愿意与旁人分羹,杨幺始终不曾有联络曹成的意思。

    不过大败之后,局势岌岌可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贺州在桂林附近,与荆湖就隔着一座南岭,很容易翻山来袭,与杨幺合兵一处。

    曹成麾下有十万兵马,即便大部分是乌合之众,实力也不可小觑。

    如果真的参战,那么荆湖平叛之路无疑会延长,眼下貌似即将大获全胜,实际上战事才刚刚到半程。

    不过也好,曹成纵横岭南始终是个祸患,朝廷迟早要平叛,否则哪里能安心北向抗金呢?

    而今大军在荆湖,万一谁上疏建议,让自己翻过南岭去平叛,毫无疑问是一件麻烦事。

    岭南之地多山多林莽,瘴气严重,且道路崎岖,不像荆湖可以借助长江、洞庭湖、湘江运送粮草。

    前去那里平叛,费时费力,吃力不讨好,而且未必能占到便宜。

    可一旦有平叛的诏书,皇命难违,无疑会骑虎难下,甚至被迫行事。

    而今杨幺若能邀请曹成主动北上,将其消灭在荆湖,那简直求之不得。

    两路大军,皆是精锐,又有水军运送粮草、军械之便利,拿下他们并非难事。

    如此便可顺理成章地在岳州多停留一段时间,实力也就越发可以壮大,何乐而不为呢?

    解决掉曹成,彻底稳定南方,往后才能安心北伐,对付金贼,再无后顾之忧。

    因此,杨幺勾结曹成之事,徐还不仅不担心,反而隐隐期盼。

    只需要小心防备着,谨慎应对便是。

    杨钦不知道徐还这般深远的想法,只当驸马忧虑叛军合谋之事。

    “徐驸马,要防备曹成其实也不难,只需提前抢占莫邪关,重兵把守,曹成所部北上之路就会被堵截。”

    “好,知道了。”徐还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问道:“杨幺还有旁的手段吗?”

    “旁的除非是司马先生出手。”

    徐还眉头一动:“就是那位武陵野老司马靖?”

    “是!”杨钦点头道:“此人乃是隐士高人,学问高深,兵法谋略无所不通,杨幺若得此人为助,必为祸患

    罪将冒昧直言,倘若有司马先生在,驸马中秋请君入瓮的计策恐怕不会成功。

    不过也不必担心,杨幺曾多次前去拜访邀请,司马先生始终不为所动,而今肯定也不会答允,除非”

    “除非什么?生死相挟?”

    “不会,司马先生在武陵负有盛名,与安化蛮首领,鼎州士绅耆老素有交情,即便杨幺恼羞成怒,也不敢伤害司马先生。”

    “那,除非什么呢?”

    “除非杨幺找到一个人。”

    “何人?”

    “李师师!”

第三四八章敲门砖() 
自古以来,青史留笔的名妓不少。

    绿珠、鱼玄机、苏小小、王朝云、苏三、杜十娘,乃是后世的秦淮八艳等等。

    不过若说古代历史上,最知名的名妓,应属李师师和陈圆圆二位。

    盖因这两位都与王朝兴衰大有关联。

    为了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李闯兵败,清军入关。

    而李师师,则备受宋徽宗迷恋,是其昏庸无道的证据之一,与靖康之耻紧密联系。

    有人因此高呼“红颜祸水”言论,在徐还看来是没道理的。

    明明都是男人犯的错,凭什么将罪责推到女人身上?

    这很不公平。

    赵佶本就昏庸,迷恋丹青、黄老道学,自称道君皇帝,宠信六贼,能怪谁?

    至于他与李师师的风流韵事怎么说呢,皇帝登门宠幸,天下有几个女子能拒绝?何况李师师本就是身不由己的青楼女子。

    却说东京城破,二帝被俘之后,李师师便销声匿迹,普遍的说法是被金贼掳走。

    但徐还在北地从未听说过李师师,只当她死于兵祸,已然被人遗忘。

    却不想竟在此时听到李师师的名字,而且还与司马靖有关系。

    徐还不由一头雾水!

    杨钦低声道:“驸马有所不知,司马先生昔年去东京赶考,曾与李娘子有过一面之缘,从此便念念不忘。

    您也知道李娘子当时的身份,司马先生只能徒呼奈何,尔后便回到了的荆襄老家,不再出仕。”

    李师师乃道君皇帝禁脔,此时乃众所周知的秘密,司马靖纵然有心,也无可奈何。

    只听杨钦续道:“前几年东京城破,司马先生打听到李娘子南下,流落洞庭湖一带,故而迁居武陵源。

    四处寻访,可惜找了很久,始终没有李娘子的消息。所以司马先生声称,一日不找到李娘子,他一日不出山。”

    这

    徐还全然没想到,这位武陵野老,卧龙一般的隐士高人,竟然是个情种,对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名妓念念不忘。

    而且丝毫不介怀她的过往,矢志寻访,着实让人有些惊讶,看来非常之人行事果然不同寻常。

    此举落在当今一些讲究孔孟之道,仁义礼法之人眼中,或许多不屑。

    但徐还并不这样认为,反倒觉得这位武陵野老重情重义,相当专一。

    对一个萍水相逢的风尘女子尚能够如此执着,担当辅臣肯定也会一心一意。

    通过杨钦、黄若彤,以及其他一些渠道的了解,司马靖颇有才智,确实是个人才。

    庆幸杨幺没能请动他,自己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如果敲门砖是李师师,倒也不算难办。

    “杨幺可有寻常李师师?”

    “寻访过,但没有下落”杨钦回忆道:“前些日子好似有消息,说李娘子而今做了女道士。

    具体在何处却不知晓,那时候驸马和岳将军已经收复湘江沿岸各地,杨幺即便有心,也难以寻找。”

    “原来如此!”

    徐还轻轻点头,看样子李师师在自己地盘上的可能性较大,这就好办。

    官军这边招降,杨幺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不过当此之时,单单靠他自己的力量,已经很难与官军对抗,联合外援是必然的。

    贺州曹成!

    诚如杨钦所料,杨幺首先便想到了曹成,这个当初被他拒绝过的伙伴。

    人性永远是自私的,当初曹成其实有意北上与自己合作,可惜拒绝了。

    毕竟那个时候,除了岳州,整个荆湖都在自己手中,眼看着大事可成,称雄西南。

    怎么愿意有人进来分一杯羹呢?

    而且当时情况,杨幺隐约是把曹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