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宰爱书如命,为此忧心如焚。好在后来公子在曹娥江拦住了金兵,越州免于战火,陆家的藏书也就保住了,陆宰心中甚是感激公子。”

    “这”这份感恩,徐还深觉受之有愧!

    “再者”裴元衍笑道:“陆唐两家都是官宦世家,唐家如今已经起复,陆夫人难免催促丈夫。

    陆宰不胜其烦,来临安散心,我与聊天之时谈及此事,一拍即合,愿意到公主府担任西席。”

    一位出身书香官宦之家,文采斐然的饱学之士,怎么会屈尊做西席先生呢?

    徐还明白,这其中可能也有政治投资的意味,可见陆家是看好自己的。

    担任西席是个不错的选择,往前一步可为亲信宾客,往后一步可从容全身而退,比在朝为官战队更为安全,选择更便利。

    陆家,有些意思!

    “如此也好,陆先生与李娘子都是学问大家,到时候可以彼此切磋交流。”徐还笑道:“届时再让两位大家的弟子比试一番,想来十分有趣。”

    裴元衍笑道:“可不是嘛!”

    “真没想到,转瞬间府上就多了两位文坛大家,惊喜啊!”

    徐还沉吟片刻,笑道:“左右今日无事,不若去拜访一下这位陆先生。”

    “也好!”裴元衍笑道:“陆宰对公子也是仰慕已久。”

    一行人来到西湖畔长安郡公府。

    一所小院中,一位身姿挺拔,气度优雅的文士正在领着一群孩子诵读论语。

    瞧见众人到来,文士吩咐一声,当即快步而出,瞧见徐还纳首便拜道:“山阴陆宰拜见驸马!”

    “徐还见过先生,打扰先生授课了。”徐还客气还礼,礼数周到。

    陆宰摆手道:“无妨,读书当劳逸结合,孩子们也该休息一会。”

    “先生乃学问大家,教几个孩子读书,实在委屈您了。”

    “哪里?”陆宰摆手道:“驸马府收养英烈遗孤于府上,能教他们读书,算是告慰诸位英烈在天之灵,陆宰求之不得。”

    徐还欠身道:“先生高义,令人钦佩,徐还替孩子们和他们的英烈长辈,谢过先生。”

    不得不说,古代读书人的气节和思想,有时候高尚的出乎意料。

    “哪里,驸马折煞陆某了。”陆宰连忙推辞,正准备张口说点什么,目光却突然瞧向了院门口,眉头微微蹙起。

    徐还转身瞧去,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小孩冒出了半个头,白嫩的小脸蛋上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水灵灵的大眼睛转个不停,正好奇地打量众人。

第三〇一章小陆游() 
“这是谁家孩子,我怎地没见过?”

    陆宰歉然道:“犬子淘气无状,让驸马见笑了。”

    “原来是令公子。”徐还笑道:“先生言重了,我观令郎聪颖机灵,活泼可爱。”

    “驸马谬赞了,此子自小被家母与拙荆宠溺,有些顽皮。”

    陆宰道:“前日才从越州到临安,今晨我让他在家中读书,没想到他竟私自摸到此间,唐突之处,还请驸马海涵。”

    “先生说哪里话?既然令公子也正当读书年纪,不若先生一并带到此间教导?”

    话音落地,看到陆宰微妙的神情变化,徐还心念电转,顿觉冒失。

    “有道是因材施教,陆门家学渊博,令郎天资聪颖,学问基础定然远高于寻常孩子,当另行教导。适才失言,唐突之处,还请先生勿怪。”

    “哪里,这孩子不过幼年随她母亲多识了几个字罢了!”陆宰转身瞪了一眼小家伙,沉声道:“还不来见过致歉见客?”

    小家伙慑于父亲权威,不得不乖乖上前有板有眼道:“陆游见过各位长辈,冒然打扰,还请见谅!”

    其他人都在称赞小家伙懂礼貌,不怯场,徐还却震惊的却是他的名字。

    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个陆游?

    南宋年间,一生创作一万多首诗的诗坛大家,至死不忘矢志抗金的志士。与陆氏家学渊博,其父陆宰的气节态度都十分契合。

    对了,陆游科举之时似乎与秦桧的儿子秦熹有过较量,结果不仅被秦桧使手段夺走了状元之位,还对其多番打压,以至于难展抱负。

    算算年纪,八九不离十,应该错不了。

    徐还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陆游,这个白胖机灵的小家伙就是未来的“万诗文豪”陆放翁?

    有趣,实在有趣!

    与此同时,徐还心中浮过一个念头,陆游已经在这,李清照也马上要来,南宋诗词界最有名只剩一个辛弃疾了!

    辛弃疾?

    姓辛!

    徐还心中猛然一个激灵,没记错的话,辛弃疾应该比李清照、陆游稍晚些。

    那么,会不会

    徐还转身看了一眼身边的辛赞,以及书房内摇头晃脑的辛文郁,心中泛起一个古怪的念头。

    刹那间,徐还突然很想笑!

    看样子,大宋诗词圣手尽在我府啊!

    “我很好笑吗?”小陆游抬头看着徐还脸上的笑容,不解询问,好似有些不开心。

    陆宰刚要呵斥,徐还却笑道:“我看到了文曲星,开心!”

    “文曲星是什么?我是陆游,不是文曲星。”小陆游眨着眼睛摇头。

    “状元郎知道吗?”徐还蹲下身,看着陆游的天真无邪的眼睛,轻声道:“好好读书,你就是我大宋未来的状元郎。”

    “真的?”小陆游好似明白过来,笑嘻嘻道:“祖父和爹爹都讲过,东华门外状元唱名!”

    徐还笑道:“当然是真的,将来你也会状元唱名。”

    “驸马谬赞了,小儿生性顽劣,能多读几本圣贤书就不错了,其他的不敢奢望。”

    陆宰连连谦辞,儿子虽然聪明,但年纪还小,长大时候是何情形难料,状元之说更是遥不可及,故而下意识认为是“奉承”的吉祥话。

    “先生莫谦虚,令郎天资聪颖,龙姿凤雏,只要悉心教导,将来定是状元之才。”

    徐还信誓旦旦,绝不能让秦桧坑了陆游,他已经下定决心,定要给陆游争取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然而陆宰仍旧没当回事,只是借此教训陆游道:“听见否?驸马对你期许甚高,好生读书知道吗?”

    “是,孩儿谨遵教诲,孩儿这就回去读书,孩儿告辞!”陆游一板一眼,活脱脱一个小大人。

    看着小陆游离去的背影,徐还心中不由冒出一个念头,自己的话不会给小家伙造成什么压力吧?

    不行,得给他老爹陆宰找点事做,不能让他望子成龙,揠苗助长。

    徐还沉吟片刻,低声道:“符钧(陆宰表字)先生,听闻归府藏书极多?”

    “家祖、家父与在下都有收藏书籍的习惯,所以有一些。”陆宰有些疑惑,徐还是要打他家藏书的主意?不至于吧?

    “符钧先生,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驸马请讲!”

    徐还道:“前番金贼入侵,为了抗敌,我让临安百姓转移,虽无伤亡,很许多百姓家中房舍财物不同程度都有损失,故而心中有愧,一直想找个机会补偿。

    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方式,刚才看到令郎,突然想到,或许可以给临安的学子们做点什么。”

    “驸马是打算?”

    “不瞒先生,易安居士李娘子不日会到府,她与亡夫赵明诚也有大量藏书。”

    徐还沉吟道:“我想着,能否将贵府藏书抄录,加上李娘子的藏书,并收集更多孤本书目,在临安建一座图书馆藏书阁,好让临安学子有更多书本可读。”

    咦?怎么都在发愣?

    瞧着陆宰和裴元衍等人的神情,徐还沉吟道:“当然了,这个想法很不成熟,太过唐突,若不方便,倒也无妨。”

    “不!”陆宰回过神来,摇头感慨道:“驸马此举让人惊叹,此等盛事,前所未有啊!

    陆宰并非迂腐之人,藏书虽是我陆家所有,但书上文字诗句,圣贤道理却是全天下的,岂可据为己有。抄录复本,另建书阁供学子阅览,此乃功德之举,陆家定鼎力支持。

    书籍分藏乃好事,一旦遇到战火或意外,但有伤毁,都是天下读书人莫大的损失。”

    看来越州危机,影响很大啊!

    徐还欠身道:“谢过先生,先行收集,未来若可能,还可以整理藏书,加以编撰刊印。”

    陆宰又是一震,古代大规模编撰书本,雕版刊印很难,甚少有之。徐还有此想法,着实让人惊叹,若办成了绝对堪称盛事。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便驸马不是嘴炮,短期内恐怕也难有成效,故而陆宰很快便冷静下来。

    一旁的裴元衍却知道,徐还不会无的放矢,既然说了,肯定会做,只是早晚的问题。

    而且,

    裴元衍心念电转,脑海中浮过些许念头,除了书香气,还嗅到些许不同寻常的气息

第三〇二章文澜阁() 
藏书就需要有藏书阁!

    徐还站在院子里,抬头看见不远处的黄妃塔(雷峰塔),顿时灵机一动。

    (古今雷峰塔位置不同,原址在今浙江博物馆内,塔基遗址犹在)

    “元衍先生,你去临安府走一遭,找知州康允之,以我的名义,把白沙堤旁,黄妃塔下,孤山附近的土地全部买下。

    徐还道:“就在那里修建藏书阁,名字我都想好了,西湖波澜,文华璀璨,就叫文澜阁吧!”

    陆宰心中微微一震,原来徐还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的放矢,早有打算,要不怎么顷刻间连藏书阁名字都想好了。

    “是!”裴元衍欣然答允,他知道,雷厉风行是徐还的一贯作风,这件事自然不能等闲视之。

    徐还却在心中腹诽,孤山那边地蛮大的,除了文澜阁之外,我要不要再修个西泠社,楼外楼呢?

    嘿嘿!

    不久之后,李清照乘船到达临安。

    随船带来了大量金石收藏,书籍字画,直接入住公主府。

    听说徐还要修文渊阁,李清照更是激动不已,多有感激。驸马想得真是太周到了,如此一来,视若性命的金石书画得以安置,她便彻底安心了。

    陆宰已经开课,李清照暂时闲来无事,徐还让她专心整理书稿,不想易安居士却有些不好意思,连称无功不受禄。

    徐还只能笑称,尽早给她找几个女学生,让她与陆宰教授弟子,一较高下。

    动了这个心思,徐还忽地想起一事,想起了两阙词,词牌恰好都是——钗头凤,作者分别是陆游和唐琬。

    据说李清照晚年遇到唐琬,曾有意收其为弟子,可惜因为种种原因错过。

    徐还不由动起心思,不若想想办法,早日让唐琬拜在李清照门下,易安居士也算后继有人。

    还能借着切磋的名义让唐琬与陆游多些接触,青梅竹马,早成良缘。

    至于传闻中的陆母棒打鸳鸯,也不知是否确有其事,往后得留意着,但愿世间能少一桩憾事。

    寒冬腊月,徐还基本全都赋闲在家。

    皇帝和大部分文臣都想见好就收,动了和议的心思,自然怎么不怎么待见武将。

    不过收复淮南到底是大功,若不赏赐有些说不过去,不过这次没有加官进爵,而是赏赐了不少土地钱财,其中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