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立当然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但始终不置可否,然而程括突然喊道:“将军,你看”

    顺着目光瞧过去,但见金兵在城下堆起了引火之物,恰好天空无风,这一股狼烟冲天而起,在晌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程括不解道:“将军,金贼怎么点狼烟了?”

    赵立有些惊愕,但沉吟片刻便回过神来,问道:“程括,你说从远处看的人,会以为是谁点的狼烟?”

    “这”

    程括低声道:“金贼的狼烟就在城下,从远处看,只怕都会认为是我们楚州”

    “看见没,金贼处心积虑啊!”赵立终于确信,自己的判断没错,金军志不在楚州。

    “确实。”程括也后知后觉,仓皇问道:“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在西城点狼烟,我宋军没有两股狼烟的例子”赵立低声道:“异于惯例的狼烟数量,但愿诸路援军能发觉异常,小心应对”

    程括听的明白,时至此刻,赵立将军仍旧想着给援军示警。不过也好,狼烟冲天也能传递出楚州的危急情况。

    但愿那位用兵如神的驸马瞧见,能够妙计百出,早些前来救援

    高邮湖畔,岳飞所部的斥候率先发现两股狼烟,第一时间回来禀报。

    岳飞闻言顿时面色凝重,狼烟起处,确实是楚州方向,但宋军之中没有同时放两股狼烟的做法。

    而今这般情形,是楚州局势格外危急?还是出现了什么异常变故呢?

    拿捏不准,便不可轻举妄动。

    岳飞略微思路,便率部从天长出发,朝着高邮湖以东进发。作为北援军的精锐,他需要去碰一碰兀术的主力金兵。

    这是徐还与他商定的既定策略,无论楚州有何变故,眼下都只能按部就班。

    至于其他的,就只能交给徐还自己了!

第二八三章志不在楚州() 
承州!

    宋金两军首先在这里遭遇。

    岳飞所部过了高邮湖,在这里遭遇了兀术的阻截。

    因为建康牛头山之战拔离速的惨败,兀术丝毫不敢小觑岳飞,可谓是陈以重兵,慎重应对。

    岳飞也没有令他失望,展现出了宋军首屈一指大将的战力,与金军难分伯仲,形成胶着态势。

    没能靠近楚州,但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吸引了兀术的主力。

    借此机会,李彦先与郦琼快速向北推进,宋军彻底在江北站稳脚跟,向楚州方向靠近。

    如此一来,本来就兵力有限的兀术难免捉襟见肘,再无多余的兵力围攻城池,楚州南侧的压力稍稍缓解。

    甚至在岳飞等人的逼迫下,兀术不得不向挞懒求援,希望调遣兵力共同对付三路进击的宋军。

    挞懒也许内心深处是不大乐意的,但这样的局势下,他绝对不能坐视不理。

    不过,正当挞懒的援军准备南下时,意外发生了。

    消失许久的徐还出现了,出现在泗州附近!

    宿州、灵璧、泗州几座城池,在金军完全没注意的情况下,被徐还的主力拿下,然后快速向山阳挺近。

    消息传来,挞懒大惊失色。

    他终于明白,徐还消失的真正意图。

    这几座城池都处在淮水和运河上游,宋军现在不仅仅是从南向北仰攻。同时还占据了淮水上游,居高临下,两面夹击。

    更为严峻的是,徐还此举还有截断金军北归之路的意味,宋军所谋者甚大。

    如果是以前,金军完全不当回事。

    但有了兀术在江南的先例,谁也不敢掉与轻心,如果徐还占领了山阳,扼住了金军往西北方向的退路。

    金军的粮草补给,除了在淮南当地以战养战外,粮草、军械,甚至使援兵都需要运河水路补给,而今这条“生命线”正在被宋军掐断。

    倘若淮南之战失力,金军也不能由此撤往应天府、东京,东北方向的徐州将是他们唯一的退路。

    对于十万大军而言,这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尤其是如果徐还攻陷山阳,扼守淮水之后,情况会更加危险。毕竟水战是宋军的强项,而楚州紧邻淮水与运河

    挞懒与兀术也都明白过来,徐还和他们一样——志不在楚州。

    他们在算计徐还的援军,徐还也在算计十万金军,一样都所谋甚大。

    区别在于,谁能抢占先机,谁能更胜一筹。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徐还略占上风。

    至少徐还从一开始就看透了他们的用意,并将计就计予以应对,而挞懒和兀术却后知后觉,连徐还的行踪都没搞清楚。

    如此失了先机,难免就有些许被动了。

    借楚州这颗鱼饵绞杀宋国援军已经没有可能,挞懒难免有些许失望,却并不惊慌。

    毕竟局势还没有糟糕到那个地步,他立即调动兵马前往山阳方向,阻截徐还的主力,确保后路安全。

    与此同时,余下的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楚州城下。

    攻陷楚州,成为他唯一,也是最后的诉求,若拿不下这座城池,金军的淮南之战也将以失败告终。

    而且攻陷楚州是要有时间限制的,他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前去增援兀术。

    四太子一个人率领数万残军,要挡住岳飞、李彦先、郦琼的三路兵马觉不容易,能支撑多久很难说。

    挞懒很清楚,兀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实力全部消耗殆尽,一旦前线撑不住,他绝对会立即撤军。

    若不能赶在兀术撤退之前拿下楚州,那就真的败了!

    说到底,他们仍旧有些低估了徐还,低估了他的谋略,低估了他对宋军的统摄力度。

    以往松散畏战的宋军,这一遭却相当积极,而且同心协力,几路兵马配合得当,偕同前进,步步为营。

    毫无疑问,如今局面,对金军相当不利。

    完颜挞懒当即下令,对楚州发起最猛烈的进攻。

    此后不久,挞懒又特意命人将秦桧叫到中军大帐,两人秘密交谈许久。

    据说当时有亲兵在大帐前五十步戒严,任何人不得接近,交谈内容外人自然也就全不知晓。

    淮水岸畔,徐还眉头紧皱。

    虽说如今局面对宋军有利,但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一点不错,此战他志不在楚州。

    楚州岌岌可危不假,但稍微用心观察,不难发现那是一座陷阱。

    既然是陷阱,就不能一头扎进去送死。

    何况如此大费周章,调动这么多的兵力,如果目标只是一座楚州城,无疑代价太大,收获太小。

    所以从开始,徐还的战略构想便很宏大,如同枢密使赵鼎所言——志在整个淮南。

    若能趁此机会,收复整个淮南,宋军的边防线将从长江推进到淮水。有此屏障,江南的安全将大大提升。

    宋国的半壁江山才能暂时无忧,获得最为需要的喘息之机,以及为北伐创造可能,奠定基础。

    当然了,如果能够拿下淮水,将金军后路截断,绞杀兀术与挞懒大军,那自是最好不过。

    但是

    理智告诉徐还,可能性很小,挞懒绝对不会坐视后路被截,宋军眼下也没有足够的实力。

    所以,不能贪心。

    若能夺回整个淮南,已然谢天谢地。

    所以渡江之后,他在瓜州露了个面,迷惑金军之后,便立即带着主力绕道直奔淮水中上游。

    几座要紧的城池拿下来,可以说此战已经胜了一小半,但是大军在山阳遭到了挞懒所部的阻击。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徐还一点都不意外。

    他真正担心的还是楚州,挞懒现在必定猛攻楚州,偏生自己现在寸步难行,岳飞、郦琼、李彦先所部的进展有限,楚州完全孤立无援

    那座风雨飘摇中的城池还能坚持多久呢?

    其实,相比于拿下整座淮南而言,即便楚州失守,也算不得什么大事,甚至可以说瑕不掩瑜。

    但徐还却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悲剧。

    毕竟如此对赵立、对楚州军民而言太不公平,他们没有义务为了所谓的大局,无休止的牺牲

    再者,自己此行的主要任务是救援楚州,倘若最终城池失守,朝中的文官们恐怕不会放过自己

第二八四章兵退城破() 
楚州!

    金军发起了最后一波,也是最猛烈的进攻。

    云梯不断在城头架起,桐油已经用尽,沿街的房舍都已经拆除,能用的砖石已经用去了七七八八。

    越来越多的金兵攀上城头,城中但凡有力气的壮士都被征发到了城头,人人手持长矛钩镰枪,当金兵缘梯登城时,立即出击。

    楚州城,仍在坚守。

    挞懒不免有些着急,不得不在军中挑选一批死士,在城墙下挖掘地道,企图潜入城中,偷袭破城。

    但这等破城的常见手段,赵立早有防备,埋在地下的大缸日夜有士兵监听,发现异常之后,便守株待兔。

    好不容易凿通了地道,金军刚刚冒出头,便被等候许久的宋军擒获。赵立二话不说,立即将金兵枭首,用长杆挑起威慑金军。

    挞懒见状,顿时恼羞成怒,誓言必须破城。然后调来大批石炮,日夜不停地向楚州城墙发起进攻。

    一时间飞石横空,铺天盖地,本就多有破损的城墙开始多有坍塌。

    守将赵立不得不率领兵卒冒着飞石修补城墙,让金军无隙可乘,如此又坚守数日。

    这一天,金军再次于东城发起进攻。

    赵立匆忙率亲兵前去支援,不想刚刚登上城头,一块飞石迎面而来,正好击中他的前额,赵立顿时血流满面。

    副将程括第一时间扑上去救援,不想赵立轻轻摆手,傲然屹立道:“不必顾我,专心抗敌。”

    金军来势汹汹,不断攀上城头,程括也顾不上赵立,急忙带着兵士与金军断刃搏杀,终于挡住了金军的一波猛攻。

    当程括兴冲冲赶来向赵立报告时,才发现他们的主将早已——溘然长逝。

    然而即便气绝,赵立依旧手握刀柄,傲然挺立,英气逼人的眼神依旧瞪着城外的金军,始终不曾倒下,以生命恪尽职守,诠释忠义。

    程括见状,顿时嚎啕大哭,守城将士闻听主将阵亡,三军同泣。

    城下的金军听闻消息,也不知是担心赵立诈死,还是顾忌哀兵气势,一时间竟然无人敢于登城进攻。

    宋军虽然悲伤,却没有乱了阵脚,仍旧在城头严密防御。

    程括则亲自背着赵立的遗体下了城楼,殓葬这位忠于职守,英勇就义的主将。直到此时,赵立的眼睛依旧圆睁,即便伸手抚过,仍旧无法闭合。

    楚州城南数十里的承州,激战同样在进行中。

    宋军三路兵马合击兀术,尤其是岳飞所部,悍将骁兵,指挥得当,作战英勇,硬是正面抗住了金军主力的冲击。

    当了此时,兀术终于明白当初拔离速在牛头山为何会失败。

    也越发证实了他心中的一个想法,这个岳飞将会是继徐还之后的又一大威胁,此二人不除,金军南征难有进展。

    眼下这态势更是糟糕万分,岳飞狠狠咬住了他的主力,李彦先与郦琼不断逼近,即将从两翼包抄。

    更让他不安的是,折彦质所部及时前来增援,宋军兵力不断增加,而他的兵马捉襟见肘,自始至终挞懒都没有派遣援兵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