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还阴沉着脸,默然无语,婚期当然不能改。至于自己和柔福的安全,其实也能确保万无一失,真正担心的是——乱子。

    盛大婚礼,若被人搅局生乱,皇家丢了颜面不说,最丢人的则是自己,喜事变丑闻

    而且大喜之日,若是生乱,新婚夫妇难免抱憾终身,徐还不希望自己和柔福帝姬人生中出现这样一段不愉快的记忆。

    必须阻止防备!

    细细想来,公主府中都是有名有姓的贵客,且防御严密,并不担心。正如康允之所言,真正的危险是在迎亲途中。

    百姓对这场婚期已翘首期盼多日,明日少不得阖家出动,街边围观,纷乱必不可免。届时刺客混迹其中,趁乱突击,可谓是防不胜防。

    至于排查沿途围观百姓身份人数太多,时间太短,根本查不过来,且一旦聚集围观,总有浑水摸鱼之人。

    甚至不排除刺客合法持有临安户籍,本就是大宋子民。所以连夜于城中搜索排查刺客亦毫无意义,时间也根本来不及。

    毫无疑问,明日的婚礼除了热热闹闹之外,还必须得斗智斗勇。猝不及防的变故,让徐还这个准新郎坐立不安。

第二六三章摩肩接踵,人头攒动() 
徐还捏着那封信函,沉默了许久。

    信函内容,难辨真假;写信之人,甚至是这背后目的,都耐人寻味。

    然而眼下,却顾不得多想,无论真假,他必须信其有,这场婚礼绝不能出岔子。

    命康允之稍等,回到内厅找裴元衍、辛赞、傅选等人略微商议之后,徐还这才再次出来。

    “康知州,随我进宫一趟可否?”徐还不指望赵构能帮自己解决问题,然兹事体大,亦关乎皇家颜面,必须让皇帝知晓。

    而且需要获得赵构的支持,若无足够的权限与支援,纵有应对之策,也难以付诸实施。另外,婚礼遭到骚扰,想来皇帝对妹妹也能多点歉疚

    “是,下官谨遵吩咐!”康允之没有半分迟疑,当即点头应允。

    按理说拿到信函之初,他就应该入宫禀奏的,但那样一来这应对防备的差事,便会全落到自己身上。

    干系重大,康知州并不觉得自己能够从容应付,故而先来找徐还。作为当事人,徐还不能不理,且他素来足智多谋,想来会有应对之策。

    只是此举难免不大地道,累得驸马爷婚礼前夜不得安歇,不过事关重大,也是无奈之举,但愿驸马爷不要怪罪才好。

    赶到皇宫时,宫门已经快要下钥,按理说朝臣这会都应该离开。深夜宫门关闭,绝不轻易开启,有事只能等到明天再说。

    不过也有例外,南渡之前,东京皇宫曾两次宫门夜开。

    一次是太祖驾崩当晚,宫门夜开,赵光义赶在赵德芳之前入宫,成了太宗皇帝,太祖一脉从此与皇位无缘,也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遗案。

    另一次则是仁宗年间,皇长女兖国公主与驸马吵架,被驸马之母责打受辱,深夜叫门入宫,结果被百官弹劾,闹出了很大的风波。

    从此以后,宫门准时下钥,绝不夜开已经成为铁律,然而今天

    时候确实不大妥当,不过宫门终究尚未关闭,并不算违律。大婚大婚前日,驸马与“京城”地方官面色凝重,匆匆而来,岂能拦在门外?

    徐还与康允之匆匆入宫,皇帝于福宁殿召见二人,君臣奏对约莫半个时辰。说了些什么旁人无从知晓,只知道徐、康二人带着一纸诏书,匆匆出宫而去。

    今夜,注定无眠!

    古代的婚礼一般在黄昏举行,不过因为公主厘降情况特殊,故而是午间迎亲,晌午时分举办婚礼,宴请宾客。

    公主出嫁自然是要盛装的,柔福帝姬一大早便开始沐浴梳洗,几个年长的宫女正在为他梳头。

    作为皇帝“唯一”的妹妹,也是近来炙手可热的长公主,后宫对其也是极其恩宠。孟太后赏赐了不少嫁妆,后宫嫔妃也纷纷以为长公主添嫁妆为名,送来不少礼物。

    步摇、金簪插在发髻之上,耳环、项链、玉佩、香囊等各种配饰都已准备妥当,尤其耀眼的是左手腕上的那只玉镯,正是孟太后钦赐。

    嫔妃宫娥见到,都羡慕不已,毕竟带上那只玉镯,宛如太后嫡女,恩宠与身份都非同小可。

    穿戴妥当的柔福帝姬雍容高贵,艳光四射,宫女们称赞道:“长公主是天底下最漂亮的新娘了。”

    “那是,长公主天生丽质,又是天家贵女,自然寻常女子所不能比的。”

    柔福帝姬嫣然一笑,俏脸不由微微泛红,刚要张口说什么,突闻宫女前来通传:“杨国夫人、辛夫人求见。”

    “她们?快请!”柔福帝姬虽唯有迟疑,但仍立即传见。

    “参见长公主!”

    “红玉姐,辛夫人,你们这会来是”

    “回长公主,驸马没有亲眷,请了拙夫做迎亲使,臣妾则是来做送亲使的辛夫人则是奉驸马之命而来。”

    “呃”柔福帝姬微微诧异,流程里似乎没有这样的安排。

    “驸马说要给公主一个别开生面的婚礼,所以”梁红玉笑语晏晏之时,目光飞过扫过两边的诸多宫娥,然后朝柔福帝姬使个眼色。

    柔福帝姬心领神会,当即摆手让宫娥先行退下,这才问道:“红玉姐姐,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梁红玉打开辛夫人捧着的一个锦盒,从中取出一件丝网状的衣物,轻声道:“长公主,此乃金丝制成的贴身软甲,可防刀箭,还请殿下穿在喜服之下。”

    “发生何事?”柔福帝姬神色骤然一紧。

    “长公主莫急。”梁红玉道:“昨日临安府衙获悉,或有金贼于今日婚礼行刺,昨日傍晚驸马已入宫禀奏陛下,并连夜做了应对安排,已经准备妥当。”

    “虽说已安排妥当,但唯恐万一有疏漏,驸马担心殿下安危,特意寻得此软甲。”辛夫人道:“殿下穿在喜服之下,可保万无一失。”

    “行刺?”柔福帝姬少不得大吃一惊。

    梁红玉安慰道:“殿下莫要担心,驸马已经安排妥当,不会影响到婚礼。不过请殿下有个心理准备,婚礼迎亲流程会有变动,别开生面,届时若有什么非同寻常的举动,殿下万勿惊慌。”

    “既徐还已经安排妥当,那便没什么可担心的。”柔福帝姬对徐还有着无条件的信任,神色轻松了不少,旋即问道:“对了,昨晚徐郎是不是没能合眼?”

    “是”

    “那今日他?”意料之中的答案,柔福帝姬少不得有些许心疼和担心。

    梁红玉笑道:“驸马年轻体健,一夜不睡不打紧,今日外面有拙夫统领,还要军中精锐,御营侍卫,临安府的差事听候差遣。

    驸马什么都不用操心,只需专心做好新郎官,与殿下拜堂成亲。”

    “如此,有劳韩将军与各位了。”柔福帝姬嫣然道谢。

    梁红玉道:“举手之劳,只愿殿下与驸马和美幸福。”

    “嗯!”柔福帝姬轻轻点头,在辛夫人的帮助下穿上软甲,脸上不由自主浮现出一层幸福的红晕。

    当此之时,皇宫之外,驸马徐还的迎亲队伍已经出发,浩浩荡荡朝皇宫而来。

    临安百姓也闻讯出动,早早围在街道两边,等着瞧热闹,可谓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

第二六四章见钱眼开,鹤立鸡群() 
随着迎亲队伍出发,所经过的街道上顿时围满了翘首看热闹的百姓。

    围观是华夏自古以来的传统,尤其是喜事,瞧瞧热闹,粘粘喜气是常有的心态,更何况是难得一见的皇家婚礼。

    若是东京倒也罢了,百姓早已司空见惯,但临安则不一样,此乃皇室南渡之后的第一场婚礼。

    而且具有唯一性,下一次得等到十几年后太子大婚。然而太子不过两三岁,能不能平安长大还是个问题

    加之福国长公主与驸马徐还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有不少传奇故事,且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羡煞旁人。

    如此热闹,临安百姓自然格外好奇。

    故而街道两边为了里三层外三层,如果不是临安府的差役挡在两边,维持秩序,整条街道恐怕早已水泄不通。

    瞧见此等情景,杭州知州康允之不由暗叹一声,这般人山人海,有几个刺客混在其中,想要找出简直是难上加难。

    幸得驸马不容易啊,唉!

    康允之在叹息,很多来迟的百姓也在叹息,他们压根进不去。临安府衙以防止拥挤踩踏为由,在附近几个路口设了卡,限制人数。

    也有人想试图登上街道两边的阁楼,但无论是私宅还是酒楼,全都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官府的理由很充分,若有人从楼上乱抛东西砸到驸马或公主,如何是好?尤其是哪个不长眼的女子,瞧着驸马英俊,扔下个香囊锦帕什么的,岂非尴尬?

    理由很充分,却也很牵强,应该没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做了不要命的举动但官府严令,不得不从。

    寻常人是上不得楼,但也有例外,在很多人不注意的窗口、屋檐、房顶低伏着不少人,他们是御营中挑选出来的箭术好手,奉命前来占领驸马口中所谓的制高点!

    “来了来了”

    人群中突然有了喊了一声,众人齐刷刷地瞧过去,但见迎亲队伍从远处而来。

    鸣锣开道,鼓乐齐奏,旗锣伞扇,相应牌匾,各种礼器装饰,内府安排的人数众多,一眼根本看不到头。

    当先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正是驸马徐还,一身大红喜服,满脸笑意向百姓拱手示意。

    “驸马旁边那是谁?”

    “那不是韩世忠将军么,他这是做傧相(类似伴郎,接引宾客,赞礼)吗?”

    “驸马真是面子啊,大将军为傧相迎亲”

    “看,还有将士护送”

    “那是自然,驸马与公主成亲,肯定有侍卫喽”

    迎亲队伍两边,两列身着红衣铠甲,腰系红绸的将士随行护卫,威风凛凛。整个场面,相当盛大热闹,引得百姓连连赞叹。

    更让他们惊喜的还在后面,但见迎亲队伍中走出些许家仆模样的人,手中提着个红绸竹篮,抓出一把把的铜钱撒向街道两边。

    与此同时,齐声喊道:“驸马公主赏赐,与百姓同享喜气”

    捡钱的好事谁不爱?哪怕看不上一两枚铜钱,但里面还夹杂着金瓜子啊,金灿灿的能不动心吗?

    尤其是听到公主府的仆从高喊,但凡捡到刻有记号的铜钱,可以到公主府参加婚宴,或领取厚赏

    本来就“见钱眼开”的百姓再也按捺不住,一片称赞着驸马豪气阔绰,一边低头俯身抢着捡钱拾金

    不过呢,也有一些不屑一顾的“高洁之士”,或许是视金钱如粪土,或许觉得撅起屁股捡钱不雅观,也或许足够富有,抑或有什么别的缘故

    总而言之,有一些并未俯身捡钱,这些人无疑落入了身旁,或者高处某些人的眼中。

    尤其是那些本来没弯腰,但发现自己鹤立鸡群后立即俯身,装装样子的人大都被特别关注

    等到迎亲队伍过去之后,便有些许汉子悄然靠近,跟随在这些人身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

    这些汉子要么是军中斥候,要么是临安府衙里缉捕揖盗的差役,他们有共同的特点,目光敏锐,反应机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