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以重金,总会有人开口。

    黄天荡的滩涂里虽不能通行战船,但想办法摸出去三五个人总是有办法的。拔离速前去谈判的那日,汪伯龙便带人出去了,而今总算是回来了。

    兀术翘首以盼,但见汪伯龙带着一个汉人前来,面带喜色道:“四太子,幸不辱命!”

第二五二章生死存亡秦淮河() 
兀术几乎惊喜地从座位上跳起来,瞧向汪伯龙身后。

    一个中年书生打扮的汉人,个头不高,长相不敢恭维,甚至略微有点猥琐。不过有道是人不可貌相,只要他能帮上自己便可。

    汪伯龙介绍道:“四太子,此乃王知全先生,乃金陵名士。”

    名士?兀术上下打量,实在没看出来半分名士气息,不过有求于人,自然得礼贤下士,甚至略微恭维。

    “原来是王先生,久仰久仰。”

    “山野村夫,哪当得起四太子如此大礼!”王知全倒也识趣,表现的相当谦虚,还躬身向兀术郑重行礼。

    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尾巴没有翘到天上去,这一点让兀术十分满意,当即笑道:“道路难行,辛苦王先生了。”

    这话倒是一点不假,一路从滩涂芦苇荡里跋涉,王知全的衣袍鞋袜湿了大半截,上面还沾染了不少污泥。

    王知全识趣道:“哪里,能为四太子效劳,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越是如此,兀术越是客气道:“快,安排一下,先让王先生沐浴更衣,备上好酒,孤要为王先生就接风洗尘。”

    “四太子,用不着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便是。”王知全连忙推辞。

    兀术却坚持如此,并安排了两名侍女前去侍候沐浴,其中意味显而易见。

    待王知全走后,兀术这才问道:“汪伯龙,此人”

    “回四太子,此人乃是闽地人,是个落第秀才,在宋国一直不得志,自称是怀才不遇。”

    汪伯龙道:“而今投靠岳丈常住金陵,在水司衙门寻了个书录的活计,时常奔走于江河码头征税、记录,对附近水情地形十分熟悉。”

    “哦?如此说来,倒是可以为我所用。”

    汪伯龙道:“末将找到此人时,他很乐意为我大金效力,说要做什么大金的樊若冰

    末将后来打听,才知道宋国初立伐江南唐国,有个叫樊若冰的书生假扮僧侣于江边勘测水情,向宋军献上水情图,搭浮桥渡江,从而在宋国获得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原来如此!

    兀术笑道:“若他能为孤找到路径返回江北,许他福禄荣华又有何难?既在宋国怀才不遇,那我大金该当重用,而且多多益善此等人物,将来再行南征定能用得上。”

    好吧!尚未脱困,便想着再次南征,四太子真是目光长远,汪伯龙只好讪讪一笑,点头称是。

    不过多一会,王知全便换过一身干爽衣服出来了,根据时间推算,他应该没对两个如花似玉的侍女做什么,除非他是的秒速

    酒食已经备好,不过很可怜,堂堂金国四太子为人接风洗尘,桌上也不过些许肉食,和一丁点莲菜,除此之外,并无他物。

    没办法,盛夏时节被围困于此四十余日,仅有的蔬菜早就吃完,仅有些许莲菜还是从滩涂淤泥里挖出来的。

    王知全对此并不以为意,两杯酒下肚,便笑道:“多谢四太子款待,您的难处在下已经知晓。”

    兀术笑道:“不知先生可否赐教?”

    “乐意为四太子效劳。”王知全答允的很干脆。

    “先生痛快,果有名仕之风。”兀术违心道:“听闻先生满腹才学不得施展,明珠蒙尘,孤深觉惋惜。

    不过没关系,江南无人慧眼识珠,但江北有。眼下我大金正缺先生这样的大才,无论是朝廷,还是孤军中,皆有要职虚位以待。”

    橄榄枝伸出,自诩怀才不遇的王知全怦然心动,当即起身拜道:“四太子知遇之恩,在下感激不尽。”

    兀术赶忙道:“先生不必客气。”

    王知全也不虚伪,当即道:“在下来时已经知晓,四太子的舟船暂困于黄天荡中,宋军大抵以为此间断港死水,乃是绝地,其实不然。”

    拔离速、汪伯龙等人闻言,顿时有些激动,下意识竖起了耳朵,就连兀术也有些许不淡定。

    王知全看了一眼众人,满心得意,却不敢卖关子,当即道:“黄天荡往西南一带,地势平坦,本就多有河渠,只是年久淤积,加之水草丛生,时间久了便少有人知罢了。”

    “先生言下之意,出路在西南方向?”拔离速迟疑道:“可西南方不是建康城吗?”

    “将军有所不知。”王知全摇头道:“是建康城没错,但城中有河,直通大江”

    众人皆是眼前一亮,拔离速赶忙道:“还请先生明示!”

    王知全取来一块地图,解释道:“从此间挖掘泥沙,往西南方向开辟一条水道,可直通秦淮河。

    人都道秦淮河乃是金陵烟花之地,却忽略了它本身是一条舟船往来的上佳水道船只经秦淮河,出了白鹭洲,便可重新入江,届时江阔天高”

    “需开辟多长水道?”兀术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王知全竖起三根手指,沉声道:“三十里,若四太子调动全部兵马,齐心协力,一夜可成。”

    汪伯龙道:“还请先生指点具体路径,可还需详细探查?”

    王知全摆手道:“已经探查过了,便是我们来时路径,想必将军记忆犹新。”

    呃

    “秦淮河!”

    黄天荡外,旗舰之上,当徐还将渔夫船工提供的信息,以及斥候的勘测汇报整理,完全呈现在沙盘之上时,一切一目了然。

    韩世忠看着沙盘上的地形落差与河流分布,扶额后怕道:“还真是,我们只想着黄天荡再无水道入江,却没想到绕个圈走秦淮河。子归你说的没错,那个什么定势思维,真是害人啊不过幸好你多想了一步,否则”

    徐还淡淡一笑,指着沙盘沉声道:“只需从黄天荡往西南挖一条三十里的水道,金贼便可经秦淮河出白鹭洲而逃生。”

    “三十里,可不容易”折彦质听闻,不免有些吃惊。

    徐还却不以为然,摇头道:“生死存亡之际,什么事干不出来?金贼若真发起狠来,兴许一夜便可完成。”

    “那我们如何应对?”

    徐还笑道:“如果兀术真找到了这条生路,那我们就尽量让它变为死路”

第二五三章功亏一篑?() 
寻渔夫水手收集信息,斥候勘测地形水情,再加上整理制作沙盘,满打满算只用了三天时间。

    已经够快了,徐还满以为料敌预先,可以从容布置,伏击兀术,但现实却出乎意料。

    就在他们推测出金军可能经秦淮河出逃的当晚,宋军来不及布置的时候,金军便开始行动了。

    虽然被芦苇遮挡,看不到黄天荡内的具体情形,徐还仍旧做出了如此判断。

    依据有三!

    其一,黄天荡河口处,每日都有些许金军船只巡逻驻守,大抵是担心宋军突袭杀入荡内,但兵力原本不多,今日却突然翻倍,而且似乎意欲突围,却迟迟不见行动。

    其二,虽然隔着芦苇看不到荡内情形,但自傍晚开始,便有成群的水鸟惊起,入夜后仍盘旋空中不归巢。兵法有云:飞鸟不归林乃伏兵之兆,金军显然没必要伏兵黄天荡,那么只能是大队出动,挖渠引水。

    其三,多日不见出动的瓜州金军水师再次出动,甚至连太平州采石矶亦有金军前来,袭击宋国水师。大抵是为了拖延宋军,为兀术争取时间。

    还是晚了一步!

    徐还不禁微有懊恼,自己还是有些定势思维,总想着原本历史上兀术被围困了四十八天,却忘了蝴蝶翅膀挥动后,历史轨迹已有偏差。

    要是自己早些行动,早些想到秦淮河就好了。奈何如今,黄天荡之围的记录恐怕也被改写为四十四天,结果仍旧是功亏一篑。

    “子归不必遗憾,你能料到这一步已经难能可贵,至少我们不至于的措手不及。韩世忠道;“何况如今也不算晚,我们还有机会。”

    徐还道:“也是,建康有鹏举兄,现在派人前往传讯,也不知能否赶上”

    “岳将军乃是机警之人,何况先前我们也有提醒,想来他会留心的,子归不必担心。”

    但愿牛头上能有惊喜吧,建康方向只能寄希望于岳飞了。

    “韩兄,你看这样可否”徐还沉吟道:“你我分兵,你率部夜渡白鹭洲,明日清晨或午间在那里阻截兀术,我在这边料理瓜州金军,随后赶到支援,你看可否?”

    “如此甚好!”韩世忠欣然应允,二人立即开始行动。

    黄天荡口仍旧留下些许船只兵马,迷惑金军。徐还率领船队前去阻击瓜州而来的金军,韩世忠则趁夜色溯江往建康而去。

    却说黄天荡内,所有的金兵都出动了。

    在微弱的月光下,有金兵持刀砍断芦苇,后面的金兵则手持铁锹快速挖泥修渠。铁锹、铁镐一类的工具不够用,很多兵卒只好用自己随身的刀剑来挖泥。

    总而言之,四太子下了严令,今晚务必要挖通这三十里水道。各级将校也都给兵卒直言不讳,如若今夜水道不通,所有人都是死路一条。

    在严令与求生欲望的刺激下,金兵将士都卯足了力气,拼命挖泥,眼看着一道堪堪可以行船的沟渠出现,兀术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

    通过桅杆顶上的士兵得知,远处江面上偶尔火光,想来那是两国水师正在夜战。为确保充足的挖渠时间,兀术传讯江北,让瓜州水师再次出动。

    佯作是袭击营救,但实际上,兀术丝毫不报希望,不计代价,目的只在于将宋军目光吸引到江中,拖延时间罢了。

    如今看来,颇有效果。

    王知全选的路径也不错,一路上很多原本的河渠水沼可以利用,只需挖渠连通即可,省事不少。

    到半夜的时候,已经挖了一多半,可谓胜利在望。兀术命火头军送来食物,金军将士匆匆吃过,稍作休息之后便再次行动。

    待拂晓时间,一条人工沟渠出现在黄天荡内。看到秦淮河水渐渐溢满沟渠时,包括兀术在内的所有金兵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当此之时,已然不必担心宋军知晓,故而毫无顾忌。

    不过所谓迟则生变,时间也不容耽搁,兀术立即命令全军行动,战船依次从水渠中缓缓驶向秦淮河。其中以运送金兵的战船优先,至于那些装运搜山检海掠来财宝的货船,则坠在最后。

    能运回去最好不过,如果带不走也罢,对于金军而言,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当此之时活命才最要紧。

    秦淮河自建康流过,自六朝开始,便是金陵红尘烟花之地。

    但凡承平之时,河面上花船来往,灯红酒绿,琴语歌声不绝,水流中脂粉飘荡。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金兵南侵,建康陷落,战火纷飞,秦淮河上自是空空荡荡,花船难觅,芳踪难寻。

    不曾想,今日一早,秦淮上突然驶过一艘艘大船,船上尽是兵丁,身上衣甲满是污泥,不过从发饰判断应该是金兵。

    金兵怎么乘船从上游来了?很多百姓对此都十分不解,不过瞧见金兵凶神恶煞的模样,纷纷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