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多。除此之外,将徐还的人头送回幽州和会宁府,想必能平息很多人的怒火,江南之战失力也许就无足轻重了。

    因此,眼前是个莫大的危机,也是个绝好的机会。

    兀术当即传讯给拔离速,并派出汪伯龙又率领了一支兵马增援,目标只有一个——擒杀徐还。

    徐还与韩世忠的计策便是佯作败退,拉长金军阵线,然后从中斩断,歼灭前军。

    如今进展算不错,徐还成功截断了突合速的退位,韩世忠那边正在奋起反击,按照如今的速度,天黑之前就能将其全部吃掉。

    然而没等他松口气,突然接到亲兵紧急示警,站在船头一瞧,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额滴神啊!

    江面上金军船只黑压压一片,除了战船之外,一些小的轻舟小船也快速驶来。上面的金兵携带钩锁兵器,看样子是要攀登楼船,短兵相接。

    这架势,分明是要决一死战!

    自己率领的战船并不多,后背有突合速,韩世忠还在远方,如今还要面临兀术如此强大的攻势

    乖乖!如果韩世忠不能尽快绞杀突合速,赶上来支援,今日恐怕徐还心中腾起一种莫大的危机感。

    击鼓挥旗,传讯给韩世忠,战场突变必须第一时间告知于他。然后呢?徐还叫过辛赞特意叮嘱几句,随后拔出佩刀,做了好了决一死战准备。

    八牛弩和大挠钩是第一波攻击利器,不出意外地掀翻了金军的船只。不过这个结果似乎也在金军的预料之中,诸将拔离速没有任何的心疼和顾忌,金军将士似乎也毫不迟疑,划着小船不断靠近宋军楼船。

    小船很多,金军也很好,宋军想尽办法阻击,但仍有金军船只靠近,射出弩箭,或者是钩锁挂在宋军船舷上。

    有船只着火,有宋军中箭,也有金军爬上了金军楼船,短兵肉搏。顷刻之间,金军凭借一种舍生忘死的冲锋,占据了优势。

    宋军猝不及防,或者说防不胜防,顷刻间便落了下风,局面不利不说,心中更是生出了惊恐与畏惧。

    当此之时,徐还唯有身先士卒,激励士气。但远处的其他船只,只能依靠鼓声和旗帜传讯,安抚鼓励。

    然而随着几支冷箭飞过,徐还旗舰上的鼓声戛然而止,鼓手中箭而亡。这年头水战完全依靠鼓声旗帜指挥,旗舰上的鼓声就是讯号,有点类似于中军大纛的作用。

    鼓声戛然而止,宋军心中顿时一惊,本就脆弱的士气顿时濒临崩溃。

    然而瞬间之后,鼓声再次响起,宋军翘首望去,但见楼船顶上,“徐”字大旗下,一个衣裙飘飘的女子正奋力击鼓

第二四五章巾帼贵女() 
徐还听到鼓声,回过头去瞧见柔福帝姬站在旗下,正在奋力击鼓。

    中午之后,柔福帝姬便上了徐还的船,称要像梁红玉那般照料陪伴夫君,同甘共苦,共同迎敌。

    当时徐还没觉得有什么危险,便同意了,但刚才金军大举前来决战,徐还出战前留给辛赞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护送柔福帝姬乘小船离开。

    却不想,柔福帝姬不但没走,仍还亲自上阵擂鼓。

    徐还很后悔,为什么在焦山下要给她提及可以擂鼓激励士气?即便是击鼓,也应该换个时间,换个地点。

    要知道,此时是两军交战最激烈的时候。

    而鼓手所在的位置显眼,且十分关键,鼓声旗帜便是主帅和军心的象征。自然而然也就要受到来自敌军最多的攻击。

    前一个鼓手便是被敌军冷箭射杀,而今柔福帝姬接手鼓槌,无疑暴露在金军的箭镞之下,危险重重。

    “嬛嬛,下来!”

    徐还喊了一声,柔福帝姬却充耳不闻,只是不断击鼓。

    当此之时,金军听到鼓声再起,又有箭镞飞去,徐还瞧见,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好在几道人影闪过,一面盾牌挡在柔福帝姬身前。

    辛赞见柔福帝姬不愿意离开,又前去擂鼓,因而迅速安排四名将士,携带盾牌刀枪前去保护。这四人是从太行山跟随南归的八字军,乃是徐还和柔福帝姬最信任和熟悉的亲卫,也是历经百战,身手敏捷的高手。

    虽说不时有箭镞射来,但有这四人在,柔福帝姬始终安然无恙,见此情景,徐还稍稍放心。

    更意外的是兵卒的反应,有认识柔福帝姬的兵卒高声喊道:“长公主长公主击鼓助威!”

    很快,这条消息便传遍了整条楼船,又通过旗语传向了周遭所有的战船,兵卒们听闻之后,顿时心头一震。

    封建时代,皇家有着特殊的威严,更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战场之上,皇帝御驾亲征,或者皇子亲王随军作战,往往有激励士气的作用。当年辽军入侵,打到澶州城下,眼看着就要渡过黄河威胁东京。

    宋真宗被寇准胁迫着前往澶州,只是在城楼上露了个面,便士气大振,三军奋勇作战,顶住了辽军。

    而今战事最危急的时刻,福国长公主面临箭镞飞矢,临危不惧,擂鼓助威,此情此景,有着与“御驾亲征”类似的意义。

    毕竟如今赵宋皇室凋零,除了皇帝和年幼的太子,仅有福国长公主这么一位皇室子女。当此之时,驸马身先士卒,公主金枝玉叶,且身为女子,尚不惧危险击鼓助威,兵卒将领大好男儿岂能不拼死用命?

    将领们都是聪明人,自然懂得抓住时机,借此渲染激励士气,一时间宋军将士大受感染,士气大振。

    柔福帝姬飘动的衣裙,以及那并不十分响亮的鼓声,却如同反击的号角一番,鼓舞所有将士奋起反击。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到了最后时刻,决定成败的并非物质和现实条件,而是精神因素。战场之上,两军交战胶着之时,士气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往往决定着胜败。

    宋军受到公主击鼓的感召,奋起反击,本来已经开始占上风,已经颇有成效的金军攻势成被打退了。

    但凡有金兵攀登楼船,或者乘船预备放箭,宋军便嚎叫着“保护公主”的口号,还以颜色。

    趁此机会,楼船再次向前逼近,金军不计代价,好不容易发起的攻势,就这样被生生败退下来。

    拔离速自不甘心,兀术则有些暴怒,他什么也不管不顾,亲率战船兵卒杀了上来,等若是提前发动了绝地反击。

    此战若不胜,金军锐气尽失,将再无可能突出这黄天荡,也就彻底陷入绝境死路。

    日已偏西,已经接近黄昏时分。

    黄天荡外的江面上,金军却发起了最为猛烈的绝地反击。宋军刚刚击退了一波攻击,来不及松口气,金军便气势汹汹卷土重来。

    夕阳下,柔福帝姬的鼓声并未停歇。

    宋军自然也鼓起勇气,提刀奋勇作战,甚至有兵卒喊出了“鼓声不绝,拼杀不止”的口号。

    徐还则回头瞧着楼船顶上击鼓不绝,英姿飒爽的柔福帝姬,满眼心疼与担忧。击鼓是个费力气的事情,平时健壮的鼓手兵卒每隔一个时辰便会轮流替换。柔福帝姬一个柔弱女子,站在鼓前已经足足两个时辰,未有片刻停歇

    然而当此之时,情势危急,柔福帝姬和鼓声算是宋军士气的支柱,根本替换不得

    无可奈何,徐还只能紧咬嘴唇,提刀指挥兵马与金军决一死战,只盼着能够早一刻击退金军,也好早些让柔福帝姬休息。

    既是决战,战斗无疑相当惨烈。

    越来越多的战船起火,不计其数的兵卒阵亡坠落江中,波涛起伏间,不知漂着多少尸体。

    江水一片血红,也不知道是被鲜血染红,还是被残阳映照出的血红,再配上烈烈军旗,弥漫的硝烟,景象是那样的悲壮惨烈。

    徐还不知道手刃了第几个爬上船的金军,周遭的战船越来越少,作战的兵卒也越来越少。但金军仍旧源源不断攀爬进攻,舟船也快要将宋军船队分割包围,金军战船已经打开了一条通道,似乎正欲出港。

    局势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徐还心中自问,难道就这么败了?还是拦不住兀术,甚至要丢掉小命?

    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帆影驶来,看样子韩世忠经过苦战已经剿灭突合速所部,前来支援。

    “韩”字军旗迎风招展,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军旗下的大鼓,略微慢些的鼓点从那里传出。

    一个红衣飘飘的女子一只手捂着伤口,另一只举着鼓槌,咬牙敲击着牛皮鼓,赫然正是梁红玉。

    红玉击鼓!

    流传千年的佳话正在上演,不过今日佳话则更胜“曾经”,柔福帝姬与护国夫人,两位主将的夫人,两位巾帼英雄,共同击鼓激励士气,势必更能流芳百世,为人称颂。

    已经疲惫不堪的宋军士兵瞧见两艘旗舰上,两位击鼓的巾帼贵女,一个个红着眼睛,拿起兵器,吼叫着再次向金军冲了过去

第二四六章战地玫瑰,烽火柔情() 
夕阳落下地平线的时候,战斗结束了。

    英姿飒爽的柔福帝姬与梁红玉双双击鼓助威,宋军士气大振,徐还与韩世忠合兵一处,一场惨烈的苦战之后,总算是挡住了金军的猛烈突围,暂时将金军逼回了黄天荡。

    不等兀术卷土重来,两艘装有石块泥沙的楼船在徐还的命令下,快速驶向黄天荡河口,然后主动凿沉船只。

    当船上的水师将士与舵手乘坐小船离开的时候,楼船渐渐下沉一多半,刚好堵住了江口水道。此举与日俄战争中,东乡平八郎命日舰沉船,以堵塞旅顺港航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船沉了,哪怕兀术有再多的不甘心,短时间内也无法再派船出战,反而被彻底地困死在黄天荡内。

    见此情景,徐还与韩世忠也都松了口气,九死一生,苦战告捷的宋军士兵发出了阵阵欢呼,然后纷纷转向两艘旗舰,齐刷刷地向击鼓双姝行礼。

    此战获胜是所有人的功劳,柔福帝姬与梁红玉尤其“功勋卓著”,她们虽然没有上阵杀敌,但身为柔弱女子,不惧危险,击鼓助威却稳住军心,激励了所有将士奋勇作战。

    毫不夸张地说,她们随风飘动的衣裙便是迎风招展的“旗帜”,而鼓声则如同“号角”一般,激励士气。

    “双姝击鼓,巾帼红颜”从此成为佳话,天下皆知,千百年为人称颂。尤其是若干年后的一个重要时刻,公主击鼓一事将一再被提及,将产生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些都是后话。

    战斗结束了,柔福帝姬与梁红玉还没有停歇,不过此刻他们敲的是得胜鼓,与所有将士分享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直到最后一个鼓点落下,负伤的梁红玉骤然坐倒在地。柔福帝姬地低下头,与船头的徐还相视一笑,然后一下子栽倒过去。

    “嬛嬛!”徐还大惊失色,疯了一般快步跑上楼船顶层。

    先前英姿飒爽,斗志昂扬的巾帼贵女,此刻则满脸憔悴,已然彻底昏了过去。徐还匆忙将柔福帝姬抱回船舱,满眼的心疼与担忧,一边探查情况,一边命人前去找军医。

    侦察兵出身的徐还,战场急救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徐还当即检查,发现柔福帝姬双臂肿胀。本就柔弱的她咬着牙敲了几个时辰的鼓,两只胳膊肌肉早已疲惫不堪,完全是咬牙硬生生挺过来的,着实难为她了。

    至于昏倒,一方面是因为疲累,另一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