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有些想入非非了

    徐还摇摇头,让思绪回到正常。

    现在看来,当日袭击会宁府很可能是秋荻夫人的手笔,目的或许就是为了营救耶律余里衍。

    逃出会宁府之后,他们便失去了踪迹,成功逃出金国人的层层围堵,潜藏到这里。

    自己是拿着元帅府的令牌,走驿站官道日夜兼程,才走到辽阳,他们怎地也如此之快呢?

    徐还猜想,很可能是自己和柔福帝姬躲藏在森林中的那几日,他们抢先在金国人封锁道路前溜出了包围圈。

    速度当真是快,看得出契丹人是有备而去。

    契丹人能耐果真不小啊,能够成功策划偷袭会宁府,也就应该有能力送自己和柔福帝姬南归。

    合作刻不容缓啊!

    柔福帝姬的出现,无疑给了徐还了很大底气,也让“谈判”多了不少砝码!

    秋荻夫人沉声道:“虽是宋国公主,但终究只是公主,宋国之事公主恐怕插不上手吧,又如何能策应我契丹呢?”

    “我大宋唯一的长公主,自然另当别论。”柔福公主说话之前,徐还先补充了一句。

    “是吗?”秋荻夫人淡淡道:“好吧,将来的事情,相信与否其实不重要,要紧的是你现在能带给我什么,合作总归要有些诚意才行,你们的见面礼呢?”

    徐还淡淡一笑,不疾不徐,悠悠道:“在下说过,知恩图报,自然不会让夫人失望的。不过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在下想先请问一下,夫人可识得耶律余睹?”

第二十章夫人懂得() 
看到秋荻夫人和耶律余里衍诧然的表情,徐还心中不禁暗笑。

    穿越者的优势在这一刻尽情展现,秋荻夫人一直强调的价值和回报自然而然出现了。

    耶律余睹,金国元帅府左监军,驻守原辽国西京大同府。

    从军职上来讲,此人与完颜希尹一左一右监军,是元帅完颜宗翰的左膀右臂,不过少了个宰相头衔罢了。

    这个差别的原因便是其名字,耶律,契丹皇族姓氏,而非女真人。

    一个契丹人在金国身居高位,注定是个有故事的人,偏巧这个故事应该与眼前二位贵女关系密切。

    耶律余睹乃辽国重臣,颇有才能,素有宗室雄才之称。除此之外,因为裙带关系的缘故,他还有个特别的身份——天祚帝的连襟之一,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的姨丈。

    余睹之妻乃辽天祚帝文妃萧瑟瑟之妹,也许可能就是眼前这位秋荻夫人,抑或是她的姐妹。

    萧瑟瑟入宫之后颇受宠爱,除了余里衍之外,还有个儿子晋王耶律敖卢斡。在契丹诸皇子之中,最有贤名,是太子热门人选。

    宫闱素来是天下最容易失衡的地方,耶律敖卢斡的大好趋势,自然而然刺激到了一些人。

    天祚帝元妃之兄萧奉先,担心晋王耶律敖卢斡在储位竞争中威胁到他外甥,所以找了个机会诬告晋王耶律敖卢斡妄图自立为帝。

    天祚帝当时大概智商不在线,闻讯大怒,直接赐死了文妃与其姐妹家人。朝野震动,身在前线,与文妃关系亲密,且被怀疑的耶律余睹大为震惊,继而心生绝望。

    当此之时,恰逢女真全面攻辽,上京已然失守,耶律余睹被逼无奈,索性带兵投降了女真。完颜阿骨打闻讯喜出望外,对其优渥厚待。

    作为辽国高级将领,耶律余睹对辽军布防动向十分清楚,有他为向导,金军可谓势如破竹。鸳鸯泺一战,与完颜娄室一道率军突袭天祚帝主力,也是辽国最后的力量。

    偏生天祚帝昏庸不已,萧奉先更是将窝里斗进行到底,声称耶律余睹反叛是为了谋立晋王,只要杀了耶律敖卢斡就能断了耶律余睹的念想。

    可怜天祚帝竟然信以为真,上演了一出“为国杀子”的悲情戏码,结果事与愿违,耶律余睹彻底暴怒,疯狂报复。契丹将士也都因此心寒,士气尽散,一战击溃,天祚帝因而战败被俘,继而身死,辽国就此灭亡。

    耶律余睹因为这一天大的功劳,成为金国元帅府左监军,驻守辽国西京故地,手握兵权,是当前金国最有权势的契丹人。

    徐还提及此人,秋荻夫人和余里衍脸色皆是微微一变,沉吟片刻后道:“徐壮士果是个好斥候,消息当真灵通,不过家姐已故去多年,如今敌我分明,早无来往。”

    原来秋荻夫人不是耶律余睹的老婆,那是她是谁的老婆呢?

    而且徐还注意到,提及耶律余睹之时,秋荻夫人和余里衍的神色都颇为复杂。

    一方面,耶律余睹是辽国叛臣,亲手帮助金军灭亡了辽国,与契丹人有灭国之仇;但私下耶律余睹与她们又是亲戚,其反叛行为也是因文妃母子遇害而起,与她们也息息相关,有许多迫不得已。

    余里衍看待天祚帝的态度也一样,父女亲情,却有杀母之仇,心情很矛盾。

    徐还沉吟道:“不管怎么说,耶律余睹将军始终是公主殿下的亲姨丈,将军那般疼爱晋王,想必对公主也钟爱有嘉吧!”

    “曾经是,但如今”余里衍轻轻摇头,仿佛觉得往事不堪回首。

    徐还悠悠道:“如果耶律余睹将军起兵抗金,兴复辽国呢?”

    “啊?”余里衍微微惊讶,眼底泛起一丝憧憬,旋即又悻悻道:“可能吗?”

    “为什么不可能?”徐还反问道:“当初鸳鸯泺旧事,可以说是耶律余睹将军对令尊心生怨恨,却也可能是因为晋王殿下遇害,他心灰意冷。如今公主殿下安然脱险,大辽帝系不绝,耶律余睹将军未必没有兴复故国之心。”

    “姨丈他”余里衍应该是这样的期望,但又有些许迟疑,目光下意识看向秋荻夫人,看向她的主心骨。

    “我只能说你消息灵通,来龙去脉知之甚详,可是你的想法未免太过儿戏。”秋荻夫人沉声道:“纵然耶律余睹乃我等故交,却也只是旧日交情,家姐已经不在,并非血脉亲缘。他凭什么放弃在女真的荣华富贵,铤而走险,兴复辽之事呢?”

    兴复辽国,是这个小山村里所有契丹人的梦想,他们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但他们也清楚,希望颇为渺茫。

    而且如今女真已经成了气候,即便是耶律余睹那等手握重兵的骁勇战将,也未必能办到。降而复叛,这等行径的风险着实太高,单凭旧日的亲戚关系,耶律余睹未当真必愿意。

    至少秋荻夫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并不乐观!

    只听她态度冷淡道:“徐壮士,莫不是你着急南归,信口开河吧?”

    “夫人这么说,可就冤枉在下了。”

    徐还摇摇头,不慌不忙道:“没错,但凭亲情是很难说动耶律余睹将军。抛开情感,人行事的原则是趋利避害,以如今夫人和公主的处境,确实给不了余睹将军更大的利益。”

    “确实!”

    徐还停顿片刻,续道:“但如果女真人本就怀疑他,提防他,甚至想要永绝后患,夫人还以为是信口开河吗?”

    “嗯?你知道什么?”秋荻夫人眉头一动,她已经确定徐还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的放矢。

    “除了元帅府的令牌,我还从信使身上发现了这个。”徐还从怀中摸出那根小竹管,端口的蜡封已经被打开。

    “里面写的什么?”

    徐还摇头道:“女真文字,我看不懂”

    余里衍道:“看不懂,找个女真人来辨认就是了。”

    “看不懂,你就信誓旦旦,未免”秋荻夫人却心如明镜,当即微有不悦,不过话说了一半就被徐还打断了。

    “元帅府的信使,完颜希尹的令牌,一封密信,金兵大肆严密搜捕有了这些,这封密信的内容哼哼,夫人懂得。”

第二十一章蝴蝶效应() 
秋荻夫人当然懂得,徐还的说法不失为一个好建议。

    一个投降,且手握重兵的将领被怀疑是很正常的,女真人真要采取什么手段也不足为奇。

    更何况还有元帅府的信使、完颜希尹的令牌、蜡封的密信,以及女真人兴师动众的搜捕,这些小细节无一不在加深可能性。

    这种事不需要确切证据,有时候些许风吹草动,似似而非的疑神疑鬼,反而更容易把人逼疯。

    耶律余睹能例外吗?

    建议已经提了,秋荻夫人没有立即回复,貌似是要仔细思量一番。

    徐还倒也不着急,这件事他绝非信口开河,而是有足够信心。

    毕竟,早在几年前,靖康之耻尚未发生之时,宋钦宗曾经派人联络过耶律余睹,邀他一起,联合起兵抗金。

    据说宋钦宗曾有亲笔密信,还有使者到访西京大同府营地,但公开消息是耶律余睹不曾答允。

    到底是全然不为所动,断然拒绝?还是私下商讨未能达成一致,外人并不知晓,遐想的空间也就很大。

    金国上层会怎么想呢?一个投降的叛臣,一个时常被人拉拢且手握重兵的将军,怎么想都是个不安定因素。

    这一次,他拒绝了,那么下一次呢?

    如果别人给了他的诱惑足够大,或者他有更大的野心呢?换位思考,在徐还看来,如果自己是金国统治者,一定会尽量消除这个不安定因素。

    疑心是帝王的通病,曹操梦中杀人,大宋太祖所谓的“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都是这个道理。

    区别只在于是方式是杯酒释兵权,还是狡兔死,走狗烹?

    当然,这也的看耶律余睹自己怎么想,是想学石守信,还是非要做韩信?

    历史上可不乏降将下场凄惨的例子,尤其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

    正在快速汉化的女真人想必已经知晓,至少熟悉汉学的完颜希尹对此很清楚,因此有先见之明,提防他耶律余睹是很有可能的。

    其实从一开始到现在,金国人可能对耶律余睹一直有所提防,甚至有温水煮青蛙式的削弱。

    如果金国人足够仁慈,耶律余睹也能够渐渐接受,到最后不管是否心甘情愿,至少能留个职爵,过富贵日子。但如果不甘寂寞,下场将会十分凄惨。

    就像大宋开国之初的石守信,高怀德等人,自从乖乖向太祖皇帝交出兵权之后,各家都成为大宋的将门世家。

    子孙迎娶公主,荣华富贵的不在少数,如果不是遇到金人入侵,亡国悲剧,他们的子孙依旧能与国同休,过荣华富贵日子。

    但耶律余睹不见得是那样的人!

    事实上,在原本历史上,耶律余睹几年之后也却是反叛,最终被完颜希尹平定。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未卜先知,徐还才敢有的放矢地去说服秋荻夫人。

    不过有一点,自己此举到底是契合历史,还是诱发了历史时间?抑或原本耶律余睹反叛,而被“逼”上那条路呢?

    当此之时,根本说不清楚。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吧,翅膀已经煽动了,会不会又一场风暴起来呢?

    将来能有煽动更大的风暴吗?

    从小院里走出去的时候,徐还看了一眼身边的两位公主,心中信心满满。

    他不由自主又想起那句断言——若同时迎娶这二位公主,便可成称霸天下,成就亡图霸业。

    也不知是哪位术士所言,也许是真的也未可知。

    这年头,占卜这等玄妙学问,谁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