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皋道:“不,汝水大捷确有此事,却并非是杜充与韩汝所为”

    “哦?那是何人所为?”赵构顿时眉头大皱。

    “当日在汝水河畔阻击金军的是臣与徐将军”牛皋声音洪亮,满殿官员听的清清楚楚,也都震惊不已。

    确有其事?很有可能!

    牛皋没道理诬告一个宰相衔的高官,更不敢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还要拉上新晋驸马徐还。不过这牛皋是徐还带进临安的,对其惟命是从,会不会而且阻击金军,斩敌数千,官军做到都相当艰难,单凭徐还和牛皋的那些义军,似乎有点

    这事啊,有点玄乎!

    如今暂时分管军事的尚书右丞李邴诧然道:“汝水大捷,杜宣抚曾有数千敌军首级送达枢密院,以为佐证,此事牛镇抚可不能信口开河。”

    不提这个还倒罢了,一提首级,牛皋当即眼眶通红,落泪道:“陛下,那些首级大都是韩汝杀良冒功其中有寻常百姓,还有臣与义军兄弟的家眷”

    什么?

    此言一出,再次满殿哗然杜充干了什么事?杀了人家家眷,冒领其功劳,啧这可是有违天理啊!

    “牛卿慎言,不可信口开河。”

    “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金军入侵,臣与家乡父老组成义军抗敌,将家眷送到淮南山中,驻寨暂居。时臣听闻昔日故友岳飞率部驻守汝南抗敌,臣与乡勇前往投奔,不想到时岳统制已经撤离,却在汝水遇到金军追击徐将军和长公主,臣便率部与徐将军前后夹击,趁金军半渡之时突袭,杀敌良多,并击伤了耶律马五。”

    牛皋泣道:“后臣与徐将军、长公主一道南归,不想回到暂居的山寨,老弱妇孺尽被屠戮,首级尽数被砍去臣一路追查,竟发现韩汝率部在沿途村落,杀害手无寸铁的大宋百姓,砍其首级”

    听闻牛皋此言,众臣皆暗暗心惊,如此详尽的描述,听着当真确有其事。

    牛皋续道:“臣见状阻拦,并前去质问,不想韩汝反咬一口,称臣等乡勇是盗匪徐将军闻讯前去作证,提及汝水之事,那韩汝在滑州明明与徐将军共事过,却污蔑徐将军是盗匪,意图杀人灭口。

    可怜我们在汝水阻击金军归来,却遭遇官军追杀,一路损失惨重。后来我们被围困在滁州长公主亮明身份,那韩汝仍旧矢口否认,不理会长公主安危,一意孤行要将所有人作为盗匪剿灭。

    幸得当时的滁州团练副使折将军,和岳统制深明大义,我等才能护送公主安然离开。韩汝、杜充之流,杀良冒功,欺君罔上,臣叩请陛下为枉死的无辜百姓做主。”

    “竟有此事?”赵构脸色铁青,勃然大怒。

    杀良冒功这等事本就严峻,尤其是公开之后,若不妥善处置,很容易闹得天怒人怨。更何况,此事是韩汝所为,身为岳父和长官的杜充岂能不知?

    可是他欺君罔上,压根没有将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竟然杀良冒功,假称汝水大捷,骗取恩赏。汝水大捷是假的,那么先前杜充那些功劳又有多少是真的呢?

    而且事后还动用官军杀人灭口,更要紧的是柔福帝姬当时就在其中,杜充、韩汝之流仍旧没有收手之意。

    谋害皇族,可见他们已经丧心病狂到了何等地步?

第二一四章问罪() 
牛皋当殿弹劾杜充,杀良冒功,欺君罔上。

    一时间皇帝震怒,百官惊骇,事情的真伪也就变得至关重要。

    毕竟杜充曾是天子宠臣,挂着平章事的衔,且握手重兵驻守前线,不能因为牛皋的一面之策便兴师问罪。

    “徐还,此事是真是假?”

    “回陛下,确如牛皋所言。”徐还正色道:“当时之事,同行的所有义军将士都亲眼所见,长公主亦可证明。滁州韩汝意欲杀人灭口,谋害长公主一事,折将军与岳统制亦可佐证。”

    众人听得明白,看来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新晋驸马爷完全没理由说谎,冒险诬陷一位平章事。

    公主与驸马,再加上一位侯爵的证词,分量很足。

    那么,杜充真的如此不堪吗?还有如此大事,为何回到临安的第一时间不说,而选择此事发难呢?

    徐还大概猜到赵构会有类似疑问,抢先道:“臣初时也拿不准,此事到底是韩汝自作主张,还是杜充知晓,故意包庇甚至纵容,因此派人前去建康核实加之除了苗刘兵变等诸多事情,臣尚未来得及奏禀”

    兹事体大,回到临安之后籍籍无名,毫无根基的徐还说冒然弹劾杜充,焉知结果如何?谨慎行事也在情理之中。

    因而赵构也不好多说什么,沉声道:“那你核实的结果如何?”

    “从蛛丝马迹来看,杜充多半是知晓的不过臣没有确实的证据。”徐还低声道:“不过身为宣抚使,麾下将领杀良冒功,杜充至少有失察之罪。”

    韩汝不止是杜充麾下不将,还是其女婿,杀良冒功吗,杀人灭口这等大事,杜充岂能丝毫不知,仅仅是失察?开什么玩笑。

    有明白人听得出来,徐还这般分明是有意为之,看似脱罪,实则高明之举啊!

    徐还没有证据,但不代表旁人没有,韩世忠出列道:“陛下,臣奉旨彻查苗刘作乱一案,发现杜充与苗刘二人曾有多次联系。”

    “竟有此事?”赵构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众臣也都敏锐地意识事情的严重性,苗刘兵变乃是当前最棘手的事情,也是皇帝最不能容忍之事,杜充若是牵连其中,恐怕比杀良冒功要严重的多。

    韩世忠道:“臣不敢胡言,有书信与信使为证,虽然其中内容隐晦,但仍旧能看出其中意味。”

    私下交通的信函肯定隐晦,这一点都不奇怪,但总有蛛丝马迹可寻。而且人证物证聚在,可以相互印证。

    更不得了的是,吕颐浩补充道:“臣率部会临安勤王之时,曾遭到韩汝追击,被臣击退。当时臣想着会不会是误会,故而行文杜充核实,至今未有回复;后在枢密院查证,并未有过调兵命令。”

    与叛乱贼首有书信来往或许不能定罪,但直接率部袭击勤王之师,这就是有叛军勾结的实质行动。

    性质完全不同了!

    吕颐浩道:“陛下,杜充麾下将领岳飞今日回到临安,其与为数不多的部曲身上都带着伤,似乎是从建康逃出来的。

    他曾在杜充麾下多时,或许知道些什么,陛下是否召见?最起码可以佐证韩汝袭击长公主、徐将军和牛镇抚一事。”

    “宣!”赵构面色铁青,双拳紧握,身姿微微有些许颤抖,事已至此,必须要弄个清楚。

    不多时,岳飞便奉诏而来,徐还和牛皋回头瞧见许久未见的故人,心情都微微有些激动。

    尤其是瞧见岳飞胳膊上缠着绷带,似乎是受了伤,牛皋不免有些担心。但徐还心中却暗暗高兴,一道伤疤,让岳飞与杜充彻底划清界限,如此再好不过。

    “臣岳飞拜见陛下!”

    “平身!”赵构沉声道:“岳飞,你这是怎么回事?”

    “回陛下,前几日江淮宣抚使杜充声称接到旨意,让臣率部平叛,攻击吕颐浩和张浚将军所部。臣以为旨意有诈,或是临安生变有人矫诏,拒绝出兵。”

    岳飞沉声道:“不想杜充因此恼羞成怒,竟欲暗中谋害臣臣无奈,与几个亲随部曲力战逃出,今日方才回到临安,请陛下做主。”

    果真如此!

    群臣听的分明,加上岳飞的证词,如今可谓证据完整,不容抵赖,杜充恐怕百口莫辩了。

    赵构龙颜大怒,冷冷道:“好个杜充,朕待他不薄,让他从一个庶人官职宰相,委以重任,没想到他竟如此狼心狗肺,勾结叛军谋害于朕,实在可恶。”

    “陛下息怒,莫要为了一个佞臣贼子气坏了身体。”事已至此,朱胜非原本对杜充的信任和维护荡然无存。

    “你不是说他留守东京有关,乃是忠心耿耿的有功之臣吗?”赵构瞪着朱胜非冷冷道:“这就是你身为宰相的识人之明?”

    宰相识人不明,那他这个皇帝呢?毫无疑问,赵构这个质问有些不讲道理。

    然而天子何错?朱胜非一个激灵,跪倒在地,战战兢兢请罪道:“臣有罪,臣识人不明,请陛下降罪。”

    他心里清楚,单单一个杜充,皇帝不至于对自己发这么大火。但是先前苗刘之变,自己虽然从中斡旋,最终成功平叛,但身在宰相,有失察之过。如今两罪并处,处置是怎么也逃不掉了,宰相怕也是也当到头了。

    “哼!”赵构冷哼一声,转而问岳飞:“滁州,韩汝围攻徐还、牛皋,谋害长公主可有其事?”

    岳飞月光扫过徐还和牛皋,沉声道:“当时杜充声称江淮有盗匪作乱,命臣前去平叛,不想去见到了徐、牛二位,岳飞识得他们,知是忠义之士,故而奇怪,但杜充与韩汝却连番催促,声称徐将军叛乱与盗匪勾结。

    恰好长公主亮明身份,韩汝却声称是假冒当时臣并不能确定真伪,然臣以为,公主身份尊贵,当由皇室确认,在此之前不可轻举妄动,以免误伤。

    故与折彦质将军坚持将长公主送回临安,途中被杜充调回建康,其子杜岩与韩汝为此多次辱骂于臣”

    “好个狼心狗肺的杜充,疏于职守,杀良冒功,谋害朕的皇妹,甚至谋害于朕,实在罪不可恕。”

    赵构勃然大怒道:“拟旨,革去杜充所有职务,着将其押回临安问罪。”

第二一五章马踏江南() 
“陛下,万万不可!”

    即将被罢相的朱胜非闻讯,立即出言阻止。

    赵构闻声怒道:“朱胜非,你还要包庇杜充这个逆臣贼子吗?”

    “陛下,臣万死不敢。”朱胜非当即跪下,战战兢兢道:“臣并非是要包庇逆臣,而是为大局计,请陛下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

    朱胜非道:“杜充手握重兵,驻守前线,冒然问罪,很有可能需谨防前汉贰师将军故事。”

    贰师将军,西汉李广利是也!

    西汉巫蛊之祸后,汉武帝查出太子刘据乃是蒙冤而死,所谓巫蛊之事乃是李广利与宰相刘屈牦合谋诬陷太子,意图扶持李广利的外甥昌邑王上位。

    当时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部出征西域,汉武帝不等其班师回朝,便下旨将李广利家人捉拿,并问罪李广利本人。结果身在西域李广利闻讯,为了活命率部投降匈奴,给汉朝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朱胜非言下之意,杜充眼下就如同李广利,手握重兵驻守在外,在解除兵权之前问罪,很容易让其狗急跳墙。

    话是一点不错。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正常的路数就将其召回京师,解除兵权之后再问罪下狱。比如清朝雍正皇帝对付年羹尧,便是如此。

    朱胜非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对策所谓从长计议,不过是解除杜充的兵权,免得他狗急跳墙投降了金国。

    眼下金军兵锋已经到了淮南,杜充驻守的建康乃是战略要地,若是守将倒戈金军将轻松渡过长江,所谓天险将形同虚设,这可是大宋目前承受不起的灾难。

    然而在徐还看来,想法是对的,但现实恐怕事与愿违。

    建康距离临安很近,临安前前后后的事情,杜充肯定尽数知晓。今日乃是当殿弹劾,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