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世忠到了?”

    听到赵构的问话,徐还连忙道:“是,韩将军此刻已经进城,率部分将士到宫门前见驾。”

    “走,随朕一道去慰劳勤王将士。”赵构特意叫上徐还,是陪同,但应该也有让他护驾的意味。

    经此一事,赵构对武将的信任度似乎大打折扣,哪怕是韩世忠等前来护驾的有功之臣,赵构似乎也生出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思。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年宋太宗赵光义北伐契丹,幽州一败,终生不敢再北伐。如今赵构也是如此,苗刘之变虽然有惊无险,但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心里阴影。

    也许赵构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不信任武将的,后来的淮西兵变,宠信秦桧,岳飞的十二道金牌等,皆是皇帝疑心武将之故。

    不得不说,哪怕是一件小事,对历史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从这一点来看,苗刘等人确实罪该万死。

    不过徐还庆幸的是,赵构眼下对自己颇为信任,看来睿圣宫多日护驾,加之两次拼死力战守卫皇宫,确确实实达到了简在帝心的效果。

    来到宫门前,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戎装武将肃然而立,见其风采,在看到梁红玉站在身畔,徐还便心里有数,自然是大名鼎鼎的——韩世忠。

    “臣韩世忠救驾来迟,请陛下降罪。”臣子救驾面君的套路,明明有功,却首先得请罪。

    “韩卿快快请起,见到韩卿,朕总算是可以安心了。”赵构上前握住将韩世忠扶起,握着他的手,说着说着便眼眶泛红,闪现着泪花。

    此情此景,也不知是真情流露,还是刻意表演。

    但韩世忠“感动”了,当即痛心疾首道:“臣未能及时前来护驾,累及陛下置身险地,臣罪该万死!”

    “不晚不晚,韩卿来的正是时候。”赵构擦了擦眼眶的泪水,低声道:“卿可愿为朕除贼。”

    韩世忠眉头一动,当即道:“但请陛下吩咐。”

    “中军统制吴湛,此贼子也!”

    听闻赵构之言,韩世忠转身朝宫门走去,中军统制吴湛就站在那里。在王钧甫等人倒戈之时,他也曾见机倒戈,装模作样地追击叛军。事后表现出自己当初是被苗刘所迫才打开宫门,如今已经及时弃暗投明。

    加之他手中还握有些许兵马,朱胜非和李邴为了大局暂时没把他怎样,但是皇帝赵构心中却一直记恨着,并未打算原谅他。如今韩世忠入城,再无顾忌,吴湛的死期自然也就到了。

    徐还站在不远处一直瞧着,但见韩世忠过去,似乎是吴湛握了个手。片刻之后,吴湛捂着右手,倒在地上凄惨地嚎叫着。韩世忠又毫不客气地飞出一脚,吴湛又捂着大腿,鬼哭狼嚎。

    捏断手指,踢断大腿,韩世忠的力量可见一斑。

    更让徐还欣赏的是,韩世忠回到赵构面前,躬身道:“陛下,臣已经替陛下拿下贼子,稍作惩戒。贼子参与谋逆,触犯国法,臣以为当由有司审判,陛下下诏定罪处置。”

    “嗯!”赵构满意地点点头。

    韩世忠一挥手,便有兵丁上前将吴湛带走,等待他的将是短暂的牢狱之灾和死亡召唤。

    “梁氏”赵构瞧见韩世忠身旁梁红玉,微笑道:“此番你也是有功之人,辛苦了。”

    “臣妇能为陛下,为大宋尽忠做些事情,乃是荣幸,谈不上辛苦。况且危急之时,陛下记挂我们母子安危,臣女与拙夫感激之至。”梁红玉十分谦逊,不敢居功,而且将提醒她母子避难一事,巧妙地上升到皇恩浩荡。

    虽然此事多半是徐还一人特意提醒,但毕竟有传达皇帝旨意的成分,归属为皇恩倒也说得过去。梁红玉相信那位徐将军肯定不会介意,不过他们夫妇日后道谢却十分必要。

    赵构闻言,呵呵一笑,甚是欣喜,身为帝王最喜施恩于大将,更喜欢大将知恩图报。

    不过赵构这回倒也诚信,笑道:“此事说起来,也是子归及时提醒。”

    “子归?”韩世忠微微诧异,梁红玉却隐约想到什么。

    “来来来,且让你们认识一下。”赵构笑了笑,向徐还招了招手,笑道:“韩卿,此乃徐还徐子归,护送皇妹自北国归来,此番护驾有功。”

    韩世忠上下打量着徐还,笑道:“原来是徐将军,韩某早就听闻将军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年轻有为。”

    “哪里,韩将军骁勇之名如雷贯耳,在下亦是仰慕已久。”徐还这话倒不是相互吹捧,仰慕名垂青史的名将确有其事。

    赵构笑道:“此番苗傅、刘正彦作乱,多亏了你等,你们皆是有功之臣,朕绝不会亏待你们,定有赏赐。”

    徐还与韩世忠皆道:“为陛下,为大宋尽忠乃臣之本分,不求赏赐。”

    “朕知你们忠心,不过国家法度,赏罚分明,乱臣贼子要严惩,有功之臣自然也要重赏。否则又会有奸佞小人污蔑朕赏罚不明”

    赵构轻叹一声,笑道:“当然了,朕主要是不愿意亏待了你们这些忠臣良将待众将进城,城中安定,朕自当论功行赏。”

第二〇七章太后召见() 
于皇帝,于朝廷而言,论功行赏是必然的。

    于臣子而言,拼死力战,勤王护驾,当然是期盼封赏的,徐还也不例外。

    只不过相比别人,在赏赐这方面,他的诉求或者说想法更为特别一些。相比于高官厚禄,他更想求点别的。

    可是该如何开口呢?

    徐还正在为难之时,宫中传来消息,太后召见徐还与梁红玉。

    太后召见立功的女眷不奇怪,反倒是召见徐还一个外臣,略微有点奇怪。不过徐还近日守卫宫廷,护驾之功,太后对其另眼相看,特意召见倒也说得过去。

    就连皇帝赵构也笑道:“子归,前些日子太后就说要见见你,今日你便去吧!顺便奏报太后,叛乱已经平定,请她老人家安心。”

    “是!”徐还欣然称是,同时脑中灵光一闪,转身对内侍道:“公公且先引韩夫人觐见,在下甲衣染血,恐惊吓到太后她老人家,待换过衣衫后,即刻前去觐见。”

    “好的,徐将军请便。”徐还两番在宫门前护驾,内侍宫娥有目共睹,对其都十分尊敬客气。

    徐还匆匆换过衣衫,赶到内宫门口时,满地的尸体已经处理的七七八八,不少兵丁侍从正在洒扫冲洗血迹,看得出来李邴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徐还到了宫门口,适才那名内侍送过梁红玉之后,特意在此间等候,见徐还前来,欣然在前引路。

    孟太后召见徐还的地方是慈宁殿,那里是赵构专门开辟出来,供养伯母之所。

    徐还到来之时,宫中的侍从宫娥正来来往往,兵变期间很多东西都乱糟糟的,如今正在抓紧时间收拾。

    “臣徐还拜见太后。”兵变之日见过一面,徐还对孟太后也不算陌生,当即上前见礼道:“启奏太后,叛军已被绞杀,叛乱已被平定,陛下命臣禀奏太后,请太后安心。陛下检阅慰劳三军,处理好大事后,会前来向太后请安。”

    在赵构复位这件事上,孟太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下诏表示支持,不曾恋栈权位,让赵构十分欣喜,对这位德高望重的伯母自然是越发尊敬。

    “嗯!”孟太后点点头,轻声道:“乱子平定了,吾也便放心了,你们辛苦了。”

    说这话时,孟太后目光亦从身旁的梁红玉身上扫过,似乎也包括一旁的柔福帝姬。

    徐还隐约听闻,这段时间一直是柔福帝姬近身侍奉太后,看护三岁的“明受皇帝”赵旉,亦算有功。

    “护卫陛下、太后,为大宋尽忠乃是臣的本分,谈不上辛苦。”徐还少不得摆出一副高风亮节的姿态。

    “徐将军过谦了,连日凶险辛苦,功劳苦劳吾与官家都看在眼里,论功行赏那是朝廷的事,官家会安排。”

    孟太后笑道:“今日召你们前来,是看看你们是否安好,吾命御医准备了些许治疗伤患,舒筋活血的药给你们,顺便请你们坐下来喝杯茶,算是一点心意。”

    “臣(妇)谢太后恩典。”

    “赐坐,上茶!”

    梁红玉和徐还奉命在殿中落座,立即有宫娥送上香茗,孟太后先是与近处的梁红玉细聊了几句,内容大抵是一夜奔袭前去报讯之事。

    徐还则趁机看向柔福帝姬,两人目光相遇,皆是柔情蜜意与无限关怀。凶险的日子里,许久未见,彼此心里都藏着太多话,然而此时却只能一切尽在不言中。

    “徐还!”

    “臣在!”直到听到孟太后的呼唤,徐还才发觉自己有些失礼了,想必适才神态已经被老人家察觉。

    “吾召见你,除了今次护驾之功,也是为你护送福国归来。”孟太后缓缓道;“你二人从北国归来,一路艰险,多亏了你英勇机智,将福国安然护送归来,否则吾就见不到这么好的侄女了。”

    听到孟太后的叹息,徐还悄然看了一眼柔福帝姬,看来长公主殿下蛮有心思和能耐。一个徒有虚名的公主在宫中确实难以站稳脚跟,但有太后的宠爱就完全不同了。

    徐还道:“护送长公主南归,是臣的职责也是臣的荣幸。”

    “对了,听福国说,你是京兆长安人士?家中可还有什么人?”

    “是的,臣是长安人,双亲亡故之后,臣十几岁便入西军,家中已无亲人。”徐还心中不禁疑惑,孟太后突然这么问是何缘故?

    但见柔福帝姬眨了眨眼睛,似乎意有所指,可惜不能明言。

    “孑然一身,也是可怜孩子。”孟太后轻叹一声,仿佛颇为感慨。

    徐还心中一动,当即道:“太后,臣有一样东西要交还于您,前些日子忙于军务,疏忽了,直到今日方才想起。”

    “交还?”听到这个词,孟太后微微错愕,却也饶有兴致。

    徐还起身,从怀中摸出一方手帕,缓缓打开,然后躬身双手奉上,轻声道:“便是此物。”

    一旁的梁红玉瞧见徐还手中捧着个玉镯,不禁好奇,这是向太后进献宝物吗?

    但是转眼看去,孟太后瞧见那玉镯时,整个仍如遭雷击,先是短暂的错愕,旋即身形微微颤抖,眼眶也有些许泛红湿润。

    接过徐还递上来的玉镯,孟太后如获至宝一般在手中摩挲许久,才轻声道:“徐还,你从何处得到此物?”

    “回太后,臣自北方归来时,曾发现金贼破坏永安皇陵,臣率部赶到时仍晚了一步永泰陵已经遭到破坏,哲宗皇帝与邓国公主陵寝遭金贼侵扰。”

    徐还沉声道:“臣痛心疾首,重新殓葬先帝与公主,后来公主陵旁的草丛里发现此物,乃是金贼逃离时洒落。想来是应该是邓国公主生前挚爱之物,但那时公主已重新入葬,不便惊扰臣便斗胆将此物带回临安,交还太后。”

    “没错”孟太后将玉镯捧在手中,悠悠道:“这是我初入宫时,太皇太后所赐(神宗皇后高滔滔),后来有了邓国,吾本打算待他出嫁时给她作陪嫁,可惜邓国早早便去了,是吾亲手将镯子放进她的棺椁里的”

    念及往事,孟太后经不住潸然泪下,盯着玉镯沉吟良久后,轻声道:“徐还,谢谢你!”

第二〇八章徐还的封赏() 
孟太后也不知是感谢徐还安葬女儿,还是感谢他带回玉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