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履大着胆子道:“有可能,奴婢听说苗傅向王枢相请命率兵剿匪,然临安城外的盗匪出没一事恐怕子虚乌有。”

    “苗傅跟随朕日久,怎么会”赵构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官家,兹事体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康履道:“毕竟人心隔肚皮,忠奸难料啊!”

    赵构沉吟片刻,也回过神来,谋反之事确实是宁可信其有,不敢掉与轻心。他随后问道:“那‘金’是何人?”

    康履无奈道:“这个奴婢尚不确定,‘金’可以代指很多姓氏,比如铁、荆、刘等,御营和禁军之中,这几个姓氏的将领不少。”

    “去找王渊。”赵构道:“既然提前察觉了,那就防患于未然,军事方面的事情,你去找王渊处理,调查清楚之后回报于朕。”

    “是!”康履点点头,虽说觉得赵构的处理略微草率,但转念一想,提前侦破的谋反,处理起来自然是手到擒来。

    而且正是外敌入侵之时,朝廷内乱并非好事,皇帝此举也有暗示低调处理的意思。经验丰富的康履当然知道怎么做,保证表面风平浪静,背地里血流成河。

第一八八章清君侧() 
康履到访的时候,王渊也是一脸惊讶。

    竟然有人要兵变造反?为什么自己一点也没有察觉呢?

    而且造反叛臣调兵的请求,自己还同意了,真正重大失误啊!幸好发现及时,没有酿成大祸,否则自己罪过可就大了。

    王渊很庆幸,同时也觉脸上无光。

    自己身为枢密使兼掌御营,御下不严不说,消息也闭塞的厉害,兵变之事还是人家宦官才发现端倪,实在失职,也丢人啊!

    康履看出了王渊的心情,笑道:“枢相多心了,我们同为陛下效劳,荣辱与共嘛!”

    “是是!”王渊干笑两声,这两年他确实对宫中官宦多有结交,在这件事上确实利益相关。

    康履笑道:“官家吩咐,宁可信其有,平叛之事全权交给枢相处置,调查清楚,及时奏报。”

    “是,臣定不辱使命。”王渊随即道:“我这就让刘正彦率领五百精兵前往天竺寺,明日一早夺了苗傅的兵符,将一干叛臣贼子拿下,亲自审问,定给官家一个交代。”

    “等等,刘正彦?”康履听到这个名字,有所迟疑。

    王渊疑惑道:“怎么?公公以为此人不妥吗?”

    “不是,只是那逆贼密信上有金押二字,金可能暗指铁、钟、荆、刘等姓氏,这个刘正彦可靠吗?”

    “公公尽管放心。”王渊哈哈笑道:“刘正彦乃是老夫一手提拔上来的,乃是亲信将领,骁勇善战,忠心无二,此事他定能办妥。”

    见王渊如此笃定,康履这才放心道:“那好,一切由枢相安排,老奴这就回去向陛下覆旨,静候佳音。”

    “是”

    五百精兵出动,临安城里动静不小,很多百姓听闻之后都紧闭房门,根本不敢外出。

    朝中大臣听到兵卒走动,略微打听,发现调动的兵马不多,且是往天竺寺方向,以为只是寻常兵马巡逻,返回营地,也就没当回事。

    唯有徐还等人密切关注着外面的动静,听到有兵马前来天竺寺的时候,徐还便确认康履已经收到消息,赵构已经做出了应对。

    虽说如此,他们却不敢轻易入睡,更不敢高枕无忧。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苗刘之变,就这样轻易被扼杀在摇篮里吗?这未免也太容易了,徐还有些不敢相信。与此同时,心中的不安犹在,故而不敢掉与轻心。

    整个夜晚,徐还都命人悄悄监视着天竺寺的军营和那股埋伏在周遭的兵马,双方都没有动静。

    直到拂晓之时,天竺寺中有兵马出营,而埋伏的兵马也堂而皇之地进了军营,双方遭遇,但没有什么交战,而是保持默契。

    这个结果让徐还大跌眼镜,连忙问道:“埋伏的兵马是何人所派?领兵之人又是谁?”

    “据悉是枢密使王渊调派,统兵的将领似乎是刘正彦。”

    刘正彦?

    听到这个名字,徐还顿时脸色剧变,苗刘之变,苗者苗傅,刘者——刘正彦!

    那张字条上虽然没有明说,但已经有暗示,康履、赵构、王渊难道就没有一人明白?怎会派出刘正彦前来平叛呢?

    如今这个结果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历史的车轮果然不容易轻易转向,苗刘之变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兵马已经出营,那么兵变就在眼前。

    “公子,当此之时,我们该当如何?”裴元衍脸上并不完全是失望神色,若王渊没有犯这个愚蠢的错误,兵变就回胎死腹中。如今虽说有祸事,却也意味着机会。

    徐还沉声道:“兵变首先需要一个名义,若所料不错,肯定是清君侧!”

    古往今来,清君侧都是一个很好的借口,西汉七国之乱如此,明朝靖难之役也是如此。在这个讲究忠君的时代,不能指责君父之错,弑君夺位更是大忌,那么清除君王身边的佞臣,匡扶社稷,那是尽忠职守,臣子本分。

    当然了,最终盖棺定论还是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原则。不过在动手之初,总要有块遮羞布,于是乎有了各种道貌岸然的说法。

    裴元衍道道:“清君侧,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王渊和内侍宦官。今日是神宗皇帝忌辰,百官要入宫随官家一起焚香祭祀。”

    “士兵已经出营,王渊必死无疑!”徐还当即做出论断。

    裴元衍冷笑道:“此人贪财重利,又尸位素餐,昨夜又识人不明,错派部将,死的不冤。”

    “接下来会怎样?”

    “伏阙兵谏!”裴元衍道:“接下来叛军会围攻皇宫。”

    “我怕不止是围攻,甚至可能进城”徐还沉声道:“若不控制皇帝,他们就是乱臣贼子,何谈兵谏?”

    “难道皇宫守卫也”

    “苗傅是御营统制,插手禁卫军又有何难?既然他们敢于动手,想必宫中有他们的内应。”

    徐还道:“所以当务之急,我们去皇宫,没什么比护驾更重要。”

    “没错!”裴元衍深以为然,锦上添花从来都不如雪中送炭更让人感动。当皇帝遇到生命危险时,谁救了他的性命,绝对看得真切,记得清楚,回报也不可估量。

    “可是只有我们这点人马,能拦得住叛军吗?”裴元衍不禁有些担心。

    “傅兄,你速去城外找折彦质和牛皋,让滁州兵马和牛皋麾下的义军兄弟出马,尽量拖住叛军主力”

    徐还道:“只要保证皇宫不陷,便有资本与叛军对峙谈判。”

    折彦质的两千滁州兵,以及牛皋麾下的数百义军都留在城外。他们便编入了临安守军,但时间仓促,尚未来得及打乱编排,大概的建制犹在,可以整体出动。

    “告诉折彦质,欲图富贵,机不可失;告诉牛皋,复仇契机不容错过。”徐还叮嘱两句,转身道:“裴先生,你带着妇孺先躲起来,其他人随我前往皇宫护驾。”

    徐还话音落地,不想门口有人喊道:“公子,不好了,官军杀过来了。”

    “啊?”徐还不由大吃一惊,自己也是清君侧的对象吗?

    当此之时,这些已经不重要,但护驾之前,似乎必须得先打一架。

第一八九章兵谏() 
建炎三年三月二十六,宋神宗忌辰。

    百官一大早便入宫行香祭祀,简短的朝会结束后,便纷纷出宫离开。

    一路上,和往常一样,大臣们三三两两聊着天,谈论着今日朝廷的敕令,刘光世将军被加封为检校太尉,殿前督指挥。

    如此高位,几乎快与当年太祖皇帝在后周的职位相提并论了,圣宠之隆让百官啧啧称奇。

    然而枢密使王渊却脸色低沉,甚至忧心忡忡,旁人只道是因刘光世官居高位,王枢相难免嫉妒,心中不快。

    这个原因或许也有,但王渊更在乎的是兵变之事,刘正彦到现在都没有回报,有些奇怪。

    按理说,苗傅等人猝不及防,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兵变也就胎死腹中,不会掀起一丝风浪。

    可说不上来为何,王渊没来由地眼皮老跳,心中越发不安了,直到到一条河边,一座桥前。

    座下的马匹突然停下脚步,王渊抬头看去,只见一队潜伏在桥下的兵马突然杀来。

    途经此处的百官顿时哗然,王渊更是惊诧不已,带队之人正是刘正彦,正手提长刀,凶神恶煞地朝自己走来。

    一瞬间,王渊好像什么都明白了,可惜为时已晚。

    兵马上前,挡住去路,高高在上的枢密使王渊被拉下马,刘正彦上前拉住他的衣领,高声道:“诸位,王渊结交宦官,贪财好利,欺君罔上,误国误民,此罪当诛!”

    百官不傻,看到这个架势,哪里还不明白,一时间都战战兢兢。

    “刘正彦,我自问带你不薄,为何?”王渊又惊又怕,恼怒不已,恨恨质问。

    “哼!”不想刘正彦却冷冷一笑,用只有王渊能听到的声音道:“没错,枢相确实提拔过在下,却也经常抢夺我的兵马平日里枢相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实在让人看不惯。”

    “你!”王渊愤恨不已,人心隔肚皮,自己怎么就没看出来刘正彦这等卑鄙小人?昨晚竟然还派了此人前去平叛,实在悔不当初啊!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哼哼!”刘正彦冷冷一笑,高声道:“我为大宋杀此贼!”

    手起刀落,鲜血飞溅,头颅滚落,王渊死不瞑目,桥前百官哗然大惊,这临安甚至是大宋,恐怕要变天了。

    有的官员匆匆往家跑去,有的则匆匆赶去皇城,如此大事必须尽快让皇帝知晓。虽说手无寸铁,但护驾是为臣者的本分,即便畏惧,也要装出一副主辱臣死,视死如归的样子来。

    刘正彦提着王渊的头颅,当即带人前去康履的住处,上上下下搜掠一遍,却不见其踪影。

    康履是幸运的,他在皇宫中尚未归来,暂时躲过一劫。但他的亲信就没那么幸运了,本早已群情激愤的将士们乱刀砍死。

    紧接着,叛军向皇宫进发!

    苗傅正在统领各营将士,稍后会带着主力前来,在此之前,刘正彦作为先锋需要抢占皇宫,至少要夺取宫门。

    唯有如此,才能控制局面,清君侧,诛奸佞,伏阙兵谏。

    赵构在宫内听到兵变的奏报,顿时脸色大变,却也有几分难以置信。不是已经提前探知,王渊已经妥善处置了吗?怎么还会

    “官家,王枢相已经被刘正彦斩杀叛军正朝皇宫而来。”

    听到宰相朱胜非和杭州知州康允之的奏报,赵构脸色越发难看了。一旁难以置信的康履也瞬间反应过来,竟是刘彦正,昨晚王渊竟然所托非人!

    哎呀!

    然而事已至此,王渊也已死,责怪的话已经毫无意义。

    该当如何?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在君臣面前。

    “护官家暂避他处?”

    “来不及了,叛军已到宫门前,且变乱的是御营将士”

    “那就死守宫门,决不能让叛军入宫。”赵构疾言厉色,大声呼喊。

    现在不知晓叛军的诉求,天知道叛军到底包藏何等祸心。但他确信一点,只要叛军入宫,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那是赵构最害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