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八六章皇帝的信任() 
直觉?

    虽说不那么严谨,但有时候还真蛮准的。

    尤其是猎人、斥候这等天生对危险敏感的人,直觉更有参考意义。

    徐还是一名斥候,在知晓其南归途中一系列匪夷所思之事后,裴元衍愿意相信徐还的直觉,至少不可掉与轻心。

    裴元衍轻轻擦拭额头的汗珠,低声道:“公子以为苗傅调兵,意欲不轨?”

    “如果适才我们的推测没错的话,有可能。”徐还道:“你应该也留意到了,金军兵锋已达江淮,官家却深居简出,百官诸将忧心如焚,虽有劝谏,却难以上达天听。”

    裴元衍点头道:“是!城中对此不解不满的将校不在少数,他们虽有劝谏,但王(渊)枢相似乎不以为然。”

    “大敌当前,诸将忧国,言路不畅,这时候如果有人想不开,一意孤行,或者执拗行事,会怎么样?”徐还低声道:“想想古往今来的那些例子!”

    “兵谏?”裴元衍似乎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吐出两个字,后背已然满是冷汗。

    徐还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古往今来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裴元衍喃喃道:“如此不无道理,只是苗傅早年便跟随官家,乃是亲信否则此番也不会让他率军随扈。”

    “有时候越是忠诚,便越觉得有义务匡正主上的过失,泣血苦劝,甚至是兵谏在他们眼中,这也许是效忠的一种方式。”

    徐还轻声道:“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人是会变的,尤其是有落差的时候,官家或许信任苗傅,但相比之下如今更为受宠似乎是王渊、康履之流,真正刀头舔血的将士们心里未必平衡。”

    “前日我听到一则传闻,王渊平定陈通之乱时,曾滥杀无辜,搜刮许多财货。此番从扬州南下临安,有好几条船都运送的是王渊的财宝。”

    裴元衍道:“如今看来,这则传闻不是空穴来风,很可能是有人故意散布。”

    “没错,搜刮财物,中饱私囊之事或许是有,但有人似乎言过其实,故意夸大,将士们听到后,心里能舒坦吗?”

    徐还冷笑道:“激起将士怨怼之心,到时候有人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古往今来,都是这个套路。”

    “这么说,是有人煞费苦心在布局啊!”

    “制造了气氛,还需要借口,兵不出营,谁也无可奈何。”徐还道:“太祖皇帝昔年官至殿前指挥使,手握禁军大权,尚且需要借口契丹入侵,如今亦然。

    金贼尚在江北,自然不能以之为借口,那么只能是盗匪了先是有盗匪出没,有道是三人成虎,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是很快的。然后选了一个巧妙的地点,找一个差不多的对象”

    “西湖灵隐寺,韩夫人?”

    “是啊,西湖临城,灵隐寺又是皇家重视的寺院驻兵在外将领的家眷,足以造成匪患严重,必须出兵剿灭的假象。”

    “韩世忠曾得王渊提携,两家关系亲密,韩家母子遇险,王渊可能更为恼怒。”裴元衍补充一句,如今梳理各方面线索,蛛丝马迹汇总在一起,似乎真得勾勒出一张假意调兵,实谋兵谏的图画来。

    还别说,徐公子的直觉还真蛮准的,而且是有的放矢。

    徐还很无奈,几乎确定的事情,奈何未卜先知之事不能宣之于口,只能这样分析推断来装个逼。

    不过仍旧只是推断而已!

    虽说历史上苗刘之变确实发生过,如今也有种种迹象表明但不到最后一刻,总是可能有变数,历史总是充满不确定性。

    徐还道:“先生,虽然这般推测也合乎情理,但终究只是推测不过想要确定也不难,总有蛛丝马迹可寻。”

    裴元衍笑道:“没错,宅院之外的天竺寺旁便是军营,朝廷将我们安置于此,是用军营提防我们如今却也方便我们探查消息。”

    兵变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任何时候,单凭主将一个人是绝对无法组织实施,必须要有下面部将僚属支持,还需要详细谋划,暗中沟通谋划。所以循着这个方向留意,总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果不其然,很快裴元衍便有所发现。

    “公子,我留意到,近来天竺寺军营出入的将官不少,很多人甚至是频繁出入,尤其是王世修、王钧甫、张逵、马柔吉等人,好似都是苗傅的亲信。”

    “这就全都对上了!”徐还沉声道:“看来苗傅真的是要兵变啊!”

    虽然已经料得十之八九,但这两个字正经说出来的时候,裴元衍仍旧心头一震。古往今来,兵变往往血流成河

    “公子,我们该当如何?”裴元衍不由深深担忧自身处境。

    “阻止他们!”徐还道:“金贼南侵之际,若大宋内部生乱,必然给金军可趁之机,后果会很严重。

    官家近日作为不管怎么说,官家是大宋唯一正统后嗣,唯有他能让大宋臣民归心,不至于乱作一团。一旦天下乱了,如何抵御金贼,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决不能发生。”

    这一点,大宋上下无疑是达成共识的,这也是当初众臣诸将拥立赵构的原因。苗傅等人说到底只是一群武夫,不管他们兵变的动机是什么,都无法收拾眼下的烂摊子,只会使得局势更为糟糕。

    原本的历史上,他们好似是挟持太后,拥立太子赵旉。纵然太平盛世,国无长君也易生乱,何况眼下这生死存亡的乱世危局,一个六旬夫人,一个三岁稚子能够安定天下?

    于公如此,于私更应如此!

    柔福帝姬身在宫中,一旦兵变,她的安全着实令人担忧;还有自身安危,一旦城中生乱,焉知祸福,到时候几百号人的生死毫无保障。

    因此,必须阻止他们!

    裴元衍神色凝重道:“公子,这对我们而言,无疑也是个机会。”

    “没错!”徐还轻轻点头,兵变是危机,但也意味着机会。只要站对位置,做对事情,便简在帝心,高官厚禄,前程似锦。

    徐还本心不见得在意爵禄,但当前局势,唯有站在某些位置上,满腔抱负才有机会施展。更为重要的是——皇帝的信任!

第一八七章田押与金押() 
皇帝的信任!

    这很重要,无论是求娶柔福帝姬,还是往后更大的图谋。

    从北方归来,势单力薄,想要发展壮大,借力自强如意是最好的方式,所以暂时很有必要背靠一棵大树。

    当此之时,大宋境内,没有比赵构更大的树了。

    所以,机会必须要抓住。

    至于苗傅等人,也许他们真的是满腔忠义,只为劝谏警醒君王,动机纯良。但只要结果是坏的,那么只能说抱歉了。

    只是,该怎么办呢?

    总不能拿着些许蛛丝马迹和推断之词,跑去和皇帝说有人要兵变吧?而且如何在其中发挥自身作用,也是个难题。

    裴元衍沉吟片刻,沉声道:“公子,其实我们未必要一开始就阻止。”

    “先生此话怎讲?”

    “如果只是兵谏而不生变乱呢?”裴元衍道:“说实话,如今朝中确实有奸佞当道,无论是为政还是抗敌,风气都不对。

    倘若有人愤然而起,清君侧,除奸佞,也非坏事。谏而不变,无碍大局即可,这个过程,才是我等真正的机会。”

    “这”徐还沉吟片刻,沉声道:“如此一来,就更有难度了,不管怎么说,先给朝廷提个醒再说。不管怎么说,此事都关乎公主安危,所以”

    “也是,长公主安危确实需要顾及,倘若提醒之后,一切如旧,那便是天意,公子当需详细谋划。”裴元衍道:“只是该如何提醒呢?”

    “这个嘛”徐还沉吟道:“还真得想想办法!”

    自从入住天竺寺别院开始,天子宠信的头号宦官康履便派了些许扈从,名义自然是照顾徐还等人。添置用具,购买物品,出门之时引导方向,安排舟车什么的。

    但徐还从来不觉得他们只是扈从,这些人肯定还肩负监视的任务。当然了,监视的对象除了徐还等人,也包括,或者说也可以包括天竺寺旁的军营。

    这些人是直属康履管辖的,一个宦官之所以能得皇帝宠信,除了是多年陪伴近侍的缘故,多半也有什么旁的缘故。比如充当耳目什么的,大宋似乎有个机构叫作皇城司,也不知道是否还在正常运转?

    反正不管怎么着,通过他们可以将消息传递给康履,继而让皇帝赵构知晓。眼下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

    傍晚时分,康履侍候皇帝用过晚膳之后,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入夜是嫔妃侍寝的时候,有宫女们伺候就足够了,他便早早回到住处,让小太监们捏捏肩膀腿脚,舒坦享受。明天一早,是神宗皇帝的忌辰,皇帝要率领百官上香祭祀,到时候有的忙。

    却不想,正在泡脚闭目养神之时,两个手下匆匆而来,神色略微慌张。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康履顿时眉头一皱,有些不悦。

    “康公公,出事了!”

    听到慌急的声音,康履这才睁开眼睛,沉声道:“是徐还那边出事了?”

    “不是公公您看!”

    康履接过一张纸条,漫不经心地看过去,目光落到字里行间的时候,顿时神色大变,两只脚踏出水盆,溅起一片水花。

    “你们从何处截获?”康履已然有些疾言厉色。

    “天竺寺,军营附近我们抓住了一只信鸽,发现了这张字条。”

    “天竺寺?”康履略微沉吟,又凝神盯着字条看了片刻,厉声道:“穿鞋,立即进宫。”

    进入皇宫,康履还想着打搅正在幸头上的皇帝,会不会惹得龙颜不悦。

    没想到刚步入寝殿,便听到赵构大发雷霆,一个衣衫钗环不整的妇人被皇帝一脚踢倒在地,正在垂泪哭泣。

    “滚给朕滚!”赵构怒吼一声,地上的妇人爬起身来,跌跌撞撞地离开了。

    康履看在眼中,不由诧异,这不是前些日子最为受宠的张美人吗?江淮宣抚使西所献的宜子之女吗?在扬州的时候曾经连续侍寝多日,今日怎地触怒了皇帝?

    “官家息怒,气大伤身!”

    听到“伤身”二字,赵构没来由地更加气恼,奈何有些事情不能宣之于口,只是憋着一口闷气,问道:“你来作甚?”

    “官家,奴婢的属下适才截获了一封密信。”康履双手将纸条呈上去。

    赵构皱着眉头接过一瞧,片刻后也是神色一变,问道:“从何处截获?”

    “天竺寺军营外。”

    “有人要造反吗?”赵构似乎有些难以置信,但字里行间用词虽然隐晦,但明白人仔细推敲,确实是有人意图不轨,图谋造反的密信。

    康履道:“兹事体大,奴婢不敢耽搁,即刻来禀奏官家。”

    “何人?”

    “奴婢尚未来得及查证,不过根据字条上的字眼:统制官田押,统制官金押,倒是可以推测一二。”

    康履道:“谋逆之事不留真名,想必那‘田’极有可能是省去了草字,可能是个‘苗’字。”

    “苗傅?你是说苗傅?”

    康履大着胆子道:“有可能,奴婢听说苗傅向王枢相请命率兵剿匪,然临安城外的盗匪出没一事恐怕子虚乌有。”

    “苗傅跟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